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第六...

更新时间:2024-06-24 浏览次数:6 类型:高考模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雅正”是儒家文化的重要道德理想和文艺批评标准,也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其审美内涵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美学精神。历代文人大都提倡以“雅”为美的文艺创作思想和评判标准。曹丕把“辞义典雅”作为最高的审美标准;刘勰将文章分成八种基本风格,其中居于首位的即为“典雅”;王昌龄把诗分为五种风格,其中“古雅”也是位列第二;南宋诗词评论家张炎极力提倡“雅正”的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南宋诗论家严羽也提出“去俗求雅”的审美追求。“求雅”的审美旨趣一直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题。这种“求雅”思想也是中国古代语言使用规范的基本理念和核心思想,被汉语言文字学学者戴昭铭概括为“雅正”的语言规范观,追求一种从现实语文生活中提炼而成的理想化的语文标准,具有一种语文审美的倾向,即力求维护一种被认为是正确的、好的、合乎标准的语文形式,它概括和体现了我国古代优良的语文传统。

    “雅”与“俗”相对,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二者从来都相伴相生,不可分割,在历史上也一直存在此消彼长的状况。近几十年来,社会语言俗化现象非常普遍,这是当今语言生活主体平民化、草根化的某种结果,也是社会自由开放的表现。但是,言语行为的“俗雅”要区分人群和场合,不能全民皆俗,不能全方位皆俗,应该给“雅语”留下一定的时空语境,在社会大潮中,需要有一种高境界的审美追求,需要“雅”的言语行为规范理想。但目前社会上出现了本该“雅”却“俗”的言语现象,比如,某校长在毕业致辞中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你们一定记住了姐的狂放,哥的犀利。未来有一天,或许当年的记忆会让你们问自己,曾经是姐的娱乐,还是哥的寂寞?”这样的毕业致辞,把庄严神圣的毕业典礼变成了迎合学生的类似于脱口秀的娱乐舞台,虽然赢得了无数次掌声和尖叫,但却无法传递给学生受用终生的灵魂力量,热闹有余而深邃不足。

    在当今俗文化大行其道、语言俗化成为潮流的宏观背景之下,需要有一部分人坚守“雅”文化和“雅”的语言风格,以此支撑着社会的核心价值和传统的审美文化。“雅”和“俗”在社会语言生活中一直各自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们从来不否定俗化的语言有特定的交际场合和交际功能,但是,在一些正式庄严的语境中,应该使用典雅的语言,权威人士、社会名流、公众人物、专家学者等在“雅语”的使用方面要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更要有所作为。

    纵观语言规范的发展历程,当今中国,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已经确立,语言地位规范已经完成;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各项标准也基本确定,语言本体规范基本完成;目前语言规范工作的重点应该是使用规范。我们提出的“中和诚雅”语言规范观符合语言规范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也适应当今宏观社会语境,对指导当今语言规范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摘编自刘楚群《当今语言规范观:中和诚雅》)

    材料二:

    语言规范的“雅正观”贯穿古今。现代汉语时期,强调“正”多于强调“雅”,讲“规范”多,讲“雅顺”少。在教育普及的当下,在重视文化的当下,既要讲“正”,又要讲“雅”。当然,雅正是就规范而言,对语言本身,对语言生活,则不必也不应强调“纯洁”。通过语言规范来匡谬正俗,这种规范观虽然较为传统,也常有批评,但仍然在社会上较为流行,也确实是语言生活所需要的。

    语言规范的行为,本质上是对语言变项的选择。语言在历时发展中,在共时应用中,都会出现变异和分歧,一个语言项目可能形成若干变项。语言变项的存在是常态,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当然也是语言整合的对象。语言规范就是对语言生活中存在的语言变项的选择,就是依照语言发展规律的选择。认识语言规范的这一性质,树立语言规范的“选择观”,可以从根本上摆正语言规范与语言发展的关系,可以自觉地在语言规范过程中去发现语言发展的新规律。语言规范不是“无事生非”,而是在语言生活中出现了紊乱现象时,需要动用社会之力帮助语言的自组织机制发挥作用,从而使语言生活恢复到新的有序状态。

    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是为语言生活服务。“语言生活观”要求语言规范既要反映语言生活现实,又能引导语言生活向前发展。评价语言规范是否合适,就看它是否客观反映了语言生活实际,看它能否科学地指导语言生活。

