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23年中考历史基础复习:八上第二单元 教材知识梳理

更新时间:2023-03-31 浏览次数:219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4九下·金川模拟) “当时诸贤以为西人所以强盛而狎侮我者,因其有铁舰枪炮耳。至彼邦学术、制度、文物,皆不过问。一若得铁舰枪炮即可以抵御彼族。”这一言论(   )
    A . 是洋务运动的宣传思想 B . 批评洋务运动冥顽不化 C . 反映不同思想激烈交锋 D . 反映洋务运动存在缺陷
  • 2. (2022·长春模拟) “道本器末”、“中本西末”、“变器不变道”、“变末不变本”。主张此观点的派别为(    )
    A . 顽固派 B . 洋务派 C . 维新派 D . 革命派
  • 3. (2022·长春模拟) 下表为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据此可知,这些措施(    )

    分类

    内容

    政治上

    裁撤冗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上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工商业;改革财政

    思想文化上

    废除八股取士,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军事上

    训练新式军队

    A . 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B . 有利于当时社会进步 C . 巩固了清政府专制统治 D . 有利于儒家思想发展
  • 4. (2022·长春二模) 清政府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开始了(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 5. (2022·二道模拟)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 . 南海舰队 B . 北洋舰队 C . 东海舰队 D . 华东军区海军
  • 6. (2023八上·中江期末) 陈恭禄在《中国近代史》载:“李鸿章代为两江总督,购机器,设厂于南京,制造军火,江苏遂有机器制造局二所。”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 . 该局属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 . 该局之设立体现了洋务派“自强”的主张 C . 该局和轮船招商局一样属于近代民用工业 D . 该局之设立得益于政府颁布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 7. (2023九下·大足期末)   1902年,英国《泰晤士报》记者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清政府开始(    )
    A . 授予西方列强领事裁判权 B . 给予列强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的特权 C . 允许外国在中国投资办厂 D .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反帝活动
  • 8. (2024·临川模拟) 学者陈旭麓指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沿海、沿江一些通商口岸穿洋布的人已相当普遍,以至有的记载说,八十年代江苏一些商埠穿土布者“竟至绝迹”。……南方闽、广一带,还有大批破产农民流离国外。材料主要阐述了(    )
    A . 洋布凭借物美价廉完全占领中国市场 B . 通商口岸的开放导致民族工业受到打击 C . 资本输出对中国本土纺织业造成打击 D . 外国商品倾销促使中国自然经济瓦解
  • 9. (2022·福田模拟) 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结论是对历史事件的主观认识。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洋务派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②洋务运动虽然破产了,但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A . ①属于历史结论 B . ①说明当时以“求富”为口号 C . ②属于历史事实 D . ②肯定了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 10. (2022·长春二模)   1895年5月15日《申报》报道:“一律预备与倭人决死一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与此报道相关的事件是(    )
    A . 戚继光抗倭 B . 《马关条约》签订 C .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 五四运动
  • 11. (2022·南关一模)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战后,签订了《马关条约》。由此揭示了洋务运动(    )
    A . 没有使中国走上“求富”的道路 B . 挽救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C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 . 没有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 12. (2022·二道模拟) 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戊戌变法的一手(直接)史料是(    )
    A . 学者所著《戊戌变法史事考》 B . 维新派创办的《时务报》 C . 影视作品中“公车上书”的片段 D . 历史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
  • 13. (2022·福田模拟)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澳大利亚人)说过:“我们在‘暴乱’(指义和团运动)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这是因为(    )
    A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 . 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 .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D . 清政府同意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14. (2022·长春模拟) 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
    A . 启蒙运动的兴起 B . 新式学堂的创立 C . 洋务运动的进行 D . 甲午战争的失败
  • 15. (2022·广东模拟) “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1860年)之变。”据此可知,该言论最有可能是(   )
    A . 洋务派的言论 B . 革命派言论 C . 维新派言论 D . 顽固派言论
  • 16. (2023·石城模拟) “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由此可知,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
    A . 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 . 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C . 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 .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 17. (2022·广东模拟) “在官办企业的倡导下,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重农轻商’的观念。”这说明(   )
    A . 洋务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洋务运动摧毁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C . 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触及了旧制度 D . 洋务运动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革
  • 18. (2022·东莞模拟) 戊戌变法百年纪念碑碑文所说:戊戌变法实开中国近代改革之先河,冲击封建桎梏,刷新风气,启示后人功不可没。此碑文意在强调戊戌变法( )
    A . 深刻的思想解放 B . 成功的政治运动 C . 广泛的群众基础 D . 全面的社会变革
  • 19. (2022·桂林模拟)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一次尝试,其核心内容是开办了一些现代性的工矿和交通企业,开启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序幕。这表明洋务运动的作用是(    )
    A .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 . 使清政府变得强大 C . 使中国变得富强 D . 启发了人们的思想
  • 20. (2022·建华二模)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1901年是农历庚子年,这一年的"庚子赔款"就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与"庚子赔款"相关的那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
    A .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D .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 21. (2022·富拉尔基二模) 以下示意图反映了西方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反抗,其中①应为(    )

