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问题】元素正负化合价有何规律[
推测一: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都显正价;
推测二: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有负价。
【举例及分析】
线圈 | 线圈匝数/匝 | 电流/安 | ? |
A | 50 | 1 | 11 |
B | 20 | 1 | 5 |
【情景提供】19世纪以前,人们一直以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直到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带负电的电子后,才引起人们对原子结构模型的探索。
【提出问题】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
【进行实验】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甲)。
【收集证据】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如图乙)。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拓展与应用】在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为强化同学们对分子结构模型的理解,老师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实践性活动,并为此次活动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表:
“甲烷分子结构模型制作”评价量表 | |||
评价指标 | 优秀 | 合格 | 待改进 |
指标一 |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 | 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不合理 | 同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调 |
指标二 | 形态规整、能很好体现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 | 形态规整、但不能体现分子的立体结构 | 形态扭曲与实际不符 |
a.用铜夹将塑料管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管的上下两端各固定 100匝的线圈,线圈与发光二极管相连,在塑料管的正下方放置一个塑料盒,用来承接下落的强磁铁,如图所示(其中固定装置已省去)。
b.让强磁铁从管的上端自由下落到其下端的塑料盒中。
c.观察现象,两个二极管均发光,下方二极管更亮。
资料一: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发现了磁石有吸引铁的特性,并用磁石制作了司南——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如图甲)。
资料二:19世纪初,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在原子、分子等微粒的内部,存在着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个微粒成为徵小的磁体(如图乙),分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通常情况下磁体分子的分子电流方向是杂乱无章的(如图丙),它们产生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外界磁场作用后,分子电流的方向大致相同,分子间磁场相互叠加,它们的效果显示出宏观磁性。
资料三:19世纪末,著名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居里夫人的丈夫)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发现磁体的一个物理特性,就是当磁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原来的磁性就会消失。后来,人们把这个温度叫“居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