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5月期中考...

更新时间:2024-06-25 浏览次数:6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革命文学的论争在鲁迅的精神感受和思想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既给鲁迅以深刻的影响,更给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1928年1月,冯乃超发表了《艺术与社会生活》一文,其突出之处固然在于明确提倡革命文学,但更引人注目之点是对鲁迅等作家的攻击。这些攻击性文章一方面以激进的态度提倡革命文学和阐述了他们所谓的革命文学理论;另一方面集中围攻了鲁迅,不仅批判了鲁迅的思想和创作,而且大都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论定”了鲁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甚至对鲁迅作了一些人身攻击。李初梨质问“鲁迅究竟是第几阶级的人?”他认为鲁迅是站在阶级对立间,以中立的态度也不“革命”,也不“反革命”。

    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的分歧并不在于是否提倡革命文学,而是在于怎样提倡和提倡什么样的革命文学。

    首先,对于在新的时代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鲁迅当然是持肯定态度的,而且鲁迅思考和提出革命文学远在论战之前,因此,本质上,在是否提倡革命文学这一点上,鲁迅和创造社、太阳社的主张是一致的。在鲁迅看来,“斗争呢,我倒以为是对的。人被压迫了,为什么不斗争?”但鲁迅在这个时候更倾向于实际的政治斗争,相信“武器的铁和火”,即使是文学,也会是一种斗争的文学。

    第二,在文学的阶级性和作家的世界观问题上,鲁迅坚定地认为文学是有阶级性的,不存在超时代的文学,要做革命文学,首先要做革命人,而不是简单地以“无产阶级意识”写出的文学就是革命文学了。如鲁迅所说:“近大半年来,征之舆论,按之经验,知道革命与否,还在其人,不在文章的。”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都意识到时代的变化和时代变革中阶级的分化,但一方面,他们自己奉行的是“突变”,一夜之间变为无产阶级作家,这种被鲁迅后来称之为“翻着筋斗的小资产阶级”,“即使是在做革命文学家,写着革命文学的时候,也最容易将革命写歪;写歪了,反于革命有害”。鲁迅在提出文学的阶级性的同时,也对唯我独尊的革命文学家提出了质问,他认为,从唯物史观的角度,一切“都带有”阶级性,但并非“只有”阶级性。可以说,鲁迅对文学阶级性的辩证看法最是符合唯物史观。

    第三,关于文学的功能和作用,鲁迅同意革命文学提倡者们所信奉的“一切文艺是宣传”的主张,认为“一切文艺是宣传,只要你一给人看,即使个人主义的作品,一写出,就有宣传的可能,除非你不作文,不开口。那么,用于革命,作为工具的一种,自然也可以的”。但鲁迅反对过分地夸大文艺的作用,特别强调文艺在宣传中的艺术性,他说:“但我以为当先求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不必忙于挂招牌。”鲁迅既反对没有切实的革命文学创作而空洞地提倡理论的行为,同时也反对缺乏艺术性的、标语口号式的所谓革命文学,在肯定文艺的宣传功能和斗争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文学“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

    (摘编自《革命文学论争中的鲁迅》)

    材料二:

    文学艺术以美来感动受众,但“美”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它必须和“真”与“善”结伴而行,相互依存。于是有了“真、善、美”之说,而且“真”与“善”还置于“美”之前。这就是说,只有真实的、引人向善的东西,才是美的,否则,就成为它的对立面:假、恶、丑。

    但在中国文学中,真实性曾是一个大问题。鲁迅曾写过一篇杂文《论睁了眼看》,就指责“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比如:中国婚姻方法的缺陷,才子佳人小说作家是早就感到了的,这才有“私订终身”的诗文和戏剧出现,但明末作家便闭上眼睛,并将这一点也加以补救,说是“才子及弟,奉旨成婚”,这样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假使有之,也只在才子的能否中状元,而不在婚姻制度的良否”。鲁迅认为这是一种“瞒和骗的文艺”。

    这种“瞒和骗的文艺”的产生,有认识论上的根源,即作家不是从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写作,而是以某种理念为依据。在过去长期的封建社会里,这个通行的理念,就是孔子所说的“礼”。直到新文化运动兴起,孔子从大成殿的高位上跌落了下来,这才把“礼”也顺带地打破了。在文艺上提出了“写真实”的要求:打破思想上的迷信观念,要求将一切事物都放在理性的审判台上加以价值重估;打破头顶上的“天地君亲师”的重压,要求个性解放,在文学上充分地表现自我;反对从观念出发看问题,弃儒家的“礼”于不顾,要求面向现实,敢于直面人生。