    A . 戚继光抗倭 B . 雅克萨之战 C . 黄海海战 D . 《马关条约》
  • 22. (2022·阜新) 19世纪60〜90年代,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运动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义和团运动
  • 23. (2022·建华一模) 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自救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这次运动的口号是(    )
    A . 民主与科学 B . 民主共和 C . 变法图强 D . 自强求富
  • 24. (2024·南山模拟) 李鸿章曾说,中国只要有了“开花大炮”和轮船这两样东西,外国人就得停止侵略。曾国藩则说,借外国人的力量将太平天国镇压下去,只是解决了一时的危难,而学习外国人造船造炮,才能够收永远之利。他们认为(    )
    A . 洋务运动的唯一任务是发展军事工业 B . 学习西方技术有利于解决内忧外患 C . 要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及其政治制度 D . 对内要恪守祖制对外则要坚决抵抗
  • 25. (2022八上·石家庄期中) 范大章指出,义和团运动提出的“扶清灭洋”不是农民阶级的自主口号,该口号使民间积蓄的冲击旧秩序的力量按照封建地主阶级的意志迅速走上了乡团化的道路。该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    )
    A . 一直得到清朝的坚定支持 B . 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C . 被打上了封建主义的印记 D . 坚持了原有斗争方向
  • 26. (2022·天河一模) 如图是清末政治性社团发展状况图。政治性社团的数目变化(    )

    A . 推动政治变革的发展 B . 加速清王朝土崩瓦解 C . 为洋务运动奠定组织基础 D . 促进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 27. (2023八上·赫山月考) 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外资在华设有工厂192家,投资总额近2000万元;甲午战争后的1895-1913年间,外资在华新建厂矿达1366家,其多数资本在10万元以上,投资总额为10215.3万元。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列强强迫取得在中国投资办厂的权利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C . 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被接受 D . 中国掀起“实业救国”热潮
  • 28. (2022·陕西模拟) 中国近代教育随时代发展不断进步。下表中三类学校兴办的目的应该是(   )

    类别

    时间

    数进

    地点

    外语学校

    1862——1864

    3

    北京、上海、广州

    军事学校

    1874——1894

    9

    上海、天津、广州、南京、旅顺、威海、刘公岛

    技术学校

    1867——1896

    16

    福州、上海、天津、广州、武昌、南京、台湾

    A . 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人才 B . 传播维新变法的思想 C . 推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 D . 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
  • 29. (2022·大庆模拟) 帝国主义各国很想瓜分中国,而清政府的腐朽至极也是实行瓜分的有利时机,但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错综复杂,它们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与这一情况有关的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30. (2022·大庆模拟) 有学者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这里“具有群体意义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虎门硝烟 B . 收复新疆 C . 黄海海战 D . 公车上书
二、材料分析题
  • 31. (2022·东莞模拟) 近现代的留学史,从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留美幼童返国后职业(职务)分配统计表(部分)

