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4-05-20 浏览次数: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4高一下·仙桃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全书,共有诗词歌赋180余首,属于曹雪芹创作的有140余首(《红楼梦》前80回)。这些诗词决非可有可无,而是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如果从《红楼梦》中抽掉这些诗歌词赋,作品还能产生如此强烈的艺术效果吗?回答自然是否定的。

    文备众体,引诗词歌赋等各种艺术形式入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形式上的一大特点。从唐传奇开始,经宋元话本,明清的长篇、短篇小说,最后到晚清的才子佳人小说等等,可以说这种形式一直在沿用。但这种形式与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等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在作品中起多大作用?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唐传奇中的《游仙窟》,人物对话全是诗句,失去了生活的真实性。《长恨歌传》把白居易的《长恨歌》全诗抄录,又有什么必要呢?至于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中的文前诗、文后诗、有诗为证、有诗叹曰之类,很多是可有可无的赘笔。

    而曹雪芹的《红楼梦》就不同了。他一方面吸收了这些艺术形式,另一方面又对它们进行了改造、丰富和发展,使之能够为作品的内容、情节和人物服务,为作者总体的艺术构思服务。 

     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境”,是《红楼梦》中出现诗词最多的一回,这些诗词绝对不是什么“赘赋闲文”。《红楼梦》前五回是整个故事的开端,尤其在前四回中,通过“接外孙贾母惜孤女”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将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位女主人公一前一后送入贾府。

    伴随着黛玉、宝钗的登场,宝玉、凤姐、贾母等重要人物也一一亮相。那么十二钗中还有其他人物怎么办?是否也需要像钗黛那样逐一介绍呢?如果这样,那才真正成了赘笔闲文,使人读来毫无情趣。所以,当介绍了宝黛钗等人后,作者就在第五回通过宝玉梦境,利用诗词歌赋的形式,对十二钗及其他重要人物进行了一一介绍,而且草蛇灰线、若隐若显,让人产生一种玩味无穷的艺术感受。可见,这些诗词歌赋,不仅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构想。

    第二十二回中编了许多灯谜诗。如果把这些诗谜仅仅当作一种猜谜游戏看待,岂不辜负了作者的一番苦心?元春的“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谜底:爆竹),黛玉的“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谜底:更香)等,清晰地表明了这些灯谜暗含的丰富寓意,它们与故事情节和人物命运有着紧密的联系。

    由此可见,诗词在全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抽掉《红楼梦》的诗词,那么作品的艺术价值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包括像林黛玉这样的人物,去掉她的诗词,她给读者的印象也仅仅就是一个爱哭鼻子的娇小姐而已,这绝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林黛玉。 

    (摘编自刘保忠《论诗词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材料二:

    《红楼梦》中的诗词所表现出的中华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从纵向的时间维度来说,它吸纳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思想精华;从横向的文学空间维度来说,它借鉴了古典诗词曲赋的表现技巧,具有广博的文化张力。

    汉乐府民歌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在《红楼梦》诗词中运用得也相当精彩。薛宝钗、林黛玉、贾宝玉等同咏白海棠诗,却可以从中看出不同的性格:从薛诗中着出了封建淑女端庄的姿态;从林诗中看出了黛玉出淤泥而不染的纯洁品格;从宝玉诗中看出了他喜花怜女、不与臭男人为伍的情怀。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的味,在《红楼梦》诗词中亦可体现。如诗词的词藻华丽,讲究对偶,声韵的和谐等。谢灵运以肆意游邀、寄情山水闻名后世,《红楼梦》诗词以吟花弄月、陶醉于大观园令世人赞叹不已。

    《红楼梦》诗词富有唐诗宋词的文化底蕴,如意境的隽永,诗味的绵长,词采的华丽,诗句的精炼等。李商隐诗的“红楼隔雨相望冷”,李清照词的“凄凄惨惨戚戚”,在《红楼梦》诗词中都能找到文化的对应点。单就林黛玉的诗而言,就有王维诗的自然、李白诗的飘逸和杜甫诗的沉郁。

