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

更新时间:2023-02-09 浏览次数:60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学批评的首要功能当然是“批评”,但“批评”不是“批判”,不只是对作品局限、不足的否定和质疑,也包含着对文学价值的发现与肯定。“批评”两个字的内涵同时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层面,无法割裂开来单独强调哪一面,否则就容易形成误导。很多人似乎觉得对这个时代文学的否定比肯定更重要、更难,这其实是一个最大的误会。事实上,否定的前提是肯定,离开了这个前提,为否定而否定,否定就失去了力量。今天的批评家最缺乏的恐怕还是正常的肯定和发现的能力,他们首先应学会的其实是如何理直气壮地肯定一部文学作品,如何第一时间令人信服地发现一部作品的价值。我认为,一个时代的文学批评最主要的功能,仍然是对这个时代文学价值的正面发现和阐释。批评应行使的使命,是要知道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价值在哪里,并把这种价值发现和阐释出来。如果说文学创作要追求真、善、美,那么文学批评就要发掘蕴藏在作品中的真、善、美,并阐释其何以为真、何以为善、何以为美。文学批评应该在作家和读者之间、作品和文学史之间搭起桥梁,以推动文学走进读者和文学的经典化。面对网络化、数字化时代汹涌而来的海量的文学文本,批评家应该有能力告诉读者哪些值得阅读,哪些是具有经典价值并可以进入文学史的。

    现在文学界有些人将“剜烂苹果”污名化了,使得“剜烂苹果”成了充满敌意的批评行为。无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还是鲁迅所希望的“刻苦的批评家来做剜烂苹果的工作”,其前提都是对“烂苹果”价值的肯定,正因为“烂苹果”有价值,所以即使有“烂”的地方也要去“剜”。用鲁迅的话说,就是“实在有三点:一,指出坏的;二,奖励好的;三,倘没有,则较好的也可以”。因此,对批评家来说,“剜烂苹果”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需要有精准的技艺才不会误伤了“苹果”甚至错杀、毁坏了“苹果”。

    (摘自吴义勤《文学批评如何才能成为“利器”》)

    材料二:

    如果批评家的行为很难有效地影响读者的阅读,他的真知灼见对作家的影响作用也就淡化很多。由于无原则的吹捧泛滥,人们对批评家的正常推荐和真实感受也产生了怀疑。似乎只有“酷评”“骂派批评”才能见出真诚。难道批评的第一要义不是欣赏么?鲁迅曾经把批评家的工作比喻为“剜烂苹果”,但他不是强调批评家面对的作品是毫不足取的烂苹果,而是强调,要从别人以为不屑的烂苹果中剜掉坏的,留下好的,“倘没有(好的——引者注),则较好的也可以”。事实上,批评家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作品的价值,而不是为了显示果敢,把棒喝视作良药。

    其实,批评家的职责就在于发现,要从漫无边际的大量作品中发现好的、较好的作品,从“烂苹果”中剜出仍然可以留下的部分。就今天的文学而言,创作者和接受者的数量都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文学批评何为?我以为它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要从这些海量作品中向读者推荐好的、优秀的、风格突出的、题材独特的、叙述特别的作品。批评是一种阐释。在批评家眼里,作家作品有如一枚硬币。它有两面,批评家应当坦然甚至兴奋地激赏那好的一面,也有权利和自信指出它存在不足的另一面。而这两面有时并不能够剥离,它们经常是一体的,是作家作品风格的组成部分。批评的难点正在这里。

    研究和评论一部作品,既要重视文本,也要留心并知悉作家创作的背景、环境、情感状态,还要适度了解作品的发表、改编以及读者接受等传播史。做到这种立体的观察,一定有助于提高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很多时候,批评家在评价一部作品时并没有做到完整阅读。在文学批评里,能够比较充分体现批评家的能力、对作家创作也颇有帮助的,我认为是关于作家创作的综合论述,也即通常所说的“作家论”。能够在一篇文章里系统梳理某一作家的创作历程、背景、成就、特点和风格,又能够指出其创作中存在的局限、不足和可能上升的空间与路径,那是批评之责,也是作家之幸。

