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克稀硫酸,分四次等质量加入,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稀硫酸的用量/克 |
20 |
20 |
20 |
20 |
剩余固体的质量/克 |
20.0 |
17.4 |
14.8 |
13.8 |
分析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4次实验结束后溶液的pH ▲ 7(填“>”、“=”或“<”)。
②计算铜钱中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计算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的溶质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石油及天然气,海底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固体物质即“可燃冰”。“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下图是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为测定某氨肥中硫酸铵的纯度(即质量分数)是否与如图标签相符,小林取一定量该氨肥样品与烧杯中配成溶液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反应,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 反应后 | |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 | 氯化钡溶液质量 |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
45g | 55g | 76.7g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BaCl2═BaSO4↓+2NH4Cl,其他成分能溶于水但不参加反应】
伟大的科学家费曼说:“假如只允许把人类的科学史压缩成一句话,它就会是——一切东西都是由原子构成”。人类在探索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历史长河中,充满了智慧。
1811年,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有些物质也是由分子构成,原子的基本工作形式是分子。
1897年,汤姆森通过实验发现了,进一步发展了原子、分子论。汤姆森主要是纠正了“道尔顿原子论”中的观点。
1911年,卢瑟福又通过实验,推测原子是由构成,并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现代原子结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