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3-01-12 浏览次数:110 类型:期中考试
一、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 1. 书写展示。用正楷字誊写下面的句子,注意书写正确、行款整齐。

    ㅤㅤ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

  • 2. 看拼音写词语。

    ㅤㅤ梦是充满力量和光明的。百年前,多少有志之士为中国梦而英勇奋战,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zǎn dīng jié tiě地指挥下,pān dēng棋盘陀顶峰击退rì kòu ;如今中华儿女继承革命先烈的遗志,jiān qiáng bù qū,努力拼搏,以háo mài的步伐向前挺进,让中国巍然yì lì在世界的东方。

二、选择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分)
  • 3.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méng) 单(bó)璨(cuī) 干(gù) B . 腿(chǎ) 媚(wú) 装(wéi) 迤(wéi) C . (qiān) 参(cī) 提(gōng) 开(huō) D . 着(qíng) 视(kuī)然(yǎn) 桃(pán)
  • 4. 下列加点字读音、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路转溪桥忽 风吹草低牛羊    B . 来就菊花 千磨万击坚劲 C . 明月枝惊鹊 萋萋满情    D . 日暮客愁 客舍青青柳色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分)
  • 5. 查字典(见图)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将序号填入横线内。
    1. (1) 经过建设者的不懈努力,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风火山隧道终于全线通了。
    2. (2)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3. (3)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籍、年龄、职业都不同,但此刻却紧紧团结在一起。
    4. (4) 雄伟的大桥像一条银色的腰带,横在宽阔的江面上,气势非凡。

       

四、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 6. (2020六上·瑞安期末) 用下面句子赞扬“疫情期间医护工作者舍小家顾大家,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抗疫一线”的精神,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位卑未敢忘忧国。 B . 横眉冷对千夫指。 C .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D .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 7. 下列句子中,分号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是大地的女儿,冬天把我孕育;春天把我降生;夏天把我抚养;秋天催我入睡。 B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C . 潮水涨来时,我拥抱着他;潮水退去时,我扑到在他脚下。 D . 微笑,是一缕温暖的阳光;微笑,是寒冬中的炉火;微笑,是艳阳下的清风。
  • 8. 下列对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 “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桑娜沉思着。(语言描写) B . 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举起磨盘大的石头砸向敌人。(动作描写) C . 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外貌描写) D .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的宏伟建筑。(环境描写)
  • 9. 关于文章阅读方法,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阅读文章时,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也需要逐字逐句地读。 B . 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C . 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 D . 阅读的时候,既要读进去,又要想开去,可以深化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 10. 下面带点的词不能表示“说”的意思的一项是(    )
    A . 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看着全国代表陆续进入会场,爷爷一脸兴奋,轻声嘟囔着:“新时代,新征程,祝祖国繁荣昌盛。” B . 刚打开“学问通”,手机就关机了,小林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这可怎么办呢?” C . 我写完作业,坐在书桌前琢磨着:“我该去哪里玩一下呢?” D . 老师一公布因为疫情不能秋游一事,同学们便窃窃私语:“这疫情何时才是个头啊!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6分)
  • 11.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 (1) [遇见最靓的景]轻叩诗歌的大门,我们看到了苏轼笔下“,白雨跳珠乱入船”的西湖雨中美景:欣赏了宋词里“,听取蛙声一片。”的田园风光。
    2. (2) [遇见最真的情]“祖宗疆土,,不可以尺寸与人。”这是抗金名将李纲坚守祖国每一寸土地的爱国誓言:“红军不怕远征难,”,这是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3. (3) [遇见最美的人]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在红军长征途中的老班长,还认识了的桑娜夫妇。
六、阅读实践(35分)
  • 12. 追忆历史记忆 感怀峥嵘岁月

    [材料一]

    ㅤㅤ①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ㅤㅤ②“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ㅤㅤ③“中国共产党万岁!”

