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大教育联盟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语文2月收心考试(开...

更新时间:2022-06-30 浏览次数:54 类型:开学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2022高三下·山东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中国散文以“五四”前后为轴心,坚持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理念,开启了现代性追求,其评价标准也与传统大为不同。

    “五四”时期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郁达夫,他公然承认散文的“个性”,认为这是现代散文的标志,每个散文作家的每一篇作品都要追求“个性”。在这样的观念下,所有的规则束缚都被“个性”这匹野马冲破,于是自由、自我、解放、放逸变得信马由缰,并形成这样的看法;认为简单以道德律令进行规约,只能是软弱无力甚至是螳臂当车。基于此,许多创新性的放逸散文呼之欲出,像鲁迅的《野草》、林语堂的幽默小品等。最突出的是周作人,他倡导“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将“个人”和“小我”突显出来,以此来批判和否定封建专制思想,这对于个性自主 、科学、民主、平等都有推波助澜作用。还有当代巴金的《随想录》,也是以真诚、自由、平等为底色的思想解放文本。它是巴金连接“五四”之个性解放思想与民主自由精神的一条纽带,也是打破长期以来封闭窗户和进入改革开放的一道强光。

    “五四”开启的个性解放和自由也有局限,概言之,就是过于强调个性、自我、自由,以及由欲望带来的情感,人性的温暖与道德的规约常被无视和消解,使小我、个体、自由遮蔽甚至异化了大我、集体、自律。如周作人的个人主义、人的文学就饱含了巨大隐忧,即过于强调自我,忽略甚至反感于集体、国家、民族大义,从而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倾向。这也是周作人由五四文学和文化启蒙者最后变成一个附逆者的内在轨迹。可见,个性启蒙本身没错,关键是如何掌握一个“度”,即自由是有限度的,自我是要受约束的,个体不能离开和无视集体,活力不能成为病态的狂妄无知。

    改革开放是“五四”个性启蒙的复兴与发展,在解放思想和个性人性的大胆张扬中,将西方式现代化推向一个新高度。最突出的表征是个体得到更大尊重,人道主义和人性尊严得到大力张扬。可是,散文这一文体因较少受到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理论方法的影响而备受攻击,认为它跟不上社会发展,有失于时代的责任担当。在这样的个性启蒙下,那些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的,如杨朔、刘白羽、秦牧式的散文就受到批判,认为那是没有自我与个性的虚假存在。如果站在西方现代性的个性启蒙角度看,这样的散文观文学观不无道理,但没有集体的个体、缺乏国家民族站位的小我、不顾中国国情而简单追随西方的理念方法,势必导致价值选择的偏向。

    因此,对于散文的价值体认,既要看到西方式个性启蒙的合理性意义,也要看到它与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存在的距离及背反.不能陷入盲目地崇拜。

    (摘编自《个性启蒙与散文价值得失》,作者∶王兆胜))

    材料二∶

    现代文论界关于散文的个性意涵众说纷纭,形成了人性论、言志论、社会论三种不同的“个性说”。

    首先是那种基于散文本体特性的个性观念,即在文类对话中,指出散文擅长择写个人日常感兴,自我表现相对诗歌、小说和戏剧更为素朴、自然。这一个性观念是对五四以来个性解放,写实求真、"为人生的文学"等观念的回应.突出强调的是散文写作要表现作家的真情实感和个性气质,是对传统散文束缚个性自我、虚伪写情的反驳。这一散文个性观念是以胡适在五四时期"健全的个人主义"为思想基础的,肯定的是文学中人的价值和人性的合理存在,可称为人性论的“个性说”。

    其次,现代散文个性表现观念的建构.既是以其他三种文类的个性表现意涵为参照系,也.因着社会景深和意识形态的牵挛,因此散文理论批评围绕个性与自我,形成言志论的“个性说”和社会论的“个性说”两种针锋相对的理论形态。作为言志论的首倡者,周作人对儒家删《诗》定礼的诗教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它背离了"诗言志"的传统,助推了载道散文的生成。后来他提出"言志散文"这一观念,力图从中国古代诗学传统中寻找激活现代散文个性精神的因子,不使其重走"折情就理"的老路。另一方面,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言志论“个性说”提倡"闲适"和"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文观念,蕴含着个人抒情、艺术独立、反道统等复杂内涵,超离了五四以来散文对激变的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具有鲜明的隐遁色彩和超然意趣。

