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苏州市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

更新时间:2024-11-21 浏览次数:1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并在答题卷相应的地方填涂。(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共24分)
  • 1. (2024七上·苏州期中) 我国拥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元谋人与北京人之间的空隙。该遗址属于我国( )
    A . 百万年人类史范畴 B . 一万年文化史范畴 C . 五千多年文明史范畴 D . 原始农耕时代范畴
  • 2. (2024七上·苏州期中) 新华中学历史小组打算在寒假参观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应当建议他们去(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山顶洞人遗址 D . 河姆渡人遗址
  • 3. (2024七上·苏州期中) 下图“月壤砖”是我国科学家模拟月球土壤成分烧制而成,它抗压强度极高,且呈榫卯结构,有利于未来拼装建造月球基地。这种榫卯结构,在距今7000年前的下列哪一遗址中已经可以看到(     )

    A . 元谋人遗址 B . 河姆渡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殷墟
  • 4. (2024七上·苏州期中) 2024年7月,在“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中,展出了辽宁出土的距今约8000年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石堆龙、长江下游出土的距今约7000年的四龙首玉镯、山西陶寺出土的距今约4000年的彩绘龙纹陶盘等具有“龙”形的考古成果。据此可知(     )
    A . 华夏认同观念已产生万年 B . “龙”的出现成为王权身份的象征 C . 中华文明区域间前后相继 D . “龙”的文化源远流长、多元并存
  • 5. (2024七上·苏州期中)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鹳鱼石斧彩陶缸”,出土于黄河中游,距今约6000年,在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永不可出境展出的67件文物之首。该文物所出土的文化遗存最有可能位于图中的(     )

    A . B . C . D .
  • 6. (2024七上·苏州期中) 距今约50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考古发现,在同一墓地的墓葬中,有的随葬百余件成套的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     )
    A . 原始农业形成 B . 区域交流频繁 C . 禅让制度盛行 D . 已经出现贫富分化
  • 7. (2024七上·苏州期中) 从以下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成果中,可以看出(     )

    A . 早期智人的出现 B . 审美意识的开始 C . 早期国家的产生 D . 打制石器的变化
  • 8. (2024七上·襄都月考) 在我国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耒相,教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一传说(    )
    A . 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 B . 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 . 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 D . 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 9. (2024七上·苏州期中) 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代祭祀的时候,不仅追溯本族的先王、先公,还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 . 三代秉承“无为而治”政治理念 B . 三代政治具有“君权神授”特点 C . 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D . 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 10. (2023七上·雷州期中) 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的发现,可以证明夏朝(     )

    A . 等级有序,阶级分化 B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 . 轻徭薄赋,休养生息 D . 繁荣开放,盛世气象
  • 11. (2024九下·伊春模拟) “夏传子,家天下。”古时《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世袭制 D . 科举制
  • 12. (2024七上·苏州期中)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战国时期某项工程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是(     )
    A . 都江堰 B . 大运河 C . 坎儿井 D . 灵渠
  • 13. (2024七上·苏州期中) 出土于陕西临潼的文物青铜利簋,腹内有4行33字,记载了“武王伐纣”的经过。下面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 .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周开始 B . 可用来研究商朝青铜器铸造技术 C . 对研究商周历史有重要史料价值 D . 是迄今出土最重且最大的青铜器
  • 14. (2022七上·石家庄期中)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代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材料描述的是(    )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行省制
  • 15. (2024七上·苏州期中) 某校校训为“诚、信、智、勇”,这思想内涵主要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学派(     )
    A . 儒家 B . 道家 C . 法家 D . 佛教
  • 16. (2023八下·五华期末) 韩非子承商鞅之说,注重刑罚,倡导以法治国,“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但韩非又强调主刑罚者不可滥用刑罚、强权,即法之有度,赏罚分明。这体现出韩非主张(     )
    A . 无为而治 B . 以法治国 C . 为政以德 D . “兼爱”“非攻”
  • 17. (2024七上·苏州期中) 《后汉书》记载,公元前560年楚共王去世,楚人商议谥号(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物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时说,“楚国是威名赫赫的大国,自从大王(楚共王)即位以来,楚国对南方诸国或安抚或征伐,使之归顺诸夏”。这说明(     )
    A . 远交近攻战略被采用 B . 长平之战胜利影响显著 C . 华夏认同观念已形成 D . 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
  • 18. (2023九下·盘龙月考) 如图,北京冬奥会火种台的造型设计模仿商代青铜礼器“何尊”的样式。这凸显了(       )

       

             何尊                    火种台

    A . 奥运会的精神 B . 青铜器的价值 C . 铸造技术发达 D . 传统文化元素
  • 19. (2023·南海模拟) 战国末期,楚国爱国诗人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的诗歌——“楚辞”,其代表作《离骚》,把自然现象、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使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这位爱国诗人是(   )
    A . 屈原 B . 李白 C . 王维 D . 杜甫
  • 20. (2024七上·苏州期中) 下图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由此可知该制度最根本的特点是(     )

