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4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在三星堆遗址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壁、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青铜礼器器形虽然明显仿效中原商文化风格,其组合却有别于鼎、爵、觚、斝的商文化系列而凸显民族和地城文化特征。关于三星堆文明的表述最合理的是(    )
    A . 三星堆文明是夏商文化的支系 B . 三星堆文明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C . 分封制促进了区域间文明交流 D . 三星堆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见证
  • 2.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土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A . A B . B C . C D . D
  • 3. (2024高三上·云南模拟)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推崇“乐而不淫,衰而不伤”的雅乐;老子主张“五音令人耳聋”“大音希声”;墨子提出“乐愈繁,治愈寡”“圣王不为乐”。这反映出(    )
    A . 社会转型促进了音乐发展 B . 音乐审美折射出政治理念 C . 思想争鸣促进了文艺繁荣 D . 音乐教化功能被充分发挥
  • 4.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西汉初年,游侠“驰鹫于闾阎(里巷),权行州域,力折公侯”。西汉中期以后,游侠“虽为侠而恂恂(温恭谨信的样子)有退让君子之风”。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家治国理念的根本改变 B . 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 C . 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 郡国并行体制的推行
  • 5.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秦汉初年,朝廷将百姓限定于既有的城乡区域之中。西汉文景以后,随着在交通便利之处自然形成的“聚”规模逐渐变大,朝廷会派官置吏予以管理,建立配套的乡里体系。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 国家组织能力的提升 B . 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C . 城乡道路交通的便利 D . 政府控制区域的扩大
  • 6. (2023高一上·龙华期中) 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手,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 . 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 . 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 . 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 . 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 7. (2022高三上·武威月考) 我国的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除元明两代外,其余各代一般都分设几个机构,这样就形成了宰相机构的分权。分权虽能削弱相权,但也会产生职责不清、争功诿过、行动不力等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宰相制度在机构设置上的特点是(    )
    A . 职责不清效率低下 B . 分权制衡服务皇权 C . 君相矛盾不断激化 D . 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 8.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如图为唐天宝元年(742年)人口密度图。这反映出当时(    )

    A . 户籍管理更加严格 B . 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 C . 全国人口大幅增长 D . 南方开发程度超越北方
  • 9. (2024高二下·南沙期中) 唐初,薛元超以门荫入仕,高宗时官至宰相。他曾说:“吾不才,富贵过人。平生有三恨: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崔、卢、李、郑、王五姓);不得修国史。”这反映了当时(    )
    A . 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B . 政治制度的导向 C . 历史传承得到强化 D . 门阀势力的衰弱
  • 10.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唐朝时,社会上开始流行关于人际交往、交游宴饮、宾客答谢时必备礼仪的简化手册,有个叫许敬宗的世家子弟还编撰了一本《书仪》,根据不同的节气、时令,向读者提供书信往来所需的套话、虚词,是一本"典雅"书信的写作模板。这种现象表明(    )
    A . 市民阶层壮大 B . 阶层流动增强 C . 门阀贵族消亡 D . 社会崇尚虚荣
  • 11.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北魏始行的均田制一直推行至唐朝中叶。均田制以土地国有、计口授田为原则,摧毁大族豪强的庄园经济,使一批自耕农和庶族地主得以产生,并参与分享文化和权力。均田制的推行(    )
    A . 抑制了土地买卖与兼并之风 B . 有利于推动选官制度转型 C . 铲除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 D . 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控制
  • 12.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在“一五”时期我国国民经济以平均每年11.3%的高速度增长,但物价指数的年均上涨幅度却只有1.1%,这主要是因为(    )
    A .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 本身的经济基础薄弱 C . 部分产业保留私有成分 D .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 13. (2024高一下·汕头期中) 下表是17至18世纪中国白银购买力情况。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 .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B . 赋役的货币化导致白银贬值 C . 商业税成为政府主要税源 D . 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 14.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如表反映了1781-1831年英国人口、粮食进口和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情况,这说明该时期英国(    )

    时 间

    人口(百万)

    净进口(%)

    粮食总产量(指数)

    1781

    7.04

    0

    136

    1791

    7.74

    2

    147

    1801

    8.66

    5

    159

    1831

    13.28

    12

    226

    注:粮食总产量(指数)以1700年为100。

    A . 对世界粮食市场依赖性的增强 B . 工业革命大大推动城市化发展 C . 农业发展速度严重滞后于工业 D . 出现外国移民大规模流入现象
  • 15. (2024高三下·赣州期中) 列宁曾指出:“只要我们还生活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资本主义在俄国就有比共产主义更牢固的经济基础。......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的办法有(    )
    A . 通过工业化以改变阶级结构 B . 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防实力 C . 实行家庭经营促进农业发展 D . 恢复市场作用增强经济活力
  • 16. (2024高三下·高州模拟)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欧洲今天已比较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下去了,建立更平衡的联合和更名副其实的伙伴关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意在(    )
    A . 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B . 联合欧洲消除滞胀危机 C . 调整与西欧国家关系 D . 加大与苏联对抗的强度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 17.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边疆民族关系】

