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2单元 让我们真情互动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师大版2017-2018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二单...

更新时间:2018-03-22 浏览次数:221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2017八上·抚宁期末) “妈妈,我愿付出我的所有,只为你的微笑。”这是获得“最美孝心少年”赵文龙对妈妈爱的誓言。从8岁起,赵文龙就开始照顾患尿毒症的妈妈,炒菜、做饭、按摩样样精通。我们向赵文龙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到(    )

    ①敬重父母、爱戴父母        ②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③理解父母、关心父母        ④听从父母的安排,答应父母的一切要求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2. (2017八上·卢龙期末) 在同学们收集到一些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在当代仍有积极意义的是(    )

    ①百善孝为先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④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3. (2017八上·抚宁期末) 百善孝为先,我国历来把“孝”看成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因为孝敬父母长辈是(    )

    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

    ③为人做事的唯一准则        ④公民必须履行的道德义务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 4.

    下列对漫画中的人物评价正确的是(    )

    A . 父母的做法完全正确,他们是想让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B . 孩子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父母的做法太过分了 C . 孩子与父母的冲突是很难化解的 D . 父母督促孩子学习的做法是表达爱的做法,但表达的方式欠妥
  • 5. (2017八上·滨州月考) 在下列孝敬父母的名言中,在当代仍有积极意义的是(    )

    ①“百善孝为先”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④“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6. (2017八上·东昌府月考) 80后男孩张明为父母画了一份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用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孝心。孝敬父母是(    )

    ①我们享有的权利  ②我们应尽的义务  ③做人的基本要求  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7. (2017八上·蒙城月考) 父母对子女的爱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轰轰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下列能体现父母之爱的有(    )

    ①你学习到很晚,妈妈为你冲好一杯热牛奶

    ②上体育课时,你的运动裤被划破了,回到家后,妈妈细心为你缝补

    ③双休日时,爸爸带你去科技馆参观

    ④父亲节时,你用自己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为爸爸买了一条领带做礼物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8. (2017八上·灌南期中)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增广贤文》中的这句名言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是(    )
    A . 子女对父母的话应该完全顺从 B . 父母对子女要履行抚养义务 C . 父母对子女的爱非常无私伟大 D . 子女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父母
  • 9. (2017八上·临沭期中) 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因为(    )

    ①我们受了委屈,常回家诉说;我们获得快乐,常常与家人分享,家庭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

    ②家长尽量给我们创造基本的生活条件,把我们抚养成人

    ③父母关心我们的学习,关注我们的品行和未来发展,家庭是我们的天然学校

    ④父母给我们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及时鼓励我们,家是我们发展的大本营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0. (2017八上·薛城期中) 下边漫画的寓意是(    )

    ①要模仿长辈的所有行为  ②孝敬长辈要从小事做起

    ③要传承孝亲敬长的家风  ④对父母长辈要言听计从妈妈辛苦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11. (2017八上·临沭期中) 同学们收集到一些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你认为在当代仍有积极意义的是(    )

    ①“百善孝为先”

    ②“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④“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12. (2017八上·临沭期中) 下列各项中,对下图所示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①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考上北京大学才是孝敬父母

    ③青少年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④这样做不利于人才的选拔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13. 如图漫画《“孝心”》的寓意是(    )

    A . 母亲的责任就是做些好吃的 B . 子女在认真履行赡养父母的责任 C . 作为子女应该真正履行孝敬父母的责任 D . 和母亲一起吃饭就是承担孝敬父母的责任
  • 14. 某校八年级学生小朴发现,妈妈张女士在他的手机上装了一款监控软件,能够在网上监控他的一举一动。“连我的短信内容,发送对象网上都有记录。”小朴抱怨说,“这电话就像老妈的一个‘闭路电视’,盯着我的一举一动。”据此回答下题。
    1. (1) 下列对张女士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
      A . 体现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关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B . 孩子小,通过这种方式对他进行监控是必要的 C . 没有尊重孩子拥有个人秘密的正常心理需要 D . 父母有权知道未成年子女的一切情况
    2. (2) 小朴解决这一问题的比较可取的方法是(  )
      A . 直接将自己的母亲告上法庭,控告她侵犯自己的隐私权 B . 用沉默来表达对母亲的不满和抗议 C . 从此不再使用手机 D . 与母亲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以求得母亲的理解与尊重
  • 15. 由于婚姻和生育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  )
    A . 血缘关系 B . 经济关系 C . 地缘关系 D . 业缘关系
  • 16. (2017八上·太康月考) “一枝一叶总关情。”关于父爱母爱,我们要领悟到(    )
    A . 父爱与母爱的不同 B . 轰轰烈烈才是爱 C . 平平淡淡也是爱 D . 父爱母爱集中在危急时刻
  • 17. (2017八上·太康月考) 赵凌云是河北滦平七年级的一名学生。在一次车祸中,她的父亲高位截瘫,从那时候开始,3岁的小凌云就和妈妈一起照顾爸爸。小凌云在记事本上写着:我现在能做的,就是让父母少替我操心,妈妈照顾爸爸,还要兼顾这个家已经很累了……这说明(    )

