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氧元素。
(2)2个氧原子。
(3) 氧气。
(1) 钒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 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值是。
(3)钠离子电池起导电作用的是钠离子,它是由钠原子(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形成的。
(4)家里使用完的废旧电池正确的处理方式是(答一条即可)。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有关氧气的制取实验。
I. 工业制取氧气
(1)分离液态空气法。此方法得到氧气的过程发生的是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膜分离技术法。利用高分子富氧膜让空气中氧分子优先通过的特性,收集高浓度的氧气。膜的渗透孔径只有几个纳米,细菌和病毒不能通过。由此判断:氧分子直径(填“大于”或“小于”) 细菌直径。
II.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
(3)上图仪器a的名称是。
(4)利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5)实验前,用下图所示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如果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很快会出现的现象是(填字母,下同),冷却后会出现的是。
(6)为了产生平稳的气流并实时观察气流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某化学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
[实验准备]
(1)向盛有的20mL 蒸馏水的小烧杯A 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为色; 从烧杯 A 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加浓氨水,观察溶液的颜色变为红色。以上现象说明,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是(填“空气”、“水”或“氨水”)
[进行实验]
(2)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的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 A、B两个小烧杯(装置如图甲)。观察几分钟,填写下表:
烧杯A | 烧杯B | |
现象 |
(3)通过以上实验,主要能证明分子具有的一个性质是。
[实验反思]
(4)该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如图乙所示实验作为对比,你认为有无必要?(填“有”或“无”), 理由是。
[查阅资料]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 浓氨水和浓盐酸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会生成氯化铵固体; 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
[拓展探究]该小组同学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做了图丙所示实验,发现在玻璃管内形成了白色烟环,且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
[现象分析]
(5)白色烟环偏向蘸有浓盐酸的棉花一端的微观解释是。
建构合理的思维模型,既能促进深度学习,又能提高思维品质。某兴趣小组同学建构了“混合物含量测定”的思维模型(如图甲),运用该模型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再探究:
[探究一]根据沸点低的组分先汽化的性质,测定混合物中某组分的含量。
(1)将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液氮先汽化。请结合图甲,从建模角度分析,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________(填“分离转移”或“反应转化”)。
[探究二]根据混合物中某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测定混合物中某组分的含量。
(2)按图乙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在燃烧匙内放入足量的红磷,用酒精灯加热,点燃红磷后________。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3)图乙集气瓶中水的作用和烧杯中水的作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探究三]兴趣小组同学还设计了如图丁所示装置来测定图丙制氧机制得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4)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连接装置, ________。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 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关闭止水夹a和b,此时,A中水进入到B中,测得B中水的体积为V0mL。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看到________。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________(填一操作),B中水倒吸进入到A中,此时量筒中导管末端仍在液面以下,测得 B 中水的体积变为
⑥通过实验数据,小组同学得出B中倒吸进A 中的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用 表示),则所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
(5)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步骤②中,应加入足量的白磷 |
B. 步骤③中,鼓入气体后在瓶内还留有水 |
C. 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可以不关闭止水夹b |
D. 与图乙相比,图丁装置的优点有:误差减少和更加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