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创新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

更新时间:2024-11-11 浏览次数: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 1. (2024·盐城)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在该遗址可发现(   )
    A . 用火遗迹 B . 骨针化石 C . 炭化稻粒 D . 陶器葬品
  • 2. (2024九下·丹江口模拟) 2022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新发现1具古人类头骨化石——郧县人3号头骨,新发现的“郧县人”3号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郧县人” 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哪两个古人类之间的空隙(     )
    A . 元谋人、北京人 B . 北京人、山顶洞人 C . 元谋人、山顶洞人 D . 北京人、河姆渡人
  • 3. (2024七上·新会期中)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云南、四川、北京、重庆、湖北、河北、安徽、江苏等地发现了多处不同时期的古人类遗址。其中生活在距今170万年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 北京人 B . 蓝田人 C . 元谋人 D . 郧县人
  • 4. (2024七上·新会期中) 下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

    遗址

    玉钺

    玉琮

    龙首玉环

    石峡遗址

    良渚遗址

    A . 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B . 南北经济差异明显 C . 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 . 两地存在文化交流
  • 5. (2024·烟台)  该遗址因为地处东南沿海,地下水位较高,保存了丰富的有机质遗存,如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下层,还普遍发现有稻类和其他禾本科植物混在一起的堆积层。据此判断“该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半坡遗址
  • 6. (2023七上·从江期中)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以佐证半坡人掌握简单纺织、制衣技术的是(   )
    A . 石铲 B . 骨耜 C . 骨针、骨锥、纺轮 D . 渔叉、渔钩、渔网
  • 7. (2024七上·新会期中) 下列不属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的是(     )
    A . 私有制出现 B . 阶级产生 C . 畜牧业出现 D . 国家形成
  • 8. (2024七上·长春月考) 2024年是中国甲辰龙年。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

    A . 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 . 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 . 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 . 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 9. (2023七上·新会期中) 七年级的同学在复习时制作了如下历史思维导图。据此可知,其空白处应填入的是(     )

    A . 禅让制 B . 等级制 C . 奴隶制 D . 私有制
  • 10. (2024·天津市)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 11. 学习历史的价值之一就在于“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了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历史后,你从中学到的是(   )

    ①治国要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 

    ②为君、为臣应做到“有功于民” 

    ③施仁政,方能得民心

    ④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的战争,是历史的倒退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2. (2024·陕西)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授予宗亲和功臣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该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刺史制度 D . 行省制度
  • 13. (2024·泸州模拟)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春秋时期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的多民族国家。这表明( )
    A . 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B . 百家争鸣繁荣局面出现 C . 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消除 D .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
  • 14. (2023七上·赵县期中)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 . 都江堰的修建 C .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 15. (2024七上·新会期中) 历史漫画可以帮助学生将历史事件进行图像化记忆,可以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影响。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意义和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对于下图的历史漫画理解准确的是(     )

    A . 诸侯之间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进行各种兼并战争 B . 周王室衰微,统治力大大降低 C . 漫画表明分封制已彻底瓦解 D . 图中的诸侯是齐桓公,他任用吴起变法,成为春秋首霸
  • 16. (2023七上·新会期中) 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经过长期纷争, 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后形成了七个大国, 史称“战国七雄”。下列诸侯国均属于“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 )
    A . 齐、楚、燕、晋 B . 韩、赵、楚、秦 C . 齐、鲁、楚、秦 D . 韩、赵、燕、晋
  • 17. (2024七上·新会期中) 它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古人通过它有效地控制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真正成为鱼米之乡,被称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     )
    A . 灵渠 B . 鸿沟 C . 都江堰 D . 郑国渠
  • 18. (2024九下·潜山模拟) 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推广,耕作、施肥、灌溉等技术的提高,使得农业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升,进而推动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然而,分裂割据的形势又严重阻碍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表明(     )
    A . 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B . 农业是商业发展的前提 C . 秦国具备了武力统一的条件 D . 社会经济发展阻碍统一
  • 19. (2024七上·新会期中) 有人形容战国时期前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 .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 B . 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 . 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D . 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 20. (2024·遂宁)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其中“为政以德”的提出者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韩非 D . 荀子
  • 21. (2024七上·新会期中) 在物理学中,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很好的绝缘体,而加热到红炽状态就变成了导体。与该现象所蕴含的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
    A . 尊卑有序 B . 福祸相倚 C . 以法治国 D . 兼爱非攻
  • 22. (2024七上·新会期中)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象征。以下是“龙”字不同的写法,其中已发现年代最早的是(     )
    A . B . C . D .
  • 23. (2024九下·民权模拟) 商代工匠不仅能利用结构复杂的泥范制作精巧的器物及大型王室重器,还能根据器物用途适当改变青铜合金的配比,如铜铅、铜锡和铜铅锡等。这反映了当时青铜器(     )
    A . 品种类型多样 B . 冶铸技术高超 C . 纹饰风格单一 D . 生产规模宏大
  • 24. (2024七上·新会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已出现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后来经过农业生产实践逐渐充实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二十四节气定于《太初历》历法,沿用至今。这说明
    A . 农业生产重理论轻实践 B . 中国精耕细作的技术依靠历法的发展 C . 农耕文明不断积淀传承 D . 春秋战国时期已形成系统的农业思想
  • 25. (2024·广东)  《秦律·田律》规定,地方官员应及时上报农田开垦面积、农作物生长、干旱、水涝、蝗灾等情况。这反映了秦朝(    )
    A . 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B . 重视农业生产 C . 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D . 注重兴修水利
  • 26. (2024七上·新会期中) 秦在统一天下后,修筑了以驰道为主的全国交通干线。同时,为抗击匈奴,修建“直道”;为将长城防区贯通一线,修建“北边道”;为征服西南夷,修治“五尺道”;为控制岭南,修建了穿越五岭屏障的“新道”。这些道路的修建旨在(     )
    A . 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B .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 推动边疆经济发展 D . 彰显秦王朝正统性
  • 27. (2024·北京市) 琅琊刻石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时所刻。刻石上的文字有“器械一量,同书文字……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该文物(       )

