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4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更新时间:2024-05-16 浏览次数:12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24·廉江模拟)  陕西石茆遗址分布着宫殿建筑、房屋遗址、墓葬、手工作坊等遗迹,此外还出土了大量骨器、彩绘陶器等。有人称其是“一个‘酋邦’势力控制的中心”。据此判断,这一“酋邦”可能是( )
    A . 黄帝部落 B . 河姆渡聚落 C . 蚩尤部落 D . 半坡聚落
  • 2. (2024·廉江模拟)  对于商朝的“中宗”的认定,《史记·殷本纪》认为中宗是商王“太戊”,但《竹书纪年》记载中宗是“祖乙”,而在清朝末年发现的甲骨文中就有“中宗祖乙”的称呼。这表明( )
    A . 商朝文献记载内容较为混乱 B . 《史记》记载的内容较为客观 C . 古代史书记载内容可信度低 D . 《竹书纪年》的记载得到印证
  • 3. (2024·廉江模拟)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表明,秦统一六国的有利因素是( )
    A . 商鞅变法的影响 B . 有利的地理位置 C . 外交策略的得当 D . 军队战斗力强大
  • 4. (2024·廉江模拟)  下图为与秦朝时期国家政策相关的图片。据此可知,秦朝时期确立了( )

    “右丞相印”封泥

    秦半两铜钱

    秦坑儒谷石碑

    A . 分封制度 B . 郡县制 C . 中央集权制度 D . 思想专制政策
  • 5. (2024·廉江模拟)  中国传统造纸技艺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它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地的交流而传播到四面八方,为当地人民带去了文化的理想“载体”——纸。为我国造纸技艺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
    A . 司马迁 B . 蔡伦 C . 张仲景 D . 华佗
  • 6. (2024七下·武宣期中)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中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众多国家使臣)拜冕旒(唐朝天子)”,形象地描绘了唐代( )
    A . 战争纷扰频仍 B . 民族关系融洽 C . 对外交流频繁 D . 经济繁荣发展
  • 7. (2024七下·市中区期末)  宋仁宗在庆历三年(1043年)的诏令中指出,圩田“能御水旱”。范仲淹也认为,“(圩田)旱则开闸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据此可知,江南地区圩田的发展( )
    A . 破坏了生态平衡 B . 导致了税收锐减 C . 带来了交通便利 D . 促进了农业发展
  • 8. (2024·廉江模拟)  1260年,元朝首先开辟了自燕京(今北京市)至开平府(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和开平府至京兆(今陕西西安)两条路线,“每十里或十五里、二十五里,则设一(急递)铺”,这( )
    A . 有利于政令通行 B . 便利了粮食运输 C . 有利于地方分权 D . 便利了海外贸易
  • 9. (2024七下·内丘期末)  清代学者谢济世注《大学》,从《礼记》本,不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本,被认为犯禁。雍正帝认为他借注经发泄对皇帝的怨恨,犯的是悖逆大罪。据此可知,雍正帝的这一看法源于( )
    A . 解决民族矛盾的需要 B . 国家反腐倡廉的需要 C . 推行教育文化的需要 D . 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
  • 10. (2024八上·福田月考)  《南京条约》……是促进中国人民觉醒的反面教材。马克思说:“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下列事件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A . 虎门销烟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公车上书 D . 南昌起义
  • 11. (2024·廉江模拟)  英国的历史学家评论道:“(英国)商界的主要野心是想使中国进入铁路时代,一半是为有投资的场所,一半是为深入内地市场。”这表明,英国在中国修筑铁路( )
    A . 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重要途径 B . 见证了英国辅助中国建设的历程 C . 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成就之一 D . 印证了其是传播先进技术的使者
  • 12. (2024·廉江模拟)  在上海的李鸿章于(19世纪)70年代初就说,“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创办了( )
    A . 福州船政局 B .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 . 轮船招商局 D . 安庆内军械所
  • 13. (2024·廉江模拟)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与下图的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光绪帝召见康有为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14. (2024九下·南京模拟) “……先生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我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人士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材料中的“先生”领导革命活动的旗帜是( )
    A . 三民主义 B . 救亡图存 C . 民主与科学 D . 抗日救亡
  • 15. (2024九下·贵港期中) 1919年,上海学生联合会在《告同胞书》中写道:“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仅不理,且对待学生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表明,五四运动中( )
    A . 学生先锋军的作用明显 B . 政府镇压工人罢工运动 C . 工人罢工取得显著成果 D . 群众基础非常广泛
  • 16. (2024·模拟)  由于(共产)党把工作重心放在城市,多数党员并未去农村参加农民反封建斗争。……农民运动遭到国民党新军阀的打击和破坏,陈独秀……也指责农民运动过火。由此可知,该时期( )
    A . 农民运动有力地配合了北伐胜利进军 B .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阶级运动紧密结合 C .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仍然没有完成 D . 农民运动因没有得到重视而遭到镇压
  • 17. (2024·廉江模拟)  下图是1940年5月1日枣宜会战前某军人写给部下兄弟们的信。这反映出,抗战精神的核心是( )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