    最后,社会论的“个性说”虽然认为散文须有个性表现精神,但此间的个性不再原生于作家个人而是通向现实社会。如周木斋认为小品文的"自我不是凭空存在的,它必然有社会的联系,离开社会,单管自我,势必至于标新立异,否则便不自我。"由于社会论“个性说”的提倡者多为革命文学作家或左翼作家,"因此学界认为这一理论形态的背后是社会学诗语模式的操纵∶但如果从文类对话的角度来看的话,社会论“个性说”的生成共享了小说、戏剧的文类品性。

    (摘编自《文类对话与现代散文理论“个性”话语》,作者∶王炳中)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科学、民主、自由与平等的理念开启了中国散文的现代性追求,并且形成了中国现代散文有关“个性”的主要内涵。 B . 鲁迅、林语堂等人的散文作品突破了规则的束缚,而周作人甚至把“个性”与“个人”或“小我”的概念等同起来。 C . 中国散文追求个性的局限,消解了人性的温暖与道德的规约,从而导致了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倾向的产生。 D . 人性论的“个性说”是通过与其他文类进行比较的结果,其强调散文要表现真情,与五四时期文学理念有相同之处。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巴金的《随想录》主要是突显了“小我”这一个性,才使其成为连接“五四”精神的纽带。 B . 周作人提倡"人间本位主义",显示出由五四文学和文化启蒙者褪变成附逆者的内在轨迹。 C . 言志论的“个性说”反对"文以载道"的思想,力图围绕个性与自我进行散文观念建构。 D . 社会论的“个性说”借鉴了西方式个性启蒙的合理性意义,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追求。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散文要以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为特征。——郁达夫 B . 散文的艺术,人人作风不同,各极其致。——梁实秋 C . 我的任何散文都有我自己。——巴金 D . 散文家无所依凭,只有凭自己的本色。——余光中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 (5) 两则材料都以散文的“个性”为中心话题,但角度、主要内容和目的均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 2. (2022高三下·山东开学考) 现代文阅读Ⅱ

    【英】毛姆

    一幢老式的石头房子和遮蔽它的树木一样,成了风景的一部分。屋前是座精致的花园.林荫道旁两排榆树长得如此华美。住在这个农场里的人和他们的房子一样,稳重、刚毅、朴实。他们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生与死都在这里。乔治·梅多斯今年五十,比妻子长一两岁,正值壮年,他们都是高贵、正直之人。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也都外形俊美,体格健壮。

    不过这家的一家之主却不是乔治·梅多斯,而是他的母亲。老太太七十岁了,身材高挑,腰板也还直挺,气质高贵。

    那天在回家的路上,乔治太太喊住我,一脸慌张的样子(我们把她婆婆称作梅多斯夫人,以示区别)“你知道今天谁要来吗?”她问我,“乔治·梅多斯叔叔。就是那个去了中国的乔治。”“咦,不是说他已经死了吗?”“我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

    乔治·梅多斯叔叔的故事我已经听了不下十几回。 大概五十多年前,当梅多斯夫人还是埃米莉·格林的时候,乔治·梅多斯叔叔和他的哥哥汤姆·梅多斯都曾追求她.后来她选择嫁给汤姆,乔治就远赴他乡了。

    他们听说他到了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他时不时寄礼物回来,然后就断了消息。汤姆·梅多斯去世的时候,遗孀写信通知小叔,也石沉大海。最后他们只能推断乔治已经死了。但两三天前.他们收到了朴茨茅斯一个“海员之家”女主管的信,看后都大为惊诧。照信上说,过去十年乔治·梅多斯因为风湿病,行动不便,一直由"海员之家"照顾,现在他觉得来日无多,想再见一见自己出生的房子。他的侄孙阿尔伯特已经开着福特车去朴茨茅斯接他,下午就会回来。

