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洛阳市洛三高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开学摸...

更新时间:2023-03-08 浏览次数:45 类型:开学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 1.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西周时期封国与夏商不同,把同姓王族或异姓功臣分封到边远的地方或新征服的土地上,由不同血缘的人们组织成一个新的共同体。诸多氏族宗族有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逐渐打破血缘的壁垒,以新的地缘关系,融合成新的族体。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
    A . 推动中央集权加强 B . 瓦解血缘宗法关系 C . 平衡贵族集团利益 D . 助推国家形态发展
  • 2. (2024高三上·潮阳月考) 曹操时尚书陈群创设九品中正制,“此制大体,就当时在中央任职、德名俱高者,由各州郡分别公推大中正一人……由大中正下再产生小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写出评语,吏部据此考核授官。据此可知,该制度旨在(   )
    A . 加强中央集权 B . 加强门阀势力 C . 重建儒家正统 D . 扩大选官范围
  • 3.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宋代实施“盐钞”制度,获得“盐钞”就意味着获得了对食盐的特许经营权。由于食盐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民生必需品,所以“盐钞”成了一种硬通货,在当时还出现了以买卖“盐钞”为主的各类交易市场。这(   )
    A . 改变了社会结构 B . 激发了市场活力 C . 减少了政府收入 D . 扰乱了市场秩序
  • 4.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明成祖时期,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协助皇帝处理各种政务;到宣宗时期,奏章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这表明明代内阁( )
    A . 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B . 削弱了君主的专制中央集权 C . 掌握了中央行政事务决策权 D . 有效制约了司礼太监的权力
  • 5.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咸丰年间,都察院官员文瑞奏表明,“方今之财人不敌(敷)出,已不待言,然犹(还)有入(收入)也”,而天下财赋,东南为重,“顷者(近来)金陵失守,安徽,两湖等处又皆蹂躏无余”“今年少入又不下千万”。材料反映出(   )
    A . 辛亥革命重创清朝封建专制秩序 B . 列强经济侵略破坏小农经济模式 C . 反帝爱国运动打击列强在华势力 D . 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廷的统治
  • 6.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一海外史料看庚子事变》中有一幅漫画,这反映了当时( )
    A . 帝国主义列强合谋门户开放 B . 列强既合谋出兵又各谋私利 C . 帝国主义列强合谋征服中国 D . 列强扶植清政府作为代理人
  • 7. (2023高三下·鲁山开学考) 1903年,《湖北学生界》杂志刊登《痛黑暗世界》,指出“十九世纪之腥风血雨”,已“自大西洋移至太平洋,而演地球上空前绝后之悲惨剧”,中国人应当“奋身跳入二十世纪之新舞台,掷头颅,酒鲜血,以求子孙之立足地者也”。这反映出(   )
    A . 反对君主专制成为时代呼声 B . 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紧迫感 C . 湖北学生引领救亡图存浪潮 D . 揖美追欧思潮的反思与退却
  • 8.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新文化运动期间,《新妇女》《妇女评论》《劳动与妇女》等报刊不断涌现,“英雌”“她”等新词汇也流行一时。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 )
    A . 推动了白话文的全国普及 B . 主要探讨男女平权的问题 C . 冲击了传统的思想与道德 D . 重视社会问题的根本改造
  • 9.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1920年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共产党》月刊,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共产国际与俄共组织情况,同时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组织工作。这( )
    A . 表明中国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B . 反映出知识分子抛弃了民主与科学 C . 意味着中国工人阶级将登上历史舞台 D . 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理论准备
  • 10.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在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提出“商人只要赞助革命,共产党就不没收他们的财产”。他还规定:“累进税法,最为适用;苛税苛捐,扫除干净。城市商人,积铢累寸,只要服从,余皆不论。”这些主张旨在(   )
    A . 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B . 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C . 粉碎国民党经济封锁 D . 顺利进行土地革命
  • 11.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其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因此一切愿意为着共产党的主张而奋斗的人,不问他们的阶级出身如何,都可以加入共产党。该决议(    )
    A . 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力量迅速壮大 B . 表明中国共产党萌发了民族意识 C . 促使国内政治局势得到初步扭转 D . 反映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12.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1947年11月底,蒋介石对已经攻占的陕甘宁等解放区的农地采取了“仍然归原业主所有,但应佃给现在耕种的农民继续耕种”的政策。这反映了国民党(   )
    A . 实践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B . 试图消解土地改革的影响 C . 采取的重点进攻战略已破产 D . 致力于推动乡村建设运动
  • 13. (2024高一下·富顺月考) 1953年,第一次全国普选正值农忙,农民最初积极性不足。但这种情况很快发生变化,很多农民把选民证称为“当家作主证”,和土地证—起放到箱子里保存;还有妇女主动向村干部索要选民证;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因未能参加选举而埋怨村干部。这一变化可以反映当时(   )
    A . 社会动员取得成效 B . 基层民主自治的发展 C . 农民政治地位提高 D . 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
  • 14.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1958年至1961年,国家财政连续四年出现赤字,金额高达172亿元。1965年,国家财政收入473亿元;支出466亿元;收大于支7亿元;并且还清了外债;高价商品都已为平价;各种副食品和工业日用品供应充足。造成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 国家战略的调整 B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 . 国家工业化推进 D . 苏联对中国的援助
  • 15.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现在)恢复和坚持了长期行之有效的各项经济政策”。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这一变化(   )
    A . 有利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B . 表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完善 C . 反映出当时彻底否定了计划经济 D .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 16.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举办了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邀请金砖国家领导人在厦门会晤,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由此可知,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方向是(   )
    A . 致力于构建中华文化圈 B . 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C . 积极推动地区和平稳定 D . 努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 17.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雅典“斯泰西斯法令”规定,凡刺杀僭主者及其世代长子、奥林匹亚竞技会的获胜者等对城邦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拥有在城邦政厅享用终身公餐的特权。该法令的实施有利于(   )
    A . 扩大民主的主体范围 B . 缓和城邦的社会矛盾 C . 保障公民的参政权力 D . 增强公民的集体意识
  • 18. (2023高一下·洛阳月考) 苏格拉底要求人们把关注的对象从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心灵,美德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人只能研究自己的灵魂,去寻找自己心灵中固有的知识和智慧。这一思想(   )
    A . 反对认知外部的世界 B . 特别不重视物质利益 C . 适应商品经济发展 D . 法律体系比较完整
  • 19.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下图可用于说明(   )