    (摘自阎晶明《期待内部的、立体的批评》)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批评”不是“批判”,不只是对作品局限、不足的否定和质疑,也包含着对文学价值的发现与肯定,而后者更重要。 B . 文学批评是向读者推荐好的作家作品,而作家作品中好的一面与不足的一面经常是一体的,无法剥离,这是批评的难点。 C . 由于无原则的吹捧泛滥,批评家的行为很难有效影响读者的阅读,人们对批评家的正常推荐和真实感受也产生了怀疑。 D . 研究和评论一部作品,如果能够做到立体的观察,一定有助于提高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说服力和可信度,助益文学创作。
    2. (2) 对文中“剜烂苹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烂苹果”不是形容文学作品毫不足取、一无是处,而是指作品本身有问题或缺陷。 B . “剜烂苹果”要有批评的锐气和勇气,拒绝无原则的吹捧,多用“酷评”“骂派批评”。 C . “剜”的前提是对作品价值的肯定,肯定其好的一面,最大限度地保留作品的价值。 D . “剜烂苹果”是个高难度的“技术活”,因为有时“烂”的部分和好的部分是一体的。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 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 B . 创作家大抵憎恶批评家的七嘴八舌 C . 批评如果不对了,就得用批评来抗争 D . 批评家的错处,是在乱骂与乱捧
    4. (4) 对文学批评主要功能的评述,两位作者有什么不一样?请简要分析。
    5. (5) 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列举优秀的批评家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每点不超过10个字。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里情

    田光明

    他是驻我们村的下派干部,住我家后边的瓦房里,在村里轮流吃着派饭。派到我家吃饭时,我去叫他吃饭,母亲叮咛我见了他就叫王伯。在我家吃过几次饭后,我与王伯就熟悉了,他有事了,就喊我给他跑路,多是让我去代销店给他买烟抽。

    在村里,王伯和村里社员一样,行走在田垄之上,扶犁躬耕,种瓜点豆,收种碾打,样样活他都干着。

    每次,王伯从县城来,都要给我带一本书,送我阅读,使我知晓了外面世界的精彩。母亲每每做好吃的,我都要给王伯送去,让他尝尝。

    那年冬天,王伯还送我一件六成新的棉大袄,是带毛毛领的那种。他说是儿子穿过的,他当兵了,就送给我穿。当着王伯的面我试着穿,有点大。母亲笑着说:"合适!合适!"王伯走后,母亲就用红包袱给我包裹上,放在柜子里。说等我上了初中就能穿了

    两年后,上级要求王伯回城里上班。离开村里那天,我也跟在母亲身边,送王伯到山穿下。大家都依依不舍地,跟王伯告别。王伯眼含着泪 , 说了很多感激的话。他说喝惯了这的山泉水,爱吃母亲烙的锅盔馍。还有村里慧婶的手擀面,说得送他的人脸上都挂着泪花。

    我上初中了。寒风刺骨的冬天,我穿着王伯送我的棉大袄,坐在教室里做作业,把手编进袖筒里,就感觉暖暖的,我的字也写得端正而有力。

    那年春节前,母亲准备好了家里头场打的黄豆,晒干的核桃、花椒,攒下的鸡蛋,让父亲用扁担挑着进城给王伯家送去。母亲说城里人大鱼大肉吃多了,就稀罕咱农村的特产。麻麻亮时,父亲肩挑着自家的特产走下山梁,到镇上乘客车去往县城。

    夜幕降临时,父亲回到了家里。他满心欢喜,向全家人说王伯请他吃了碗牛肉煮馍,还是精品的。王伯升到政府一个局当了局长。他还问我的学习情况。特别让我父亲感动的是,王伯坚决不让父亲挤客车,让朋友驾车送父亲到镇上。上下车时,王伯的朋友亲自给父亲开关车门。

