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

更新时间:2024-09-25 浏览次数: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4·喀什模拟) 考古学者得出“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论断,主要依据是(    )
    A . 化石 B . 遗址 C . 传说 D . 文字
  • 2. (2023七上·越秀期末)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文化极为重要的一支。从考古发掘来看,距今5000 多年前的红山人墓地多为积石家,向边缘依次为少量的玉器、猪狗、陶器,个别的没有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分布反映了(     )
    A . 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B . 阶级分化的出现 C . 原始手工业的产生 D . 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 3. (2023七上·越秀期末)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为了治水,大禹曾13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被传为美谈,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大禹治水的事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     )
    A . 无私奉献精神 B . 爱国主义精神 C . 团结奋进精神 D . 开拓进取精神
  • 4. (2024·潮阳模拟) 下列有助于研究西周灭亡原因的材料中,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

    A.《诗经》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吕氏春秋》

    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数至而无寇。

    C.清华简(出土的战国楚简)

    记载了周幽王进攻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灭亡,并没有“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D.历史学家的观点

    举烽传警乃汉代备匈奴之事,非周代所能有。

    A . A B . B C . C D . D
  • 5. (2024九上·禅城期末) 三星堆青铜大面具是文化典型器物,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绚烂多彩。这主要反映的是(     )
    A . 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 B . 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 . 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 D . 三国时期的局部统一
  • 6. (2023七上·越秀期末) 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由甲骨文到金文,再到今天的楷书,据此可知(     )
    A . 汉字发展一脉相承 B . 汉字演变由简到繁 C . 汉字传承发生异变 D . 唯一方式象形造字
  • 7. (2023七上·越秀期末) 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 铁农具 B . 耧车 C . 翻车 D . 骨耜
  • 8. (2023七上·越秀期末) 下图为我国古代造福千秋的综合性水利枢纽, 历经22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该水利枢纽是(     )

    A . 良渚古城水利系统 B . 邺地引漳十二渠 C . 都江堰 D . 灵渠
  • 9. (2023七上·赵县期中)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
    A . 得到了旧贵族势力的支持 B . 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C . 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D . 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 10. (2023七上·越秀期末) 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仅六七万人。战国时期,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达百万,齐、赵、魏、韩、燕等国的兵力也都有数十万。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
    A . 人们踊跃参军作战 B . 作战方式发生改变 C . 统一已成必然趋势 D . 分封制度日趋完善
  • 11.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一法度衡石丈尺……”材料体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是(    )
    A . 统一度量衡 B . 统一货币 C . 统一文字 D . 统一车轨
  • 12. (2024七下·揭东开学考) 历史课堂上,孙老师提示“戍守长城”、 “遇雨误期”、 “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正确的联想是( )
    A . 黄巾起义 B . 陈胜、吴广起义 C . 刘邦起义 D . 项羽起义
  • 13. (2023七上·越秀期末) 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     )
    A . 实施盐铁官营专卖 B . 命张骞通西域 C . 实施“推恩令” D . 办学以德化民
  • 14. (2023九下·南宁期中) 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已经过去了(   )
    A . 176年 B . 177年 C . 226年 D . 227年
  • 15. (2023七上·越秀期末) 自古兴废由人事。“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因素是(     )
    A . 奖励耕织,推广铁器牛耕 B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C . 整顿吏治,裁汰冗官冗员 D . 严刑峻法,法家思想治国
  • 16. (2024七上·潜江期末) “一带一路”使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生,小王想通过旅行去探访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他应该到达图中的地点是

       

    A . A B . B C . C D . D
  • 17. (2023七上·越秀期末) 小明同学复习秦汉时期历史,绘制了下图所示的疆域示意图。其中在西北方向的空白方框内应该填写的汉代管理机构是(     )