    材料一: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热点和焦点在北方,特别是与匈奴的关系。秦汉之际,匈奴的势力逐渐强大,从高祖到汉武帝即位初,汉匈都一直有和亲之约。但从汉武帝开始,汉匈双方发生了近五十年的战争,到汉光武帝时,匈奴分裂南北两部,南匈奴附于汉,走上了与汉民族融合的道路,北匈奴被迫西迁。匈奴势力进入西域后,通过乌孙间接地开始控制西域,而汉朝通过和亲使政治势力进入西域,使匈奴势力呈消减的趋势,到汉昭帝时,匈奴势力有抬头之势,宣帝继位后出兵匈奴,加上匈奴内部不.和,逐渐结束了匈奴对西域的控制,西域都护成了西汉的一级地方政权。秦始皇时开始对西南少数民族进行治理,到汉武帝时,为了断匈奴臂,派张骞出使西域,加深了汉武帝对西南少数民族的认识,最终设立益州等郡进行管理,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与汉民族的关系。

    ——摘编自王文光《秦汉时期民族关系互动述论》

    材料二:清朝入关后,随着对边疆地区统治的扩大,理藩院职掌范围也扩大到西北、西南边疆地区,成为清朝管理少数民族的中央机构。在东北地区实行军府制,设立将军,兼管军政和民政;在西北地区主要采取军府制统治,设伊犁将军,总统天山南北的军务与民政,并设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在北疆的蒙古族聚居的地区推行盟旗制度;在西藏地区则根据当地的宗教信仰特点,通过西藏的上层,实现政教合一的统治体制;其他如在西南地区仍袭明制,实行土司制度。清政府通过封爵、给傣、联姻、朝觐制度等措施,极尽拉拢、抚绥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清政府在东北、外蒙古和西北边境,设置了一系列军事哨所,此外,清政府还在东北、西北、蒙古地区设置台站,开辟驿路。

    ——摘编自张艾力娜布琪《清代民族政策略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措施。
  • 18.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粮食安全与社会发展】

    材料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建立于1931年,它位于三省交界的大别山区,山地和丘陵占地面积大,水系发达,水灾易发。粮食短缺一直是根据地长期面临的一个重大困难。1931年5月,鄂豫皖中央分局发出《关于举行粮食运动周的事》的通告:1934年4月,发出《鄂豫皖省委在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中关于武装保障春耕春收的布置》等一系列文件,并多次组织进行春耕、秋耕、秋收运动,促进粮食生产。

    ——摘编自许庆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粮食政策评述》等

    材料二: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扭转了农业生产长期停滞的局面,粮食产量连年大幅增长,不仅解决了百姓吃饱饭的问题,而且正从“吃饱”向“吃好”转变。我国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3亿吨提高至2013年的6亿吨,人均占有粮食从1977年的297.7公斤上升到2017年的444公斤。

    ——摘编自《奇迹的创造——中国农业发展经验浅分析》等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长期面临粮食短缺问题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实现从“吃饱”向“吃好”转变在农业方面所采取的举措,并谈谈你对我国粮食问题的认识。
  • 19.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体育运动与体育精神】

    材料一:西周实行官学教育,贵族垄断了教育。教育内容为“六艺”,其中“乐”、“射”和“御”是贵族的体育课,有明显的军事和教化目的。春秋战国私学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民间平民体育也逐渐盛行。上流社会热衷骑射行礼、投壶下棋。中下层流行郊游、蹴鞠。军中盛行武艺、角力,如魏国吴起常用负重跑、跳来锻炼士兵体能,将“魏武卒”打造成了精锐之师。医学家和养生者好导引行气养生之术,形成了“养神”和“养形”两大派别。古代体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内,追求身心自我完善,不事竞争、注重养生、形体自娱的体育文化形态。

    ——摘编自陈祥奎《轴心时代的中国与希腊体育比较研究》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贵族教育强调通才教育,具有重视体育的传统。这种传统在资本主义兴起后更得到强化,1693年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提出培养有“文雅风度”、“勇敢精神”、“健康体魄”,聚敛资本,使自己得到幸福的绅士。从此,身心并重成为绅士追求目标,体育活动成为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绅士体育”兴起。产业革命发生后,绅士们追求财富、享受生活,追求高品质的人生目标,推动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在产业革命和“绅士体育”影响下,健康和娱乐的需求空前增长,以足球、橄榄球、网球、射箭、击剑、高尔夫、水上和冰上项目等为代表的“户外运动”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美】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体育运动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绅士体育”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 20. (2022高三上·沙市区月考) 【中共中央驻地的变化】

    材料: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直至新中国的成立,中共中央驻地曾不断迁移。

    中共中央驻地变化情况简表(部分)

    驻地

    时间

    驻地

    时间

    上海

    1921年7月-1922年10月

    瑞金

    1933年春-1934年10月

    广州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前-1923年9月

    瓦窑堡

    1935年12月-1936年7月

    上海

    1923年9月-1927年4月

    延安

    1937年1月-1947年3月

    武汉

    1927年4月-1927年10月

    西柏坡

    1947年3月-1949年3月

    上海

    1927年10月-1933年春

    北京

    1949年3月开始迁往

    ——据林录《中共中央驻地变化情况》,

    近代以来,中共中央驻地发生了多次变化,从材料中选取一个有关中共中央驻地变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分析。(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