    ㅤㅤ④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节选自《狼牙山五壮士》

    [材料二]

    ㅤㅤ①1938年5月的时候,东北抗日联军的一支部队,牺牲了不少战士,只剩下八个人,她们是冷云、胡秀芝、杨贵珍、安顺福、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和李凤善。

    ㅤㅤ②10月的一天,太阳从地平线升了起来,乌斯浑河西岸弥漫着滚滚销烟。女战士们手中已经没有一颗子弹了。由于她们八人都不会游泳,宁愿战死也绝不苟活。”冷云说。

    ㅤㅤ③女战士们一致同意过河,她们相互搀扶着走向乌斯浑河。就在这时,几颗子弹突然飞了过来,冷云想去抱住她,却被一颗子弹打中了肩。胡秀芝将她扶住,安顺福抱住王惠民。这时,敌人更加疯狂了,忽而搀扶着站起。水流很深很急,但她们依然向着乌斯浑河的深处前行。这时,激起了很高的浪花。浪花过后,河面平静了下来

    ——节选自《八女投江》

    1. (1) 阅读材料二,并给材料二添加一个小标题,恰当的是(    )。
      A . 敌人反扑 B . 敌人偷袭 C . 准备渡江 D . 英勇投江
    2. (2) 材料一既写了战士们的群体形象,又写了个体形象,这是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强化了描写的层次感,突出了五壮士英勇无畏的牺牲精神。

      B.这样写更能突出五壮士的团结爱国,又体现了每个战士的英雄气概。

      C.全面而又细致地展现了五壮士壮烈跳崖的情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D.战士们一起战斗的场面会比个体战士描写得更加精彩。

    3. (3) 材料一二关于“点面”的描写,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二都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不同之处是材料二罗列了多个点,材料一聚焦一个点马宝玉。 B . 材料一二都罗列了多个点,写了多个人物。 C . 材料一二都是面的描写,没有点的描写。 D . 材料一二都没有面的描写,只有点的描写。
    4. (4) 结合材料一二,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壮士望着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是因为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 B . 面对眼前的两条路:战死或被俘,女战士们一致选择战死,可见她们有着视死如归、英雄顽强的精神。 C . 材料一二这样的描写手法,层次感及画面感很强,既让我们感受到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塑造了令人深刻抗日英雄的群体和个体形象。 D . 材料二中提到的“太阳从地平线升了起来,乌斯浑河西岸弥漫着滚滚销烟。”这句话属于环境描写,进一步说明天气很好
  • 13. 坚守那份初心 怀揣美好梦想

    [材料一]

    ㅤㅤ①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ㅤㅤ②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ㅤㅤ③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ㅤㅤ④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ㅤㅤ⑤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ㅤㅤ⑥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ㅤㅤ⑦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ㅤㅤ⑧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ㅤㅤ⑨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ㅤㅤ⑩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节选自《桥》

    [材料二]

    ㅤㅤ学校坐落在山脚下的大坝上,从学校大门出来走百多米就有一条小河,小河上的一座石桥年久失修,老葛每天都要到石桥上走走、看看、修一修、补一补。

    ㅤㅤ由于前几天连续的暴雨,山洪暴发,河水开始猛涨。这天早晨,老葛一来到桥头就惊呆了。只见那汹涌的洪水,怒吼着从山上冲下来,挟带着大量的泥沙、石块、树枝,奔腾着,冲到桥洞口,往下游狂奔。老葛站在桥头,感到石桥仿佛在颤抖,在呻吟。老葛的心,一棵大桃树,如一只下山的猛虎,横在那里,不走了

    ㅤㅤ老葛冲到桥洞口,用手不停地拉扯着大桃树。大桃树卡在那里,死死地,不停地狂涌着往桥上扑。树上的漂浮物越聚越多,越堆越厚。

    ㅤㅤ老葛站在桥上,望着桥上汹涌而来的洪水和惊马般横冲直撞的树枝、竹木、乱草,双腿开始颤抖,再不想办法,这桥肯定是保不住了。桥垮了,跳下水,用手撕扯着挂在大树上的一些树枝、乱草……

    ㅤㅤ洪水退后,老葛拿出家中的积蓄帮忙把桥加固。当学校校长和村主任过来时,老葛只说了一句:“我想给孩子们再上一堂课。”原来老葛是一位退休老师。

    ——节选自《守桥》

    1. (1) 根据材料二的故事内容,填写关键词,补充故事轴。

    2. (2) 材料一二中画线的句子属于描写,这样写的好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材料一中两处描写洪水的句子,可以看出情况越来越危急。