       

    A . 见证了秦灭六国的过程 B . 体现了楷书艺术的成熟 C . 记载了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D . 反映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
  • 28. (2024七上·新会期中) 世界上通用的公元纪年把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每10年为一个年代,一个世纪的前20年为世纪初,后10年为世纪末,但公元前的年代刚好相反。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响应,刘邦项羽起兵江淮抗秦。公元前207年,秦彻底灭亡。秦朝灭亡的时间用世纪年代方式表示为(     )
    A . 公元2世纪初 B . 公元前2世纪末 C . 公元3世纪初 D . 公元前3世纪末
  • 29. (2024七上·新会期中) AI搜索引擎是指利用AI技术对每一次的搜索结果均进行了一定的提炼总结、并附有参考资料的搜索引擎。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项羽、破釜沉舟、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可能会出现(     )
    A . 桂陵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巨鹿之战 D . 长平之战
  • 30. (2024七上·新会期中) 秦统一以前,粮价较稳定,大致粟石三十钱。秦朝统一全国后,粮价急剧上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六年(前216年),关中米石千六百。这一变化可能是源于(     )
    A . 自然灾害导致农业减产 B . 重农抑商思想未能执行 C . 徭役繁重使得民失农时 D . 长期战乱导致经济凋敝
二、综合题(共40分,其中31题14分,32题16分,33题10分)
  • 31. (2024七上·新会期中)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秦”的历史。

    【创业立国篇】

    材料一:周人以西方的一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1)请问秦国的立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实行?

    【改革探索篇】

    材料二:秦国实行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除井田,民得买卖”,即废除原有的井田制度,按军功授田,重新规划土地,设立地标,明确土地四至,同时设立官职保护私有土地不受侵犯,允许土地买卖。至此,私人土地的所有权依法确立了下来。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刘新文《先秦土地制度变迁》

    (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

    【经济富强篇】

    材料三:秦国在巴蜀之地修建了以都江堰为代表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巴蜀之地为秦国的东出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粮食和财力。……都江堰不仅为秦国的东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福泽后代2000多年,直到今天,都江堰在抗洪、灌溉方面仍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百度号《奠定万世基业,浅论都江堰的修建与对秦国崛起的贡献》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国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谁主持修建?概述商鞅变法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对秦国社会发展的共同作用。

    【巩固统一篇】

    材料四: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材料五:朱绍侯认为,秦统一以后,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秦王朝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为我国的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郭沫若指出,自从秦统一以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些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的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主流。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的经济和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地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与我国很早就建立了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是有密切关系的。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

    (4)根据材料四,概括秦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而实施的两项措施材料五是秦朝统一后创立的哪一项制度?

    【暴政灭亡篇】

    材料六:至于始皇…收秦半之赋(土地收获物的三分之二)……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上》

    (5)依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的暴政”的表现。

    (6)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得到什么感想?

  • 32. (2024七上·新会期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刻有文字的商朝牛骨”上的文字被称为什么?由此文物可以推断,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材料二: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人物是谁?他创立了哪个学派?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和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这几个人物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请选择其中一个代表人,写出他的主要主张。

    材料四:诸子百家熠熠生辉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状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种“熠熠生辉”局面的名称和重要意义。

    材料五: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33. (2024七上·新会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统治的最后几年,连续组织了多项规模巨大的土木工程。公元前213年“筑长城”,公元前212年“为直道”……又在渭河以南营造以阿房宫为主体的宫殿体系。秦始皇陵即骊山工程也有数十万人进行施工……尽管秦朝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和行政管理制度……但是它忘记了民心和民力……用残暴的掠夺方式对付人民,这决定了秦朝的短命。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的短命”的根本原因。“用残暴的掠夺方式对付人民”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请写出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名称。

    材料二:夏桀荒淫无度,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不惜民力,大兴土木。残暴统治人民,引起民众的反抗,最终被商的首领汤所灭。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王,他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酷刑,残害人民,最终被武王所灭。西周在周幽王统治时期,朝政腐败,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周幽王重用奸臣虢石父主持朝政,加重对百姓的剥削,西周王朝最后被犬戎族所灭。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句话归纳出两则材料体现出的共同规律,并用史实加予说明。(要求:史实正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