    A . 实事求是 B . 艰苦奋斗 C . 宁死不屈 D . 紧密团结
  • 18. (2024·廉江模拟)  《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指出:“‘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与材料主题相一致的是( )
    A .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B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 “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坚定不移的” D . 锻炼身体,保家卫国
  • 19. (2024九上·梓潼开学考)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这反映出我国( )
    A . 倡导和平统一的方式 B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 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 . 坚信祖国统一将实现
  • 20. (2024·廉江模拟)  下图所示的是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据此判断,这一状况发生于( )

    A . 土地改革时期 B . “大跃进”时期 C . “一五”计划初期 D . 改革开放初期
  • 21. (2024·廉江模拟)  雅典人把民主应用于法庭审判中,案件的最终判决由全体公民投票决定,许多案件只能依靠个人主观判断。他们审判案件,需要的不是精通法律的法官,而是能言善辩的雄辩家……用眼泪、情感来打动听众。这说明,雅典( )
    A . 不是民主政体 B . 法制存在弊端 C . 属于民主政体 D . 法制愈加健全
  • 22. (2024·廉江模拟)  “我(查士丁尼)因为感觉到上帝的意志而将笔削诸于法律……在我和教会的步骤和谐之后,我蒙受上帝的感应,立即把我的全部精神,用在那件大工作上面。”他的“那件大工作”是为了( )
    A . 维护教会地位 B . 发展国家经济 C . 稳固社会秩序 D . 加速对外扩张
  • 23. (2024·廉江模拟)  早期殖民扩张和掠夺给亚、非、美洲人民带来了空前的浩劫。但同时,它也冲击了当时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思想观念,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 . 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B . 促进了各地之间的物种交换 C . 为欧洲资本主义积累了资本 D . 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作用
  • 24. (2024·廉江模拟)  观察下图的漫画《桀骜不驯的美洲马》,图中无法驾驭美洲这匹马的人是英王乔治三世。该漫画反映了( )

