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惠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第一...

更新时间:2022-10-12 浏览次数:35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2023高二下·七台河期末)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三皇五帝”说法不一,其事迹也多由神话传说构成,但《周礼》《史记》等古代史书均有记载。这一古史系统(    )
    A . 证实了三皇五帝确有其人 B . 象征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 C . 说明君权神授观念源远流长 D . 反映了先民创造历史的轨迹
  • 2. (2022高二上·红塔期中) 诸侯相,统领百官,汉初多由功臣担任。文景时期,多选宽厚长者任诸侯相;汉武帝后,众多儒生被选任诸侯国的相、中尉和内史等官职,“傅相皆儒者,旦夕讲诵,足以正身虞意”。上述变化反映出,西汉(   )
    A . 注重推进移风易俗 B . 行政中枢权力转移 C . 主流治国理念变动 D . 郡国并行体制完善
  • 3. (2022高一上·枣庄月考) 据史书记载,西域古国高昌国原本保持有土地自由买卖的习惯。公元640年,唐灭高昌国,置高昌县,后来又设安西都护府进行统辖。自此以后,该地的土地自由买卖现象逐渐消失。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 . 经济区域化分工范围扩大 B . 中国经济重心向南方迁移 C . 唐朝重视保护自耕农经济 D . 中央集权不利于西域发展
  • 4. (2022高三上·惠州月考) 北宋时,宰相和枢密院各掌文武二柄,彼此牵制。只有当战事爆发时,宰相才会兼任枢密院长官,兼具文武大权于一身。进入南宋后,出现了宰相长期兼任枢密院长官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    )
    A .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B . 北宋冗官问题弊端显露 C . 南宋面临国防压力更大 D . 宰相权力反弹威胁皇权
  • 5. (2022高三上·惠州月考) 明清时期,李时珍十年中多次远行,踏遍青山尝百草;徐霞客头戴“远游冠”,手拄铁杖,游遍“九州五岳,问奇名山大川”;顾炎武遍游华北,写下《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些学术考察旅游活动(    )
    A . 深受宋明理学思想的影响 B . 反映市民阶层的需求 C . 旨在总结古代科技的成果 D . 体现文人的闲情逸致
  • 6. (2022高三上·尚志期中) 下图为洋务派创办的军用企业和民用企业数量变化曲线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B . 追求利润渐成洋务运动的宗旨 C . 洋务派创办的企业由军用转变为民用 D . 民用企业应军用企业需要而生
  • 7. (2024高一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月考) 戊戌变法前后,因日源词“领土”的输入,国人开始零星地运用这一新概念:自1905年起,该词不仅为大量新式知识分子所运用,而且见诸官方文书;辛亥革命前夕,“领土”更是取代“版图”成为中国最为核心的疆土概念。这反映了(    )
    A . 国人对主权的强烈诉求 B . 西学东渐影响语言结构 C . 民众深受日本文化影响 D . 辛亥革命提升民族意识
  • 8. (2022高三上·鹿寨开学考) 据统计,自武昌起义成功至1913年年底,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公益团体。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大到国家的行政建设,几乎都或多或少地有这些团体的踪迹。这主要是由于当时(    )
    A . 传统伦理观念崩溃 B .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C . 政策环境相对宽松 D . 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 9. (2022高三上·惠州月考) 历史学家陈垣在1943年写道:“至于史学,此间(指北平)风气亦变。从前专重考证,服膺嘉定钱氏:事变(指卢沟桥事变)后颇趋重实用,推尊昆山顾氏;近又进一步,颇提倡有意义之史学。”这些变化体现出(    )
    A . 西学东渐的影响 B . 学界对考据之学的排斥 C . 学者的时代担当 D . 政府对学术方向的引导
  • 10. (2022高三上·惠州月考) 1956年党的八大政治报告提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表明党(    )
    A .   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思想 B . 确立以发展农业为中心的经济方针 C . 把经济建设的重心转向农业和轻工业 D . 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
  • 11. (2024高三下·长春模拟) 公元4世纪早期,罗马帝国大土地所有者残酷剥削奴隶和隶农,并以托庇为名,不断兼并个体农民土地,同时他们的经济和政治独立倾向也日益加强。这表明当时罗马(    )
    A . 庄园经济开始分裂 B . 社会转型进程加快 C . 农业生产日益衰退 D . 封建生产关系瓦解
  • 12. (2022高三上·惠州月考) 下图是新航路开辟后的物种交流图。该图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洲际物种交流频繁 B . 世界联系日益增强 C . 饮食文化相互融合 D . 自然环境状态改变
  • 13. (2022高三上·惠州月考) 1693年,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强调“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主张从儿童的衣、食、住、行,以及加强锻炼入手,以增强他们的体质,促进身心和谐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   )
    A . 弘扬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B . 适应工业化的社会诉求 C . 推动了启蒙运动高潮的到来 D . 催生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 14. (2022高三上·惠州月考) 1787年5-9月,美国制订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以下为美国制宪会议的参会代表情况表。据此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    )
    代表 土地投机者 高利贷者 工商航运者 持大量公债者 奴隶主
    人数 14 24 12 40 15
    A .   顺应了自由主义时代潮流 B . 体现了主权在民原则 C . 旨在维护实际的集团利益 D . 实现了自由平等理念
  • 15. (2022高三上·惠州月考) 1921年,苏俄决定建立各省经济委员会,协调经济部门工作。此后,政府拨巨款从国外引进矿上机械设备,并对劳动工资进行了改革,以货币取代实物工资,并按照工人技术水平高低评定工资标准。这些做法(    )
    A .   发挥了国家经济调控的作用 B . 调动了各个阶层的生产积极性 C . 促进了苏俄与西方经济交流 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16. (2022高三上·惠州月考) 2015年以来,欧洲经历了二战以来规模空前的难民危机及难民涌入导致的工作竞争,欧盟不得不在内部边境上重启临时管控,民众对难民的排斥情绪有增无减。这种状况被称为欧洲的“再边境化”,该现象表明欧洲(    )
    A .   一体化进程遭遇到严重挫折 B . 难民问题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 . 反经济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 D . 传统治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 17. (2022高三上·惠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云梦秦简《关市律》中提到“为作务及官府市”,这证明了官营商业的存在:在《金布律仓律》等书中都有官府出卖器物、原材料和牲畜的记载,盐、铁更是由官府垄断经营,利润巨大。《汉书·食货志》曾引援董仲舒的说法,商鞅变法后,官府的“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西汉初期在“无为而治”的大环境下,官营商业有所削弱,但汉武帝又实行盐铁官营政策。东汉把盐、铁统改为各郡国主管,实行“民营官税”,仅仅个别郡仍由官府经营采矿、冶炼和铁器销售,虽然东汉依然存在其他官府手工业部门,但总体上其官营商业的规模已经无法与西汉相比。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茶盐本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茶盐之税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官府经营茶盐,与民争利,实为下下策,不仅获利不比通商多,而且由于“利之所诱,虽曰刑人,号痛之声动乎天地,弗能禁也”,也极易导致人民的反抗,威胁朝廷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宋王朝又几次变异茶盐之法,或禁或驰,致使社会秩序更加不稳。因此进步的士人主张“今日之宜,莫如一切通商,官勿卖买,听其自为”,“诏天下茶盐之法,尽使行商,以去苛刻之刑,以息运置之劳,以取长久之利”。

