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2024年中考历史考前押题卷(二)

更新时间:2024-05-25 浏览次数:9 类型:三轮冲刺
一、选择题
  • 1. (2024七下·德庆开学考) 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诸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这些文化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发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由此可知,中国早期文明( )
    A . 领先世界其他地区 B . 呈现多元一体特征 C . 阶级分化趋势明显 D . 礼乐制度非常完善
  • 2. (2023七上·福田期末)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朝历代的历史事件及措施都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请将下图反映的内容与相应的历史史实连接,正确的一组是( )

    a.政治动荡 b.经济交流 c.民族交融

    A . ①c②a③b B . ①a②b③c C . ①b②c③a D . ①c②b③a
  • 3. (2024九下·长沙模拟) 1200年左右,北方金朝人口约4380万,而南宋人口达8060万,几乎比金朝多一倍。金朝每年赋税1431.9万贯,南宋则为6000万贯。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
    A . 全国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B . 宋金对峙局面正式形成 C . 岳飞抗金维护了南方地区的稳定 D . 北方地区的经济退步与商业停滞
  • 4. (2024七下·期末) 下图为中国古代局部人口分布变化图。这反映出( )

    A . 经济重心南移 B . 海外贸易拓展 C . 疆域面积扩大 D . 商品经济繁荣
  • 5. (2024·南昌模拟)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构成了近代化探索的一条艰辛之路,这四条探索的道路虽然各有特色,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下面哪个选项是他们的相同点(  )
    A . 都向西方学习 B . 都努力创办军事工业 C . 都在寻求变法维新 D . 都接受“三民主义”
  • 6. (2022·广东中考)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1942年1月起,历时半年,广东党组织从香港秘密营救了何香凝、茅盾等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共300多人,连同其他方面的人士共800多人。这场营救 ( )
    A . 配合了八路军的百团大战 B . 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封锁 C . 打击了国民政府投降政策 D . 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7. 《申报》的报道称:五四运动是一场阻止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签署对德“和约”、要求惩办亲日卖国贼的全国性学生爱国运动,日本媒体在报道五四运动时,却将其定性为“排日”学生的一场暴动,中日媒体对五四运动的报道不同说明了(  )
    A . 新闻报道不能作为研究史料 B . 年代久远使历史真相难还原 C . 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解释 D .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可靠
  • 8. (2024·潜江模拟) 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一一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 . 直接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 .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 . 极大的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 . 彻底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
  • 9. (2023八上·电白期末) 陈独秀说:“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可见其主张是为了( )
    A . 否定民主政治的基础 B . 抨击国民党一党专治 C . 提升民众思想的觉悟 D . 鼓吹国民革命的开展
  • 10. (2024八下·红旗期末) 20世纪50年代《科学普及资料汇编》记载:广东新会农民创造水稻和高粱“杂交”办法;陕西西安农民成功地将棉花“嫁接”到椿树上;陕西蒲城县农民试验“公鸡孵小鸡”,使母鸡有更多时间下蛋。与这些“记载”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 )
    A . 契合了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 B . 反映了农业合作化取得丰硕成果 C . 遵循了客观严谨的自然规律 D . 标志着农业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
  • 11. (2024八下·香洲期中)  1978年至1982年的五年间,奖金在职工工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1978年全国职工发放的奖金总额为10.8亿元,而1984年则达到了185.8亿元。职工奖金的发放(  )
    A . 扩大了包产到户 B . 增强了企业活力 C . 体现了平均分配 D . 消除了贫困现象
  • 12. (2024八下·珠海期中) 小刚同学在学习中国现代史时,做了如下课堂笔记。据此判断、其学习的主题是(   )

    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京召开八大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多快好省”的总路线

    1961年,中共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A . 新中国工业化的艰难起步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 D . 伟大的历史转折
  • 13. (2024八下·娄底期中) 他多次成为美国影响最大、有世界“史库”之称的《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因为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材料中的他是指( )
    A . 习近平 B . 邓小平 C . 江泽民 D . 胡锦涛
  • 14. (2024八下·台江期中) 下图是小明同学历史学习的专题总结,请为其拟定一个最适当的标题,该标题最有可能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C . 土地改革 D . 三大改造
  • 15. (2023八下·隆回期中) 中国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下图空白处所代表的历史阶段( )

    A . 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 . 生产资料一直是公有制 C . 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 D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 16. (2024九下·临川月考) 东罗马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经济出现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闭关自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后,拜占庭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   )
    A . 拜占庭帝国对世界的影响 B . 拜占庭帝国的社会状况 C . 拜占庭帝国兴起的原因 D . 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
  • 17. (2023九上·钟山期末) 对1400—1800年拉丁美洲人口变化示意图(图⑦)解读正确的是( )

    A . 1400—1800年人口发展总体趋势是下降的 B . 1400—1600年人口下降的原因是三角贸易 C . 1400—1600年人口下降的原因是工业革命 D . 1600—1800年人口上升的原因是外来移民
  • 18. (2023九上·深圳月考) 对如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除南极洲)面积的比例(%) 变化的解读, 不正确的是 ( )