    A . 北美民族解放战争的诉求 B . 北美反对封建的政治诉求 C . 英国维护封建统治的诉求 D . 英国反对外来干涉的诉求
  • 25. (2024·廉江模拟)  明治维新时,《教学大旨》载:“维新伊始,先破陋习,持广求知识于世界之卓见,一时取西洋之所长,虽奏耳目一新之效,其流弊为轻仁义忠孝,徒以洋风是竞……是故自今而后,应基于祖宗训典……”由此可知,明治维新的特点是( )
    A . 照搬西方的文明 B . 完全自主地创新 C . 学习西方但立足于国情 D . 借鉴最先进文明
  • 26. (2024·廉江模拟)  欧俄50个省的统计数据显示:1861-1870年农民土地单位面积的产量为每俄亩29普特,1871—1880年为31普特,1881—1890年为34普特。材料中数据的发展趋势得益于( )
    A . 彼得一世改革 B . 农奴制改革 C . 新经济政策 D . 苏联模式
  • 27. (2024·廉江模拟)  以曼彻斯特为例,18世纪中期它只是一个拥有1.5万人口的英国小镇,到1801年,其人口数量为7万人,1861年为50万人,1911年则为230万人。曼彻斯特成为商品生产、分销、集中、运输的中心。这说明( )
    A . 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发展 B . 殖民扩张加速了城镇的发展 C . “三角贸易”加速了城市化发展 D . 文艺复兴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 28. (2024·廉江模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美、苏两国由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对手,进行了历时40多年的对抗。下列事件属于这一时期美苏“对抗”的是( )
    A . 萨拉热窝事件 B . 诺曼底登陆 C . 莫斯科保卫战 D . 德国的分裂
  • 29. (2024·廉江模拟)  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庆祝亚非拉乒乓球友好邀请赛胜利举行,于1973年8月25日发行的一枚邮票。该邮票( )

    A . 见证了亚非拉人民团结反帝的历程 B . 体现了亚非拉人民友好交往的盛况 C . 反映了亚非拉人民发展经济的要求 D . 印证了亚非拉人民科技立国国策
  • 30. (2024·廉江模拟)  “信息时代知识炸,足不出户知天下。……扫码,衣食住行智能化。”这些现象说明( )
    A . 科技改变了生活方式 B . 科技就是一柄双刃剑 C .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 . 当今世界依然不太平
二、综合题
  • 31. (2024·廉江模拟)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处理民族关系的成功经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相关案例

    案例

    民族关系相关图片

    说明

    案例1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开通通往西域国的道路,最初的想法只是征讨匈奴,开拓汉朝疆域。但战争结束了,被张骞带到西方的中国丝绸,却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西方的珍宝、黄金,也沿着这条闪烁着丝绸光芒的道路,涌进西汉首都长安。丝绸之路,一条由开拓者张骞走在最前面的万里通途,把古老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连在了一起。

    案例2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的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

    材料二 历史上的“中国”,不是哪一个民族或哪一个王朝的中国,而是我国各民族的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中国境内各民族为什么能够长期团聚在一起?首先,虽然我国境内民族众多,但追本溯源,大多数民族都是炎黄之胄,共祖同源。其次,我国人数最多的汉族的文明程度较高,它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兄弟民族。兄弟民族进行社会变革,实行封建化,反映了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是有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再次,儒家思想起了维系民族团结的……作用,成为各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张海鹏《论“中国”——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之一》

    1. (1)  从材料一中选择一个案例,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形成的原因,并概括中国维系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因素。
    3. (3) 选择一个上述材料之外你熟悉的中国民族关系典例,说明其历史意义。
  • 32. (2024·普宁模拟)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依据,运用可信史料进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必备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2年、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比重的变化情况

    时间

    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1912年

    60.2%

    39.8%

    1921年

    17.8%

    82.2%

    材料二 1979—2007年,我国三资企业(有外资成分的企业)数目增长速度惊人,从1979年的少数几家增加到1998年的26442家,到2007年更是猛增到了64541家。外资规模的扩大和外资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纵观改革开放30年,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摘编自吴彦艳、赵国杰、丁志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2年与1921年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比重的变化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时期外资在华企业发展的趋势,并对其进行合理解释。
    3. (3) 数据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和支撑。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对数据的使用应注意什么?
三、论述题
  • 33. (2024·廉江模拟)  按照唯物史观的指导,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素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缔造大帝国:从史前时代到北美十三州独立》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断,这本书将从哪些角度解密“孤悬海外的岛屿,如何成为超越罗马的庞大帝国”?
    2. (2) 分析材料二中两幅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以下三个角度任选一个或自定观察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观察角度:(I)国家关系(Ⅱ)世界格局(Ⅲ)国家利益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