    那年以后,每到春节前,母亲都要准备些黄豆、小米、核桃等,让父亲肩挑上去县城,给王伯家送去。记得那年连着下了几场雪。道路不通。外婆又去世了,父亲忙得没能去成王伯家。过年时,母亲总是在念叨,说她过年心里空荡荡的,不踏实。春节后,母亲让父亲去了王伯家,送去些特产和年馍。母亲说,王伯就爱吃咱家磨的面粉。

    父亲过世后,去王伯家送东西的事就落在了我的肩上。我去县城比父亲容易,因为,我家有了一辆摩托车,去县城方便多了。每年我去时,母亲总希望我能多带点特产,她说,你王伯家人多。她还说,别让你王伯说咱乡里人小气,舍不得。

    走进县政府家属院,我敲开了王伯家的门,年事已高的王伯流着泪 , 拉着我的手,长时间不愿放开。老人自责着,他没有给我家帮上哈大忙,让我们还待在农村受苦。我说,现在农村一天比一天好,粮食年年有余,家里也盖起了小楼房。

    那就好!王伯欣喜地说。他又幸福地回忆着他驻村干过的事,问我他设计开挖的那条通村路路况如何?他搞的人畜饮水工程能满足人们生活用水的需求吗?说起往事,他满脸的荣光。他问着村里的张战宏、王福生、姜来喜……他们日子过得咋样?让我代他向他们问好,他还准备了礼物,让我给他们都带上。就连村里几个喜欢抽卷烟的老汉,他都记在心里,让我给他们每人拿一把上好的卷烟叶。

    又是一年,我去王伯家。进得门,我没有见到王伯,他儿子在家。他告诉我,王伯和王婶去了南方女儿家了。王伯儿子招呼我坐下,我们说了几句话,就再也寻不到要说的啥话了,就感觉异常尴尬。我喝了几口茶水,胡乱地说了几句话,就起身告辞。王伯儿子送我出门,他再三强调说,山高路远的,你以后就别来了。你去年送的那些东西,都堆在阳台上。我脸上一阵燥热,就用力地笑着,掩饰着自己的紧张。他恳切地向我说,你有啥事了就打个电话,我尽力去办。