    A . 罗马帝国阻碍了亚非文明的发展 B . 波斯帝国重视对古代文化的传承 C . 武力扩张使罗马帝国的疆域辽阔 D . 古希腊繁荣离不开对外殖民活动
  • 20.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亚历山大东征后,在希腊化世界及其周边地区实际上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以地中海和中亚、印度为两端的新交通体系。在张骞到达中亚之前的公元前2世纪中后期,后来的丝绸之路西段(自帕米尔以西)实际上已经开通。这表明( )。
    A . 张骞对丝绸之路的开辟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B . 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历史必然性 C . 希腊文明的传播对丝绸之路开通的贡献 D . 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自古以来就很频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计60分。
  • 21.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韩非子的思想呈现为以法律为核心、术和势力两翼的架构,该思想架构是以君、臣、民为作用链条的。在此作用链条中,君主集法、术、势于一身,而臣和民不过是此宝塔式结构中下面的两个层级;该作用链条的作用顺序是人君驾驭群臣,群臣则要担负起治民的责任。

    ——摘编自陆玉胜《韩非子法制思想的再阐释及其现代意义》

    材料二:秦汉“大一统”帝国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必然要求树立与之相适应的“大一统”的思想权威,而“独荨儒术”是汉代统治思想确立的根本标志。董仲舒借鉴道家、阴阳家的理论,将儒学哲理化,完成了儒家道德学说的宇宙论证明,在儒学史上首次建立了儒学形而上学的基础。此后,儒学不仅由民间升入庙堂,而且更具有了“独尊”的地位。董仲舒经学思想的传播,导致儒学的“子学时代终”“经学时代始”。

    ——摘编自陈寒鸣《“天人三策":武帝对儒学的选择》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法治的思想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独辉儒术”局面形成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董仲舒新儒学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思想与社会”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 22.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儒学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董仲舒)把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装进阴阳的框架,加上一个最高的主宰“天”,成为一种神秘的天人感应论。他所强调的不是从道德伦理意义上探讨人格的完善,而是着重论证君臣父子、夫妻之间“三纲”论之不可移位……但在政治学领域,他的大一统思想却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而且适应于历史发展的潮流。

