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

更新时间:2024-07-31 浏览次数:103 类型:开学考试
一、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下图是在浙江河姆渡发现的用于捻麻纱的木、陶锭盘,制作时间约为公元前5000年。这类文物可以用来证明我国古代(    )

    A . 纺织技术的起源 B . 制瓷技艺的高超 C . 原始农业的滥觞 D . 商品交易的活跃
  • 2. (2023高二下·朝阳月考) 据《国语·鲁语上》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是黄帝族的后裔。其中商族本属东夷族的一支,不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了华夏先民(    )
    A . 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 B . 朴素的宗族宗法观念 C . 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 D . 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
  • 3.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    )

    A . 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 B . 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 C . 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 D . 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
  • 4.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结构图。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

    A . 华夏族与周边民族关系紧张 B .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及推广 C . 北方战乱大量汉族士人南迁 D . 少数民族政权纷纷入主中原
  • 5.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如图所示的文物可以用于佐证商鞅变法的哪项措施(    )

    A . “平斗桶权衡丈尺” B . “集小乡邑聚为县” C . “为田开阡陌封疆” D . “明尊卑爵秩等级”
  • 6.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太上(统治的最高境界),不知有之(人民并不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材料反映的主要政治主张是(    )
    A . 无为而治 B . 刑德并用 C . 小国寡民 D . 为政以德
  • 7.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 . 秦代 B . 汉代 C . 宋代 D . 唐代
  • 8.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有学者指出,华夏民族大一统的伟业,到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其中,与汉武帝相关的措施是(    )
    A . 建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文字和货币 B . 颁布“推恩令”,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实施开明的民族政策,思想上尊道、礼佛、崇儒 D . 平定三藩之乱,将四书五经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 9.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下列选项中与《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概括的历史相符的是(    )
    A . 发生了长平之战、夷陵之战、淝水之战等大战 B . 时代特征是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C .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城市繁荣程度“扬一益二” D . 隶草行楷等书体出现,伴随“书圣”王羲之名扬宇内
  • 10.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著名学者易中天在其《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中指出: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南北朝的历史意义,我认为那就是:原来有的没了,原来没的有了。什么没了?五胡。什么有了?南北。”这说明(    )
    A . 汉民族对少数民族的单向融合导致五胡的消失 B . 南北分野对中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C . 国家分裂严重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 D . 民族融合是导致民族消失的根源
  • 11.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汉武帝时期,规模宏大、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中后期,以抒情为主的小赋逐渐取代鸿篇巨制的大赋。这说明(   )
    A . 皇帝喜好决定汉赋兴盛 B . 士人热衷于颂扬国运 C . 汉赋的风格受时代影响 D . 赋仅在汉代民间流行
  • 12. (2023高一上·钦南期中) 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侧重记载了曹操集团的种种事迹,以曹魏为正统。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到了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思想倾向也改成了“拥刘反曹”,以刘备为正统。上述材料表明(    )
    A . 明代相关史实更加丰富 B . 正史应与小说互相印证 C . 史书更能反映历史原貌 D . 文学作品大多符合史实
  • 13. (2024高二下·石家庄期末) 有学者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主要原因是政治军事上的需要,隋炀帝个人享乐欲望是次要原因。没有隋炀帝,大运河还是会由别人来开凿的。这一看法的依据是 (    )
    A . 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B . 南北政权的分裂对峙 C . 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 D . 西南地区经济的没落
  • 14.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 B . 刺史权利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 C . 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 D . 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
  • 15.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  )
    A . 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 . 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 . 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D .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较为突出
  • 16.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
    A . 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 B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 . 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 D . 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
  • 17.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政治家儒玄双修,以儒学治国,以玄学自修;道教称“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而不少高僧又有高深的玄学造诣。这反映了当时(    )
    A . 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B . 玄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 C . 佛道思想社会影响扩大 D . 思想文化领域碰撞交融
  • 18. 唐朝租庸调制规定男子除租、调外,还可以纳绢或布代役;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国家废除了长期以来的人丁税 B . 国家对农民人身控制松弛 C . 政府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D . 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的结果
  • 19. (2022高一下·云南开学考)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下列文学艺术成就彰显了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 . 京剧艺术形成,形成象征虚拟的传统 B . 书法注重追求个性,绘画突出山水 C . 文学风格各异,有建安文学田园诗等 D . 小说着眼民风世情反纲常之道而倡
  • 20.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唐朝时,胡饼、阿月浑子、波斯枣、胡芹等“胡食”曾十分流行,甚至一度出现“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的情形。这反映了当时(    )
    A . 对外交流影响社会生活 B . 盲目崇拜西洋风尚 C . 中外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D . 文明中心不断西迁
  • 21.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克勒拉德恩认为中英条约需要修订是基于(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B . 有限的通商口岸不能满足英国更大的经济需求 C . 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民众的愚昧便利于英国入侵 D . 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与英国形成强有力的竞争
  • 22.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百日维新期间,康有为一再提醒光绪帝对国会、议院等不可操之过急。至1901年,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屡批清政府新政未抓住“行立宪法、开设议院”的“本原”,并不断呼吁立宪。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B . 维新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C . 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加深 D . 清末新政重心开始转移
  • 23.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1905年至武昌起义期间,孙中山多次在宣言、誓表、军约等文件中沿用明末以来民间秘密会社中“天运”纪年的办法,以此暗示自己具有“天命预兆”。这一做法(    )
    A .   表明孙中山封建残余思想严重 B . 是团结各反清力量的斗争策略 C . 反映了三民主义思想的缺陷 D . 证明了“天运”纪年法的正确
  • 24. (2022·包钢厂一模) 1912年,越南光复会成立,规定其宗旨为:驱除法贼,恢复越南,建立越南共和民国。1927年,越南国民党成立,规定其最后目的是“赢得民族独立,成立共和政府,实现民族自由权,为越南资本主义发展打通道路”据此可知(    )
    A .   越南革命进程与中国革命完全一致 B . 中越两国结成反帝斗争的统一战线 C . 三民主义成为两国革命的指导思想 D . 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 25.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史沫特莱在《伟大的道路》中写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五个月……日军所有的煤矿、电厂、铁 路、桥梁、公路、车辆和电讯都遭到破坏。”文中所述的历史事件(    )
    A . 是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重大胜利 B . 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C . 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企图 D . 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 26.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一二•九运动
  • 27. (2024高一下·高州期中)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一革命道路的开端是 (    )
    A .   中国共产党一大的召开 B . 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C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 . 《论持久战》的发表
  • 28. (2023高一上·绵阳期末)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这一主张提出的背景是(    )
    A . 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 B . 民主革命基本胜利 C . 国民党主力部队基本消灭 D .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 29.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1943年,中国与美、英达成协议,废除不平等条约,取消在华特权,订立新的条约;接着又与10余个西方国家废除旧约,订立新约。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苏德战争爆发 B .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屈辱历史结束 C . 太平洋战争爆发 D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30.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善于通过大众化的标语口号来发动人民。下列口号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 B . 打过长江,解放全国 C . 打土豪,分田地 D .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
  • 31.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材料三  清朝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所建立的王朝,尽管采用满汉并用的政策,但实权却掌握在满洲官吏手中,很大程度上诱发了汉人排斥满族的“大汉族主义”情绪。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封建统治的“稳定”,肆意干涉地方政务,地方要员也“扶洋自重”。随着通商口岸的増加,国内一些持巨资的买办、商人在地方投资设厂,使得中央政府在经济上对地方依赖。作为封建王朝支柱的八旗军腐朽不堪,面对地方起义,清政府不得不依靠湘军、淮军镇压。

