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

更新时间:2023-07-01 浏览次数:17 类型: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 1. (2023高一下·龙江期中)  现代文阅读 I 

    材料一:

           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汉以后,法、阴阳、 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 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 两者由于处处相反,因而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 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命 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 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 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 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其 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 有明显的出世倾向。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 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 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古者有儒风、儒士、儒 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 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 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璞,羡慕赤子般的 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古者有道人、道 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儒家是忠良的气质 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

    材料二:

    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 的。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和而不同” 。道家也讲“致中和,守 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物,同则不继”等等。

    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都是开放性的,不是封闭的思想体系,它们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地丰 富和发展。到了隋唐,就逐渐实现了儒、道与佛的融合,三教合一,共同形成了中国恢宏独特的传 统文化。这也是世界各国思想历史上未有先例的一大“典型” 。之所以能达到这一点,关键在 于儒家学说和道家思想这两个中华原创文化具有博大的包容性,具有坚强的“胃”,能把域外文 化消化吸收为中国化的文化。所以,史学大师陈寅恪早就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是“遗家 之真精神,新儒家之旧途径”” 。故此,我们认为“国学”的根基是儒道互补,缺一不可,而那种 把"国学”只看作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一家独踞的认识,是有重大偏颇的。缺了老子创立的道家 思想的补充,儒家独脚难撑“国学”这台戏

    (摘编自韩秉方《儒道互补—— 国学之根基))

    材料三: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 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 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 道主义思潮出现。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 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 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 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 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 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 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域外文化准备了思想 文化条件。

    (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儒家的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是关注社会现实,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B . 道家的人生态度是消极悲观的,价值取向是顺任自然之性,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 C . 儒家的气象特点是刚健中正,曲践乎仁义,文化精神是讲仁爱,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 D . 道家的气象特点是返璞归真,保持人的真性情,文化精神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 好人生。
    2.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先秦诸子百家的归宿并不相同,其中墨家中绝,法、阴阳、名三家因主流思想为儒、道所吸收 而失去独立学派的地位。 B . 儒家强调“保合”“中和”等,道家则讲“致中和,宁静笃”“和则生物,同则不继”等,这 反映出两家的主张具有共通之处。 C . 隋唐时期实现三教合一,形成带有自身特点的传统文化,这主要因为儒道两家学说依靠包容性 借鉴、学习域外文化。 D . 要想传承发展中优秀传统文化,就需克服这一过程中易出现的形   式化倾向,因此唯有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
    3.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材料一分析了儒家和道家在人生观与气象上的不同,并指出两家共存,相互竞争吸收,已成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基本发展线索。 B . 材料二着重论述儒道两家思想有相通之处且具有开放性,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最终共同 组成了中国国学的根基,缺一不可。 C . 材料三认为当儒道两家实现了辩证的统一后,即可进行名教与自然的辨别,从而为容纳吸收域 外文化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 D . 三则材料论证的侧重点不同,材料一侧重于儒道的对立互补关系,材料二侧重于儒道在国学中 的地位,材料三侧重于如何传承。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
    5. (5) 儒家,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道家,以超越世俗人际 关系网的 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回顾我国古代文人的沧桑历史,到处都 可以寻觅到这两种价值取向的影子,请分别以杜甫、李白为例来证明。
  • 2. (2023高一下·龙江期中)  现代文阅读Ⅱ

    生活在天上

    毕飞宇

            ①蚕婆婆在这个悲伤的夜间开始追忆断桥镇养蚕的日子。成千上万的桑蚕交相辉映,洋溢 着星空一般的灿烂荧光。它们弯起背脊,又伸长了身体,一起涌向了蚕婆婆。它们的身体像梦 的指头,抚摩着蚕婆婆。每一个蚕季最后的几天总是难熬的,一到夜深人静,这个世界上最喧 闹的只剩下桑蚕啃噬桑叶的沙沙声了。蚕婆婆像给爱蹬被单的婴孩盖棉被一样整夜为它们铺桑 叶,往往是最后一张蚕床刚刚铺完,第一张蚕床上的桑叶就只剩下光秃秃的叶茎了。然后,某 一个午夜就这样来临了,孩子们开始向麦秸秆或菜籽秆上爬去。蚕婆婆在这样的时候就会抓起 一把桑蚕,把它们放在自己的胳膊上。它们会昂起头,像一个个光着屁股的孩子,既像晓通人 事,又像懵懂无知,以一种似是而非的神情与你对视。蚕婆婆每一次都要被这样的对视所感动, 被爬行的感触是那样地切肤,附带滋生出一种很异样的温存。

