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关信息如图1所示,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两个氟原子构成一个氟气分子。在牙膏中添加氟化钠可降低患蛀牙的概率。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x的值是。
②氧元素属于(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③氢元素与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乙烯(C2H4)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由乙烯的化学式C2H4获得的信息有(写出一条即可)。
①框内缺失的C的微观模型图是。
②该反应利用了两种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反应难点之一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分解为(填微粒符号)并重新组合。
③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
①写出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反应结束时,a、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②要证明a管内产生的气体是H2 , 采用的方法是。
③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①“沉降池”中可用明矾作混凝剂其化学式为KAl(SO4)n·12H2O,n的值为。
②“沙滤池”中净水用到的分离操作是。
③“吸附池”中常用(填物质名称)吸附色素和异味。
④“消毒池”中常用液氯作消毒剂,该过程中发生了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将空气液化。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96℃~-183℃之间,使液态氮气先蒸发,剩余液态氧气储存于钢瓶里。从微粒视角分析,在空气液化过程中,主要改变的是。
①上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若用装置A和F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时,发现水槽内水变红,其原因是。
④若用装置G收集干燥的O2 , 证明气体集满的方法是。若瓶中装满水,则气体应从(填“b”或“c”)端通入。
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H2O2 , 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生成H2O2的微观过程的顺序是。(填序号)
②在过程③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填化学式)
①写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的符号表达式:。
②若直接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发生装置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填字母)。
③氯化物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
信息资料:NaCl在水中可以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Cl- , MgCl2、CuCl2和NaCl一样,也具有相似的性质。
反应物及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0.1g氯化物,室温;实验时间:1.5h。
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氯化物 | NaCl | MgCl2 | CuCl2 |
放出氧气的体积/mL | 2.0 | 4.0 | 420.0 |
双氧水的分解率/% | 0.30 | 0.60 | 63.18 |
由上表可知,双氧水保存时应绝对避免引入的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①“鱼浮灵”是一种白色颗粒状固体,加入水中能持续稳定地产生氧气,若要加快产生氧气的速率,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填一种)。
②“鱼浮灵”主要成分是2Na2CO3·3H2O2 , 请计算2Na2CO3·3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
(已知:2N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2)=56)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符号表达式为。
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兴趣小组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试剂的试管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
甲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试管内,由此得到结论: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①查阅资料:柠檬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稳定,熔点153℃,熔化后沸腾前分解,分解温度约为175℃;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
②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该操作是,可观察到,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
(实验目的)验证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并探究水蒸气的温室效应。
(查阅资料)硅胶和浓硫酸均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实验设计)用太阳灯模拟日光对气体进行照射,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瓶内气体温度数据。
(实验准备)利用如下装置收集气体。
编号 |
1 |
2 |
3 |
4 |
实验装置 |
|
|
|
|
(进行实验)甲同学利用编号为1、3、4的实验装置,收集三瓶气体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曲线序号与上述装置编号一致;乙同学利用编号为1、2、4的实验装置,收集三瓶气体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
(解释与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