    A . 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西班牙、 葡萄牙 B . 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主要是荷兰、英国、美国等国 C . 第③段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是英国 D . 第④段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 19. (2024九上·龙川期末) “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面哪一文献能印证这一观点(    )
    A . 《独立宣言》 B . 《权利法案》 C . 1787年美国宪法 D . 《人权宣言》
  • 20. (2023九上·期末) 工业革命期间,以瓦特为代表的能工巧匠几乎都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学校教育,而接受的是学徒教育。在伦敦当学徒的瓦特改良了蒸汽机;在首饰店当学徒的富尔顿发明了汽船;见习司炉工斯蒂芬森靠在夜校旁听和自学制造出第一辆火车。这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A . 学徒教育质量优于学校教育 B . 技术发明主要源于经验累积 C . 科学家更重视参与生产实践 D . 尚未重视对科学理论的探究
  • 21. (2024九下·深圳月考) 下列三幅图片的内容共同反映了(   )

    A . 人类面临的挑战 B . 世界的安全问题 C . 激烈的地区冲突 D . 全球的生态问题
  • 22. (2024九下·开州期中) 1947年,丘吉尔把欧洲描绘成“一堆碎石,一片废墟,一处瘟疫和仇恨的滋生地”。但是处于废墟中的欧洲在20世纪50-70年代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经济奇迹”。欧洲在这一时期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两极格局的影响 B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 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D . 欧洲联盟的成立
  • 23. (2024九下·金沙模拟) 历史兴趣小组给下表拟定的标题中,最合适的是( )

    时间

    20世纪50年代开始

    1964年开始

    20世纪80年代开始

    20世纪80年代末

    1991年底

    事件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A .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B .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 . 走向和平与发展的世界 D . 美苏冷战
  • 24. (2024九下·吉安月考)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分别签署了文件,次日再由澳大利亚等其他国家按照国家字母顺序依次签署。作为一个开放型文件,截至1945年5月1日,陆续在宣言上签字的还有伊朗、自由法国、墨西哥等21国和战时组织。签署这一“文件”的目的是(   )
    A . 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B . 联合抗击法西斯国家侵略 C . 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 推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二、材料分析题
  • 25. (2024九下·麒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战役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近100万人。由于伤亡惨重,凡尔登战场被称为“鲛肉机”“屠场”和“地狱”。这次决定性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百度百科

    材料二 

     巴黎和会三巨头 华盛顿会议会场

    材料三 《联合国家宣言》把26个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肤色的国家巢合在打败法西斯的共同目标和旗帜下,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实现了一切反法西斯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大联合,大大加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改变了敌我力量的对比,为反法西斯国家扭转被动局面,进而夺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二战及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材料四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

    ——2017年1月习近平在日内瓦发表的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

    1. (1) 材料一中的“这次战役”是指什么?这次战役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第一次世界火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两个会议有何共同点?为什么说“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说说你的理解。
    3. (3) 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在当时起到什么重要作用?
    4. (4)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谈谈要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26. (2023九上·深圳月考) 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这种模式,成为它给后世留下的最独特的遗产。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现出了一个相对宽松、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

    一 历史学教授钱乘旦

    材料二: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使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工业革命,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追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

    --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材料三:19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状况 (部分) 一览表

    成员

    占全国人口

    占国民收入

    年代

    穷人数量

    工业、金融资



    产阶级等

    2%

    36.5%

    1885 年

    85 万

    1856年

    87 万

    普通群众

    80%

    40%

    1863 年

    109万

    1866年

    130 万

    一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材料四:19 世纪上半叶在英格兰是一个盗匪肆虐的黄金时代,是一个因无法抵制犯罪及暴力事件而威胁到现政权的时代,一个犯罪有暴力冲突四处蔓延并难以遏制的时代。……不难发现,在短短的37年中,犯罪数字竟增加了6倍多。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的工匠、 农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在工业城市格拉斯哥,1821 年因疾病而死亡的比例为 2.89%, 1938年上升为 3.8%, 1943 年达到4%.在兰开斯特郡, 1841 年死亡的102025 名工人中, 有83216 人活不到 20 岁, 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 22.1 岁。 这些人大部分可以医治的疾病而死,只是由于贫困而无法得到治疗。 国民体质下降,在 19世纪已成为关系到全民族命运的大事。布尔战争爆发后,人们突然发现堂堂英国居然难以征集到足够的合格的士兵。

    ——钱乘旦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1. (1) 根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两方面概括英国率先敲开通向现代世界大门的条件。
    2. (2)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材料二中“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句话的理解。
    3. (3) 根据材料三、四,概括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了哪些社会问题?
    4. (4)  建设和谐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一步。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可以从英国发展的历程中得出什么重要启示?
  • 27. (2024七下·永定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少数民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三: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满江红》

    材料四: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签订的盟约,该盟约的名称是什么?有何影响?
    3. (3) 材料三中的“匈奴”指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请写出岳飞“收拾旧山河”失败后南北两个政权以什么作为分界线?
    4. (4) 材料四中的诗歌是文天祥写于哪两个政权斗争时期?从诗人身上你体会到了怎样的品质?
  • 28. (2024·宣州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家。因此,在坚持独立自主上不能放松。

    ——周恩来《新中国的外交》

    材料二: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材料三:周恩来:“总统先生,非常欢迎你到我们国家访问,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我们有25年没有交往了!”尼克松:“我感到很荣幸,终于来到了你们伟大的国家。”“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启了。”

    ——《尼克松回忆录》

    材料四: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以及非传统的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地区局部冲突此起彼伏,国际形势中的不稳定因素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政府和人民都应……这是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问题所在。

    ——摘自麻陆东《和谐世界建设: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核心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新中国采取哪些措施来化解周边国家的疑虑。
    3. (3) 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影响。
    4. (4) 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我国应如何应对国际不稳定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