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制作青铜器的铜来源于铜矿,如黄铜矿。黄铜矿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铜(CuFeS2),其中铁元素和铜元素均为+2价,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战国《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
(3)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古代劳动人民将此“灰”溶于水制得碱液。写出“灰溶于水制得碱液”的化学方程式 。
(1)若X是氯化钠,它在物质分类上属于化合物中的,图中碱的化学式为;
(2)若X是水,则能实现图中物质转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分析可知:在 点时两烧杯中金属都有剩余;
(2)写出b点对应的稀硫酸量时,B金属所在烧杯里的溶液溶质是 (填化学式);
(3)根据如图1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锌比铁活泼。
(4)如图2,如果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别加入形状 和体积都相同的、表面打磨过的过量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
①铜片;②铝片;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碳酸钙粉末
回答问题:
(1)如图甲所示实验,若实验结果是试管①③中的铁钉不生锈,试管②中铁钉生锈。
(2)通过②与③对照得出的结论,说出一种防止菜刀生锈的具体方法 。
(3)如图乙所示实验,若观察到试管中铁钉变得光亮且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呈黄色+和Cl﹣外,还有 (不考虑H2O)。
(1)写出反应后装置A中的现象;
(2)停止加热后,继续通CO的目的是。
(3)完全反应后,甲同学称得装置B增重m2 , 则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用实验所得数据表示);
(4)小胡觉得该装置存在不足,需改进之处是。
实验一 | 实验二 | |
猜想 | 可能还有盐酸 | 可能还有氢氧化钡 |
实验过程 | 在试管中加入2~3颗锌粒,再滴加少量无色溶液A |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无色溶液A,再滴加2~3滴氯化铁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气泡产生 | 有② 色沉淀产生 |
实验结论 | 无色溶液A不含① | 无色溶液A含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钡 |
(1)请把表格内容填写完整:① ②
(2)该同学为了从无色溶液A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钡晶体,请你帮他写出合理的方法:。
(1)为了提高“盐酸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写出1条)。
(2)写出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试剂A的化学式为,已知部分氢氧化物形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则加入试剂A调节溶液的pH,其合理范围为,以便能除去溶液中的Al3+、Fe3+。
氢氧化物 | Fe(OH)3 | Al(OH)3 | Al(OH)3 | |
开始沉淀时的pH | 2.3 | 4.0 | 开始溶解时的pH | 7.8 |
完全沉淀时的pH | 3.7 | 5.2 | 完全溶解时的pH | 10.8 |
实验数据记录表
组序 | 粉末样品的质量(g) | 盐酸的质量(g) | 二氧化碳的质量(g) |
1 | 2.5 | 10 | 0.22 |
2 | 2.5 | 20 | 0.44 |
3 | 2.5 | 30 | 0.44 |
(1)小金在检验发生装置A的气密性时,关闭止水夹a,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b,直至全部滴入烧瓶。试判断:A装置是否漏气?(选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2)小金先将钙片进行粉碎,其目的是 。
(3)通过分析第2组和第3组数据,可知第3组反应中 过量。
(4)按照表中数据求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