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全国甲卷】

更新时间:2022-11-30 浏览次数:47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2022高一下·柯桥期末) 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面对激烈的兼并战争,诸侯纷纷变法图强的时代,他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该思想家是(    )
    A . 孔子 B . 孟子 C . 墨子 D . 韩非
  • 2. (2022·湖州二模) 唐太宗时,魏征以秘书监参与朝政,其后大臣或以“专典机密”“参知机务”“参与政事”之类名义,参加政事堂或门下中书的会议,皆成为真宰相。这反映了(   )
    A . 唐代的相权实际上有所分散 B . 身份低微的士人开始被破格选用 C . 唐代中央行政机构不够完善 D . 大臣完全沦为帝王的耳目和工具
  • 3. (2022高二下·陕西期中) 宋代的盐、茶、酒等是政府专卖的禁榷商品。与前代禁榷商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全由官方经营不同,宋代把一些不适合官府经营的环节,转让给民间工商业者或普通百姓经营。这表明宋代(   )
    A . 放弃了对民间商业管制 B . 专卖政策致使政府收入降低 C . 采取了务实的商业政策 D . 民营手工业开始占主导地位
  • 4. (2022·福州三模) 清代朝廷用兵边陲时,财政策略上采用“量入为出”,而在平息内地反叛时采取的则是“量出为入”。这反映了清王朝(    )
    A . 内外相制的军事政策 B . 财政危机急剧恶化 C . 权衡利弊的现实选择 D . 中央集权遭遇挑战
  • 5. (2022高二下·扬州月考) 1841-1849年,清政府的主要收入地丁银陡增,数额达330多万两,民众的负担增加好几倍,各地“抗捐抗税”事件频繁发生,尤以两广、湖南等地区严重。据此可知当时(   )
    A . 列强入侵激化阶级矛盾 B . 外来物种促进南方开发 C . 尝试近代化致耗资巨大 D . 西方民主观念得到传播
  • 6. (2022高二下·鄠邑期末) 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人物,他们在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这体现了(    )
    A . 维新派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 B . 维新派改革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C . 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 D . 中国思想近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
  • 7. (2022高二下·深圳期末) 在晋察冀敌后根据地,基层党组织指导成立了青年救国团、农村俱乐部、战地动员会等文艺团体,时常以关公戏、地方剧、古装戏、民歌、墙画等乡村艺术形式开展宣传工作,获得民众好评。上述做法(    )
    A . 着眼于传播传统文化 B . 实现了基层的全面动员 C . 丰富了对敌斗争策略 D . 推动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 8. (2022高一下·榆林月考)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我国的国有企业不仅注入了大量资金,还加快了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股东关系,政府对企业只有间接管理权。这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 .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 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C . 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D . 加快对外开放进程
  • 9. (2022高二下·鄠邑期末) 雅典民主制确立后,公民必须保持自由之身,准备随时为国家效劳。任何受命于他人或须以劳力为生的人,都不可能做到这点。为将雅典建设成民主制的榜样,伯里克利(    )
    A . 发放津贴保障中下层平民参政 B . 依据财产对公民重新划分等级 C . 创立陶片放逐法打击民主敌人 D . 废除债务奴隶制保护公民自由
  • 10. (2021高三上·嫩江期末) 分析下表可知,当时的荷兰(   )

    1602年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阿姆斯特丹办公室开始出售自己的股票,并成为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1609年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世界上第一个可以进行股票交易的证券交易所

    1609年

    荷兰的威瑟尔银行成立,奠定了现代中央银行基础模式

    A . 成为北欧的“海上马车夫” B . 具备了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性质 C . 开创了现代商业经营模式   D . 开启了全球性商贸联系的先河
  • 11. (2021高三上·嫩江期末) 下表是1870年和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占比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年份

    国家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俄国

    1870年

    22%

    8%

    6%

    10%

    1913年

    15%

    11%

    13%

    8%

    4%

    A . 以英国为中心的贸易格局较稳固 B . 美德后来居上冲击旧的世贸格局 C . 世界贸易形成了多元化的新格局 D . 大工业推动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 12. (2022·南充二诊)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美苏“都把在经济上最终超过对方,建立更美好的社会,推广自己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制度模式,争取到更多的追随者作为最终战胜对方的深层决定因素”。这表明(   )
    A . 美苏争霸中优势在美国 B . 美苏重视制度和发展模式竞争 C . 大国势均力敌维持和平 D . 美苏两国彰显大国的责任担当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13. (2022·浙江模拟) 有学者认为,疆域、正统性与德性构成了“大一统”的三个基本要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在疆域占领和控制能力相对比较差,军事实力相对比较弱,所以只能依赖文化和教化的力量,靠弘扬道统把“大一统”的“德性”因素发扬到极致,来弥补疆域控制能力的不足。无法拥有足够的疆域是宋明士大夫共同拥有的集体历史记忆,他们通过弘扬儒家道统弥补疆域缺失带来的心理阴影。宋代以后儒学有了更多的拓展空间,儒学理念真正从上层下渗到了基层社会,成为普通民众遵循的信条。