    ——张岂之《儒学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

    材料二:宋儒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发现经典并非“圣道之全”……宋儒还通过总结汉唐以来经学的种种误区,指出治经应以切于实用为目的,应以讲明圣道、求得义理为旨归。因此,面对异质文化的严峻挑战,首先要起来维护儒家主体文化的神圣性,特别是发掘儒家文化的内在价值,这是一场保卫“圣人之道”的文化战争。

    ——人民网《宋代疑古思潮简论》

    材料三: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潮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品,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有些学人将这两种形态的文化等量齐观,显然不太恰当。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含的内容而言,都以欧洲封建社会存在的最后几个世纪(14~17世纪),即严复说的西方“古学”转向“新学”的阶段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政治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疑古”思潮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以程朱理学为例分析宋代“疑古”思潮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的理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未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试从影响角度加以说明。
  • 23.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抗日战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37年7月25日《新民报》的漫画

    材料二:……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1937年4月5日毛泽东《祭黄帝陵文》

    材料三:毛泽东曾经说过,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内斗必须停止,应当内外有别;为挽救民族危难,人们必须暂时放下分歧,一致对外,共同御敌。大敌当前,危机时刻,各党派、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找到了共同的利益交集。全国抗战高潮的形成与发展,为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全面整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摘自王远启《党际互动合作的经典案例—第二次国共合作浅析》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形势。
    2. (2)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什么特点?
    3. (3) 根据材料二,说明日本侵华对中国民族意识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能够胜利的主要原因。
  • 24. (2023高二下·衡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朝雍正皇帝表示:“夷狄之名,本朝所不讳”,又认为所谓“夷狄”仅是地域上的一种划分,“本其所生而言,犹今人之籍贯耳”,“何得以华夷而有殊视?”否认这是“中外”划分的标准,并认为“尽人伦则谓人,灭天理则为禽兽,非可因华夷而区别人禽也。”

    ——摘编自李大龙《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章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提出少数民族参与国家会议的主张。1912年颁布的《参议员选举法》和《众议员选举法》中,在参众议员的分配问题上,还规定了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

    ——摘编自刘卫宁《民国时期宁夏回汉民族关系研究》

    材料三: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是主张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团结。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党在早期工作中就比较关注民族问题。早在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固原地区(今宁夏)时,就制定了严格纪律,要求尊重当地回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宣传民族平等,受到回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播下了革命火种。1936年5月发布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中提出了党的民族平等主张及对回族解放的关切。1936年10月陕甘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这是我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权。虽然存在时间很短,却写下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史上光辉的一页,是我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尝试。

    ——摘编自郑彦卿、陈卫鹏《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就与经验》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雍正帝对于传统“华夷观’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涉及的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思想基础,并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落实民族政策的意义。
  • 25. (2023高一下·洛阳开学考)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世纪时,由罗马军队修建的公路、桥梁等设施在便利了军队的迅速调遣和给养运输的同时,也用于民用,从而促进了帝国境内居民之间贸易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公路和军营成为较大的平民定居点的核心,带来了凝聚力和安全感,它们也有助于向帝国边境地区传播罗马文化。……罗马人从整个帝国各个种族集团中招募士兵,并利用他们将罗马文化带到行省。士兵学会了拉丁语,了解并服从罗马的法律,采用罗马的宗教。

    ——摘编自王鹤《罗马军队与文化传播》等

    材料二: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三:西学东渐不仅直接影响着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填补了许多中国文化中原来没有的元素。自然科学中的声、光、电、医学等科学技术随着西学东渐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当中,并且通过具有先进思想的国人的学习与研究,中国本地的近代科学也开始形成并且逐步发展。不仅如此,关于近代科学的分类也渐次趋向专门化,形成比较系统的领域。近代的中国随着西学东渐发生着改变,新式的思想和研究方法改变了中国古老的思想文化领域,新领域的开拓和新科学的建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文化的结构。

    ——摘编自王含含《“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军队在罗马帝国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的影响。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西方之间的思想文化交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