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

更新时间:2024-10-31 浏览次数:0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三、简答题(每空1分,共12分)
  • 15. (2024九上·松原月考)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对蜡烛燃烧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探究。

    1. (1) 如图1,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层,烛芯周围的石蜡熔化、石蜡熔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 (2) 根据如图2实验中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3. (3) 如图3实验中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填“能”或“不能”)被重新点燃。
  • 16. (2024九上·松原月考) 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如图所表示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甲”“乙”或“丙”)。
    2. (2)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 (3) 依据此图从微观角度揭示化学反应的本质是
  • 17. (2024九上·松原月考) 某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一端系一根火柴梗。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到细沙),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

    1. (1) 该同学分析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有:① 。②   。
    2. (2) 改进后,实验成功了,发生反应的表达式为
    3. (3) 集气瓶中细沙的作用是   
  • 18. (2024九上·松原月考) 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

    1. (1) A中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现象是
    2. (2) 对比A、B的目的是探究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1分,共16分)
  • 19. (2024九上·岳阳月考) 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2. (2) 用A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3. (3) 用B装置制氧气的原理是(填文字或符号表达式)。
    4. (4) 实验室如果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5. (5)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有如下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入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_____。
      A . ②③⑦①④⑤⑥ B . ⑦②③①④⑤⑥ C . ⑤⑦③②①④⑥ D . ⑦③①②④⑥⑤
  • 20. (2024九上·松原月考)

    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制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它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某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法测出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职

    集气瓶内空气

    烧杯内蒸馏水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120mL

    100mL

    80mL

    (2)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从该实验可知,氧气具有的的化学性质是 

    某校学生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利用下列装置来探究磷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平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还有氧气剩余?

    【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             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还能被点燃并继续燃烧。图2是从开始实验到最后白磷熄灭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含量变化的曲线图。

    (3)在图2中A点的值约是;请你解释曲线DE段氧气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结论如下:

    (4)结论1:猜想填 (“①”或“②”)正确。

    结论2: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选择 (填“红磷”或“白磷”)更合适,理由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