    既然如此,了解语言生活,认识语言生活,是做好语言规范的必要条件。语言生活错综复杂,需要使用现代的各种观测方法,比如建立动态流通语料库,就如同水文监测、气象监测一样,利用这一语料库来监测语言生活的各种变化。观测语言生活,也包括观测语言舆情。语言舆情是社会语言意识的重要表现,同时,通过语言舆情也能够逐渐形成新的语言意识。

    一个观念可以改换一个视角,改换一个视角可以发现一片新的学术视域。在雅正观、选择观、语言生活观的综合关照下,我们便会开拓更多新的学术视域,必然会对语言规范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语言规范研究必然会有一个跨越性的新发展。

    (摘编自李宇明《语言规范试说》)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历代文人在文艺批评时大多主张以“雅”为美,体现出古代语言使用规范的基本理念,如宋代严羽提出了“去俗求雅”。 B . “求雅”体现了我国古代优良的语文传统,有语文审美倾向,力求维护一种被认为是正确的、好的、合乎标准的语文形式。 C . 语言规范的“雅正观”贯穿古今,在当前社会语言俗化的背景下,面对特定的人群和场合,“雅语”依然有存在的必要。 D . “为语言生活服务”是语言规范的根本目标,语言规范既可以客观地反映语言生活实际,又能够科学地指导语言生活。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和诚雅”语言规范观,立足于语言规范的演变进化,把握了当下宏观社会语境,有利于语言规范实践。 B . 不同时期对“雅”“正”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现代汉语时期重“正”轻“雅”,当下对“雅顺”更加重视。 C . 语言变项既是语言丰富发展的一种表现,也是语言整合的对象,它的存在符合语言发展规律,不可避免。 D . 语言生活错综复杂,想要认识语言生活,就要运用各种现代的观测方法来观测语言舆情,做好语言规范。
    3. (3) 下列句子中,“雅”的内涵与文中相同的一项是( )
      A .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魏收《魏书·高祖纪》) B .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 C . 清韵始啸侣,雅言相与和。(孟郊《同溧阳宰送孙秀才》) D . 都督阎公之雅望。(王勃《滕王阁序》)
    4. (4) 请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5) 2023年“双向奔赴”“显眼包”等新词新语火爆流行,产生了好些语义变项,如肯定、期待、赞美的主观义。请结合材料二,从语言规范的角度,谈谈对这一现象的理解。
  • 2.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山阴道上

    方令孺

    撩起窗幕,看初升的红日,可把它五彩的光华撒在湖上了么?可是,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难道今天的旅行又要被风雨来阻挡么?

    好久以来,故乡就在吸引着我;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这些美妙的名称,像童话一样,时时在我思想上盘桓。我想看看咸亨酒店、土谷祠,还想看看祥林嫂放过菜篮子的小河边……在那浓雾弥漫的黑暗时代,鲁迅先生在那里开始磨砺他的剑锋,终生把持它,划破黑暗,露出曙光。今天我决定要去瞻仰磨剑的圣地。

    湖水轻轻地拍岸,像是赞同我的决心,天空也对我显出无可奈何的气色。七点钟,我们就从北山下乘车出发。这时云雾渐渐稀散,清风吹送着月桂的芳香,②阳光从薄云后面透射出来,像放下轻轻的纱帐,爱护似的,笼罩着大地。

    汽车迅速地前进。将要到钱塘江大桥了,我看见高大的六和塔,岿然坐在林木蓊郁的山冈上,背负着远山与高空,下临浩渺的白水,气象非常雄伟。

    在高楼一样的大桥上,俯看江水,像条潇洒的阔带,从西面群山之下,一撇而来,越流越宽,向东长逝,到眼睛所能见到的尽头,水和云都融合成一片混沌。

    山川的壮丽和我心里正在思想的巨人形象也融合在一起。车在奔驰,风在欢笑,将要成熟的晚稻,沉沉地压在整片大地上。我们的车子奔跑着,远山也像一起一伏的跟着赛跑。萧山、柯桥,刚刚落到眼前,却又远远退到车的后面。

