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2-09-15 浏览次数:59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15*3=45分)
  • 1. (2022高三上·青龙开学考)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
    A . 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 B . 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 . 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 D . 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 2. (2022高三上·青龙开学考) 妖言容易引发损害国家统治稳定的叛乱,因而备受统治者重视。秦代存在“行沃(同妖)律”甚至不惜兴起大狱,汉文帝废除诽谤妖盲之法,东汉统治者曾多次针对妖言案颁布赦令。这一变化反映了汉代(    )
    A . 国家统治坚持以妖言人罪 B . 全面废除关于妖言的法律 C . 统治者反省和慎重的态度 D . 政治制度受到鬼神论影响
  • 3. (2022高三上·青龙开学考) 唐代盛行多种体育运动,其中徒步持杖打球的“步打球”(见下图),因危险系数相对较低、娱乐性强而备受男女喜爱。诗人王建曾描写宫廷比赛的盛况:“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这折射出唐代(    )

    A . 社会生活开放而丰富多彩 B . 外来娱乐文化已占据主导 C . 宫廷体育开始向民间扩展 D . 宫廷生活追求奢靡和享乐
  • 4. (2024高二下·阆中月考) 如表为明朝官方对常熟县人口的统计情况。据表可知,明朝常熟县人口统计表(    )

    年份

    洪武四年(1371年)

    62 285

    247 104

    永乐十年(1412年)

    66 327

    284 671

    天顺六年(1462年)

    83 558

    367 600

    成化八年(1472年)

    87 474

    381 577

    成化十八年(1482年)

    87 474

    381 577

    弘治五年(1492年)

    88 044

    381 577

    A . 专制统治导致了基层治理体系崩坏 B . 高产粮食作物引进促进了人口增长 C . 重农抑商促进了社会环境整体稳定 D . 赋税制度调整使户口登记沦为形式
  • 5. (2022高三上·青龙开学考) 清代,在以黄河、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的人口压力和边疆地区的人口引力的作用下,迅速增加的人口被强大的冲击波从中心地区甩向四面八方,辐射到边疆山区、海岛。这一移民过程客观上(    )
    A . 解决了中心地区的人地矛盾 B . 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 .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 . 顺应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要求
  • 6. (2023·万州模拟) 盐商是清代最有实力的商业集团,有人通过对两淮盐商实得、应得利润的估算,认为“徽商在两淮盐运业的实得利润,不到其应得利润的40%”,到道光咸丰年间,这些腰缠万贯的盐商就“突然销声匿迹了”。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 长途贩运中商帮的竭力控制 B . 政府和各级官吏的压榨盘剥 C . 官营盐业不及私营盐业发达 D . 太平天国垄断了两淮盐运业
  • 7. (2022高三上·青龙开学考) 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复兴国学”“对抗欧化”的国粹主义思潮,其代表人物往往认定中国文化史上与西方现代文化价值相符合的成分为中国的国粹。据此可知,国粹主义(    )
    A . 主张中体西用 B . 受到西学影响 C . 全面复兴旧学 D . 提倡民主革命
  • 8. (2022高三上·青龙开学考) 1928年10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界各县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强调,我们目前对一般工农群众的宣传,须极力揭破军阀及豪绅欺骗工农政策,多发表本党的主张。苏维埃、土地革命、共产主义、红军、暴动队,都须制定专门宣传纲要,加紧宣传,深入到群众的脑海中。此种做法(   )
    A . 反映了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意识 B . 促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 C . 论证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正确 D . 清算了思想上“左”和右的错误
  • 9. (2023·山东模拟) 从1939年起中共中央领导人发表了一系列论著,如: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张闻天《共产党员的权利与义务》、陈云《怎样做一个共产党员》等;毛泽东特别强调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工程”。上述活动(    )
    A . 彻底纠正了党内的“左”倾错误 B . 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 . 加强了党对民族战争的领导能力 D .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正式形成
  • 10. (2022高三上·青龙开学考)   1956年初,一份关于初级合作社组织方案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采纳,该方案明确规定要为妇女保留一定比例的领导席位,要求对产后妇女采取保护措施,呼吁要在农忙季节建立托儿设施,保证男女同工同酬。该方案意在(    )
    A . 打破传统伦理秩序 B . 推进农业集体化 C . 突破男尊女卑观念 D . 保障妇女权益
  • 11. (2022·丹东一模) 我国国营企业利改税之前,国家对其实行“统收统支”,即企业利润全部上缴国家,企业需要花钱由国家拨给。1983年开始,大型国营企业按利润55%税率缴纳所得税,中小型国企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企业缴税留有一定利润,自负盈亏。这项改革(    )
    A . 加重了国营企业的经营负担 B . 开始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 . 推动国营企业融入市场经济 D . 扩大了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
  • 12. (2022高三上·青龙开学考) 从15世纪中期开始,意大利城市上层居民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他们热衷于建造豪华的私人宫邸、别墅和花园。与此同时,他们对各种奢侈品——艺术品、书籍和来自东方的商品产生浓厚的消费热情。这一变化(    )
    A . 受到了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B . 反映了拜金主义已占据主流 C . 直接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兴起 D . 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社会生活
  • 13. (2023·盐亭模拟) 英语 gentleman(绅士)一词从法语 gentilhomme(贵族)演变而来,它的含义随着时代变化而扩大,每隔一段时间,所指的人的社会地位就更低一点,最终被用来泛指所有公民。这种变化(    )
    A . 促进君主立宪制完善 B . 受到了宗教改革影响 C . 冲击英国的君主专制 D . 反映了民主化的过程
  • 14. (2022高三上·青龙开学考) 一战结束之后,美国在国内推行“生产合理化运动”,革新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泰罗制(以科学管理来组织企业生产)和福特制(以流水装配线提高效率)就是这一运动的典型代表。这其中隐藏着的主要问题是(    )
    A . 忽视了全球化发展的世界趋势 B . 对法西斯的极权势力缺乏警惕 C . 民众的实际购买力未同步提高 D . 精神文化生活跟不上物质水平
  • 15. (2022高三上·武威月考) 不结盟运动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反对富国剥削穷国,要求建立新的、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正是不结盟运动的本质和灵魂,也是它的伟大作用和意义之所在。下面有关不结盟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不结盟运动是冷战的产物,随冷战结束而衰落 B . 不结盟运动兴起,是第三世界崛起的重要标志 C . 中国一贯坚持不结盟,是不结盟运动忠实伙伴 D . 不结盟运动冲击两极格局,导致多极格局形成
二、非选择题。
  • 16. (2022高三上·青龙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夏周时期,仓储制度已成为国家一项重要的财政制度。汉朝除中央直接管理的太仓、甘泉仓等仓外,郡县两级、各诸侯国、军队特别是边防兵系统也建了粮仓。隋唐两朝,规定官仓主要用来储存国家租赋收入的粟米。宋朝时期,正仓主要征收皇粮国税,各州县义仓,主要从官收的春秋二税中每石另收一斗储仓,常平仓每年夏秋两季以略高于市价收购粟米,本钱由国家财政统筹拨付,“嘉靖十四年,户科给事中管怀理言仓场钱粮皆户部职掌”,清代政府为调整地区间粮食流通,设江宁仓、台湾仓、社仓等,社仓于每年青黄不接时出借,以平复物价。

