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内容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石蜡放在热水中熔化 | 检查装置气密性 | 排水法收集氧气 |
水的作用 | 吸收生成物,防止空气污染 | 给石蜡加热,提供足够高的温度 | 液封导管口形成密封体系,检查装置气密性时便于观察现象 | 排出集气瓶内原有的空气 |
①化学变化常伴随热量的改变,但有热量改变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②氧化反应均属于化合反应。
③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④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⑤过氧化氢分子比水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a.露天焚烧垃圾 b.积极植树造林 c.乱丢废弃电池 d.倡导绿色出行
操作 | 现象和结论 |
①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b。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向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时,为避免试剂沾在管口或管壁上,正确的操作是。若选用装置A作为该反应的发生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是。能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③为了产生平稳的氧气流并实时观察气流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④该供氧器的制氧原理有两步化学反应:
第一步:过碳酸钠遇水分解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
第二步: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氧气,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式。
⑤选择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反应原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填字母)
a.原料是否廉价易得 b.反应速率是否适中
c.实验条件是否易于控制 d.是否安全、环保
①请写出该变化的符号表达式。
②请具体描述该变化的微观过程。
③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微观粒子的具体名称,下同),在该反应中未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实验操作】
a.向B、C、E试管中分别加入5mL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如图方式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④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⑤观察到C试管中液体变红的速率比B试管快,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小陈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查阅资料】
①水泥块中含有氯化铁、二氧化锰、碘化钾,它们都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气压传感器能描绘出密闭容器中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曲线斜率越大,说明过氧化氢分解速度越快,则该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影响越大。
实验一:
(1)探究氯化铁能否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在试管中加入5mL 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 | 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在较短时间内放出的氧气很少 |
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铁,再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
(2)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氯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需证明氯化铁在该反应前后和不变。补充实验后,证明氯化铁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
将体积相同、浓度不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放在密闭容器中,并用气压传感器采集数据(设备连接见图1),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曲线斜率见下表。
实验序号 | 催化剂种类 | 催化剂质量/g | 温度/℃ | 过氧化氢浓度 | 曲线斜率 |
1 | 二氧化锰 | 0.1 | 10 | 2% | 0.383 |
2 | 0.1 | 20 | 2% | 2.145 | |
3 | 0.3 | 20 | 5% | 6.367 | |
4 | 氯化铁 | 0.3 | 20 | 5% | 0.099 |
5 | 碘化钾 | 0.3 | 20 | 5% | 0.163 |
(3)对比实验2和实验(填实验序号)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越快。
(4)对比实验3、4、5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二氧化锰、氯化铁、碘化钾中的催化效果更好。
(5)若不采用气压传感器,还可利用100mL量筒、水榴、秒表等仪器,通过测量来判断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大小。
兴趣小组对课本“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拓展实验。
【提出问题1】足量红磷在密闭的四颈圆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猜想】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该小组同学按图1组装好实验装置,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
(1)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结论】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猜想正确。根据该结论,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填“能”或“不能”)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拓展延伸】图2是该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测量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图。
(3)在图2中(填字母,下同)点时红磷燃烧熄灭;白磷开始燃烧至燃烧结束对应的曲线为段。
【提出问题2】能不能用硫代替白磷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设计与实验】
小组同学按图3装置进行实验,分别将白磷、硫放入集气瓶中燃烧,采集数据如图4、图5。(注:装置气密性良好,是瓶内初始气压,和是反应结束恢复到室温时瓶内的气压)。
【结论与反思】
(4)写出图3实验中硫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由实验数据可知,(填“能”或“不能”)用硫代替白磷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用燃烧法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选择试剂时,对生成物应考虑的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