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液 | 唾液 | 胆汁 | 胰液 | 胃液 |
pH | 6.6-7.1 | 7.1-7.3 | 7.5-8.0 | 0.9-1.5 |
物品柜 |
甲 |
乙 |
丙 |
丁 |
物品 |
CuO、MnO2等 |
HCl、H2SO4等 |
KOH、Ca(OH)2等 |
Na2CO3、CuSO4等 |
若某科学老师需要硝酸(HNO3),他能取到该物品的物品柜是( )
实验一 | 实验二 | 实验三 | |
实验操作 | 将钯丝伸入稀盐酸 | 将银丝伸入氯化钯 (PdCl2)溶液 | 将铂丝伸入氯化钯 (Pd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银丝表面析出固体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 无明显现象 |
由上述现象可推测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 )
装置甲 | 装置乙 | |
通气前质量/克 | 200 | 180 |
通气后质量/克 | 201.8 | 182.2 |
选项 | 溶液 | 杂质 | 试剂 |
A | NaOH | Na2SO4 | 适量BaCl2溶液 |
B | CuSO4 | H2SO4 | 足量CuO粉末 |
C | Fe2(SO4)3 | CuSO4 | 适量NaOH溶液 |
D | 稀HCl | CaCl2 | 足量CaCO3固体 |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甲所示;
Ⅱ.静置片刻后,往烧杯中滴加酚酞溶液,上层清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器材】温度计、试管、烧杯、可溶性淀粉溶液、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蒸馏水、碘液等。
(注:实验室使用的淀粉酶适用温度为50~70℃)
【实验原理】可溶性淀粉溶液遇碘液会发生颜色反应,呈现蓝色。
【实验步骤】
步骤 |
A试管 |
B试管 |
C试管 |
步骤一 |
取1mL可性淀粉溶液,在0℃中水浴5分钟 |
取1mL可溶性淀粉溶液,在60℃中水浴5分钟 |
取1mL可溶性淀粉溶液,在100℃中水浴5分钟 |
步骤二 |
取1mLα-淀粉酶溶液,在0℃中水浴5分钟 |
取1mLα-淀粉酶溶液,在60℃中水浴5分钟 |
取1mLα-淀粉酶溶液,在1℃中水浴5分钟 |
步骤三 |
混合可溶性淀粉溶液和α-淀粉酶溶液,在0℃中水浴5分钟 |
混合可溶性淀粉溶液和α-淀粉酶溶液,在60℃中水浴5分钟 |
混合可溶性淀粉溶液和α-淀粉酶溶液,在100℃中水浴5分钟 |
步骤四 |
滴加碘液 |
滴加碘液 |
滴加碘液 |
现象 |
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资料】
①乙酸是一种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②无水硫酸铜遇到水或水蒸气变蓝色;
③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设计实验】
实验一:如图甲,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3号,向1号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酸和无水硫酸铜,向2号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和无水硫酸铜,向3号试管中加入无水乙酸、氢氧化钠固体和无水硫酸铜,使试管内各试剂充分混合。(每支试管加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
实验二:如图乙,取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试管,逐滴匀速滴加NaOH溶液,用传感器实时获得反应过程溶液的pH,结果如图乙中的右图。
【实验反思】
实验组 |
第1组 |
第2组 |
第3组 |
第4组 |
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
10 |
10 |
20 |
20 |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 |
100 |
120 |
100 |
120 |
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后的固体质量/g |
8 |
8 |
17 |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