    ——摘编自李春媚《论中国古代的仓储制度》

    材料二:隋唐时期是中国粮食储备辉煌发展的时期,其中位于洛阳的太仓(含嘉仓)是专为皇室、京官提供俸米的粮仓,主要盛纳全国州县所交租米,被称为古代中国最大的粮仓。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代粮食储备的社会功能。
    2. (2) 根据材料二,提取含嘉仓四方铭文砖的文字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内容对研究唐代社会的史料价值。
  • 17. (2022高三上·青龙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国际法的起源可追溯到16、17世纪,和民族国家的兴起同时产生。1648年缔结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确认了国家主权、主权平等的根本原确立了主权国家在国际法中的核心地位。伴随着殖民扩张,国际法中所包括的思想和价值被欧洲列强带到世界的其他地方。但中国等亚非国家非但没有成为国际法体系中正常的平等一员,反而随着主权被侵害不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规则体系,逐渐成为整个国际社会的行为规则,构成了当代国际法。20世纪,尤其是1945年以来,许多具有不同政治、文化、社会和法律背景的新兴国家进入国际法律制度领域。它们对一些以欧洲为核心的概念和国际法原则、规则的效力提出挑战。由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同时国际法还出现了新的分支学科——国际人道主义法、国际人权法和国际发展法、环境保护法、海洋法、国际航空法、外层空间法等。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等资料

    1. (1) 根据材料,概括近现代国际法发展变化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中期以来国际法发展的原因。
  • 18. (2022高三上·青龙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中国建立后,洋务运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专题。最初,学者往往依据范文澜与胡绳对洋务运动的描迷与评判进行研究。但在1954年胡绳提出“三次革命高潮”论后,洋务运动由此被打入学术研究的“冷宫”。直到1961—1964年,洋务运动研究迎来小高潮,除了对洋务运动宏观意义上的性质讨论关外,在具体史实和相关洋务人物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随着政治形势的不断恶化,小高潮昙花一现。

    1979之后的二十年,学界发表洋务运动史的专论超过623篇,综合性专著、论文集、史料资料集,等等,举凡也有数十种之多,此外,全国性乃至国际性洋务运动史学术讨论会相继召开。这些研究既有对洋务运动研究范式理论宏观意义上的检讨与检讨,也有个案实证研究的深入与新专题领域的拓展,这些研究丰富了人们对洋务运动史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的认识。

    ——摘编自邱志红《60余年来国内洋务运动史研究述评》

    综合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情晰。)

  • 19. 危机与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尽管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趋势,却不意味着现代化是理想的“天国”,现代社会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恰恰相反,现代化在解决某些问题(如物质匮乏问题)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问题(如精神匮乏问题、资源耗尽问题),新问题甚至比老问题更多、更复杂,更难以解决。这种情况在整个世界都愈演愈烈了,已经引起人们的警觉。有些人甚至因此而怀疑现代化的合理性,怀疑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的发展方向。中国现代化需要意识到这种负面影响,有意识地避免这些影响,寻找一条真正有利于人类永久生存的道路,让人类能够自我完善。

    ——钱乘旦:《现代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人类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也正处于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发展鸿沟日益凸显,局部冲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正是基于对世情的科学判断,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社会的认同度不断上升,已写入联合国决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正在成为推动人类和平发展的价值共识。

    ——双传学:《从历史经验看科学判断形势》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现代化过程中人类社会面临哪些发展问题?
    2. (2) 为克服全球危机,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案提出与实施的有利因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