    A . 层层分封 B . 分权制衡 C . 血缘维系 D . 皇权至上
  • 21. (2024七上·苏州期中) 有一部战国时问世的医书,总结了中国古代医疗经验,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它以阴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把人的身体结构看做自然界的一部分,把自然界与人的生理现象密切联系起来。这部医书是(     )
    A . 《诗经》 B . 《庄子》 C . 《黄帝内经》 D . 《楚辞》
  • 22. (2024七上·内黄期末)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于公元前209年,这一事件应标于时间轴的(     )

    A . A B . B C . C D . D
  • 23. (2024七上·苏州期中) 以下措施与秦朝速亡有直接关联的是(     )
    A . 修筑全国的交通网 B . 连年大规模征调民力 C . 修筑长城防御匈奴 D . 统一度量衡
  • 24. (2024七上·苏州期中) 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3000多年前一位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铸造,其四周有精巧的盘龙纹和饕餮纹,含铜锡的比例与战国《考工记》所载基本相符,器物的各部分使用泥范铸造法铸成,表明当时的铸造和铸接工艺相当高超。从司母戊鼎这一文物信息中可获取(     )

    ①历史价值   ②艺术价值   ③科学价值   ④文学价值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与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5题7分,第26题6分,第27题7分,第28题6分,共26分)
  • 25. (2024七上·苏州期中) 在历史学习中,小吴了解到“满天星斗”是新中国考古学主要奠基人苏秉琦先生对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重要观点,并尝试根据所学知识验证苏先生得出的这一结论。

    步骤1:梳理旧石器时代主要遗址。

    材料一

    文化分期

    主要遗址

    旧石器时代早期

    云南元谋人   北京周口店   陕西蓝田   山西匼河

    旧石器时代中期

    山西许家窑   山西丁村   广东马坝   湖北长阳

    旧石器时代晚期

    北京山顶洞人   山西峙峪   河北虎头梁

    步骤2:搜集早期人类使用的劳动工具信息。

    材料二

    1. (1) 据材料一,指出旧石器时代我国古人类主要分布在哪两条河的流域。
    2. (2) 据材料二,分别指出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所用石器的制作方式。图2中劳动工具的出现,表明当时已出现什么产业?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帮助小吴归纳中华文明起源特征。
  • 26. (2024七上·苏州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历史记载,夏朝政权的中心范围发现了很多考古学上的“文化”,最有名的就是二里头文化。关于二里头文化是否属于夏朝有争议,主要因为没有发现能够辨认的文字,如果有文字就可以说明问题。夏朝后面就是商朝。商朝没有问题了,它有文字——甲骨文,它的遗址也被发现,它的各种青铜器、墓葬都有发现。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历史的分期与特征》

    材料二   甲骨文 像用手按人项部迫其使跪伏,恐其起来反抗,而仍以手按住其颈部,制服、使之服从之意。在跪伏的状态中表示绝对的服从、能够听候命令、接受差遣。服制之服源于字的制服之义应无疑意,周人将殷商的政治结构称为“内外服”亦有其渊源.

    ——摘编自张利军《补释甲骨文字兼论商代存在“服”制》

    1. (1) 据材料一,指出夏朝历史存在颇多争议的主要原因,并列举认识商朝历史的考古依据。
    2. (2) 据材料二,概括甲骨文“”的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骨文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 27. (2024七上·苏州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管子评说》

    材料二   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有属于政治方面的,也有属于兵制方面的,但更普遍的则是属于赋税制度包括军赋方面的改革,如鲁国的“初税亩”、郑国的“作丘赋”等。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产生,各国统治者把改变赋税制度、变更生产方式作为了这一时期改革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黄中业《重评战国变法运动》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诸子百家周游列国、讲学授徒、游说诸侯,各国间朝聘会盟、征战频繁等,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形成,华夏民族出现了五彩斑斓、争奇斗妍的多元文化,当时社会氛围极为宽松开放,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的时期”。

    ——摘编自齐秀生《春秋战国时期的多元文化与人才》

    1. (1) 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新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属生产工具的优势。
    2. (2) 据材料二,指出战国时期变法最重点的领域,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当时影响较大的变法(诸侯国名与变法者)。
    3. (3) 据材料三,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多元文化形成的原因。
  • 28. (2024七上·苏州期中) 秦朝是由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材料二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类别

    措施

    影响

    经济

    A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文化

    统一文字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交通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军事

    B

    巩固边疆

    材料三

    1. (1) 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秦王”指的是谁?材料赞赏了他的什么功绩?
    2. (2) 分别列举材料二中A、B两处秦朝巩固统一的举措。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争的性质,并指出我国从战国到秦朝历史发展的趋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