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先进代表。他们中,有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的鲜为人知、默默无闻。但他们为了事业都鞠躬尽瘁、锲而不舍。他们不只有过人的气魄,更有坚韧、纯朴、谦逊的品格。他们对陋习 ① , 对懒惰深恶痛绝。当我们觉得事情烦琐、做事草率、心情烦 ② 、失去希望时,我们更应该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
两千多年来,《孟子》这部深深扎根于中国的作品,对中华民族道德传统和文化性格的形成,____。孟子思想中的浩然正气、仁政思想、规矩之道、义利之辨等逐步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对中国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过香积寺①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②石,日色冷青松③。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④。
【注释】①香积寺:在长安县(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神禾原上。②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③冷青松:为青松所冷。④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
诗人描绘幽静的山林景色,并不一味地从寂静无声上用力,反而着意写了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这就是的写法。
周处年少时,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虎,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竞条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入吴寻二陆① ,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② , 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戴渊少时游侠③ , 不治行检④ , 尝在江、淮间攻掠⑤商旅。陆机赴假还洛,辐重⑥甚盛,渊使少年掠劫。渊在岸上,据胡床指麾⑦左右,皆得其宜。渊既神姿峰颖⑧ , 虽处鄙事,神气犹异。机于船屋上遥谓之曰:“卿才如此,亦复作劫⑨邪?”渊便泣涕,投剑归机。辞厉⑩非常,机弥重之,定交,作笔荐焉。过江,仕至征西将军。
(均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二陆:指陆机、陆云。兄弟齐名,号为二陆。陆机在晋朝曾任平原郡内史,陆云曾任清河郡内史,所以下文直呼其为平原、清河。按:陆机比周处年轻二十多岁,所以周处年少时不可能寻访二陆。②朝闻夕死:这是用《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意思,大意是“早上听到了真理,就算晚上死去也不算虚度此生”。③游侠:指重信义、轻生死的人。④行检:品行。⑤攻掠:袭击,抢劫。⑥辎重:行李。⑦指麾:同“指挥”。⑧峰颖:挺拔突出。⑨劫:强盗。⑩辞厉:指谈吐。
皆或尝
①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②卿才如此,亦复作劫邪?
在泥土中长大
小时候,总以为人也是从泥土里长出来的,就像草和树一样。
我的童年是在乡村度过的,广阔的天地之间是我们自由的舞台,可以撒着欢地玩闹,就像一棵自由自在生长的小树一样,没有丝毫束缚。泥土是我们最亲昵的伙伴,幼时的游戏和劳动都与土地密不可分。
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父母下地,不为帮父母的忙,这仅仅是父母带孩子的一种方式。那时村里没有幼儿园,小孩子没有人照看,可不就被父母“随身携带”着,在泥土里慢慢长大。可以说土地是乡村孩子的游乐场,这个游乐场,胜过如今建立的最豪华的游乐场,它巨大无比,天然健康,是孩子们成长的沃土。
父母在田里劳作,小孩子们在一旁捉虫子,逮蚂蚱,或追着一只兔子在田野上狂奔。田野里,还有不少的孩子,跟在父母身边玩。大人们热火朝天地劳作,小孩子们帮不上忙,于是就三五成群凑到一起玩游戏。一个土坡,一片树荫,一块荒地,都可以成为我们释放过剩能量的舞台。
我们在泥土里疯玩,打滚,可劲儿折腾。有些孩子,还会就地取材,把泥土当成玩具。有时,大家用泥土捏东西,捏成锅碗瓢盆的形状,捏成桌椅板凳的形状,好像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捏的。孩子们的创作热情高涨,创造力惊人。捏完这些“日用品”,下一步就要过家家了,男孩女孩在一起扮成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开始“新生活”。
男孩子们的兴趣更在于玩富有刺激性的游戏。我们在土坡上“垒碉堡”,“建炮楼”,折根玉米秸秆当枪,找个土地的凹处做掩护,玩打仗的游戏。照例是要分成正反两派的,最后的结果当然是正义方胜利,我们最早的爱国主义教育和荣辱观的培养,都是在泥土里完成的。
孩子们玩累了,会顺势躺倒在泥土中。松软的泥土,跟家里的土炕一样舒服,可以美美地睡一觉。我嘴巴里嚼着一根甜津津的青草,耳朵边有野花摇曳着,蝴蝶和鸟儿还会从我的眼前飞掠而过,有时躺着躺着就睡着了。睡在蓝天白云下,做一个轻飘飘的梦,觉得一切那么轻松舒畅。清凉凉的土地贴着我的肌肤,土地里厚重的气息慢慢传递着,传递到我的肌肉、骨骼,让它们长得结实健壮。
虽然孩子们还小,但大人不担心我们跑丢了。大地就在脚下,能跑到哪里呢?有时大人看不到孩子的人影儿,就拉开嗓子喊几声孩子的乳名,空旷的土地上,呼唤声被风吹送得很远,我们听到呼喊声,立即扔下满手的泥巴,奔到父母身边。