    ①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体现在危难时刻

    ②她理解、关心和体贴父母

    ③她与父母同舟共济、同甘共苦

    ④孝敬父母就应该放弃学习,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减轻负担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①④
  • 18. (2017八上·太康月考) 下列情景中容易导致亲自冲突的是(    )

    ①小红买了一件喜欢的衣服,父母却认为不适合中学生

    ②小华认为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但父母却对他不放心

    ③小蒙想和异性同学小刚交朋友,却遭到父母干涉

    ④小奇将省吃俭用节约的钱组建成了自己的“小金库”,父母偏要清点盘算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9.

    漫画《你们都和手机过吧!》中,在爷爷生日聚会之际,家人却都在低头看手机,爷爷一怒之下拂袖离席。漫画中子女们的行为(  )


    ①已经尽了孝敬长辈的道德责任和法律义务

    ②是一种对长辈不尊重、不理解和不关心的行为

    ③没有从精神上给予长辈,尤其是老年长辈更多的慰藉

    ④是在积极响应“互联网+”的号召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②③④
  • 20.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听到这熟悉的旋律,人们禁不住想起自己的家。生活中你理解的家是(  )

    ①地域——“我家住在某省某市”            ②住所——“那座房子是我家”

    ③亲情——“家中有亲人”                         ④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二、综合题
  • 21. (2017八上·东昌府月考) “……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这首《时间都去哪儿了》一曲音落,勾起许多人对曾经时光的回忆。
    1. (1) “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和爱的无私,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父母在你成长路上的付出和爱。
    2. (2) “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面对父母满头的白发和满脸的皱纹,你打算怎样回报他们伟大的爱?
  • 22. (2017八上·临沭期中) 【爱的剧场】央视有一则非常感人的公益广告《打包》:爸爸得了老年痴呆,儿子带他到饭店和朋友一起吃饭。盘子里面剩下两个饺子,爸爸直接用手抓起饺子放进了口袋。儿子愣住了,埋怨爸爸,可是爸爸却说,这是留给我儿子的,我儿子最爱吃这个了。最后广告打出两行字: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却从未忘记爱你。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却从未忘记爱你”你怎样理解父母对子女的这种“爱”?
    2. (2) 他从未忘记爱你,你应该怎样回报他的爱?
    3. (3) 子女和父母之间有时也会产生误解和矛盾,请你谈谈如何做好与父母的沟通?
  • 23. (2017八上·薛城期中) 2016年12月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同学们树立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某校八年级(2)班举行了“让家庭美德之花盛开”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你解读】习近平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广大家庭都要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 (2) 【请你分享】“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打算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
    3. (3) 【请你设计】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申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假如你所在的社区(村)要举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拟定一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

  • 24. (2017八上·太康月考)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含辛茹苦抚养我们长大,教我们怎样做人。在我们成长进步时,他们给予我们鼓励;在我们遭受挫折时,他们给予我们宽慰。父母给予子女的是人世间最无私的爱。面对父母给我们的爱,我们该如何报答呢?为此,实验中学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准备组织一次以“给父母的爱,我们发出了吗?”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现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 (1) 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种形式。
    2. (2) 请你搜集两条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作为宣传标语。
    3. (3) 在日常生活中,你曾经为你的父母做过些什么?试列举两例。
    4. (4) 通过本次活动,你有何心得体会?
  • 25. (2017八上·太康月考) 星期天上午,我想到最近作文总是打不开思路,便翻出《读者》看起来,看到我在看《读者》,妈妈说:“你看你这孩子,星期天看些闲书。你看邻居家的小林,读书那么用功,而你呢?”我听了这些话,一下子就生气了,说:“你懂什么?我的事不用你管!你不让我看我偏要看!”
    1. (1) “我”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2. (2) 为什么亲子之间的冲突是难免的
  • 26. (2017八上·太康月考)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几个八年级学生在各自的家里做完了家庭作业相约一起去打篮球。小明的母亲:“再复习一下功课吧!”小明:“妈妈,毛主席说过,读书是学习,打球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好的学习(小明改编了毛泽东的话)。我出去锻炼一下,保证晚上有更好的精神,学习效果会更好。”小明的父亲:“打球!打球能打出成绩来吗?去复习功课!”小明:“学习!学习!学习!你除了一天到晚要我学习以外,你还知道要我干什么?”
    1. (1) 材料中这个家庭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2. (2) 为什么父母总是谈学习?
    3. (3) 请你为小明与父母化解冲突推荐几种方法。
三、材料分析题
  • 27. (2017八上·灌南期中) 走进情境:在2011年《开学第一课》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坚强、乐观和特有孝心的女孩——孟佩杰。“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漪。”为了加强品德教育,某校八(1)班正准备围绕“寻找身边的感动,学做最好的自己”这一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假如你是该班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实践技能,参与下述活动。