    五四文学的新面貌,就与这种对“真”的追求分不开。鲁迅有两句话很值得我们注意。一是1933年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所说:“说到‘为什么’做小说罢,我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二是1934年1月25日致姚克信中说:“先生作小说,极好。其实只要写出实情,即于中国有益,是非曲直,昭然具在,揭其障蔽,便是公道耳。”这就是说,直到晚年,鲁迅仍坚持五四的启蒙主义和写真实论,要求作家勇敢地揭示病苦,写出中国的实情来,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对中国有益。

    (摘编自吴中杰《文学报——他的理念、探索与实践早已深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骨髓》)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处于革命文学论争的漩涡中心,深受重创,中国文学的发展进程也因此受到阻碍。 B . 鲁迅坚持唯物史观,因此他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这和创造社、太阳社存在着本质分歧。 C . 文学艺术的真实性往往比艺术性更加重要,因为没有真实性,也就谈不上审美性。 D . 在鲁迅看来,但凡文学作品中出现“大团圆”的结局,都是“瞒和骗的文艺”。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与创造社、太阳社的基本主张一致,都在切实地践行革命文学,只是在具体观念上有分歧。 B . 革命者绝不怕批判自己,革命的艺术家应该坐在无产阶级的阵营中,相信“武器的铁和火”。 C . 鲁迅批评创造社挂了革命文学的“招牌”后,却不重视内容的充实和技巧的上达。 D . 反对“瞒和骗的文艺”,要求写出生活的实情来,这并非鲁迅个人的要求,而是时代的呼声。
    3. (3)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文学作品最符合“写真实”的文艺价值要求的一项是(    )
      A . 《孔雀东南飞并序》 B . 《促织》 C . 《牡丹亭》 D . 《红楼梦》
    4. (4) 根据两则材料,简要分析鲁迅所倡导的“革命文学”具备哪些特点。
    5. (5) 1928年,钱杏邨发表《死去了的阿Q时代》一文,认为鲁迅创作所表现的时代仅仅局限于清朝末期,没有现代意义;其次,认为鲁迅是在丑化革命,使人看不到光明与希望。联系《阿Q正传》中阿Q想象中的革命场景,结合两则材料内容,谈谈你对以上看法的认识。

      “这时未庄的一伙鸟男女才好笑哩,跪下叫道,‘阿Q!饶命!’谁听他!第一个该死的是小D和赵太爷,还有秀才,还有假洋鬼子,……留几条么?王胡本来还可留,但也不要了。……

      “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赵司晨的妹子真丑。邹七嫂的女儿过几年再说。假洋鬼子的老婆会和没有辫子的男人睡觉,吓,不是好东西!秀才的老婆是眼泡上有疤的。……吴妈长久不见了,不知道在那里,——可惜脚太大。”

      (节选自《阿Q正传》)

  • 2.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褐纸鸢

    牛维佳

    这次赶着清明跨越几千里去沂蒙老区,牛仔是有所犹豫的。他对老爷子那段抗战的历史感兴趣,但又忌惮他的固执,不大想陪他去。两杯喝下去,牛仔终于没忍住,问方老那个高飞就那么死了,老部队的战史是否有他这一笔。

    方老说,战史会写凭个风筝就打败敌人?你历史怎么学的!但老区这边应该知道他高飞做的事,这就是我这一趟要做的,这泥巴里还有他的肉呢。再不来就真没机会了,小子!赶个清明节呀。到了烈士陵园还很早,已经有些机关团体和学校的孩子排着队前来公祭扫墓。

    山上是陵园,山下有个烈士英雄事迹陈列馆。里面从大革命时期,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一直到现在,布置了六大展区。方老浏览到抗战的部分,久久不舍离去。

    方老请馆长查查几个烈士名,其中包括他一路都在说的高飞。结果一个都没查到。馆长表示他们这里还有一个无名烈士区,在山上最高处,可以去看看。

    方老说,这个纪念馆是否能腾出一块展出一只纸鸢风筝,风筝不用他们做,他自己来。

    没多久,在大家的惊讶中方老的纸鸢做成了,像变魔术。

    让大家欣慰的是,这近看黑乎乎略显笨拙的纸鸢十分好用,一阵风过来就上了天,上得越高越像只真正的鹰鸢。简直和真的没两样。牛仔说,我的天,您变魔术呢!

