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1-2022年七年级上册历史开学摸底试卷(一)

更新时间:2021-07-08 浏览次数:126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选题
  • 1. (2021·定西) 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除发掘出大量房屋、圈栏、窖穴外,还发现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人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远古传说时代 D . 金石并用时代
  • 2. (2021·南山一模) “通过厚赏严罚的制度规范和疏导,成功地把秦国人的尚武民风转化为战斗精神。”战国时期秦国这一变化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相关(    )
    A .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 .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C . 改革户籍制度,用严酷刑罚管理人民 D . 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 3. (2021·大庆模拟) 儒家学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我国历史影响极大,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 老子 B . 孔子 C . 墨子 D . 孟子
  • 4. (2021·潮阳模拟) 有学者指出:“把全社会激励体系向农战聚焦,通过建立明确的以战争和耕织为取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掘、调动了全社会的潜力。”能够支撑这一论述的是(    )
    A .     周王实行分封制 B . 秦国的商鞅变法 C . 汉武帝实行 “推恩令 ” D . 北魏孝文帝改革
  • 5. (2021·惠阳一模)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阵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郡国并行制 D . 行省制
  • 6. (2021·南海一模) 春秋诸侯争霸期间,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族先进而自称华夏。进入战国后,内迁的各族部落逐步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
    A . 加速了社会转型 B . 冲击了分封制度 C . 推动了社会变革 D . 促进了民族认同
  • 7. (2021·涡阳二模) “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遗址位于(    )
    A . 黄河流域 B . 太湖领域 C . 珠江流域 D . 成都平原
  • 8. (2021·长沙一模)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历时约三百年,此次转型是自动的,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以下各项属于这一时期社会政治大转型特征的是(    )
    A . 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 B . 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C .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 D . 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 9. (2021·房山一模) 历史学家钱穆说“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中国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A .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B . 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C .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D . 商业繁荣的城市景观
  • 10. (2021·房山一模) 下图中国银行行徽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于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宋朝 D . 清朝
  • 11. (2021·云梦模拟) 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商鞅变法则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 . 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B . 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C . 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 D . 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 12. (2021·云梦模拟) 他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思辨色彩。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以下和这种思想想一致的思想主张是(    )
    A . 有教无类 B . 墨守成规 C . 塞翁失马 D . 福为祸先
  • 13. (2021·云梦模拟) 商鞅变法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这表明商鞅变法(    )
    A . 消除旧贵族残余势力 B . 模糊了社会的等级界限 C .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 有利于当时的社会转型
  • 14. (2021·沈丘二模) 有关下列地图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B . 这一时期的中国经济重心在长江流域 C . 八王之乱后形成中国古代第一次人口迁徙高潮 D . 北方民族内迁中原,中原汉族南迁江南地区
  • 15. (2021·安阳模拟) 《尚书·禹贡》记载,天下九州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豫州为天下之中,历朝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一直有“问鼎中原”和“逐鹿中原”的说法。这表明(   )
    A . 城市建设,古今第一 B . 文化郑州,历史悠久 C . 政治角逐,主场中原 D . 河南历史,底蕴厚重
  • 16. (2021·青岛一模) 《汉书·沟洫志》记载:“蜀守李冰凿离堆,避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百姓飨其利。”与材料有关的是(    )
    A . 治理黄河 B . 开凿灵渠 C . 修筑都江堰 D . 开凿大运河
  • 17. (2021·青岛一模) 社科院版《中国通史》记载:“鲁国(今山东曲阜),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地,原来商朝重要的属国奄国所在,奄国也是周公东征的主要讨伐对象之一。鲁国的受封主要是为了加强对东夷的控制。”此材料说明(    )
    A . 分封制的对象是宗亲和功臣 B . 分封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统治 C . 西周只在商朝故地进行分封 D . 周公创立了西周的分封制度
  • 18. (2021·广饶一模) 下列关于东汉时期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B . 东汉中期以后,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C . 东汉后期朝政越来越腐败,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 D .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
  • 19. (2021·南阳二模) 竹简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纸的出现和传播,迅速替代了传统的书写材料,文明获得空前的发展。由此可知(    )
    A . 使用简牍成本较高 B . 专制统治禁铜思想 C . 纸的应用影响文辞 D . 纸张促进文化传播
  • 20. (2021九下·清远开学考)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提出”治未病”理论,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姿态创编出“五禽戏”,这反映出他们主张(    )
    A . 预防疾病,强身健体 B . 诊断疾病,望闻问切 C . 针灸疗法,辨证施治 D . 药食同源,用药简易
二、问答题
三、材料分析题
  • 23. (2021·长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在儒家思想争取官方认可的东周时期,人们对孔丘表示尊敬的称呼通常是“孔子”、“孔夫子”。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和国力强大要求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正好适合此时的要求,于是孔子成为了被神化的“圣人”。由于封建统治者一直假借孔子之名灌输钳制人们思想和个性的封建文化,为冲破旧的落后的传统文化束缚,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了“打倒孔家店”运动。

    ——摘编自王荣芳《从孔子称谓看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

    1. (1) 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有哪些贡献让后人把他视为“万世师表”?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从东周到近化,偶家思想的地位有何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4. (2021·南山一模) 制度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                                      

     ——摘编自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

    材料三:“今诸侯或连城数十……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原,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四:帝恶其国俗鄙陋,乃迁都洛阳,改国姓为元氏,禁胡语胡服……时魏之势虽极盛,然剽悍勇武之风,渐次消灭……华奢柔弱之风渐行,而国势之衰兆已见。

                              ——根据1907年宏文馆出版的《中国历史讲义》等整理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诸侯受封需具备何种资格条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这一制度的历史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秦统治者指的是谁?分别写出他在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3. (3) 材料三中,汉武帝“推恩”的目的是什么?汉武帝在思想方面还有什么创新措施?
    4. (4) 据材料四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何重大意义?
    5. (5) 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对当今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什么重要的启示?
  • 25. (2021·平阴一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经历这一时期,以“汉”为标志的民族文化共同体已经初步形成。正是因为秦汉时期历史文化贡献的丰富,使得“秦”和“汉”,“秦人”和“汉人”,都长期成为代表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公认的文化符号。我们还应当看到,这一时期的文化创获和历史经验,对于后世所提供的可贵的启示,是千百年来始终受到重视的。

    ——摘编自王子今《秦汉时期的历史特征与历史地位》

    1. (1) 材料一是“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依据所学知识,补全图中的内容。哪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2. (2) 材料二为“汉武帝解决封国问题示意图”。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效果如何?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秦汉时期的历史地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