    元代文学艺术的文化精华,《红楼梦》诗词也进行了恰切的借鉴吸纳。如《西厢记》中的曲词《正宫·端正好》与林黛玉的《唐多令·柳絮》,在情调、用词、风格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元杂剧中通过言行塑造典型人物的文化底蕴,在《红楼梦》诗词中亦有表现。元散曲在表现手法上的自由洒脱,风格上或朴白或典雅的品味,意境上的别有洞天,在《红楼梦》诗词中都可以找到神似之处。

    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其唱词和创作方法对《红楼梦》诗词影响很大。林黛玉听了《牡丹亭》的唱词后,心下思量:“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看戏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林黛玉所说的“趣味”是什么呢?我想就是中国优秀文化中歌咏自然、追求美好、表现内心情感的意趣和味道。从《红楼梦》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与中国历史诗词戏曲有着不可分割的文化渊源。

    《红楼梦》诗词从清初诗文中,亦吸收了些许精华。顾炎武诗的忧国情怀,王士祯诗的流连风景、咏怀古迹,在《红楼梦》的咏物诗和怀古诗中可以找到踪影。

    《红楼梦》诗词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纳创新,增加了自身的文化厚度和审美蕴涵,展现了更为宏阔的文化视野,对当今诗词创作和未来诗歌发展有一定的启迪借鉴作用。

    (摘编自姜志军《论〈红楼梦〉诗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纳》)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红楼梦》强烈艺术效果的产生离不开作品中数量众多的诗词歌赋,它们是整部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 B . 曹雪芹设计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情节,并通过词曲形式对十二钗等重要人物进行介绍,艺术构思独特。 C . 诗词对《红楼梦》人物刻画有很大作用,它可以体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使人物形象更加完整。 D . 引“红楼隔雨相望冷”“凄凄惨惨戚戚”等诗词入文,使得《红楼梦》诗词富有唐诗宋词 的文化底蕴。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引诗词歌赋进入小说的这种创作形式,从唐传奇开始一直在沿用,但都为赘笔。 B . 把《红楼梦》的灯谜诗当普通谜语看,就发现不了它与情节、人物的密切关系。 C . 汉乐府民歌以言行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在《红楼梦》诗词中运用得更加精彩。 D . 曹雪芹通过写黛玉听唱词后的思量,表达了对《牡丹亭》整部作品的高度肯定。
    3. (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 清代学者王希廉在《红楼梦总评》中说,一部书中,翰墨则诗词歌赋,对联扁额、酒令灯谜……无不精善。 B . 当代学者李劼评价《红楼梦》中的诗词:“在文化气脉上直承《山海经》的浑沌苍茫,在章法上具有《易经》的无穷变幻。” C . 文学家鲁迅先生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D . 当代红学家蔡义江认为,《红楼梦》兼收了“众体”之所长,有拟初唐之格的,有仿中晚唐之体的……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4. (4) 材料一是如何来阐明诗词在《红楼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论证思路。
    5. (5) 在阅读《红楼梦》时,应如何对待其中的诗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 2. (2024高一下·仙桃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窝头会馆(节选)

    刘 恒

    第一幕

    一九四八年夏,处暑,白昼。

    【北平南城一个号称“窝头会馆”的小四合院里,住着几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市民。房主苑国钟。东厢房有三小间,租户是正骨医师周玉浦,媳妇金穆蓉,女儿周子萍。西厢房也是三小间,租户王立本以卖炒肝儿谋生,媳妇田翠兰给他打下手儿。西边那间的住户是清末的举人古月宗。

    苑国钟 (高声)今儿是处暑,好节气!是我苑国钟要饭的日子口儿了……(见众人回避便收敛了笑容)我要的不是租钱,我要的是饭钱!你们不能不赏我一口饭吃。

    【苑江淼从屋子里走出来,端着一个竹篦子暖壶。他脸色苍白,头发略显蓬乱,轻轻咳嗽着,眼睛始终盯着脚底下。苑国钟小心翼翼地迎过去。

    苑国钟 你好好歇着呀……快递给我,我给你灌暖壶去。

    苑江淼 不用了,我自己来。

    苑国钟   您说……我这儿子是不是念书念傻了?