父母看到我一身的泥土,不仅不责怪,反而笑眯眯地说:“又成了泥猴儿了!”在他们的意识里,泥土是好东西,孩子在泥土里滚几遭,就结实健壮了。祖祖辈辈生于土地,我们与泥土最亲,觉得泥土最养人。
周国平在文章中写道:“一个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乡村度过。一切生命,包括植物、动物、人,归根到底来自土地,生于土地,最后又归于土地。……农村孩子的生命不孤单,它有许多同伴,它与树、草、家畜、昆虫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它本能地感到自己属于大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真的是这样呢!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孩子的童年离土地越来越远。我真希望,他们能偶尔回到土地上,感受一下万物是如何从泥土里长大的。
(有删改)
【材料一】在劳动节,很多家长带着孩子们出去游玩,但又有多少家长在劳动节上好了“劳动”这一课呢?
放学途中,书包在家长的肩上,孩子却两手空空;餐桌上,如果家长不帮忙剥虾挑鱼刺,孩子即使很爱吃也不会自己动手;更有甚者,大学生不会洗衣服,经常带一大包脏衣服回家。
【材料二】对于孩子们的劳动,家长们各有说法。
家长1:孩子4岁多,就能自己热牛奶,还会站在小板凳上煎鸡蛋。现在6岁,可以自己煮面条。
家长2: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吃力,我很着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带粘扣的。男孩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
家长3:因为有家务能力很好的父母,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
家长4: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我认为对孩子没什么意义。
【材料三】①劳动教育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这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共识。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成就幸福圆满人生的有效途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普指出:“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和幸福生活的基石。”
②劳动教育对于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劳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勤俭节约、踏实肯干、意志坚定、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使之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品德修养需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踏踏实实地磨炼达成。
③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形成基本的生活生产劳动技能、初步的职业意识、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劳动教育要在增长青少年的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青少年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社会劳动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理、悟道理和明事理。
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不开劳动教育的支撑。应把劳动教育融入劳动课程、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实践和家务劳动各环节,整体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父亲的决策
李复威
早年,我看过一部北极母狐把长大的小狐赶出家去自谋生路的纪录片:母狐用嘴“撕咬”着小狐们,让它们离开家穴。小狐们不停地回头望着母亲,期待着母亲回心转意。看着看着,我的眼眶也湿润了,心中竟然也暗自斥骂母狐的“残忍”。
于是,我想起了自己少年时代的一段难忘经历。
15岁那年,我初中毕业。那天,父亲出席了我的毕业典礼。回家路上,我拿着毕业证书,在父亲身后蹦跳着。突然,父亲停下脚步一本正经地问我,愿意离开家去外面闯闯吗?问题来得太突然,又十分严峻,我诧异地看了看父亲凝重的面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当天,我满脑子都在转悠着父亲的问话,捉摸着,猜测着……
当晚,我在床上辗转反侧。邻屋传来父母亲的对话:
“真打算把小威送到北京去念书。”
“他刚15岁,没离开过一天家,你忍心让他去寄,寄……”
“寄人篱下……孩子总留在父母身边,太娇惯,没出息……放心吧,亲姐还能亏待弟弟。”
“三个女儿都让你送走了,身边就剩下这个根。你的肝疼又越来越厉害……你舍得,我舍不得……”母亲的抱怨中夹杂着恳求,有些哽咽了。
很久,才听到父亲坚毅、果断地说:“要为孩子的长远想想……”
我顿时明白了,父亲打算让我投奔北京的姐姐继续学习。
一听说要去北京,我偷偷乐了。首都、天安门、故宫、颐和园、长城……
第二天,父亲和我拎着包袱去了市中心的一家拍卖行,当掉了家里最值钱的东西……
在回家的路上,父亲搂住我的肩走着。突然,父亲一把抓住我的手,仰着头激动地喊道:“孩子,你看!”只见一群鸽子飞过来。它们映着蓝天,沐着阳光翱翔着……小小年纪的我当时哪里懂得,这是父亲在用无声的语言传递着他内心的呼唤:孩子,也去展翅飞吧!