    我向王伯儿子笑着点头告辞,走出了高楼林立的小区。那天,北风呼呼地刮着,把城市刮得灰蒙蒙的。

    回到家里,我兴高采烈地告诉母亲,说王伯和王婶他们身体健康,去了南方女儿家。他儿子接待了我,对我客气热情,我临走时,他要给我带礼品,我坚决拒绝了。

    母亲笑着说我,做得对,一定不能让他们破费。

    母亲又说,待明年了,咱那新品种核桃挂果了,摘下来,先给你王伯送去,让他们尝尝断鲜。

    (原载《安徽文学》2021年10期)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通过王伯“样样活都干着”“送他的人脸上都挂着泪花”“开挖通村路”等情节描写,刻画了王伯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百姓办实事的形象。 B . 小说的结尾“我”向母亲撒了谎,但“我”的谎言终有揭穿的一天,这一天何时到来?到来后的结果如何……未知的后续情节,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 C . 小说中王伯和王伯儿子接待“我”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我”送东西的实际情况和母亲的反应形成反差,既丰富了故事内容,又深化了小说主题。 D . 小说中的“王伯”是线索人物,王伯是与乡村父老“乡里情”的亲历者和见证者,通过王伯亲述驻村时的诸多事件,使小说故事头绪清楚,更加真实可信。
    2. (2)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中母亲当着王伯的面说棉大袄“我”穿“合适”,事后却收藏起来让“我”上初中后再穿,这表现了母亲不愿受人恩惠的特点。 B . 自王伯返城,每到春节前后,母亲都准备好给王伯的特产,父亲和"我"去送特产等作节,表现了家人和"我"对"乡里情"的珍惜。 C . 父亲去世后,"我"承担起每年往王伯家送东西的任务,"我"故意告诉母亲王伯儿子对"我"客气热情,表现了"我"的圆滑世故。 D . 小说中两次写王伯流泪,但流泪的原因不同:王伯离开村时流下的是返城工作高兴白泪;而"我"去看望他时他流下的是自责的泪。
    3. (3)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 (4) 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小说的标题"乡里情"的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大典,字延之,金华人。家世贫贱。大典始读书,为人豪迈。登万历四十四年进士,章丘知县。天启二年擢兵科给事中。中官王体乾、魏忠贤等十二人及乳妪客氏,假保护功,荫锦衣世袭,大典抗疏力谏。五年出为福建副使,进右参政,以归。崇祯三年,起故官,莅山东,寻调天津。五年四月,李九成、孔有德围莱州。山东巡抚徐从治中炮死,擢大典右佥都御史代之,诏驻青州,调度兵食。七月,登莱巡抚谢琏复陷于贼,总督刘宇烈被逮。乃罢总督及登莱巡抚不设,专任大典,督主、客兵数万及关外劲旅四千八百余人合剿之。叙功,进大典兵部右侍郎,世荫锦衣百户,巡抚如故。八年二月,流贼陷凤阳,毁皇陵,总督杨一鹏被逮。诏大典总督漕运兼巡抚庐、凤、淮、扬四郡,移镇凤阳。时江北州县多陷。明年正月,贼围滁州,连营百余里,总兵祖宽大破之。大典会总理卢象升追袭,复破之。急还兵遏贼众于凤阳,贼始退。十一年,贼复入江北,谋窜茶山。大典与安庆巡抚史可法提兵遏之,贼乃西遁。大典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秩十三年,河南贼大入湖广。大典遣将救援,屡有功,进左侍郎。明年六月命大典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仍镇凤阳,专办流贼,而以可法代督漕运。贼帅袁时中众数万,横颍、亳间。大典率总兵刘良佐等击破之,叙赉有差。大典有保障功,然不能持廉,屡为给事中方士亮、御史郑崑贞等所劾,诏削籍侯勘。事未竟,而东阳许都事发。许都者,诸生,负气,愤县令苛敛,作乱,围金华。大典子万化募健儿御之,贼平而所募者不散。大典闻,急驰归。知县徐调元阅都兵籍有万化名,遂言大典纵子交贼。巡按御史左光先闻于朝,得旨逮治,籍其家充饷,且令督赋给事中韩如愈趣之。已而京师陷,福王立。有白其诬者,而大典亦自结于马士英、阮大铖,乃召为兵部左侍郎。逾月,进尚书,总督上江军务。左良玉兴兵,命监黄得功军御之。福王奔太平,大典与大铖入见舟中,誓力战。得功死,王被擒,两人遂走杭州。会潞王亦降,大典乃还乡郡,据城固守。唐王闻,就加东阁大学士 , 督师浙东。逾年,城破,阖门死之。

    (节选自《明史·朱大典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典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秩/ B . 大典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秩/ C . 大典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秩/ D . 大典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秩/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除”,表示授予官职,文言文中类似的词语还有征、辟、举、拜和授等。 B . “中官”,又称中使、内官、内臣、内监等,是宦官的另一种称呼。 C . “东阁大学士”,在明朝是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官员,为正一品。 D . “忧”,指丁忧。朝廷官员在职期间,如若父母去世,须辞官守孝,这叫丁忧。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朱大典被人诬陷,因其子获罪。许都因不满苛政而造反,朱万化招募健儿平乱后,队伍没有解散,朱大典也因纵容儿子通敌叛乱而获罪。 B . 朱大典多次平乱立功,受到朝廷的恩典,获得世荫锦衣百户的殊荣,让子孙因先世官爵而得官。 C . 朱大典不畏强权,面对魏忠贤等人借护卫皇上之功封妻荫子,上书皇帝,极力谏阻。 D . 朱大典据城抗敌,精神可嘉。京师沦陷后,清军进攻金华,潞王投降,朱大典便回到家乡,据城抗敌,过了一年,城被攻破,全家死难。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山东巡抚徐从治中炮死,擢大典右佥都御史代之,诏驻青州,调度兵食。