    田翠兰   满世界就没您这么惯儿子的!他再有病您也是他爸爸,他是您儿子!您犯不着一天到晚供着他……

    苑国钟   我不是他爸爸,他是我爸爸……成了吧?

    田翠兰   您还别不爱听!让他休了学是让他养病的,没白日儿没黑界地看书看书,就知道看书!

    苑国钟   我儿子喜欢看书,看了书他高兴……我得变着法儿让他高兴。

    田翠兰   您吃浆子吃多了吧?

    苑国钟   我是心疼他,大半夜听他咳嗽,我心口都裂成八瓣儿了!他是嫌我跟你们催租子呢!

    田翠兰   那您就甭要租子了,您还是要儿子吧。

    苑国钟  (不悦)你们存心要饿死我是不是?饿死我没关系,你们不能饿着我儿子……这不!刚给他抓了药,人家跟我要多少钱我也得乖儿乖儿递过去,跟我要脑袋我不是也得给么?我……

    【金穆蓉端着一笸箩成捆儿的纸币走过来,二话不说往篮子里倒。苑国钟赶紧张开衣襟兜住。

    第二幕

    一九四八年秋,霜降,黄昏。

    【金穆蓉把十字架抱出来,往门框上钉。田翠兰端出来一尊弥勒佛和一个木托子,在门框上找地儿。

    田翠兰   福斗!我把墙上的神仙薅下来了,你找个大钉子给我揳到门框上去,让他坐高儿高儿地往下看……看看谁还敢欺负咱们!

    苑国钟  (郁郁寡欢)关老爷圣明!那二位都晾出来了,您也出来待会儿……(向塑像鞠了一躬)今儿是好日子啊!今儿霜降了……今儿是我……

    古月宗   今儿是窝头会馆的主子要饭的日子口儿了!你们快围上去……围上去给他施舍呀。

    苑国钟   就那点儿房租,现在能买一小撮儿白面,够包俩饺子的了,我都赶不及给大伙儿涨房钱!你们看着给吧,反正我没法儿赶你们走……

    【周子萍退下来。苑国钟盯着姑娘手里那叠儿钱。

    周子萍   苑伯伯……

    苑国钟   (抢夺似地把钱抓了过去,两只手紧紧攥着)谢谢!谢谢!

    苑江淼 (高声)放下!爸爸!您把钱还给人家……您的眼睛里除了钱还有什么?……您攥着人家的钱干什么?那是人家的钱!

    苑国钟   ……攥着怎么了?

    苑江淼   (苦笑)我还能怎么说话?爸爸,您告诉我……(指着身后的屋子)民国十六年,租房子住在这儿的那位教书先生是什么人?

    苑国钟   ……韩先生是赤党。

    苑江淼   韩先生是怎么被抓走的?

    苑国钟   ……有人来抓他……他就给抓走了……把我也捎带上了……

    苑江淼   您平平安安回来了……(咳嗽)可人家被枪毙了。

    苑国钟   (焦灼)人家毙的就是赤党!人家毙我干吗呀?

    苑江淼   那笔钱是哪儿来的?您为什么一直瞒着不肯说?

    苑国钟   (苦苦挣扎)我……我……你别听人家乱嚼舌头!……你爸爸里外都是清白的,我没干过对不起人的事情!