    中午到了绍兴城。

    我们走在青石铺成的古老的街道上,心情是这样严肃又欢愉,眼睛四处张望,处处都像有生动的故事在牵引人。

    一片粉墙反映着白日的光辉。新台门的门口簇拥着一群红领巾。他们争先要领路。我就和这些孩子们一道拥进了黑漆的大门。

    这是一座古老朴素的房屋,空阒无人,可是,这方桌,这条台,这窗前的一把椅子,都告诉了我们许多故事。就是在这座房子里,鲁迅先生幼年和农民的儿子结成朋友;在父亲的病中分担了母亲的忧愁;从这里他认识了封建社会的欺骗与毒辣;被侮辱与损害的究竟是哪一些人!十七岁的时候,在一个刮风下雨的早晨,带了一点简单的行装,辞别了母亲,走出这座黑漆大门,奔向他一生战斗的长途。

    百草园是芳草萋萋的后院。这是幼年鲁迅的乐园。孩子们在园里跑着,笑着,在那儿寻觅,可还有像人形一样的何首乌?他们又围在新建的亭子旁边,仰着头,望着鲁迅先生塑像;孩子们的脸,像朝阳照耀下初开的百合花,眼睛像星星一样的明亮,亮着无限亲切爱慕的光。

    一座曲折如画的小石桥把我和孩子们引到三味书屋。书房里的陈设,正像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一样,正中的书桌上,现在还放着寿老先生手抄的唐诗。好像这儿刚刚放学,老先生和学生们都吃饭去了。

    今天,我们的孩子,有了明亮的课室,有了大块的草地,还有细沙铺成的球场。他们有了自由广阔的天地。我这样想着,突然在脑中出现了一座勇士的雕像:

    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我抚摸着身边一个孩子的头发,心中油然生出感激的深情,我正在默默地寻思,一只小手伸过来了,又一只,又一只。原来时间已经不早,他们要整队回去了。我们热情地握手,说着:我们还要见面。

    回来的路上,我们让车在河边慢慢开行。在静静的黄昏里,发光的小河上,滑着一只乌篷船。船尾坐着一个农民,戴着毡帽,有节奏的划动一根大桨。河岸上,有时是稻田,有时又是开着红花、黄花的青草地,草地上有一群牧童在放牛,牛背平得像一块石板,牧童从牛角间爬上爬下,牛万般温存的驯服着。

    我不知道这可是著名的山阴道?鲁迅先生在一篇《好的故事》①中描写过:

    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映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井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④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

    生活本来应该是这样和平、美丽,而且光明,鲁迅先生所说“好的故事”,正是他所想望的好的生活。然而,在昏沉如夜的时代里,人们只能在朦胧的梦中见到,即使是梦,也被打碎!

    今天,鲁迅先生在三十年前朦胧中看见的“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的“好的故事”,不是在天上,也不是在水底,而是在我们祖国大地上,到处出现了。并将“永是生动,永是展开,以至于无穷”。

    转过山路,就看见了反映出暮天幽蓝色的湖水。远远城市,电灯通明,烘托着天空,像一片光的海。

    一九五六年十月,杭州

    (选自《中华百年游记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略有改动)

    【注】①《好的故事》: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首散文诗。

    1. (1)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句子①中的“故乡”一语双关,既指鲁迅的故乡绍兴,也指作者一直向往的精神家园。 B . 句子②使用比喻、比拟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此处的阳光触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思。 C . 句子③中“肩住黑暗的闸门”的描绘极具画面感,鲁迅作为民主斗士的形象跃然纸上。 D . 句子④中的“如此”指山阴道上一派悠闲和乐的景象,是鲁迅先生对过往经历的回忆。
    2. (2)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以“湖水呈现着一片冷清清的铅色,天空也云气沉沉”起笔,看似平淡随意,实则先抑后扬。 B . 文章以参观游览的往返路线为明线,以赞颂鲁迅精神和追寻精神家园为暗线,二者相互映衬。 C . 结尾有关《好的故事》的评述,实际上是对鲁迅这座精神雕像进行最后的雕琢,是鲁迅精神的延续。 D . 虚实结合是本文写景的一大特色,文中既有三味书屋等眼前实景,也有“勇士雕像”等作者的心中之景。
    3. (3) 浙江绍兴,古称山阴。《世说新语》曾载:“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试分析作者为什么将这篇散文命名为“在山阴道上”。
    4. (4) 绍兴中学团委拟拍摄一个题为“重走山阴路”的视频,号召学生追寻方令孺先生的足迹,感受精神力量,视频计划以《在山阴道上》一文内容为蓝本,划分三个板块,请你为每个板块各拟一则主题词并陈述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夫古今异俗,新故异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犹无辔策而御駻马,此不知之患也。今儒、墨皆称先王“兼爱天下”,则视民如父母。何以明其然也?曰:“司寇行刑,君为之不举乐。死刑之报,君为流涕。”此所举先王也。夫以君臣为如父子则必治,推是言之,是无乱父子也。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君虽厚爱,奚遽不乱?今先王之爱民,不过父母之爱子,子未必不乱也,则民奚遽治哉?且夫以法行刑,而君为之流涕,此以效仁,非以为治也。夫垂泣不欲刑者,仁也;然而不可不刑者,法也。先王胜其法,不听其泣,则仁之不可以为治亦明矣。且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海内说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盖贵仁者寡,能义者难也。故以天下之大,而为服役者七十人,而仁义者一人。鲁哀公,下主也,南面君国,境内之民莫敢不臣。民者固服于势诚易以服人故仲尼反为臣而哀公顾为君。仲尼非怀其义,服其势也。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公臣仲尼。今学者之说人主也,不乘必胜之势,而务行仁义则可以王,是求人主之必及仲尼,而以世之凡民皆如列徒,此必不得之数也。

