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

更新时间:2022-09-26 浏览次数:55 类型:开学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论及周王朝的统治模式,有学者指出,周王是家族中嫡长子一脉的首领,代表整个家族祭祀上天;诸侯国君主的排序反映了他们与周王嫡长子一脉的亲疏关系。下列项中,对这一“统治模式”解读正确的是(    )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中央对地方实行垂直管理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④标志着中国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2. (2023高一上·抚顺月考) 谈及个人的政治抱负和所心仪的时代,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项中,与孔子“从周”相关的是(    )
    A .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 .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C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 3. (2024高二上·辛集期末) 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 .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B . 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 . “天下为公” D . “郡”“国”并行
  • 4. (2024高二下·什邡月考) 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
    A . 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 . 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 . 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 . 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 5. (2024高一上·辛集期末) 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如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 . 精简地方行政机构 B . 节约中央财政开支 C . 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D . 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 6. (2023高二上·宁波期中)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B . 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 . 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 D . 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 7.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东汉永建二年(127年)汉顺帝征召知名隐士樊英,但樊英称病推辞。于是,皇帝下诏“切责郡县”,地方官府遂用公车将樊英送至东城。该责问方式体现了(   )
    A . 君权削弱 B . 中央集权 C . 吏治腐败 D . 豪强崛起
  • 8.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东汉后期,世家大族日益重视家谱、别录、私传的修撰,“赞贤圣之后,班族类之祖,言氏姓之出”,如《崔氏家传》《李膺家录》等。这一做法的实质是(   )
    A . 加强道德修养 B . 追求政治利益 C . 辨别大宗小宗 D . 维护经济特权
  • 9. (2023高一上·甘肃月考) 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   )。

    ①设丞相    ②设内朝    ③设御史大夫    ④设司隶校尉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如图是从汉至明的服饰示意图,所体现的阶层特征表明了(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 B . 礼制对中国服饰的深远影响 C .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历史变迁 D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 11. (2024高二上·深圳期末) 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 )
    A . 加强了君主集权 B . 促进了阶级流动 C . 消除了门第观念 D . 激化了政治矛盾
  • 12. (2022高二上·乳山月考)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③④
  • 13. (2024高三下·九龙坡月考) 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 . ①③②④ B . ②④③① C . ③①②④ D . ④②①③
  • 14. (2023高一上·金华期中) 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   )。
    A . 丞相 B . 内阁 C . 六部 D . 刺史
  • 15.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中国是丝的国度,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丝绸文明。至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在某汉代考古遗址发现有一件素纱禅衣,重量仅49克。识图(下为汉代局部示意图)判断,该遗址位于(   )

    A . B . C . D .
  • 16.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根据如图所示判断,该冶铁供风形式始于(    )

    A . 战国 B . 西汉 C . 东汉 D . 元代
  • 17. (2023高一上·宁波期中)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 18.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    

    ②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

    ③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    

    ④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19.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第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 . 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 . 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 . 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 . 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 20.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中华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海路绵延,联通中外。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认知,不正确的是(    )
    A . 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也被称为“瓷路” B . 宋元时期,海外商运发展,商品远销东欧、北非 C . 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 . 明清时期,禁止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 21. (2024高二下·武汉月考)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 . 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 . 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 . 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 . 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 22.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    )
    A . 无为而治 B . 经世致用 C . 再续《春秋》 D . 中体西用
  • 23.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中国古代有位思想家在论及君臣关系时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该思想家还提出(    )
    A .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B . “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 . “天地之化日新” D . “天下为主,君为客”
  • 24. (2024高二下·台州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下列观点中,对应两者的是(    )
    A . “齐物”;“逍遥” B . “天行有常”;“仁政” C . “法古无过,循礼无邪”;“非攻” D . “制天命而用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25. (2024高一上·秦皇岛月考) 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    )
    A . 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    B . 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    C . 宋代赈灾方式不合理    D . 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26. (2024高一上·秦皇岛月考) 一位理学家提出“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切己自反,改过迁善”,认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其剥落、扫除。该理学家(    )
    A . 被朱熹批评其理学过于“支离” B . 推动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 C . 主张于人生日常处直接体悟理 D .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 27.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一首政治抒情长诗。作者毕生追求“美政”,其作品充满对家国的炽热情感和深切忧念。他是(    )
    A . 墨子 B . 韩非 C . 屈原 D . 杜甫
  • 28. (2023高一上·广州月考) 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 . 艺术水准下降 B . 绘画题材集中 C . 画家地位不高 D . 世俗文化兴盛
  • 29.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宋代经济文化高度发达。有外国学者曾这样评价十三世纪的中国:“在社会生活、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诸领域,中国无疑是当时最先进的国家。”下列关于来代史事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词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之一