    材料二   明代北面的一大片土地都被蒙古残部所占据,东北是女真实际控制的地区,所以明代的疆域大体上是和蒙古人与女真的统治地区平分秋色的。明史专家顾诚先生曾提出明朝和北方的瓦剌、东北的满人构成了对峙的关系,基本上是以防御的态势来构架整个疆域格局。边疆地区依靠军事体制布防,沿长城一线基本上由卫所和都指挥使控制。而明朝在疆域控制上无法实现真正的大一统。

    材料三   清朝皇帝同时拥有两种“正统性”,一方面继承内地的汉人文化传统,通过弘扬儒家道统礼仪的方式进行统治;同时皇帝又尊崇藏传佛教,在蒙古和西藏等藩部地区实施其宗教化的治理策略。清朝实现了“大一统”三要素的整合,即拥有广阔的疆域,对前朝正统性的合理继承并加以变通,创造性的建立起了“二元正统性”,以及对德性民心的占有和收束。

    ——以上材料摘编自杨念群《“大一统”的命运:从“康乾盛世”到“晚清变革”》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简述理学创立和发展的过程,并概括“德性”因素影响下形成、并成为“信条”的社会氛围。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从军事和生产方式的角度,指出明朝与北方少数民族对峙中北部疆界的分界依据,并概括明朝北方防御构架的表现。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列举康熙帝弘扬儒家的史实,以佐证对内地“德性民心的占有和收束”,并依据“广阔的疆域”提示,用一句话概括清朝在我国国家疆域形成过程中的地位。②写出清朝主管“藩部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名称,并概述康熙帝时期对这一地区宗教化治理的措施。
  • 14. (2022·昆明一模)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20年上海市民对“全球化”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

    问卷(一)对“全球化”的看法

    你是否同意以下说法

    同意

    不好说

    不同意

    全球化使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78.4%

    21.6%

    0%

    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输出

    65.2%

    17.3%

    8.6%

    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街

    75.8%

    18.6%

    5.6%

    问卷(二)“逆全球化”下的大国担当

    面对少部分国家的“退群”活动。你认为中国应当

    仿照他国“退群”,实行保护主义

    坚定推动全球化,担当大国责任,实现合作共赢

    7.1%

    92.9%

    面对“逆全球化”现象,你是否知晓中国近年来采取的重大举措

    上海合作组织

    “亚投行”

    “一带一路”

    人奖命运共同体

    100%

    94.37%

    100%

    100%

    ——据《上海壹周·“逆全球化”下的大国担当》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 15. (2021·榆林模拟)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明治的领导者们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必须增进一般民众的知识;要振兴近代工业,就要有推进这一事业的人。而且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他们在全国范围兴办学校,普及教育,从根本上改变日本的面貌。政府连支付设立小学的补助金的余力都没有,但却不惜一切努力来提高就学率。于是国民教育迅速普及,到了明治末年就学率已超过百分之九十五。日本国民在“文明开化”的名义之下,积极主动吸收西方的法律、科学、艺术和宗教等有关文化知识,努力工作,积极储蓄。在领导者决定开放门户、汲取西方文明之后,一般国民对此采取了欣然接受的态度,唯有这种精神才是日本人的传统性格。

    ——摘编自吉田茂(日)著《激荡的百年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治政府对教育近代化的认识。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能够实现教育近代化的原因以及教育近代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 16. (2022·渭南模拟) 【历史一一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经济利益是驱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爆发之根本所在。两次世界大战皆源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争霸。二战前,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虽有发展,但受政治因素影响并不紧密,各资本主义强国在经济上主要与自己的殖民地、附属国和“势力范围”联系密切,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则少有往来,所以各资本主义列强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无所顾忌,导致它们走向世界大战深渊。

    二战的结束,也标志着核时代的到来。核时代的战争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科学家是十分清楚的。因而,战后出现了以科学家为首的反核、反战运动。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20世纪80年代至今,联合国在制止装冲突,调解危机,推动裁军,限制毁灭性武器的发展等方面,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摘编自葛兆富《二战结束以来世界性战争未起之成因析》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世界大战爆发的必然性。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后半期没有发生世界性战争的主要因素。
  • 17. (2022·顺德一模)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孙思邈,唐代京兆华原人。孙思邈幼年嗜学如渴,知识广博,后因身患疾病,花费甚多,便立志从医。他长期隐居终南山、太白山一带,在民间行医治病,先后受到隋文帝、唐太宗的征召,皆辞而不就。他主张医者对病人“皆如至尊”,“华夷愚智,普同一等”。他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千金要方》集方广泛,内容丰富,书中收集了从张仲景时代以来的临床经验、历数百年的方剂成就。内容既有诊法、证候等医学理论,又有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千金要方》是中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孙思邈死后声誉日隆,在唐代被尊称为处士,北宋至明代尊为真人,明代万历以后又被尊称为药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 (1) 分析孙思邈取得医学成就的条件。
    2. (2) 简述孙思邈在后世声誉日隆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