    A . 西域都护 B . 桂林郡 C . 南海郡 D . 象郡
  • 18. (2023七上·越秀期末)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人们能用到便宜且好用的纸是得益于(     )
    A . 仓颉 B . 蔡伦 C . 班超 D . 华佗
  • 19. (2023七上·越秀期末)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南阳的医圣祠,指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医圣”对中医药发展的贡献是(    )
    A .   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B . 总结了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C . 编写医学巨典《黄帝内经》 D . 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治未病”理论
  • 20. (2024·大埔模拟) 汉代体育项目众多,包括蹴鞠、骑射、步射、击剑、格斗等,深受民众喜爱,甚至帝王也参与“斗虎”“格熊”活动。这反映出,汉代社会风尚的一个侧面是(    )
    A . 崇尚勇武 B . 含蓄内敛 C . 悠然清闲 D . 宁静纯朴
  • 21. (2023七上·永善期末)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
    A . 曹操——建立魏国 B . 孙权——派卫温到夷洲 C . 刘备——统一北方 D . 司马懿——灭吴统一全国
  • 22. (2024九下·榆树模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 . 沟通了中外文明 B . 消除了民族矛盾 C . 促进了民族交融 D . 促进了道教产生
  • 23. (2024七上·东莞期末)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东晋以8万精兵打败了号称有百万大军的前秦。东晋获胜的根本原因是( )
    A . 前秦将士无心恋战,有意想输掉战争 B .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经济发展快 C . 前秦士兵不习水战,晕船怕水忙逃跑 D . 东晋将领指挥得当,火烧连营建奇功
  • 24. (2023七上·越秀期末) 北魏孝文帝下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孝文帝的意图是(     )
    A . 学习中原文化 B . 避免思乡之苦 C . 消灭鲜卑贵族 D . 减少洛阳人口
  • 25. (2024九下·古浪模拟) 《齐民要术》一书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涵盖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知,这部书(    )
    A . 图文并茂,艺术水平高 B . 语言生动,可读性强 C . 家喻户晓,传播范围广 D . 内容丰富,综合性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4分,第28题14分, 共40分)
  • 26. (2023七上·越秀期末) 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神农教耕生谷,以致利。

    ——《管子》卷二十

    神农耕而作陶。

    ——《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三

    材料二:

    1. (1) 根据材料一,简述传说中神农氏的历史贡献。请以一个考古发现的原始农耕文明遗址的情况,举例印证材料一的传说。
    2. (2) 材料二是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场景,但两者相同的耕作方式是什么?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
  • 27. (2023七上·越秀期末)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中国古代通过某些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代,国家的外部形式表现为方国联盟,是一个松散的联盟。西周,新封的诸侯多是王室至亲或功臣,分布在天下各地,代表周天子行使对地方的统治权, 并通过宗法礼制,确定天子与诸侯的君臣关系,形成众星拱月的政治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二:东周是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国家的治理方式由分封制向直接行政管理过渡,复合制国家开始向单一制国家转变。秦朝开创了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官僚制度三位一体的封建国家政治体制,两汉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古代中国辽阔版图的基本轮廓……形成以“汉”命名的民族共同体。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商、西周时期,国家外部形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简述东周时期国家形态转折的表现,指出商鞅变法中体现此转折的措施,指出秦汉时期国家治理的新发展。
    3. (3) 综合以上材料,分别概述商周及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 28. (2023七上·越秀期末) 历史悠久的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

    材料二: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武帝统治时期,儒教进入了支持汉王朝政治的时代……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材料三:从古至今,中国始终处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中,儒家文化也由此在世界上得以广泛传播。除了汉朝以后在东亚一些邻国得到传播,明清时期还通过传教士在西方得到传播。

    ——胡洋敏《论儒家文化在国际中的传播》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 (1) 写出材料一中荀子和庄子分别属于什么学派,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2.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对儒学发展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3. (3) 材料三中儒学的传播轨迹说明了什么?联系“二十大”报告,谈谈青年学生该如何对待优秀传统文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