    1. (1) 【效·不分你我】当别人家的孩子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没喊过疼。

      生活想自理,效仿孟佩杰。而要做到生活自理,我们应增强哪两方面能力?

    2. (2) 【笑·灿烂如花】“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她的笑容依然灿烂如花。”当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曾这样评价她。

      面对贫困和艰辛,孟佩杰“笑容依然灿烂如花”。为了能保持乐观的心态,我们应该怎么做?

    3. (3) 【孝·感天动地】“女儿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有孝心、爱心和耐心。”养母刘芳英说,如果有来生,她要好好补偿女儿。为配合医院治疗,孟佩杰每天要帮养母做200个仰卧起坐、拉腿240次、捏腿30分钟。

      古人奉行“百善孝为先”,请你阐述我们孝敬父母的主要原因。

    4. (4)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受孟佩杰事迹感染,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准备怎样孝敬父母?请你向全班同学发出三点行动倡议。
  • 28. (2017八上·高密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邮电大学毕业生张明因工作原因不能陪伴在爸妈的身边,为解彼此思念之情,他教年老的父母学习使用微信。可是春节在家教了 12天,父母仍然不能学会。于是张明把使用微信的方法画成一组漫画,形成手绘的使用说明。看了儿子画的说明,其父母很快就掌握了微信的语音、看照片等功能,一空闲下来,就会在微信上和儿子聊上两句,想儿子的时候,便翻看儿子通过微信传给他们的照片看一看。

    除了微信,为了不让父母感到孤单,张明还把自己的照片做成挂件、装饰品放在家里。

    材料二:人民日报微信版登载,一名警察在执勤时,偶遇1岁2个月是的儿子,儿子跑过去想抱抱多日不见的爸爸,爸爸说:“我在执勤你快走吧。儿子倔强地不肯离去,用力抱住了爸爸手里的盾牌,话还说不清楚的他咿呀求着爸爸抱抱,爸爸无奈地朝儿子低下头笑了笑。宝贝,爸爸多想抱抱你,但是对不起……”网友看完后纷纷留言:

    爱国不是工作,而是信仰。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1. (1) 日常生活中,在与父母相处时,你有过哪些类似张明的行为,请简要列举一例并陈述你这样做的理由。
    2. (2) 回味张明的故事,你觉得我们应该向张明学习什么?请选择其中一个视角谈谈你会怎么做。
    3. (3) 警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中国梦的实现履职尽责。我们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为共同追逐中国梦,你扛算怎样向这位“执勤警察”学习?
  • 29. (2017八上·郓城期中) 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的陶艳波,每天从旱到晚,几乎都要陪伴在儿子杨乃彬身边,和儿子一起学习,做儿子的老师、陪读。在扬乃彬一岁的时候,因为一次发烧导致耳膜出血,最终导致他失去了听说功能。这给了陶艳波和一家人很大的打击。陶艳波坚持让儿子上正常学校,为此她作出了一个难以让人理解的决定:辞职陪着孩子一起上学。就这样,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母子二人一起学习。陶艳波就是儿子的耳朵,就是儿子的向导。12年苦读,杨乃彬如愿考上了大学。    ’
    1. (1) 陶艳波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2. (2) 陶艳波用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也诠释了子女要感恩父母的原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3. (3) 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作为青少年,你打算怎样感恩父母?
  • 30. 高青三中团委组织部分优秀团员到常家镇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和慰问演出,为那里的老人送去了欢笑。擦玻璃、扫地,把老人们的房间清理得一尘不染。一时间老年宿舍里到处都是学生们忙碌的身影和青春的笑脸。同学们还亲热地围在老人们的身边,一边给老人们捏捏腿,敲敲背,一边倾听着老人们讲过去的故事,体会爷爷奶奶那一辈人生活的艰辛和今天舒适生活得来的不易。
    1. (1) 志愿者、优秀团员的事迹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一种什么行为?
    2. (2) 养成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
    3. (3) 作为学生,我们应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