            ②一到夜间蚕婆婆就会坐在床沿,眺望窗外的夜。蚕婆婆看久了就会感受到一种揪心的空

    洞,一种无从说起的空洞。这种空洞被夜的黑色放大了,有点漫无边际。星星在天上闪烁,泪 水涌起的时候满天的星斗像爬满夜空的蚕。

           ③日子一过了谷雨连着下了几天的小雨,水汽大了,站在二十九层的阳台上,就像是在天

    上,再也看不见地面了。站了一阵子,感觉到大楼在不停地往天上钻,真的是云里雾里。蚕婆 婆对自己说:  “一定得回乡下,和天上的云活在一起总不是事。 ”蚕婆婆望着窗外,心里全是 茶色的雾,全是大捆大捆的乱云在迅速地飘移。

    ④蚕婆婆再也没有料到儿子给她带回来两盒东西。蚕婆婆定了定神,发现盒底黑糊糊的, 像爬了一层蚂蚁。她发现那些黑色小颗粒一个个蠕动起来了,有了爬行的迹象。它们是蚕,是 黑色的蚕苗。蚕婆婆的胸口咕嘟一声就跳出了一颗大太阳。另一只盒子里塞满了桑叶芽。蚕婆 婆捧过来,吸了一 口,二十九层高楼上立即吹拂起一阵断桥镇的风,轻柔、圆润、濡湿,夹杂 了柳絮、桑叶、水、蜜蜂和燕子窝的气味。蚕婆婆捧着两只纸盒,眼里汪着泪,嗫嗫嚅嚅地说: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

          ⑤蚕婆婆在新时代大厦的第二十九层开始了养蚕生活,就此生龙活虎了起来。她拉上窗帘, 在阳台上架起了篾匾,一副回到断桥镇的样子。

          ⑥蚕婆婆在新时代大厦的二十九层开始了与桑蚕的共同生活。她抚弄着蚕,和它们拉家常, 说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的家乡话。蚕婆婆的唠叨涉及了她这一辈子的全部内容,没有时间顺序, 没有逻辑关联,只是一个又一个愉快,一个又一个伤心。

    ⑦蚕仔的身体一转白就开始飞快地成长了。所用的篾匾一天比一天多,所占的面积一天比 一天大。阳台和整个客厅差不多都占满了。

    ⑧离春蚕上山还有四五天了,大儿子突然要飞一趟东北。蚕婆婆一个人在家,心情很不错。她打开了一扇窗,在窗户底下仔细慈爱地打量她的蚕宝宝。快上山的桑蚕身子开始笨重了,显 得又大又长。蚕婆婆从蚕床上挑了五只最大的桑蚕,让它们爬在自己的胳膊上。蚕婆婆指着它 们, 自语说:  “你是老大,你是老二……”蚕婆婆逗弄着桑蚕,把自己的五个儿子重新怀了一 遍,重新分娩了一遍,重新哺育了一遍。仿佛分散在全国各地的五个儿子又回到了眼前。

    ⑨意外事件说发生就发生了,谁也没有料到蚕婆婆会把自己锁在门外了。蚕婆婆突然听见 “轰”的一声,一阵风过,门被风关上了。关死了。蚕婆婆握着钱包,十分慌乱地扒在门上, 拍了十几下,蚕婆婆失声叫道:  “儿,儿,给你妈开开门! ”