    ②瓷器开始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

    ③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④已出现火药箭、火炮、火球、火蒺藜等多种火药武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30.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如表唐诗(摘录),可见(   )

    诗人

    诗句

    出处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全唐诗》

    杜甫

    “渔人漾舟沈(沉)大网,截江一拥数百鳞。”

    刘禹锡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A . 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B . 宫廷文化已经普及到民间 C . 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 . 劳动生活是诗歌创作来源
二、非选择题::(共(共3道小题,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2分.共40分)
  • 31. (2024高二下·浑源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中期以来,儒学的研习和传播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传统经学若不脱胎换骨,其发展便会遭遇很大困难。为此,有学者大声疾呼:复兴儒学,直接孔孟“道统”。自宋初开始,众多儒家学者致力于儒学经典的重新诠释。他们在排拒佛、道的同时,融合佛、道思想,将儒家的伦理、政治学说提升到哲学思辨的高度,就宇宙本原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创成一个以“理”为核心的更加精致完备的新儒学体系一理学。

    ——摘编自王家范《大学中国史》

    材料二:《新青年》宣传的对象是男女青年。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刊文劝勉女子不要以被征服者自居,应各自奋斗,脱离附属品的地位,恢复自主的人格,特别指出“夫为妻纲”之不当。他反对妇女从父、从夫、从子的“三从”,主张妇女参政,夫死可以再嫁、交际自由、生活独立。1917年《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刊登女子教育、婚姻、职业、权利的文字,希望顺应世界潮流。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理学”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写出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重点批判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核心。结合所学,从“《新青年》特辟女子专栏”的角度,简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 32. (2022高三上·齐齐哈尔开学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文化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引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康熙帝)曰:“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服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雍正帝)谕内阁:“中国之一统始于秦氏,塞外之一统始于元氏,而极盛于我朝。自古中外一家,幅员极广,未有如我朝者也。”“康乾盛世”时期,版图在前代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拓、巩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统治管理也取得了突出成就,在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

    摘编自《清实录》、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当人们唱起“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不管是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还是其他许多兄弟民族,不管是国内的居民还是海外的华侨,都同样难以抑制地热血沸腾,聚结成一个整体去抵抗外来的侵略者。在极端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谁能够领导人民抵抗外来的侵略,把祖国从危难中拯救出来,谁就能够取得人民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支持;否则,就会被人民所抛弃。这是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钥匙。中国人民正是在实际生活中一步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

    -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元元之民”“莫不虚心而仰上”的原因。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角度,阐述“秦并海内”和“大一统”政体建立的意义。
    2. (2) 阅读材料二,指出康熙帝实现“边境自固”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从“幅员”角度概括康雍乾时期统治者的突出贡献。
    3. (3) 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而使中华民族“聚结成一个整体”的标志,列举蒙古族和回族“抵抗外来的侵略者”的典型事例。简述抗日战争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作用。②材料三中的“钥匙”指的是什么?从这一视角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扼要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对国内外民族解放运动的意义。
  • 33. (2024高三下·路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