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

更新时间:2024-12-05 浏览次数:5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1. (2024七上·开福期中) 《航拍中国》第三季第一集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约170万年前,他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据此判断,这一集介绍的省份是( )
    A . 辽宁 B . 山西 C . 云南 D . 山东
  • 2. (2024七上·开福期中) 北京人遗址发现近10万件石器,这些石器的打制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碰砧法,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尖状器、刮削器、石锤、石砧等。这表明北京人生活在(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青铜时代 D . 铁器时代
  • 3. (2024七上·开福期中) 良渚遗址出现了超大规模都邑、被称作“王陵”的高等级墓地、标志王权和军权的豪华玉钺等。据此可推测(     )
    A . 长江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B . 黄河流域出现早期国家 C . 良渚文明发展相对独立 D . 良渚文明超越了时代
  • 4. (2024七上·开福期中)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一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炎帝、黄帝等部落频繁交往于长江流域 B . 炎帝、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C . 以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逐渐发展为华夏族 D . 华夏族是众多民族在不断交往交融中逐渐形成的
  • 5. (2024七上·开福期中)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等级制 D . 分封制
  • 6. (2024七上·开福期中) 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的双重身份。“他”是
    A . 黄帝 B . 炎帝 C . D .
  • 7. (2024七上·开福期中) “夏传子,家天下。”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立的制度是
    A . 奴隶制度 B . 皇帝制度 C . 行省制度 D . 世袭制
  • 8. (2024七上·衡阳期中) 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西周古代青铜器利簋为我们还原了商朝灭亡的历史真相。一场大战成为压垮商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商纣王军事战略失误使周武王能一战灭商。这场大战是(     )
    A . 阪泉之战 B . 长平之战 C . 涿鹿之战 D . 牧野之战
  • 9. (2024七上·长春月考) 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有严格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规定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 青铜冶炼技术较落后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 10. (2024七上·墨玉月考)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从这段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信息是(   )
    A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B . 各诸侯国都“尊王攘夷” C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 . 楚国是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
  • 11. (2024七上·开福期中)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春秋时期,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 . 齐桓公 B . 晋文公 C . 秦穆公 D . 楚庄王
  • 12. (2024七上·开福期中) 下列文物的出现反映出春秋时期(     )

    A . 冶铁技术的成熟 B .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C . 耕地面积的扩大 D . 开始使用金属器皿
  • 13. (2024七上·泸县月考) 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中原的“诸华”“诸夏”也同周边的戎、狄、蛮、夷等民族进行长期的交往和斗争,“诸夏”“夷狄”已几不可分而成为一族。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出现了(     )
    A . 国家统一 B . 诸侯争霸 C . 民族交融 D . 思想解放
  • 14. (2024七上·开福期中) “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堵)塞水门”,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天府之国”。材料描述的是(     )
    A . 都江堰 B . 大禹治水 C . 大运河 D . 灵渠
  • 15. (2024七上·开福期中) 文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古代文字是(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 16. (2024七上·开福期中) 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放大版”云雷纹、跪坐人像上的尊等可以明显看出长江中下游文明、中原文明的印记。下列选项中,对以上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 巴蜀文明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核心 B .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C . 三星堆遗址是巴蜀古国文明的珍宝 D . 巴蜀文明隶属于中原文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0分,18、19、20题各14分,共52分)
  • 17. (2024七上·开福期中)

    史料探究题:

    材料一   看图说史

    人面鱼纹彩陶盆

    图一

    图二

    碳化稻谷

    图三

    骨耜

    图四

    (1)请问上面图一中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出土于哪个遗址?
    (2)图二中是何种房屋?此房屋属于哪个遗址?
    (3)图三和图四共同说明了当时人类进行何种生产活动?

    材料二   良渚遗址部分考古发现

    1.良渚古城的墓葬89%的小型墓几乎没有随葬品,8座大型墓发现随葬品200多件。

    2.良渚城内贵族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普通墓葬随葬品较少。

    (4)根据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你有何推论?
    (5)综上可知,我们可以通过什途径了解历史?
  • 18. (2024七上·开福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上图是在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里面的铭文记载说:周成王封克(召公的儿子)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材料二:周公教导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就是侮慢王朝,等于不纳贡。”

    ——《中国通史》

    材料三:周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摘译自《史记》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政治制度?从载体上来说,材料一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这项制度的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当时诸侯的权力和义务。
    3. (3) 材料三中周王封子弟同姓甚众,这体现了当时受封的主要对象是?所封子弟后来更相诛伐,可见这一制度的弊端是?
  • 19. (2024七上·开福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国为了……,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运动成为战国时期的一股潮流,推动了社会转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田间纵横的小路),急(积极)耕战之赏。”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把小的乡邑合并成县,全国共31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治理。变法五年后,秦国富强起来。”

    ——摘译自司马迁《史记》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分别是什么?
    2. (2) 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体现了商君的什么措施并分析该措施的作用。(答出一个措施及其作用即可)
    3. (3) 材料三体现了商君在政治上实施的哪一措施?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商君”的变法为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 20. (2024七上·开福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事业,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 (2) 材料二中的“他”是哪一思想学派的创始人?其中“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指的是他在教育上的什么举措?列举1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思想或教学方法
    3. (3) 材料三中孔子提倡的治国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核心又是什么?
    4. (4) 请写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思想家,并说明理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