    ⑩三天之后的清晨,儿子提了密码箱走出了电梯,一拐弯就看见自己的母亲睡在了过道上, 身边堆的全是打蔫的桑叶和康师傅方便面。母亲面色如土,头发散乱。

    ⑪儿子打开门,蚕婆婆随即就跟过来了。蚕婆婆走到蚕床边,蚕婆婆惊奇地发现所有的蚕 床都空空荡荡,所有的桑蚕都不翼而飞。

           ⑫蚕婆婆喘着大气,在二十九层楼的高空神经质地呼喊:  “蚕!我的蚕呢! ”

           ⑬大儿子仰起了头,雪白的墙面上正开始着许多秘密。墙体与墙体的拐角全部结上了蚕茧。 不仅是墙,就连桌椅、百叶窗、排风扇、抽水马桶、影碟机与影碟、酒杯、茶具,一句话,只 要有拐角或容积,可供结茧的地方全部结上了蚕茧。然而,毕竟少三四天的桑叶,毕竟还不到 时候,桑蚕的丝很不充分,没有一个茧子是完成的、结实的,用指头一摁就是一个凹坑。这些 茧半透明,透过茧子可以看见桑蚕们正在内部困苦地挣扎,它们蜷曲着,像忍受一种疼,像坚 持着力不从心,像从事着一种注定了失败的努力……半透明,是一种没有温度的火,是一种迷 蒙的燃烧和无法突破的包围……蚕婆婆合起双手,紧抿了双唇。蚕婆婆说:  “罪过,罪过噢, 还没有吃饱呢,——它们一个都没吃饱呢! ”

    ⑭桑蚕们不再关心这些了。它们还在缓慢地吐。沿着半透明的蚕茧内侧一圈又一圈地包裹 自己,围困自己。在变成昏睡的蚕蛹之前,它们唯一需要坚持并且需要完成的只有一件事:把 自己吐干净,使内质完完全全地成为躯壳,然后,被自己束之高阁。

    (选自毕飞宇《中国短经典 · 唱西皮二黄的一朵》 )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断桥镇是蚕婆婆昔日生活的地方,在断桥镇,蚕婆婆生活自在,养蚕得心应手,拉扯大了 孩子。 B . 新时代大厦二十九楼是蚕婆婆现在生活的地方,在这里,蚕婆婆觉得自己是生活在天上, 很不适应。 C . 蚕婆婆不适应现代生活,与社会发展变化太快和自己的文化水平有关系,这种情况具有一 定的普遍性。 D . 小说善于描摹物象表现情境,文中的排风扇、抽水马桶、影碟机等物品构成了现代生活情 境。
    2. (2) 对小说语言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第②节中,“星星在天上闪烁,泪水涌起的时候满天的星斗像爬满夜空的蚕”句中的“蚕”, 寄托了蚕婆婆对断桥镇养蚕生活的割舍不断的深情。 B . 第③节中,“蚕婆婆望着窗外,心里全是茶色的雾,全是大捆大捆的乱云在迅速地飘移” 句中的“雾”和“云”形象地表现出蚕婆婆此时无法融入城市生活的状态。 C . 第⑥节中,“只是一个又一个愉快,一个又一个伤心”句,用愉快、伤心这两种情绪代表 了蚕婆婆的生活内容,用词凝练,却也凸显了生活的滋味,让人唏嘘。 D .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语言生动形象,充满韵味,表现出断桥镇生活的 充实、诗意和浪漫,让人不禁对断桥镇充满向往。
    3. (3) 文章一开始就用大量的笔墨来写蚕婆婆的回忆,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 (4) 小说中“蚕”有怎样的寓意?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 3. (2023高一下·龙江期中)  文言文阅读 

    文本一:

    某启:昨日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 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 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 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 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节选自《答司马谏议书》 )

    文本二:

           壬申,以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固辞不拜。初,光素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贻书开陈再三,又与吕惠卿辩论于经筵,安石不乐。帝欲大用光,访之安石,安石曰:“光外托劘①上之名内怀  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论此消长之机也光才岂能害政?   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韩信立汉赤帜,赵卒气夺。今用光,是与异论者立赤帜也。” 及安石称疾不出,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辞曰:  “陛下所以用臣,盖察其狂直,庶有补于国  家。若徒以禄位荣之,而不取其言,是以天官私非其人也。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罢制置条例司,追还提举官,不行青苗、助役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青苗之散,使者恐其逋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 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十年之外,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常平又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 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此事之必至者也。 ”疏凡九上,帝使谓之曰: “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 ”光对曰:  “臣未受命则犹侍从也,于事无不 可言者。 ”会安石复起视事,乃下诏允光辞,收还敕诰。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 ·王安石变法》 )

