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反应后镁有剩余 ②反应后铁有剩余
③反应后稀硫酸有剩余 ④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
⑤消耗的铁和镁的质量相等 ⑥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实验1: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测得其pH=13;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与NaOH溶液充分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8。
实验 2:在烧杯中注入适量NaOH溶液,并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将一定量的稀盐酸注入烧杯中,发现红色褪去。
【提出问题】这瓶氢氧化钠固体是否变质?
猜想二:完全变质,全部是Na2CO3;
猜想三:。
实验步骤 |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
结论 |
Ⅰ、取样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入过量的 (填化学式)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含有 Na2CO3 |
Ⅱ、反应后过滤,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溶液 |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
猜想正确 |
组别 |
液体 |
质量/克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 |
1 |
水 |
200 |
25 |
40 |
13分30秒 |
煤油 |
200 |
25 |
40 |
6分30秒 |
|
2 |
水 |
200 |
25 |
40 |
12分10秒 |
煤油 |
200 |
25 |
40 |
5分45秒 |
①使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应该相同。但1、2两组的同学在交流实验数据时却发现,第1组的加热时间明显偏长。其原因可能是。
A.酒精灯火焰较小
B.烧杯口没有加盖
C.酒精灯中酒精量太少
D.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
②某同学利用实验数据大致描绘出水和煤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图线应代表煤油。
试管编号 |
1 |
2 |
3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唾液有无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C装置中发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②B装置中的浓硫酸是用来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性。
③该水垢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9.6 |
9.8 |
9.9 |
10.0 |
10.1 |
溶液的pH |
12.4 |
12.1 |
11.8 |
7.0 |
2.2 |
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