    苑江淼   可是过后您买了这个宅子!……(极度疲倦)从我懂事儿起,您嘴里永远是钱……钱……钱!催着人家要钱,躲在屋儿里数钱……为了钱您跟街坊计较翻脸吵架,做梦您都惦记着钱……

    苑国钟   ……没有钱……我拿什么养活你还供你上学?

    苑江淼   钱的来路不正,我宁愿当初您把我扔到城墙根儿去!

    苑国钟  (站立不稳)儿子……你这么说话是想要我的命!

    【苑江淼径直去抢夺父亲手里的钞票。苑国钟死死攥着钞票不撒手。苑江淼情急之下给了父亲一个耳光,钞票落叶似的撒了一地。

    第三幕

    一九四八年冬,大雪,黑夜。

    【油印传单撒落在地,肖鹏达出现在大门口。

    肖鹏达   向伟大……的新中国……进军……谁的?

    苑国钟   我的!是我的……(谄媚地醉笑)这东西是我的。

    肖鹏达   (朝苑江淼晃晃那张传单)苑江淼!上边儿密密麻麻的一大堆梦话,都是你写的……也是你印的吧?(讪笑)我多嘴问一句,您那新中国在哪儿呢?

    苑江淼   (憧憬)……等天亮了,太阳出来了……人人都会看到她!

    肖鹏达   我怎么看不见呐?(手搭凉棚)哪儿呢新中国……除了你们家那烂墙头,我什么也没瞧见!

    苑江淼   你当然看不见……你是个瞎子。

    肖鹏达   (冷笑)……苑叔儿,您赶紧领我上去,让我看看您儿子那蜡纸和油辊子,他怎么就刻得这么漂亮印得那么地道呢?我是真佩服他……

    【苑江淼的笑容激怒了肖鹏达,肖鹏达突然挥枪对准苑江淼,苑国钟窜出来挡住枪口,引起一片惊呼。

    苑国钟   小达子!好孩子……今儿你要是非得打死一个人,那你务必得打死我……我不能让你打死我儿子!

    肖鹏达   您让开……

    苑国钟   达子!人得讲良心……你小时候偷我的黑枣,我逮着你想揍你两巴掌,我儿子拦着我不让打,他怕你疼……我儿子仁义呀!你倒想拿枪打他……

    苑江淼   爸爸,您不用为我担心……儿子觉得值。

    苑国钟   你值了……(啜泣)我不值!我什么都不要……我就要我儿子!小达子……(情绪失控,怒视对方)你敢碰我儿子一根毫毛,我生吞了你,你信不信?我儿子是赤党,我也是赤党,有本事你现在就开枪!你看城外头那些拿枪拿炮的能不能饶了你?

    【几个人扭成了一团。突然响了一枪,众人群雕一般一动不动。

    周玉浦  (看着地上)血……苑大哥您……您怎么流血啦?

    【血顺着裤脚淌到地上,袍子裂口处的棉花也被浸红了。

    苑江淼   爸……您没事儿吧……爸!(死死搂住父亲不放)爸!(哭泣)爸……

    苑国钟  (高声)爸爸对不住韩先生啊!韩先生叮嘱我……让我把钱送到南河沿十六号……我去了十六号……可十六号让人家给抄家啦!……我得空儿就到十六号对过儿树底下蹲着……下大雨蹲着……下大雪也蹲着……半年了一个子儿都不敢花……赶上古爷要甩他的房,我脏了心烂了肠子……我把人家的钱给花啦!

    苑江淼   爸爸!儿子对不起您……

    苑国钟   立本儿!立本儿……

    王立本   在呐。

    苑国钟   拿窝头来!快着……蘸我的血……治病……你们快着呀!再磨蹭就凝啦……儿子……爸爸手不干净……血……血干净……吃了治你的病……快着!

    【雪花亮晶晶的,似有若无。牛大粪兴高采烈地跑来。

    牛大粪   降啦!他们降啦……这边儿投降啦!

