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主要活动 |
康有为 | 发起“公车上书”,组织保国会 |
梁启超 | 《中外纪闻》《时务报》主笔 |
严复 | 翻译《天演论》,主持《国闻报》 |
材料一 《乾隆御制诗》中有“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英国使臣马嘎尔尼说:“彼等以为苟不如此,则恐外人之交际频繁,又碍于安谧,而各界人等之服从上命,以维持皇威于不坠,乃中国政府唯一不易之格言。”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初)恭亲王和文祥首先认识到中西方接触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通过谨慎的外交得到很大的好处。他们强烈地感到,西方列强通常能够信守条约。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在条约关系史上,《辛丑条约》背离对等原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而且,附件内容多为清帝上谕,这些以承诺国际义务为内容的上谕,通过附件的形式成为了和约的一部分。这一新的方式鲜明地体现了列强对华的强权政治和前所未有的霸道性质。
——李育民《近代中外战争与条约关系(上)》
材料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兵法艺,都学全,要平鬼子不费难。
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德俄尽消然。
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材料二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治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会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四 辛亥革命的发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和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必然结果……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交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一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
学堂 | 开设课程 |
京师同文馆 | 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
福州船政学堂 | 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
天津电报学堂 | 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电报地理学、电报实习等 |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其中有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本国际公法。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简史 | ||
① | 1898年 | 正式创办,名为“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为办学方针 |
② | 1900-1902年 | 遭到破坏,一度停办 |
③ | 1903年 | 增设医学馆、译学馆和进士馆,同时办分科大学,设有经、法、文、格致(理科)、农、工、商、医八科 |
④ | 1916-1919年 | 蔡元培任校长,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任职或任教 |
⑤ | 1938-1945年 | 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设5个学院、26个系,坚持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