    “你想啊,”乔治太太说,“他已经有五十年没回来过了。他甚至还没见过我的那位乔治,等生日一到他就五十一了。”

    “梅多斯夫人怎么说?”我问道。

    “她就坐在那里,自顾自笑了笑。她只说:“他走的时候可是个英俊的小伙子,只是没有他兄长那么沉稳。”那也是她选择汤姆的原因。她还说∶‘不过现在他也应该平和些了吧。’”

    乔治太太邀请我去见见那位叔叔。我以为既然我们都去过中国,肯定有一些相通之处。于是就答应了。一进门,我就发现他们全家人都聚齐了,有意思的是老太太穿上了自己那身最好的丝绸长裙。壁炉另一边坐着一个老头,蜷缩在椅子里。他很瘦,皮肤挂在骨架上,好似一件过于宽大的西服;蜡黄的脸上都是皱纹,牙齿基本就没剩下几颗。

    我和他握了握手。

    “真高兴您能顺利回来,梅多斯先生。”我说。“叫我梅多斯船长。”他纠正道。

    “他是走过来的,”他的侄孙阿尔伯特告诉我,“车到大门口的时候,他要我停车,说他想走走。”“你要知道,我已经两年没下床了,是他们把我从床上抱到车里的。我以为我永远都不能走路了,可当我看到那些榆树,就想起我父亲当年那么在意这些树,忽然觉得我又能走了。五十二年前我离开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道,现在我又沿着它回来了。”

    “要我说呀,你又在犯傻了。”梅多斯夫人说。

    “我有十年没觉得自己这么强健了。埃米莉,我肯定得把你先送走了。”“你净会吹牛。”她回答道。

    我猜有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大家没听过梅多斯夫人的小名了,我微微惊了一下,感觉好像这个老头刚刚是对夫人无礼了。老夫人看着小叔的时候眼里带着伶俐的笑意,而老头一边和嫂子说话,一边笑得露出空空的牙床。

    “您结婚了吗,梅多斯船长?”我问。

    “我可不结婚,”他笑着说,声音有些抖,“我太了解女人了,哪里还会想娶?”

    “你说是这样说,”梅多斯夫人呛道,“要是有人跟我说,你这些年养很多黑人妻子,我也不会吃惊的。”

    “埃米莉,中国女人是黄种人啊,这糊涂话可不像你说的。”

    “可能你自己也就是这么黄起来的吧,刚才见你,我心里想∶怕是得了黄疸病吧?”“埃米莉,我说过非你不娶的,所以我就没有结婚。”

    他说这话时听不出有悲情和怨恨,仿佛只是陈述一件事实。语气中有一丝得意。“要是你真娶了我,恐怕早后悔死了。”她回道。

    我和老头聊起了中国。他说他对中国的熟悉程度,让我坐在这儿六个月,都未必能听他讲完一半。“要我说,有一件事情你始终没干成,乔治,”梅多斯夫人说,眼神中的笑意依然像是在嘲弄他,但也很温暖,“就是你从来没挣着大钱。”

    “我不是会存钱的人啊。挣了就得花,这才是我的座右铭。但我要替自己说一句;要是让我选的话,我这辈子还是愿意照这样再活一遍。世上又有几个人能说这句话。”