    苑国钟   ……我儿子……我儿子……他想去新中国……

    牛大粪   咱们一块儿去新中国!

    苑国钟   (找儿子的手,紧紧抓住)儿子……

    苑江淼   (紧紧地紧紧地抱着父亲)爸爸!

    西厢房突然爆发出新生儿的哭声。夜幕下的生者和死者都静悄悄的,那些落叶的树木居然依次开出了绚烂的花朵,与晶莹的落雪交相辉映。大幕在婴儿嘹亮的啼哭声中缓慢地闭合了。(有删改)

    1. (1) 下列对本剧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剧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社会为背景,塑造了一群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百姓形象,剧作从小处着眼,对话细节和人物分寸把握得很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转折。 B . 第一幕的开头和结尾关于苑国钟收房租的场景,反映了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另外,“要饭”“赏我一口饭吃”等台词,表现了苑国钟的世故与无奈。 C . 第三幕中苑国钟相信蘸血的窝头能治儿子的病,这个情节主要是为了反映旧社会环境下百姓思想的迷信愚昧,表现了对国民性的批判。 D . 苑江淼是个有文化、有觉悟、思想进步的青年;然而他也有对父亲态度淡漠甚至厌恶的一面,在文中表现为他当着许多人的面斥责甚至动手打自己的父亲。
    2. (2) 下列对本剧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剧在剧情设计上独具匠心,它通过两条线索的交叉,使处世态度不同的两代人发生激烈的冲突,展现了人物的毁灭与新生,用小剧情反映了大时代。 B . 剧中的道具“十字架”“弥勒佛”“关老爷”,台词“他想去新中国”“咱们一块儿去新中国”等,都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反映了人物的信仰和追求。 C . 第三幕中“雪花亮晶晶的,似有若无。牛大粪兴高采烈地跑来”这一舞台说明,一方面承接前文的清冷格调,烘托舞台氛围;另一方面推动了剧情发展,使剧情由高潮进入落幕。 D . 剧末的舞台说明中“新生儿的哭声”“绚烂的花朵”“晶莹的落雪”体现了本剧现实主义的写法,具有象征意义,使剧情由沉重转为欢快,透出了一种新生的希望。
    3. (3) 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剧情的基础,请从第二幕中概括出三处戏剧冲突并作简要说明。
    4. (4)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请以主要人物苑国钟为例,结合剧情阐释这一理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4高一下·仙桃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 , 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曰:“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文本二: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B .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C .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D .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五万人具食”与“七十者可以食肉矣”(《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食”字含义不同。 B .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与“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何”字含义不同。 C . “会高帝崩”与“会其怒,不敢献”(《鸿门宴》)两句中的“会”字含义不同。 D . “自择齐三万户”与“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择”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良少年时代就显出了不同一般的胆略,因为自己家族世代相韩,他就用尽家财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报仇。 B . 张良在峣山下的秦将想要反叛秦王朝的情况下,献计刘邦,让沛公带兵攻击秦军,一举拿下咸阳,取得大胜。 C . 张良在败峣下军,消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促诸侯之会等方面运筹帷幄,为汉王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D . 高帝对张良的才能极为赏识,让他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委婉地拒绝了,但还是被封为留侯。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5. (5) 张良为什么拒绝三万户的封地?
  • 4. (2024高一下·仙桃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金陵怀古①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②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③,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①此诗作时正是宋朝立国不久,当时国穷民贫。王珪时任北宋左相。②萧萧:风声。