    (节选自《韩非子·五蠹》,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适卫,卫将军文子问曰:“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信乎?”孔子答曰:“不知其不能也。夫公父氏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耻。”文子曰:“有罪者惧,是听之察,刑之当也。无罪者耻,何乎?”孔子曰:“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文子曰:“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齐”孔子曰:“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御之良也。无辔而用策,则马失道矣。”文子曰:“以御言之,左手执辔,右手运策,不亦乎?若徒辔无策,马何惧哉?”孔子曰:“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非策之助也。是以先王盛于礼而薄于刑,故民从命。今也废礼而尚刑,故民弥暴。”

    (节选自《孔丛子·刑论》)

    1. (1)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民者A固服B于势C诚D易以服人E故仲尼反F为臣G而哀公顾H为君

    2.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闻,指听闻,与《陈情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中的“闻”用法不同。 B . 哀,是鲁哀公的谥号,属于褒谥。谥号是古代帝王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 C . 速,指快速、迅速,与《六国论》中“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的“速”意思不同。 D . 何惧,意为惧怕什么,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乐夫天命复奚疑”的“奚疑”结构相同。
    3.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儒家、墨家称颂先王是因为他们“兼爱天下”,把老百姓视同父母,在司寇行刑时停止奏乐,听到罪犯被处决时难过得流泪。 B . 韩非子认为父母爱子女却依然有家庭不和睦,何况先王爱民不会超过父母之爱,因此寄望于“君臣为如父子则必治”行不通。 C . 孔子是天下的圣人,周游列国宣扬儒道,可是赞赏他的主张并肯为他效劳的人才七十来个,可见看重仁、能行义的人很少。 D . 卫将军文子听人说公父氏不能“听狱”,于是向孔子求证,孔子通过对“有罪者惧,无罪者耻”加以分析反驳了这一说法。
    4.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乘势则哀公臣仲尼。

      ②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齐?

    5. (5) 韩非子和孔子都用“辔”“策(鞭)”来比喻说理,两人借此各阐明了什么“理”?
  • 4.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

    柳宗元

    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方同楚客怜皇树 , 不学荆州利木奴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

    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注】①柳宗元当时被贬为柳州刺史。②皇树:即橘树。屈原爱橘,曾作《橘颂》。③三国时荆州人李衡曾种柑橘千株,临死时叮嘱儿子说待柑树长成则可赖之维持生计,后果然。后世因此称柑橘树为“木奴”。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二句用“新”字形容柑叶的嫩绿,用“遍”字形容柑叶的繁盛,点出了诗人逐树观赏、遍览城隅的兴致。 B . 颔联的对仗是反对,既显形式对称,又做到了内容上的直陈其义,表达了诗人心交古贤、不慕荣利的情怀。 C . 诗人由眼前幼小的柑树想象它开花结实,颈联“几岁”“何人”都上承“怜”字,“怜”之深可见望之切。 D . 全诗通过种柑树这件事,反映了诗人任柳州刺史时的生活思想状况,虽语调平缓,但言淡意远,韵味深厚。
    2. (2) 清代何焯称本诗尾句“正见北归无复望矣”,你是否赞同这种说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5.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阿房宫赋》中,杜牧在写歌台上歌声响亮,一派春光融融的景象后,以“”与之对比,写出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
    2. (2) 《贺新郎》中,词人对爱国志士提出期望,大声疾呼“”,这两句句短气促,感情喷涌而出,极富鼓舞力量。
    3. (3) 王国维曾言“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将“镜”与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联系在一起,古诗词中类似的句子还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和沈燮元先生是忘年之交 , 早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就认识了。我们之间的互动,是因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而起。1977年秋,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图书馆专家学者为即将编纂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起草了“收录范围”“著录条例”“分类表”三个文件。次年的3月26日至4月8日,编辑《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全国会议就在南京举行,而我和燮翁都参与了会议发表了意见,那一年,他54岁,我33岁。

