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 |||
年份 | 拥有厂家 | 拥有资本 | 工人人数 |
1913 | 689家 | 33亿元 | 27万多 |
1920 | 1795家 | 50亿元 | 55万多 |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兴办学堂一览表(部分)
时间 | 近代学堂 |
1862年 | 京师同文馆 |
1866年 | 福州船政学堂 |
1898年 | 京师大学堂 |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整理
材料二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颁布了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的法令,规定: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手工科,应加注重;高等小学以上体操科,应注重兵式;初等小学算术科,自第三学年起,应兼课珠算等。
——摘编自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材料三 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奠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的公平性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要发展社会主义,逐步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教育公平是基础。
——摘编自《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材料:
时期 |
张謇与大生纱厂 |
1886年 |
张謇产生了“中国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的思想。 |
1895-1899年 |
张謇对清政府允许日本在内地设厂深表忧虑,因此主张:劝工惠商、振兴实业。大生纱厂于1895年开始筹建,到1899年正式投产,并逐渐站稳了脚跟。其间多遇资金和原料问题,经多方筹措、运转,苦心经营得以解决。 |
20世纪20年代初 |
大生集团成为以棉纺织业为核心的综合性大企业;张塞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个实业大王”。 |
1922年 |
大生一厂和二厂都出现严重亏损。 |
1925年 |
大生集团由于资不抵债,被迫清资偿债。此后,各企业的经营实权已落入江浙财团代理人之手。 |
——摘编自汪圣云《张謇与大生纱厂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