    ——摘编自徐红《两宋时期士大夫商业思想探析》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和西汉中后期强化官营垄断商业的共同目的。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官营商业的发展趋势,并简述材料二中两宋时期士大夫商业思想主张的意义。
  • 18. (2022高三上·惠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晚清时期的郭刘之辩

    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向各方征集兴办洋务“求强”的意见、方法与谋略。时任地方官员的郭嵩焘积极响应,把自己的主张和观点写成《条陈海防事宜》上奏,同时把奏折给同僚刘锡鸿看,请他评论。刘锡鸿也把此事记录了下来。

    嵩焘窃谓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策,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一节也。故先欲通商贾之气…(洋人)以保护商贾为心,故能资商贾之力以养兵…盖洋人皆有保护商贾之心,而于地方官多所捍格,此即因其意所向利导之者也。(西方各国的轮船、铁路等,主要是商人制造,经济实力在商人而不在国主,政策起着调控作用)是以国家大政,商贾无不与闻者。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折

    洋人之商贾与闻政,官商相保卫,资商力以养兵,非其法较中国为善也,情形迥不侔也。洋人所谓国主,无异乡里中之首事;所谓官,无异乡里中之富室大家。国主由公众举,畀以一定分禄,承办一国之事,而不能专断其事,遇事则集富室大家及一国之众而公议之。…中国天下为家,已更数千载,政令统于一尊,财富归诸一人,尊卑贵贱体制殊严,士农工商品流各派。涣汗(帝王的圣旨、号令)颁而八方罔不承听,矧(况且)其在逐末之人何得妄参国是…夷狄之道未可施诸中国也。中国制治必须朝廷操利权。利不足操朝廷之权,然后可冀效诚于商贾;使富商大贾视官宦如帝天,偶一盼睐便可以为至荣极宠,斯匍匐以献其财力而惟恐不纳矣。

    ——刘锡鸿《论时事书偶笔》

    1. (1) 比较两人的观点,其具体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 (2) 综合上述材料,从作者视角和史料价值的角度,你如何看待郭刘之辩。
  • 19. (2024高一下·成都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早期,教会认为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每当夜色降临,欧洲各地城市会实施宵禁。16、17世纪,人们对黑夜有了新认识,赌博、跳舞等晚间娱乐活动已是宫廷贵族日常生活。17世纪中后期,城市普通市民也开始享受夜晚生活,英国咖啡馆、餐厅、小酒馆可以通宵开放。18世纪是欧洲城市夜晚急剧变化的时期,一些城市夜晚也不再关闭城门,甚至连城墙都推倒了。进入19世纪,夜生活的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巴黎最有特色的夜生活在拱廊,夜晚的拱廊遍布汽灯,灯火辉煌,是巴黎最大的购物场所。伦敦也出现了斯特兰德广场、莱斯特广场和皮卡迪利广场三大夜生活商贸中心。

    材料二:进入18世纪后期,夜晚劳动的行业比比皆是。1816年英国棉纺织厂的女工和童工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4一18小时,其间用餐时间只有40分钟。类似的状况引发了劳工群体的抵抗。在这一时期,劳动时间向夜晚不断延伸,出现了轮班工作和“三班制”劳动方式,夜间劳动从此成了劳动制度的组成部分。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欧洲市民夜间生活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一19世纪欧洲夜间生产劳动的主要特点。
  • 20. (2022高三上·惠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简表

    历史时期 辉煌成就 奋斗历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开天辟地:
    完成救国大业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艰难的历程。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天换地:
    完成兴国大业
    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翻天覆地:
    推进富国大业
    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惊天动地:
    推进强国大业
    中国经济摆脱疫情,取得长足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颁布《民法典》,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一步完善。努力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全球化发展。

     

    ——摘编自《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请你选取一种观点,自拟论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