      B.材料二中划线的句子交代了洪水来势凶猛、情况危急,渲染紧张气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材料一二中划线的句子,都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让人物形象更鲜明。

      D.材料一二中划线的句子,告诉我们描写水凶猛的句子越多,小说的情节就越精彩。

    3. (3) 材料二关于题目“守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守桥是主人公老葛退休后义务承担起来的“工作”,没有什么意义。 B . 守桥概括了文章中老葛在洪水中奋力守桥的这一主要情节,让小说达到了高潮。 C . 主人公老葛守住了学校门前河上的小桥,守住了孩子们上学的路,同时,表现出他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尊重与热爱。 D . 守桥作为题目有象征意义,联结着老葛这一位退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牵挂,也联结着老葛与教师这一职业的关系。
    4. (4) 材料一二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人物形象。照样子摘录一处,并写一写感受到的人物形象。
       

      《桥》

      《守桥》

      摘录句子

      ㅤㅤ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感受到的

      人物形象

      ㅤㅤ“冲、揪、吼”一系列动作准确地写出了老支书的果断和愤怒,“凶得像只豹子”,神态描写刻画了一个不徇私情的老支书形象。

  • 14. 放飞科技梦想 创造美好未来

    [材料一]

    ㅤㅤ2022年10月12日,喜迎党的二十大,中国十年科技成就吸引多国记者目光。据悉,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6000多项展览要素,巨大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见证着中国太空探索的足迹。从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到嫦娥探月“三步走”圆满完成,我国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摘自《凤凰网资讯》

    [材料二]

    ㅤㅤ据国家航天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6月30日,将625颗航天器送入太空。目前,我国在轨工作航天器约600颗

    ㅤㅤ无论身在何处,“北斗”帮你导航定位;足不出户;地处偏远,通信卫星助你联网无忧……十年来,推动牵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全面服务国计民生,不仅如此,服务美丽中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

    ——摘自《光明日报——聚焦中国航天: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

    [材料三]

    ㅤㅤ2021年北京时间6月17日9时22分,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组成,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于9时30分左右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天地通话。

    ㅤㅤ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将为后续空间站建造及应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空间站的用处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A.NASA对空间站的介绍中曾说,用于研究太空中的生活和工作“会使人类探索更深的太空成为可能”。

    B.在空间站上可以开展地面上无法进行的科学研究,比如观测地球上因为大气遮挡而难以观测的星体,利用微重力环境合成合金材料或蛋白质晶体等等。

    C.而发展空间站本身也能让人们获益,例如宇航员的清洁水系统可以用于水质净化和污染治理,天宫二号就曾做珠江口地区围填海变化监测。

    1. (1) 根据材料,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设6个展区,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6000多项展览要素。(    )

      ②据国家航天局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2年6月30日,位居世界第二。(    )

      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杨利伟组成。(    )

      ④6月23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天地通话。(    )

    2. (2) 下列选项中,与三则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光明日报》中提到:从载人航天取得重大进展,到嫦娥探月“三步走”圆满完成,十年间,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B . 《光明日报》中提到:十年来,中国航天空间应用全面发展,推动牵引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等全面服务国计民生。 C . 空间站的用处很多,在空间站上可以开展地面上无法进行的科学研究。 D . 《凤凰网资讯》中提到:展厅里,巨大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见证着中国太空探索的足迹。
    3. (3) 如果要了解航天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我会阅读材料。通过阅读材料,我了解到了航天技术可以帮助我们:①;②;③
    4. (4) 在二十大召开之际,如果你是一名记者,看到了展厅里巨大的神舟十二号返回舱,你最想说什么?请联系生活,结合材料内容。
七、习作表达
  • 15. 习作表达

    ㅤㅤ樊锦诗从青丝到白发,只做一件事,奔赴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文化苦旅;黄文秀在自己青春正盛的岁月,选择泥泞的乡村,反哺家乡,她的青春怀揣梦想……每个人都有梦想,会有微笑、激动、幸福、烦恼、悲伤、不安……

    ㅤㅤ习作提示:请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词语,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具体的事例,不少于45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