    方老意料之中地说:高飞能教,我就能学,这不是事!你以为我们打游击整天带着风筝跑?我们带上这些东西,现做现成,动作不快能成?高飞的纸鸢系列通讯法不但对炮兵管用,对整个部队的通信联络都是一个魔幻般的提升。

    馆长很高兴,接过纸鸢的长线拖了扽,对方老说:您说的故事很神奇,您的纸鸢做得更神奇……

    方老打断他的话:你错了馆长同志,你以为那都是编的故事?那都是真实发生的事,你是不知道吧!历史没有记载不等于是假的,你记住,没错!

    馆长一脸庄重地解释,说他说的“故事”,不是说是假的,而是指过去发生的事……

    方老看了看烈士墓,那是一座一百多米高的小山。山上墓碑一排排如阶梯般布满了小山的南面,在满山的树荫下就像一张张静默的脸。他幽幽沉沉地说,这个纸鸢曾经立过大功,而首先利用纸鸢干掉日本人的人就在那里——他指了指山顶上,那是馆长说的无名烈士墓。此时一片乌云从山背面飘来,带来丝丝的雨。

    他说:这山我也爬不动了,就是上去了也见不着谁,就让这个纸鸢上去打个招呼好了。有认得它的就知道我来了,高飞那小子就不用说了。③叹了口气,他又嘀咕道:高飞啊高飞,你小子怎么就没了,就是没了你现在也应该看得见,你那脑瓜儿不是很管用吗……

    方老的褐纸鸢垂眸向下,似乎领会了方老的意思,只见它摇头摆尾,扶摇直上,越飞越高。渐渐地超过了山顶的纪念碑,俯瞰着烈士墓和整个山峦,山上布满了嫩黄的迎春花和各式花色的雨伞。方老满脸都是雨水,水滴让他眯着眼,又顺着脸颊滴落下去。

    来扫墓的人都看见了方老的风筝,他们发现那褐纸鸢摆啊摆的,摆出一阵大风,不一会儿把乌云摆走,把太阳摆出来了。乌云刚才还在涌动,不知不觉就缩回大山深处,只留下情怀不退的薄雾水汽如烟似胶。来扫墓的孩子看见雨停了,高兴地直叫,被老师按住。

    大家抬头去看,在头顶上那块蓝天上还有另外两只褐纸鸢,和方老这只极为相似,正在缓缓攀缘而起。

    方老仰起头看了看,表情先是迷惑,之后变得十分严肃。他指了指风筝升起的山顶,问馆长那是谁的风筝。馆长也是很奇怪,表示一无所知。牛仔也感到似乎发生了什么,也问馆长,往年是不是也有人放这种风筝。馆长回答说好像吧,他也不记得了……

    不多久,山上的纸鸢徐徐落下,接下来馆长带着几个少年从石阶路上走下来。

    方老看看少年手中的纸鸢又看看他:我问你小家伙,谁让你们来放风筝的?

    少年说:他们学校一直就有这个传统,每年清明节给烈士扫墓,就鼓励学生放放风筝。最好放褐色的纸鸢。据老师说,这个传统有几十年了。那是因为几十年前有一位老革命来学校讲传统课,说到八路军当年打仗用褐纸鸢传递消息什么的。

    方老感慨不已,没想到他们当初的过往已经变成了故事和传说。姑且不论那个讲传统的老革命是谁了,总归是当时过来的老战友。这说明大家都还牢牢地记着高飞他们。

    少年也看了看天上方老的纸鸢:您的风筝和我的很像诶!您的是谁教的?

    方老说是一位同事。少年灿烂地一笑。

    自此以后的几年,一直到现在,在这个陈列馆的抗战部分多了一块出来。上边挂着一只腾空而起的褐纸鸢,还配有方老口述历史的文字和图片。图片上方老坐在椅子上制作风筝,还意味深长地扫了一眼镜头,那是历史的一瞥。

    (有删改)