    ——马淑娴《略析晚清中央体制变化的动因》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地方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大一统”内涵变化的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央集权走向崩溃的原因。
  • 32. (2021高一下·深圳开学考)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从未间断。(20分)

    材料一  辉煌的过去和衰败的现实之间的强烈反差,使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志士仁人,首先觉察到了这种危机。从鸦片战争前后开始,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国家的兴亡,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以各种形式展开了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艰难而执着的探索。

    ——摘编自张洪波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

    材料二  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  抗日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复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复兴枢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最为彻底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取得完整的独立主权有着决定性意义,因为战争的结果之一,是中国不仅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而且跻身在国际事务中具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行列。

    在不同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中国各利益集团争权夺利,造成了中国的长期分裂,极大地破坏了民族争取独立所需的凝聚力。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中国内部分裂的状况。在政府与人民之间,在不同阶级阶层之间,在不同党派之间,形成了同仇敌忾、亲密合作的关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的一个显著特征,这种不平衡性使中国现代工业几乎因日本的侵略而彻底颠覆。1937年川、滇、黔、陕、甘、湘、桂7省工厂之和仅占全国总数的6.03%,资本总数仅占全国的4.04%。而到1943年,后方各省工厂企业已经达到4524家,与战前相比,工厂数增加了18倍,工人数增加了82倍,资本增加了164倍。

    ——摘编自荣维木《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复兴论》

    1. (1) 举例说明1840—1912年中国社会各阶级挽救危亡、振兴中华的探索。(要求:选择两个阶级各举一例即可,所举事例应体现不同斗争形式)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的条件。
    3. (3)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成为“中国复兴枢纽”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