    ③与问:过问。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怀古诗和苏轼的《赤壁怀古》相同,都是按照“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的顺序来结构全诗的。 B . 首句破题,兼点时、地。“满目秋”中的“秋”,既点出秋光萧瑟,令人感伤;又暗指金陵旧都风流不再,冷落凄凉。 C . 别渚孤岛,数帆归舟,晚风落叶,寒云压楼,集中反映了秋光的萧瑟,格调寥落沉郁,与昂奋进取的盛唐气象迥然有别。 D . 此诗尾联直抒胸臆、抒发悲愁。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尾句“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抒情方式不同。
    2. (2) 诗人是如何描绘眼中寥落清冷的秋光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 5. (2024高一下·仙桃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问志,曾皙用“”两句描绘了暮春时节人们在沂水边快乐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生活的向往。
    2. (2) 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3. (3) 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这首词中描摹了洞庭月色,并抒发了自己的怀抱,他“”的胸怀,与洞庭月下“”的气象融合,超越了世俗的宠辱得失,体现出词人高洁的人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4高一下·仙桃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都说越剧是 ①  , 其实,在“共赏”基础上,越剧更偏“世俗化”。譬如,《红楼梦》更适合越剧。为什么?除开故事发生在江南一带,以女性为主要描摹对象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红楼梦》乃是流传于市井的白话小说,有烟火气,这就与越剧的气质不谋而合。不要小看这一点,有些创作者一不小心忽略了这一点,就走入歧途。比如某一部用其他文艺形式演绎的《红楼梦》人物清一色贴上了片子,把活灵活现充满个性的人物统一在一个模板里;又从头到底弥漫着素雅清淡,有一种强烈的自我把玩的意味,分明是束之高阁,而非贴近市民,这与原著都是相悖的。

    越剧是怎样做的呢?她并未将原著恢宏深刻的盛衰主旨进行强化,而只是紧紧抓住宝黛钗三人关系,渲染其 ② 这看起来很简单?不!这里面大有智慧不仅越剧《红楼梦》能成为本剧种的代名词,还能够作为一种母本被其他艺术门类品鉴,根本上讲,是越剧与《红楼梦》在气质上的一拍即合。“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说它明白如话吧,却又清新淡雅;说它辞采斐然吧,又 ③ 。不宜太掉书袋,也不宜太过粗陋。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7. (2024高一下·仙桃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雷雨》中,我们可以看到,①____,纵使反抗没有办法解决所有问题,并未带来最佳结果,但它却可以让我们在面对挫折和不幸时变得更加坚韧。它使我们意识到自身并不是逆来顺受的空壳,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反抗不是对生活的空洞向往,②____。

    而《雷雨》中人物反抗内质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其失去了爆发性,是被束缚的、压抑的反抗,更来自他们的反抗中③____。无论是伪善的周朴园,还是触犯伦理禁忌的蘩漪,曹禺在进行剖析和刻画时,始终围绕着他们作为人的内核进行创作。他关注着人的本真存在,将“人的存在”作为戏剧发展和矛盾推进的核心,追求着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根本的和谐。他将人类生存中所面临的困境以一种戏剧化的、高度集中的形式呈现出来,使之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以如此荒诞的现实令人们警醒,启示我们去探索生存的方式 , 去感悟人之所以为人的本真存在。

    1. (1)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见小明出了大门,小强忙催促道:“我们快走吧,要迟到了!” B . 南极变暖,全球生态问题日趋严峻,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C . 炎炎夏日,我们在防暑降温的同时,还要考虑服装搭配。 D . 这种情况下,我们更不建议“饭后百步走”。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4高一下·仙桃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浩如烟海的古代经典著作,是弥足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高中统编教材从中选取了许多经典篇目,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烛之武退秦师》《庖丁解牛》《齐桓晋文之事》《鸿门宴》等等,这些经典篇目往往给我们诸多帮助,诸多智慧,使我们在青春的赛道上更好地奔向未来。但是,当下不少高中生不喜欢读这些经典篇目,有的认为它们由文言文写成,和白话文差距大,太难读;有的认为它们离我们当代生活太远了,和当下没有什么关系,不必读;有的认为它们不如时下的流行读物通俗有趣,没兴趣读。

    这引起我们的思考。

    请以“经典篇目与青春成长”为话题,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自拟标题,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