    “的确不多。”我说。

    第二天一早,我琢磨着可以再和老头聊聊。我沿着那条美不胜收的林荫道走到花园中.梅多斯夫人正在摘花。

    “梅多斯船长好吗?”我问道。

    “早上莉齐给他送茶的时候发现他已经死了。”梅多斯夫人闻了闻臂弯中的白花,说,“好了,最起码他能回来,我很高兴。其实吧,自从我嫁给汤姆,乔治又离家之后,我一直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嫁对了人。”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梅多斯夫人给自己的儿子也取名叫乔治·梅多斯,暗示她内心隐藏着对乔治·梅多斯叔叔的一种深情。 B . 乔治·梅多斯叔叔向“我”强调船长身份,也是说给梅多斯夫人听的,他想证明自己的人生没有失败。 C . 乔治·梅多斯叔叔喊梅多斯夫人的小名,又吹嘘自己在中国的见闻,所以引得她当众奚落他没挣到钱。 D . 乔治·梅多斯叔叔与梅多斯夫人的对话,相互使用讽刺挖苦语气,其实是爱与关怀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头从多个角度渲染乔治·梅多斯一家宁静和谐的生活,与下文乔治·梅多斯叔叔的单身生活形成对比,又与结尾梅多斯夫人的疑惑形成照应。 B . 文中对乔治·梅多斯叔叔和梅多斯夫人的肖像描写形成反差,突出了乔治·梅多斯叔叔为爱而忍受的漂泊之苦,也能衬托梅多斯夫人的爱之真。 C . “我”和乔治·梅多斯叔叔的对话聚焦于对婚姻状况的询问,这个情节来自于作者的有意安排,看似漫不经心,却是引导读者理解主旨的关键。 D . 小说主要以有限视角叙事,用“我”的好奇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对乔治·梅多斯叔叔形象的刻画,则是由他本人和亲属们的叙述来完成。
    3. (3) 文中细节很好地表现了乔治·梅多斯叔叔和梅多斯夫人二人之间的深情,请各举例说明。
    4. (4) “反高潮”即经过层层铺垫,临近高潮时,作者没有如读者期望的那样叙写故事高潮,而是克制地宕开一笔,转移读者的视线。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 3. (2022高三下·山东开学考) 文言文阅读

    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封德彝惭而退。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命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及政事得失。

    有上书请去佞臣者,上问∶“佞臣为谁?”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上曰∶“君,源也。臣,流也。浊其源而求其流之清,不可得矣。君自为诈,何以责臣下之直乎?朕方以至诚治天下,见前世帝王好以权谲小数接其臣下者,常窃耻之。策虽善,朕不取也。”

    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俱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逢、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 B . 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 C . 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 D . 对曰/臣居草泽/不的知其人/愿陛下与群臣言/或阳怒以试之/彼执理不屈者/直臣也/畏威顺旨者/佞臣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朕,本是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秦始皇时起定为帝王的自称之词,沿用至清。 B . 卿,先秦时天子诸侯都有卿,秦汉时三公以下设有九卿。这里是对高级官员的称呼。 C . 奉诏,“奉”有接受的意思;“诏”是皇帝颁发的命令。“奉诏”就是接受皇帝的命令。 D . 再拜,“拜”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跪拜。“再拜”就是拜了又拜,表示非常恭敬。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封德彝认为当时没有突出的贤才,故而无人可荐,唐太宗严厉批评了他,指出不能因为自己不识才,就否认当世人的才能。 B . 唐太宗从收集良弓一事得到启发,认识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的道理,因此教育官员要用心正直,关心民间疾苦和政事得失。 C . 温彦博认为魏征做事不注意留有形迹,心虽无私,却容易给自己招来嫌疑,唐太宗因此让温彦博去批评魏征,后来又后悔了。 D . 魏征希望唐太宗让自己成为良臣而不是忠臣,并向唐太宗说明了良臣和忠臣的区别,唐太宗听了很高兴,赏赐给魏征丝绢。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

      ②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5. (5) 魏征为什么说自己希望做良臣而不是忠臣?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 4. (2022高三下·山东开学考) 古代诗歌阅读

