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月桂酸 熔点为 ;月桂酸和 均难溶于水。该工艺条件下,稀土离子保持 价不变; 的 ; 开始溶解时的pH为8.8;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相关pH见下表。
离子 |
|
|
|
|
开始沉淀时的pH | 8.8 | 1.5 | 3.6 | 6.2~7.4 |
沉淀完全时的pH | / | 3.2 | 4.7 | / |
②“操作X”的过程为:先,再固液分离。
①还原 和 熔融盐制备 时,生成 转移 电子。
② 用作氢氧燃料电池电极材料时,能在碱性溶液中高效催化 的还原,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①完成化学方程式: 。
② 催化丙烷脱氢过程中,部分反应历程如图1, 过程的焓变为(列式表示)。
③ 可用于 的催化氧化。设计从 出发经过3步反应制备 的路线(用“→”表示含氮物质间的转化);其中一个有颜色变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ⅰ)
(ⅱ)
①下列有关 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有。
A.加入少量硫酸,溶液的pH不变
B.加入少量水稀释,溶液中离子总数增加
C.加入少量 溶液,反应(ⅰ)的平衡逆向移动
D.加入少量 固体,平衡时 与 的比值保持不变
② 时, 溶液中 随pH的变化关系如图2。当 时,设 、 与 的平衡浓度分别为x、y、z ,则x、y、z之间的关系式为 ;计算溶液中 的平衡浓度(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稀溶液中,一种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A)与其所吸收光的波长( )有关;在一定波长范围内,最大A对应的波长( )取决于物质的结构特征;浓度越高,A越大。混合溶液在某一波长的A是各组分吸收程度之和。为研究pH对反应(ⅰ)和(ⅱ)平衡的影响,配制浓度相同、 不同的 稀溶液,测得其A随 的变化曲线如图3。波长 、 和 中,与 的 最接近的是;溶液 从a变到b的过程中, 的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实验步骤:①在反应器中,加入氯乙酸和5mL水,开始搅拌,慢慢滴加饱和碳酸钠溶液,至溶液的为7~8,然后加入2.5g苯酚,再慢慢滴加35%氢氧化钠溶液至;
②将反应器置于油浴中缓慢加热,维持此温度;
③移去油浴,用浓盐酸调 , 析出固体,抽滤,水洗2~3次,再用乙醇溶液洗涤,得到粗产品;
④加入少量三氯化铁和浓盐酸,升温至 , 滴加双氧水,反应 , 升温使固体溶解,慢慢冷却,析出固体,抽滤,洗涤,重结晶。
完成下列问题:
编号 | Na2SO4溶液 | AgNO3溶液 | 现象 | |||
体积 mL | 浓度 mol·L−1 | 体积 滴 | 浓度 mol·L−1 | 混合后Ag+浓度mol·L−1 | ||
① | 1 | 1 | 3 | 2 | 0.2 |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
② | 1 | 1 | 3 | 0.5 | 0.05 | 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
③ | 1 | 1 | 3 | 0.1 | 0.01 | 有些许浑浊 |
④ | 1 | 1 | 3 | 0.01 | 0.001 | 无明显变化 |
实验一中产生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实验一中编号④无明显变化,若要产生浑浊,溶液中c(SO)理论上至少达到mol·L−1。若向l mL某浓度的Na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3滴0.1mol·L−1AgNO3溶液,分析上面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混合液中c(SO)=1mol·L−1时不会产生Ag2SO4沉淀
B.混合液中c(SO)=0.1 mol·L−1时不会产生Ag2SO4沉淀
C.无论SO浓度大小都会产生Ag2SO4沉淀
D.若使用0.01 mol·L−1AgNO3溶液,可基本排除SO对Cl-检验构成的干扰
实验二:
编号 | AgNO3浓度/mol·L−1 | 现象 | 滴加硝酸后的现象 |
① | 2 |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 滴加稀硝酸,沉淀大量溶解;改加浓硝酸,沉淀较快消失 |
② | 0.5 | 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 滴加稀硝酸,沉淀基本消失 |
对于Ag2SO4溶于硝酸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完成假设二。
假设一:NO对Ag2SO4溶解起作用。
假设二:。
编号 |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① | 取少量Ag2SO4于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 | 固体不溶解 | |
② | 将①的浊液分成两等份 | ||
③ | 向其中一份加入1mL0.1mol/L的NaNO3 , 振荡 | 假设一不成立 | |
④ | 向另一份加入 | 假设二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