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9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1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更新时间:2019-02-28 浏览次数:288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9九上·重庆期末)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 . 向等质量的两种金属粉末中,加过量稀硫酸 C . 在密闭容器中混合镁与稀盐酸 D . 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打磨过的铝片
  • 2. (2024九下·红山月考)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甲、丙分别放到相同的盐酸中,甲、丙均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丙,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 甲>丙>乙     B . 丙>乙>甲      C . 甲>乙>丙      D . 丙>甲>乙
  • 3. (2019九上·孝感期末) 常温下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逐渐加入镁条,充分反应(忽略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 4. (2019·广西模拟) 向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纸上一定有Ag和Cu B . 滤纸上一定有Ag,可能有Cu、Fe和Mg C . 滤液中可能含有Fe2+、Mg2+ D . 滤液中一定有Fe2+、Mg2+ , 可能含有Ag+、Cu2+
  • 5. (2019·广西月考) 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Z和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Z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X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 Z、Y、X  B . X、Y、Z  C . Y、X、Z  D . X、Z、Y
  • 6.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铜片可以在黄铜片表面刻画出清晰的划痕 B . 高温加热氧化铜与木炭的混合粉,红色粉末变黑,同时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 . 镁条中滴加稀盐酸后,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同时试管壁发热 D . 铝丝插入少量硫酸铜溶液中,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最终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 7.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关于滤渣和滤液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若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 B .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滤液中一定没有 C . 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中一定没有 D . 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8. (2019九上·河北期末) 要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四个实验。你认为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 )
    A . 将锌片放入稀硫酸中    B .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C .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 . 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 9. (2019九上·未央期末) 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 . 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C . 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 . 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内
  • 10. (2018九上·南山期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可能是铜 B . 将Fe放在B的盐溶液中可以置换出B C .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B>Fe>C D . 钢和生铁都是铁合金
  • 11. (2019·伊吾模拟)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Mg、Zn、Fe与稀盐酸反应

    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盐酸与足量的镁粉、锌粉

    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锌和盐酸溶液中加入锌粒

    A . A    B . B    C . C    D . D
二、综合题
  • 12. (2018·浦东模拟) 以下是探究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

    ①A中观察到铁丝表面

    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a.冒气泡  

    b.出现海绵状银白色固体 

    c.铜丝表面变黑 

    d.无色溶液变为蓝色

    ③为达到实验目的,还需补充一个实验(写成所需试剂化学式)

  • 13. (2019·广西月考)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A.黄金饰品 B.铝蒸锅   C.铜导线

    1. (1) 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
    2. (2) 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
    3. (3)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 (4) 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铁红(氧化铁)两种产品,过程如下图所示(废水中的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

          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G七种物质中含铁元素的物质有(填字母代号)。

  • 14. (2018九上·哈尔滨期中) 如图是五种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用“一”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且省略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条件。B和D均为黑色固体,C为紫红色固体,A的溶液中溶质含有三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请写出C和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C、E
    2. (2) 请写出D转化C的化学方程式
    3. (3) 请写出B与足量A反应的实验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 15. (2018·松江模拟) 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① A 中现象;B 中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反应。

    ② 通过 A 和 B 实验不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达到 实验目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 实验 C 中物质充分反应后,猜想试管中溶液的溶质是

    Ⅰ. Fe(NO3)2、Cu(NO3)2、AgNO3  Ⅱ. Fe (NO3)2、AgNO3  Ⅲ.Fe (NO3)2、Cu(NO3)2 Ⅳ.。 其中只有一个不合理的猜想是。(填编号)

    ④ 进行定量实验可确定猜想。

    操作Ⅰ是。根据数据分析,③中猜想成立(填编号)。

  • 16. (2019九上·临河期末)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1. (1) (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猜想二:R>Al>Cu,猜想三:

    2. (2)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RSO4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

      主要操作

      主要现象

      实验结论

      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

      猜想一(“成立”或“不成立”)

      把铝丝插入RSO4溶液中

      猜想二成立

      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

      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R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由色变为色;进而确认猜想二不成立,猜想三成立。写出Al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总结)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四、计算题
  • 17. (2018九上·石家庄月考)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40 g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烧杯内剩余固体27 g。请完成下列计算:
    1. (1) 40 g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多少g 。
    2. (2) 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