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言论 | 内涵 | |
A | 孔子 |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自强不息 |
B | 孟子 |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 家国情怀 |
C | 管子 | 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 | 天下为公 |
D | 荀子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和而不同 |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②十月革命后各国都成立了共产党组织
③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掠夺殖民地激化了民族矛盾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③中华文化曾经源源不断向外传播
④茶马古道促进了草原文化的交流
①此物可研究古丝绸之路的形成
②此物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形成
③鎏金铜马可研究汉与日本战争
④是实物史料,艺术研究价值高
敦煌壁画中的“大佛光之寺” 五台山佛光寺
材料一: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祖先很早就与中原政权有接触。魏晋政权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安置政策。朝廷在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族人民的同时,也设机构进行管辖。自汉以来,内迁民族就已经“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即内迁民族的百姓也作为编户齐民,而且在赋税上还有所优待。十六国和北朝政权大体都沿用魏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各民族百姓受治于相同的法律,在判罚上有贵族、平民的差别,并无民族差别。
材料二:3世纪,日耳曼人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罗马人视日耳曼人为蛮族,与他们结成单纯的军事同盟。蛮族在需要时提供军事帮助,罗马人按照约定提供钱物,双方各取所需,互不干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蛮族整体定居在帝国境内后,双方依然是两个独立的群体。蛮族首领实际上是独立的国王,蛮族只效忠于自己的国王。各日耳曼王国吸收罗马的一些体制,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政治传统,地方基本自治,自主性很大。蛮族在罗马人帮助下编撰法典,多是原来习惯法的成文化。罗马人和蛮族人分别使用自己的法律,同罪不同罚。最终,蛮族入侵后的西方形成多族群并立的局面。
——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等
材料一:乾隆帝十分重视文化事业,毕生致力于文物的收藏。他对各类艺术的酷爱,推动了当时工艺的发展,有些工艺技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新奇制品层出不穷。遗留至今的很多精美绝伦的工艺品,都是当年清宫造办处制造的。造办处的档案保存至今,记载了许多工艺美术品的作者、制作过程等。乾隆帝本人艺术修养甚高,阅赏钤印是他的喜好,故宫珍藏的很多传世书画精品都钤有乾隆的玺印。乾隆帝还吩咐对宫中藏品进行了整理、登记,例如《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就是两部大型书画著录;《西清三编》,收录了清宫所藏的数千件古代铜器;《四库全书》则共收书3503种79337卷。
——摘编自郑欣森《乾隆皇帝的收藏与鉴赏》
材料二:18世纪末的欧洲,博物馆向大众开放的呼声日益高涨。1822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将建设博物馆的大任交到申克尔的肩上。
申克尔设计的博物馆及其二楼大厅
博物馆位于皇家花园乐趣园之北,与普鲁士皇宫遥遥相望,东有象征神权的普鲁士宫廷教堂,西有昭示军威的军械库。它立于高台之上,屋顶安置着象征普鲁士文化影响的鹰和狄俄斯库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孪生神灵)雕像。博物馆1825年开始施工,1830年落成,是柏林第一座公众博物馆。藏品及建筑物的主人是帝王,被称为“皇家博物馆”。
因收藏猛增,“皇博”难以胜任,威廉四世下令将“皇博”之北的地段专门用于新建博物馆、学术机构及大学,并称之为“艺术和科学的自由之地”。新博物馆采用了蒸汽压桩机、蒸汽动力升降机等工具,并用火车将建筑材料直接运入工地,内部还大量使用预制铸铁构件。该馆1855年完工,成为当时舆论的焦点。1867年,出于政治需要,用于收藏当代德语艺术家作品的“国家画廊”工程动土,1876年对外开放。
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将张骞通西域称为“凿空”。
材料一:“凿空”一词,《辞源》、《辞海》等辞书均作“开通道路 解,其所据有三∶一是《史记集解》,“苏林曰∶凿,开;空,通之也,骞开通西域道。”二是颜师古注《汉书·张骞传》,“空,孔也。犹言始凿其孔穴也。”三是司马贞《史记索引》,“谓西域险厄,本无道路,今凿空而通也。”
——摘编自星汉《“凿空“别解》
材料二:公元前994年,周穆王成为打通中原与西域道路的第一人。《穆天子传》一至四卷记述了周穆王从宗周出发,北征犬戎,继而出雁门,入河套,祭河伯,登昆仑,会见西王母,狩猎大旷原,然后返回宗周的经历。由此可见,早在西周时期,远至今新疆天山一带,已为周朝势力和影响所及。因此,长期认为中西交通由张骞“凿空”的说法(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也应该得到纠正。
——摘编自王天海《周穆王凿空西域三千年祭》
材料三:
典籍 |
相关记载 |
《汉书·西域传》 |
“殊方异物,四面而至” “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汉使采葡萄、苜蓿归种。” |
《续汉书·五行志》 |
“(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舞,京都贵成皆竞为之。” |
《魏书·西域传》 |
大月氏“其国人商贩京师(平城),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泽乃美于西方来者。自此,中国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琉璃制造工艺始于埃及。) |
《新修本草》唐王朝 |
首次增录自西域及印度的药材,如密陀僧、郁金、安息香、龙脑香、胡椒等。 |
《医典》(阿拉伯“医学之父”阿维森纳,成书11世纪初) |
阿维森纳明确指出有17味草药从中国进口,其中包括细辛、姜黄、桂枝、肉桂(原文称之为“中国树”)、中国药用大黄等。 |
《马可·波罗游记》 |
京兆府(西安)这座城市工商业繁荣,盛产丝,能纺织各种全锦丝绢……在城市西边,有许多偶像教徒(佛教徒),还有一些信奉聂思脱里派基督教的突厥人和萨拉森人(阿拉伯人)。 |
《元史·世祖纪三》 |
“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职官称谓),汉人充总管,回回充同知,永为定制”。 |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没落”“衰败”的悲凉气氛中,许多学人对自身文明的前途怀抱忧患意识,尤以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一书最具代表性……甚至掀起了一股“东方文化救世论”思潮……研究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学术组织机构也大量涌现,巴黎大学中国学院、法兰克福大学中国学院、达姆斯塔特的“东方智慧学院”等等……形成了19世纪以来中学西播的一次高潮,对战后西方文明的反省与重建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夏舒洋《一战后的中国文化西播热潮述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对上述现象进行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