    宿府

    杜 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注;①代宗广德二年(764),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严武保荐杜甫为节度使幕府的参谋。杜甫常常留宿幕府。自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反唐至写此诗时已近十年。②荏苒∶辗转。③伶俜∶飘零。④语出《庄子·逍遥游》∶"鹤鹅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诗中意象凄冷,如井边梧桐、深夜蜡炬和彻夜角声等,触发了作者的孤寂之情。 B . 作者有意强调月色之美,但加上“谁看”二字之后,独宿不寐的形象跃然纸上。 C . “风尘”句暗示作者遭遇的坎坷经历,与“永夜”句形成照应,意味着战乱不息。 D . “独宿”贯穿全诗,前两联写景营造清寒氛围,后两联忆往思今,深感怀才不遇。
    2. (2) 有人认为尾句中的“一枝安”实属作者的自嘲,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1. (1) 《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2. (2) 在《赤壁赋》中,苏轼用“”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时的军容之盛。
    3. (3) 古人经常把“江”和“月”集中于同一句诗文中,抒发自己特定的感情,如“”和“”。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2022高三下·山东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Ⅰ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极为重要的。植树造林能使水土得到________。要抑制水土流失,就必须植树造林,因为树木有像树冠一样庞大的根系①,能牢牢抓住土壤。而被抓住的土壤中的水分,又被树根不断地吸收蓄存。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预防洪涝灾害的损失。

    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没有植被覆盖的地方,一旦刮起大风,就会________,风沙所到之处,田园会被埋葬,城市会变成废墟。要抵御风沙的袭击,必须造防护林。茂密的林带像一条牢固的城墙②,风一旦遇上防护林,速度要减弱70% ~80%。事实证明,要防风固沙,植树造林是一种的方法。

    植树造林能为人类提供许多有用的东西。不少水果、药材都是林产品;茶叶、橡胶、薪碳等都是树木的贡献。树林的用处真是________。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保留 飞沙走石 事半功倍 应有尽有 B . 保持 铺天盖地 事半功倍 数不胜数 C . 保留 铺天盖地 行之有效 应有尽有 D . 保持 飞沙走石 行之有效 数不胜数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B . 植树造林对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来说,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预防洪涝灾害。 C . 植树造林有利于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 D . 植树造林有利于治理沙化耕地,控制水土流失,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可以大大改善生态环境,预防洪涝灾害的损失。
    3. (3) 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哪一个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 7. (2022高三下·山东开学考) 语言文字运用Ⅱ

    我国的绿孔雀羽毛上有蓝绿色的钱斑,生活在云南南部.通常结成小群.在林间,灌木丛中活动。它们白天寻找各种浆果、种子、草籽、昆虫、蛙类及蜥蜴吃, ①________,就飞到大树上睡觉。(    ),所以,这类毒蛇在孔雀出没的地方很快就会绝迹。孔雀的叫声特别洪亮,而且很准时,②________ ,所以当地的人们常把孔雀的叫声当作早起和入睡的"钟声"。

    孔雀有个近亲,连名儿都差不多,叫孔雀雉。 ③________ ,但色彩和尾的长度比绿孔雀要逊色一畴,个子也小些。它住在离绿孔雀不远的云南南部,广东和海南岛也有它们的亲戚。不同的是,绿孔雀喜欢全家在一起,而孔雀雉却常常是单独活动的。

    1. (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非常幼小的眼镜蛇也常被孔雀当做食物 B . 非常幼小的眼镜蛇也是孔雀喜欢吃的 C . 孔雀还喜欢把非常幼小的眼镜蛇当做食物 D . 孔雀还喜欢吃非常幼小的眼镜蛇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 8. (2022高二上·平坝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新年第一天,正在天宫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三号乘组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约500名青年学生,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又富有意义的“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

    “有国才有家。无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将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航天员翟志刚表示,大家只要把国家的利益摆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就一定能一往无前。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作为中国首位太空行走女性,王亚平希望这样一个点燃梦想的平台能够引导更多青少年抬起头仰望星空,在心里种下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在太空中我们身体虽然失重,但是我们的心里却非常踏实。”航天员叶光富说,有千军万马的支持保障和有千锤百炼的艰苦训练,以及来自前辈们在航天实践中积累和分享的宝贵经验,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把航天事业做得更好!

    读了上面的材料,对正在追求理想的你有什么启发?请选取三位宇航员中的一位写一封信,实现你和他们之间的对话。要求;结合材料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统一以“小宇”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