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社会风俗 ②疆域四至 ③周边民族关系 ④地方行政制度
①战乱频繁 ②繁重的赋税 ③刑罚严酷 ④沉重的徭役和兵役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
③重视发展农业 ④以德化民 ⑤焚书坑儒
①颁布“推恩令” ②设立刺史 ③任用酷吏治理地方 ④设立中朝
①开始提升尚书令的作用 ②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③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④划分13州部设刺史
①西晋时有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
②西晋实行了相对开明的民族政策
③西晋被少数民族所灭
④少数民族内迁使南方经济超过了北方
材料一:(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材料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变周法,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世袭制下世代沿袭,虽有增减,但核心不变,这是几千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三:“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为了巩固统治, 刘邦分封诸侯异姓王、同姓王,随着封国的发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
材料四:地方权力到中央权力的集中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不管是分权还是集权,都是某一时代特定的产物……集权组织机构从产生之日起,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