    1. (1) 下列对“褐纸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褐纸鸢是当年高飞用来侦察报信的工具,是贯穿过去与当下的线索。 B . 褐纸鸢是小说的核心意象,既象征着高飞的英雄形象,也象征着革命精神。 C . 褐纸鸢垂眸向下,摇头摆尾,扶摇直上,越飞越高,意在表现方老擅长放风筝。 D . 学校的少年有放褐纸鸢的传统,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得到传承,让方老倍感欣慰。
    2. (2)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子①牛仔“有所犹豫”“不大想陪他去”,而方老“固执”地想去沂蒙山,形成对比,牛仔衬托革命者的高大形象。 B . 句子②再加上后文中的“一无所知”“不记得”等说明馆长觉得方老说的故事太过神奇,始终无法相信。 C . 句子③看似质问,似乎对高飞的牺牲难以释怀,实则饱含着方老对革命战友的缅怀和崇敬之情。 D . 句子④的“乌云”和“太阳”分别象征着黑暗和希望,寓意生者会擦干泪水坚强地生活下去。
    3. (3) 小说中方老有着复杂的心路历程,请结合文本加以梳理。
    4. (4) 《褐纸鸢》以历史记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来探寻历史,请结合文本谈谈这样叙事的好处。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始皇帝时,赵高有罪,蒙毅案之,死,始皇赦而用之。长子扶苏好直谏,上怒,使北监蒙恬兵于上郡。始皇东游会稽,并海走琅琊,少子胡亥、李斯、蒙毅、赵高从。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而上崩。李斯、赵高矫诏立胡亥,杀扶苏、蒙恬、蒙毅,卒以亡秦。

    始皇制天下轻重之势,使内外相形以禁奸备乱者,可谓密矣。蒙恬将三十万人,威振北方,扶苏监其军,而蒙毅侍帷幄为谋臣,虽有大奸贼,敢睥睨其间哉?不幸道病,祷祠山川尚有人也,而遣蒙毅,故高、斯得成其谋。始皇之遣毅毅见始皇病太子未立而去左右皆不可以言智。然天之亡人国,其祸败必出于智所不及。

    呜呼,秦之失道,有自来矣,岂独始皇之罪?自商鞅变法,以诛死为轻典,以参夷为常法,人臣狼顾胁息,以得死为幸,何暇复请!方其法之行也,求无不获,禁无不止,鞅自以为轶尧、舜而驾汤、武矣。及其出亡而无所 , 然后知为法之弊。

    (节选自苏轼《东坡志林·赵高李斯》)

    材料二:

    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是不然。秦之乱天下之法,无待于李斯,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孝公即位,得商鞅任之。商鞅教孝公燔《诗》《书》,明法令,设告坐之过,而禁游宦之民。秦国地形便利,用其法,富强数世,兼并诸侯,迄至始皇。始皇之时,一用商鞅成法而已。虽李斯助之,言其便利,益成秦乱。然使李斯不言其便,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二君而张吾之宠,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焚《诗》、《书》,禁学士,灭三代法而尚督责,斯非行其学也,趋时而已。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斯之术将不出于此,非为仁也,亦以趋时而已。

    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

    (节选自姚鼐《李斯论》)

    [注]①参夷:指古代诛灭三族的酷刑。②燔:焚烧。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始皇之遣A毅B毅见始皇病C太子未立D而去E左右F皆不可以G言智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蒙毅案之,当死”的“当”与《陈情表》中的“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的“当”词义不同。 B . “及其出亡而无所舍”的“舍”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的“舍”用法不相同。 C . “因秦国地形便利”的“因”与《种树郭橐驼传》中的“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的“因”用法不同。 D . “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的“治”与《屈原列传》中的“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的“治”词义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生病,就派遣身边的谋臣蒙毅去祭祀山川,导致后来假传遗诏事件的发生,苏轼认为秦始皇的决定是不明智的。 B . 苏轼认为秦朝覆灭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商鞅变法,而到秦始皇时,积久而成的威势已经过度严苛了,这有违古代的恕道,不得人心。 C . 李斯非常认同商鞅从秦孝公时代开始推行的严刑峻法,正是他的支持,使得秦始皇承袭了商鞅的法令,从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D . 姚鼐认为李斯是一个善于趋奉现实的人,他并没有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只是满足了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是很可怕的。
    4. (4)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始皇制天下轻重之势,使内外相形以禁奸备乱者,可谓密矣。

      ②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非是,不足以中二君而张吾之宠。

    5. (5) 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李斯对秦朝产生的影响?
  • 4.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宋]张元干

    曳杖危楼去。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扫尽浮云风不定,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 , 谁伴我,醉中舞?

