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2024) /第二单元 多种多样的生物 /第三章 微生物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2024)生物学七(上)2.3.1微生物的分布 同步...

更新时间:2024-11-16 浏览次数:7 类型:同步测试
一、概念掌握
二、素养提升
  • 6. (2024八上·江门期中) 细菌和真菌中的绝大多数自己不能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各种有机物作为营养。下列不是作为有机物添加到培养基中的是(  )
    A . 蛋白胨 B . 牛肉汁 C . 牛奶 D . 琼脂
  • 7. (2024八上·江油开学考) 松蘑是目前极少数不能人工培养的野生菌之一,除了一般生长条件外,松蘑还必须与松树生长在一起。采集新鲜松蘑应去下列哪一地点(            )
    A . 冬季雪后的松林 B . 秋季雨后的松林 C . 夏季炎热缺水的松林 D . 春季干燥的松林
  • 8. (2023八上·乐昌期中) 当人们发现一箱水果中有一两个腐烂时,要尽快将其拣出来,这与培养细菌和真菌实验中的哪个环节正好相反?(   )
    A . 制作培养基 B . 接种 C . 高温灭菌 D . 恒温培养
  • 9. (2024八下·余干月考) 在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实验中,将硬币放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该步骤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
    A . 制作培养基 B . 高温灭菌 C . 冷却 D . 接种
  • 10. (2024九下·娄底模拟) 小明观察到豆瓣酱里面有褐色的毛绒状物,请你帮忙判断小明观察到的是(       )
    A . 真菌菌落 B . 细菌菌落 C . 一种植物 D . 一个细菌
  • 11. (2024八下·邵东月考)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后,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兴趣,为此他们展开了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 实验需要设置三组,其中两组是实验组 B . 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且两次取样面积相等 C . 接种后,将培养皿放在低温环境中 D . 空白对照组没有菌落出现
  • 12. (2024八下·桦南模拟) 东北榛蘑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但不同种类又有所不同。下面属于它生活都须具备的必要条件是(       )

    ①水分   ②无机盐   ③有机物   ④阳光   ⑤适宜的温度

    A . ①②④ B . ②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③④
  • 13. (2024·益阳模拟) 小明在检测教室内的细菌、真菌时,所制作的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请你帮他指出哪种是细菌的菌落(  )
    A . 菌落大,呈绒毛状 B . 菌落大、呈黄褐色 C . 菌落大、呈青绿色 D . 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
  • 14. (2024八下·华安期中) 下列关于菌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每个菌落由大量不同种细菌组成。 B . 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组成的。 C . 细菌的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D . 真菌的菌落一般比细菌的菌落大
  • 15. (2024七下·肇源月考) 科学家在寒冷的极地,甚至深海底部火山口周围的热泉附近也发现了细菌。这些事实可以说明( )
    A . 所有细菌既耐高温又耐低温 B . 细菌的生存不需要任何环境条件 C . 细菌分布较广泛 D . 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
  • 16. (2024·兴宁模拟)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活动中,选用的两套培养皿的培养方法正确的是( )
    A . 在同一低温环境中培养 B . 在同一高温环境中培养 C . 在同一适温环境中培养 D . 分别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中培养
  • 17. (2024八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期末) 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对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培养基中可以不加入有机物 B . 培养基最好采用液态培养基有利于观察 C . 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灭菌处理 D . 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 18. (2024八下·凉州开学考) 下列哪一项不是与细菌分布广泛相适应的特点          (  )

    A . 个体小,容易被各种媒介传播 B . 进行分裂生殖,繁殖速度快,产生后代数量多 C . 有些形成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D . 进行有性生殖,速度快,后代存活率高
  • 19. (2024八上·铁锋期末)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菌落。下列哪一项可作为判断细菌菌落的依据( )
    A . 呈绒毛状 B . 呈褐色 C . 呈蜘蛛网状 D . 表面光滑黏稠
  • 20. (2024八上·英德期末) 当破伤风杆菌进入深而狭窄的伤口内部时,则会大量繁殖并致病。由此可推测破伤风杆菌的营养方式、生活条件是(   )
    A . 自己制造有机物、不需要氧 B . 自己制造有机物、需要氧 C . 利用现成有机物、不需要氧 D . 利用现成有机物、需要氧
  • 21. (2024八上·青县期末) 微生物无处不在,小芳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内容后,与家人进行了交流,妈妈提出疑问:“我们每天盖的被罩上有细菌和真菌吗?清洗后的被罩与清洗前相比,细菌和真菌数量真的会变化吗?”小芳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就这个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组别/步骤

    A

    B

    C

    每位同学准备三个培养皿,在其中配制相同的培养基,分别标记A、B、C;

    将所有培养基进行    ▲    处理;

    打开培养基,放在清洗前的被罩下,静置15分钟后,立即盖盖密封;

    打开培养基,放在清洗后的被罩下,静置15分钟后,立即盖盖密封;

    不作任何处理;

    将所有培养基放于30℃的恒温箱中培养;

    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数目,并记录;

    几天后,他们观察到三个培养皿的菌落数目平均值如下:

    A

    B

    C

    27

    8

    0

    请针对小芳与同学的探究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A、B、C三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起对照作用的是组。
    2. (2) 实验中步骤②中,要将所有培养基进行处理。接种微生物是在以上实验步骤中的第步完成。
    3. (3) 实验步骤①中提到,小芳和兴趣小组的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三个培养皿来进行这个探究实验,小明同学对此提出疑问,他觉得这样有点浪费,只要一位同学做这个实验就可以了。你是否同意小明的观点?原因是什么
    4. (4) 针对实验得到的数据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 (5) 如果第一次实验后发现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
      A . 否定原来的假设,直接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 . 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 . 反思实验过程,检查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失误 D . 检查实验装置,是否符合实验方案
三、拓展应用
  • 22. (2023八上·孝感月考) “公筷公勺”倡议一直是饮食文化的热点话题之一,使用公筷能否降低病菌的传播风险,专家们为此专门开展了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实验小组在餐馆, 一共点了6道菜。餐前均经严格的第一次无菌采样。

    步骤2:每道菜分成两份,一份使用公筷,一份不使用公筷。参与人员交替着吃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的两组菜,最后每个菜都至少留下了25克后再进行第二次无菌采样。

    步骤3:采集的样本通过冷链运到实验室, 经过48小时的培育。 再分别测试餐前、 使用公筷和不使用公筷用餐之后的菌落数。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cfu/g是指每克待检样品培养的菌落形成单位)。

    菜名结果(cfu/g)

    凉拌黄瓜

    盐水虾

    干锅茶树菇

    炒芦笋

    咸菜八爪鱼

    香辣牛蛙

    餐前(不食用组)

    14000

    160

    1100

    30

    60

    60

    餐后

    使用公筷组

    16000

    150

    4600

    30

    20

    150

    不使用公筷组

    45000

    220

    79000

    530

    5000

    560

    1. (1) 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 (2) 实验中每道菜分成两组, 目的是为了进行实验。选用了6道菜来进行实验, 目的是
    3. (3)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每道菜“使用公筷组”均比“不使用公筷组”的菌落数明显更少,说明:
    4. (4) 分析餐前(不食用组)凉拌黄瓜的菌落总数远高于其他菜品, 以及“使用公筷组”和不使用公筷组的实验数据,从两个方面提出健康饮食的合理化建议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