    职业(职务)

    人数

    国务总理、外交部长、公使、海关官员、铁路官员、电报局官员、陆海军军官等

    63人

    军医、教师、铁路工程师、律师、冶矿技师等

    28人

    经营商业

    8人

    注:从1872﹣1875年,清政府先后选派120名10岁至16岁的幼童赴美留学,均于光绪七年(1881年)撤回。

    ——摘编自高宗鲁《中国幼童留美史》

    材料二: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疾呼:“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几乎可以阻碍着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舍维主义的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这一时期,“以俄为师”,即向苏俄学习被视为留学生们的共同选择。

    ——摘编自《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李大钊》

    材料三:1950﹣1963年,中国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其中,派往苏联8357人,东欧各国925人,西欧和亚洲各国17人。留学生的选派、培训到政治审查、专业选择、学习和生活费用、期满后回国的工作分配,均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从留学专业看,以1950年留苏的375人为例,理科35人,工科261人,农科9人,医科28人,文教10人,政法21人,财经11人。

    ——《新中国首批留苏学生的历史考察》

    材料四:打开门迎进来。截至2013年,来华留学人员达到36万人次,生源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4年,数字依然在增长。……许多来华留学人员回国后成为所在国家政界、文化界、经济界和教育界的中坚力量,有近20位先后担任驻华大使,成为名国人民与中国人民友好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世界坐标中的大国抉择,新中国留学工作纪实》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后期中国出现留学热潮是与哪一事件相关?并分析这一留学潮有什么历史意义?
    2. (2) 对比材料一,请指出材料二中20世纪初期中国留学生出国学习方向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的留学生活动对近代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此次留学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时代背景。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海外来华留学人员增加的原因。
  • 32. (2022·东莞模拟) “民主”一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材料二:乾隆、嘉庆年间,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学术特征,一是以对文献材料的搜集、整理、排比、辨伪、考证为主要工作,二是在研究中广泛运用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辨伪学、音韵学、训诂学、金石学等学科知识为辅助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清廷的文化高压政策有关,但学者沉溺于别有洞天的考据世界不能自拔,自身也有责任。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就在康有为、梁启超师徒联合各省举人公车上书的这一年,兴中会计划在广州起义,陆皓东还为革命者设计了一面青天白日旗,但由于计划的泄露而夭折,因这次起义而牺牲的陆皓东等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批先烈。

    ——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

    1. (1) 依据材料一,黄宗羲对“罢相”持什么态度?他认为“罢相”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 (2) 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汉学兴盛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分析当时康有为、陆皓东等知识分子面临的时局状况。二人不同的做法对中国近代的民主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从古代到近代“民主”一词的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33. (2022·松原一模)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的这场战争中,英国用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材料二:1856﹣1860年的这场战争中,两个强盗在北京焚毁了著名的皇家园林,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永久的创伤。

    材料三: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回打败过,现在竞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师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的耻辱啊。

    ﹣﹣昊章

    1. (1) 材料一涉及的是哪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涉及的是哪场战争?材料中的“皇家园林”指的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东方小国”指的是哪个国家?材料中的“条约”指的是什么?
    4. (4) 通过三则材料,你获得了哪些感悟?
  • 34. (2022·滑县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向题:

    材料一:自强运动的借导者推动现代规划,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经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缓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假造成一个断式国家,事实上,他们竭力地巩围而非取代现在的秩序。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轮船招商局       北洋舰队购买铁甲舰     赴美留学幼童      京师同文馆

    材料三: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强兵"……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收意义已运运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强兵"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现代化(注:现代化即近代化)这辆列车。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1. (1) 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主要目的。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这场运动探索的方向或领域。
    3. (3) 任选材料二中的史实,说明材料三中的观点。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