      ②贼帅袁时中众数万,横颍、亳间。大典率总兵刘良佐等击破之,叙赉有差。

    5. (5) 朱大典战功赫赫,仕途不顺。请结合选文,简要说明原因。
  • 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释】①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祖籍巨野(今属山东)。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中进士,先后担任成武县主簿、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因刚直不阿得罪权贵,曾屡次遭贬,四十八岁时死于薪州任上。这首词是王禹偁任长州知州时的作品。②行如缀:大雁一只连着一只,成排成行,如同缀在一起。

    1. (1)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上片借景抒情,通过云、雨、水村、渔市、孤烟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幅清丽秀美的江南雨景图。 B .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冲天远去的大雁,令作者想到自己不被理解的孤独,触发了作者关于“平生事”的联想。 C . 水村孤烟、天际征鸿的景象让词人倍感伤心,也让他萌发了厌倦官场、退官隐居的念头。 D . 这首词以景写情,因情绘景。词人把“恨”和“愁”加诸本没有思绪的云和雨,实际是要一吐心中的愁闷。
    2. (2)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 “酿酒始祖”,后世多以“杜康”借指美酒,“杜康”一词也经常在古诗词中出现,如“”。
    2. (2) 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形容琵琶女的弹奏像仙曲一般让听者耳朵清明的两句是:
    3. (3) 《劝学》中开头连用几个比喻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并顺势推出“”的观点,强调了广泛学习并不断省察自己的重要性。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6. 语言文字运用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          、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习得性无助常常诱发学生的学习倦怠现象,这虽然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还是会对学生造成比较大的消极影响。持久的学习借怠容易使学生         , 找不到学习的应对策略,从而使学生逐渐对做事情都缺乏信心,对身边的人或事不在乎,           

    学习倦怠所引发的消极学业情绪、认知疲倦和不良氛围,一般会导致学生产生消极的如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学业拖延、厌学恐考、害怕进教室等;课上分心、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等情况诱发的一系列课堂问题行为,学生很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有了以上行为,在上课的时候他就会处处被动,处处落在其他同学的后面,这种学习行为上的落后,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在本课堂所学习的内容,而且还会影响到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 会导致其自学能力的降低,从而对学习产生持久性的消极影响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横线的甸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 7. 请对下述文字提供的信息筛选、整合,概括乡土社会的特征。不超过15个字。

    在一个乡土社会中生活的人所需记忆的范围和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是不同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生活很安定的社会。我已说过,向泥土讨生活的人是不能老是移动的。在一个地方出生的就在这地方生长下去,一直到死。不但个人不常抛井离乡,而且每个人住的地方常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死于斯"的结果必是世代的黏着。这种极端的乡土社会固然不常实现,但是我们的确有历世不移的企图,不然为什么死在外边的人,一定要把棺材运回故乡,葬在祖莹上呢?

  • 8. (2022高一上·深圳月考) 《沁园春·长沙》《红烛》《百合花》《劝学》《师说》《反对党八股》《拿来主义》,是同学们学过的经典文学作品。请仿照下方的例句,任选两部作品,为它们各写一段话,评价作品的特色与意义。

    例句:《背影》,一个站台上的笨拙身影,一段父爱无言的动人回忆,细腻平淡的文字中有着感人至深的力量。

四、 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陶潜《与子俨等疏》中说:“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读书能给人带来收获,看似容易,但读什么、怎么读,却能折射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与发展潜力。一些人读书瞄向“谋生之书”“成功之书”,冷落了经典和“养心之书”,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被列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前10名。有人习惯于手不释卷,独爱翰墨书香,在纸质书卷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有人钟情于视听兼备,喜欢声画共赏,在数字化世界里享受读书的乐趣。数字化阅读确实让阅读触手可及、方式灵活多变,然而也引发了注意力碎片化、内容娱乐化等方面的担忧。

    在学校的读书月活动中,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读书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