为了我的出行,父母操碎了心。母亲匆匆为我赶制了一件厚棉背心,并让我带走家中最好的一床棉被,还在我的内裤里,用针缝了小口袋,在袋口钉上一排按扣。她让我把随身不用的整钱放在袋内,“这样,谁也甭想偷走”。父亲则马不停蹄地给我迁户口,办手续,购车票。那时贵州还没有铁路。我要先坐车到广西凭祥,然后坐火车去武汉,再转赴北京。旅程的遥远,换乘的复杂,父母的担忧,弄得我也有些畏惧了……
一个星期之后,我就匆匆启程了。临行那天,父母亲送我到车站。一路上父亲始终微笑着畅聊他小时候是怎样离家求学的,母亲则满腹心事地低头跟在后面,一言不发。
汽车缓缓启动了。隔着车窗我不停地挥动着手。就在这刹那间,我似乎才发现父亲有些微驼,双鬓也爬上了稀疏的白发。我的心紧了一下。父亲微笑着看我,用眼神向我告别。我的眼睛湿润了。就这样父母亲慢慢变远了,远了……
当晚,我在凭祥火车站附近的一家简易旅店留宿。能容九个人的大房间空空荡荡,昏暗的灯光看不清墙上的贴画。人生地不熟的我早早就和衣躺下了。我难以入睡。在窗外熙熙攘攘的叫卖声中,在脏兮兮的被子散发的异味中,我生平第一次感到了孤独,第一次想家……
终于到了!我拎着父亲用过的旧箱子,一路小跑出了火车站,瞪大着眼睛“扫描”眼前新鲜的一切。按照父亲在家时的嘱咐,我叫了一辆三轮车,操着不着调的北京话,背诵了一遍要去的地址,并反复询问要多少车费。
到了!面对姐姐家关闭的绿漆大门,我踌躇了。我告诫自己,父亲让我迈出了这一步,今后就只能看自己的了。抬起头来,勇敢地去面对吧。我走上前去,“笃!笃!笃!”我使劲地敲响了门……
(有删改)
难忘经历 | 心理变化 |
毕业典礼回家路上,父亲问“我”愿不愿意去外面闯一闯 | ① |
② | 偷偷乐 |
父母为“我”的出行做准备,操碎心 | 畏惧 |
车站送别和“我”一个人独宿旅店 | ③ |
第一次:打死六个强盗,被唐僧责怪而负气离开
第二次:三打白骨精,被唐僧写下贬书驱逐离开
第三次:打死了一群草寇,被唐僧赶走
人在社会中生活,受着社会的制约。他的道路,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他所属的社会地位、他与社会的各种联系决定的。
邓稼先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研造的第一线;闻一多先生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和生命,横眉冷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手枪;鲁迅先生感到自己身体不是很好,就更没有花多余的时间注意身体,反而做得更多,做得更快;魏巍与战士谈话时,被战士“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的话语打动。这一切可能都源于一个词:责任。
你感受到了责任吗?你是如何做的?你对责任有什么思考?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一:从那时起,我担起了责任 题目二:在▲中尽责
要求:①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先补全题目,然后作文;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