    ①1980年,《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委会在北京虎坊桥香厂路国务院信访招待所开始进行,②燮翁是子部分编室的主编。③我还记得,那时我们每天在分编室里接触的是大约八百多个图书馆上报的海量卡片,④面对各种不合规范的著录方式,⑤也只能凭借经验去辨识卡片上的错误著录。燮翁和我私下里调侃说:我们这些人成天都和卡片打交道,我们都成了“骗子手”了。当然,也正是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每一位参与者的眼界更为开阔,分辨及鉴定能力也相应提高许多。

    四年前,我曾为燮翁的《沈燮元文集》作序。序文的最后一段是:“燮翁高龄,今年九十有五,已逾鲐背之年。更难得的是他康健如昔,不时往来苏宁两地。”“燮翁在图书馆学界中版本目录学领域的地位,可说是芝兰玉树 , 无人可出其上,其阅历之资之深,大家也只能望其项背。”“很多见过燮翁的朋友,都为老人的健康而感到高兴。我亦以为待到山花烂漫时,老人古稀之年 , 能再约上一班好友,好好作一次畅怀痛饮。”如今只有叹之、憾之。

    1. (1) 文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忘年之交 B . 芝兰玉树 C . 望其项背 D . 古稀之年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3. (3) 请从修辞角度分析“骗子手”这个词的表达效果。
  • 7.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滞留夔州期间,杜甫诗歌题材有所变化,除了不断反思唐王朝何以由盛转衰之外,也缅怀了宋玉、庾信和王昭君等历史人物。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社会治乱兴衰总是与人才问题密切相关①另一方面在于这些历史人物都在长江三峡一带留下了足迹。更重要的是,他们或遭遇坎坷不为世用,或万里投荒远离故国,与杜甫的人生经历不乏相似之处,自然引起了诗人的强烈共鸣。在杜甫缅怀的历史人物当中,最特别的当数诸葛亮。由于生前为蜀汉丞相,诸葛亮在蜀地留下不少痕迹。杜甫“有怀胜迹增惆怅”②为诸葛亮写下了很多颂诗。在成都时,杜甫拜谒过武侯祠,写下了《蜀相》《诸葛庙》;在夔州时,又写了《武侯庙》《谒先主庙》《八阵图》《古柏行》以及《咏怀古迹·其四》等。在《咏怀古迹·其五》中,杜甫深情咏叹,给予了诸葛亮最高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才能卓越,品德高尚,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际③斡旋于多事之秋,让蜀国三分天下且居于其一,并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杜甫心目中完美的人物。陆游就曾指出,杜甫“落魄巴蜀,感汉昭烈帝、诸葛丞相之事,屡见于诗,顿挫悲壮,反复动人,其规模志意岂小哉”④

    1. (1) 文中①②③④处标点符号仅有一处使用正确,正确的选项是( )
      A . B . C . D .
    2. (2) 文中横线处为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五》,该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运移汉祚终难复  ②三分割据纡筹策  ③伯仲之间见伊吕  ④诸葛大名垂宇宙

      ⑤宗臣遗像肃清高  ⑥万古云霄一羽毛  ⑦指挥若定失萧曹  ⑧志决身歼军务劳

      A . ⑤④/②⑥/⑦③/①⑧ B . ④⑤/③⑦/⑧①/②⑥ C . ④⑤/③⑦/①⑧/②⑥ D . ④⑤/②⑥/③⑦/①⑧
  • 8.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请指出其逻辑推理形式,并根据烹饪佳肴与治理国家的相通之处,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治国启示。
四、写作(60分)
  • 9. (2024高三下·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中国俗语

    当下,关于“话术”的讨论愈渐丰富多彩。对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与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