    十年一梦扬州路。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要斩楼兰三尺剑,遗恨琵琶旧语。谩暗涩、铜华尘土。唤取谪仙平章看,过苕溪,尚许垂纶否?风浩荡,欲飞举。

    [注]①李伯纪,即李纲,宋抗金名臣。本词作于宋金议和、李纲被罢相之后。②鼍(tuó)鼓:用鼍皮蒙的鼓。③平章:平章政事,丞相,此指李纲。④垂纶:垂钓。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人拄杖登楼,远望星垂波淼、雁落寒芦,触景生情,引发出孤单无侣的感慨。 B . 此时正值深夜,鸣鼓般的鼾声衬托出词人的吊影自伤,隐有众人皆醉我独醒之意。 C . 杜牧的诗句使词人怀想历史之余,悲从中来,继而直白地表达了对宋金议和的不满。 D . 以“谪仙”李白来比李纲,兼切李姓,体现出词人对李纲的推崇和主战的思想。
    2. (2) 下阕“尚许垂纶否”这一问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 5.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化用苏轼诗文,击节叹咏夜色美好的诗句:“。”
    2. (2) 贾谊《过秦论》中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文化上采取了“”、“”两项愚民措施。
    3. (3) “空”字在古诗词中常常能营造出独特的意境氛围,或体现独守的孤寂,或表现环境的苍凉,或衬托英雄的失意……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吴冠中是20世纪中国现代绘画史上一位具有特殊地位和意义的艺术家。他的艺术思想浓缩了中国文化艺术“变革”与“开放”的时代特征和开拓创新精神。他的绘画艺术风格不仅影响了一个时代,而且在现当代艺术界独树一帜,推动了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进程,促进了20世纪中国艺术创新观念的多元发展,为油画的民族化和中国画的现代化作出了杰出贡献。他被国内外文艺界和思想理论界誉为中国现当代最具有开创性的一代艺术大家、德艺双馨的典范。

    他无论是画祖国大江南北的名胜风景,还是在远离祖国画    ①    的风土人情,都让人看到了他为民族伟大文化艺术复兴而奋不顾身的一颗丹心。那颗丹心随他的作品如“风筝”高高放飞,但“风筝不断线”又将生活与人民大众的审美情感“千里姻缘一线牵”,将古今中外的艺术精华与现代审美“千里姻缘一线牵”。

    吴冠中曾说,他一生都在不断翻越20世纪占据中国艺术主流地位的苏俄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这三座大山。这条路,注定是一条孤独的艺术人生路,是一个“苦行僧”怀揣对美的信仰的苦旅,一路即使    ②     , 也都心无旁骛、勇往直前,视艺术为生命,抗争、呐喊,不懈探索。

    他的绘画作品以中国的诗意精神为灵魂,融入了西方现代艺术精华。无论是具象、写意、还是抽象,他都以对生命的体悟去观照自然万物,    ③    地表现画面的诗意之境,把形式语言推向极致,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笔墨成规和法则,创建了中国现代绘画的视觉新图式——“吴氏粉本”。他的作品中的神韵既传承了中国艺术诗意精神的血脉,又有西方现代绘画艺术的结构张力,改变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视觉弱化形态,赋予了中国绘画艺术创新的活力,并成为中国艺术的新经典。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句子原意。
    3. (3) 第二段用“风筝”形象地比喻“丹心”,简要分析其中的意蕴。
  • 7.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简单数据到海量数据,它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的一角,而绝大部分却隐藏在水面之下,需要广泛而深入挖掘。数据好似望远镜,让我们能够窥视广袤宇宙;    ①     , 让我们能够探究微观世界。

    在大数据时代,以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科学为基础的大数据,又衍生出“数据科学”“数理统计学”“数据工程”“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信息主权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核心是将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数据上,将数据化思维与先进数据分析处理技术相融合,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    ②     , 以便及早寻求应对之策。

    大数据的核心作用之一是预测,即通过大数据推测未知事件,用今天演绎未来,其最大变革是放弃了对因果关系的渴求,取而代之的是对相互关系的关注。也就是说,只要知道“是什么”    ③    。它直接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的思维惯例,对人类的认知和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1.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2)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是什么”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 B . “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 C .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D . 掩着耳朵去偷铃铛,这个法子太“巧妙”了。
四、写作(60分)
  • 8.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某些因素困扰。有的人认为自己学识浅薄,孤陋寡闻,知识经验的匮乏影响了判断;有的人认为自己迷信权威,趋众随流,知识经验的充裕反而影响了判断。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