    注释:①劘 (mò) :规劝,直言劝谏。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光/外托劘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 论/此消长之机也/ B . 光/外托劘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 论此/消长之机也/ C . 光/外托劘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 论/此消长之机也/ D . 光/外托劘上之名/内怀附下之/实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预国 论此/消长之机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昨日蒙教”中的“蒙”,敬辞,承蒙。下文“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中的“蒙”字与此含 义相同。 B . “举先王之政”与“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谏逐客书》) 两句中的“举”字含义相同。 C . “初,光素与王安石厚”与“素善留候张良” (《鸿门宴》) 两句中的“素”字含义相同。 D . “诚能罢制置条例司”与“必竭诚以待下” (《谏太宗十思疏》) 两句中的“诚”字含义 不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文本一中王安石对司马光指责自己“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逐一作了反驳, 事理充足,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B . 文本二中王安石认为司马光虽不能对国政形成危害,但是如果让他处在高位,他就会成为 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的一面旗帜。 C . 文本二中宋神宗之所以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是因为他认为司马光为人正直,有军事才 能,而且当时王安石称疾不出。 D . 司马光拒绝接受宋神宗任命他为枢密副使,他看重的不是自己官职的高低和俸禄的多少, 而是朝廷能否采纳自己的建议。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

    5. (5) 文本二中司马光分析了青苗法给国家带来的危害,请简要概括。 
  • 4. (2023高一下·龙江期中) 古代诗歌阅读 

    眼儿媚

    范成大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因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 ,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注】①日脚:穿过云隙下射的日光。②扶头:扶头酒,指易醉的酒,此处指醉态。③縠纹: 绉纱似的皱纹,喻水的波纹。④溶溶泄泄:荡漾的样子。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酣酣”:指酣睡,“日脚”指地气浮腾, 日光显得强烈而温暖。 B . “困人天色”句中,“天色”总结上文,“困人”引起下文;  “午梦”句是对“困人”的具体描写。 C . 全词通过描写日光、水气、花香等景象和词人的“春慵”,将序中文字演绎为具体可感的画 面。 D . “紫烟浮”“妍暖”“花气”“溶溶泄泄”等文字使人从多个感官感受到词人柳塘小憩的恬 美。
    2. (2) 词的下片是如何写出春慵的感觉的?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分析。 
  • 5. (2023高一下·龙江期中)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称用三年时间可以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 取得“ ”的成效,被孔子批评这种说法不谦。
    2. (2) 苏洵《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3. (3) 描写渭水、樊川两条河流水流平缓地经过《阿房宫赋》两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 6. (2023高一下·龙江期中) 语言文字运用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两者的字面意义似乎有着______。然而,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科 学理论与技术在作用于社会时,就牵涉传播方法和路径, ( )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 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_____。比如, ( ) 。科学理论要接受别人质疑,甚至最终被否 定;信息传播亦如此。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 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言________,有的经历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甚嚣尘上。在新媒体时代, 每个公民都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析能力, ( ) 提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
      A . 大相径庭  共享性  不胫而走 B . 天壤之别  共享性  来势汹汹 C . 大相径庭  共通性  不胫而走 D . 天壤之别  共通性  来势汹汹
    2. (2) 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
    3. (3)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找出并进行修改。
    4. (4) 下列破折号的作用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
      A . 周朴园:你——你贵姓?  (表示声音延长) B . 鲁侍萍:  (泪满眼) 我——我——我只要见见我的萍儿。  (表示语气断断续续) C . 周朴园: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表示解释说明) D . 周朴园: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表示解释说明)
  • 7. (2023高一下·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 题。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 家来。

    鲁侍萍:好,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  (由衣内取出支票签好) 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鲁侍萍: (接过支票) 谢谢你。  (慢慢撕碎支票)

    请赏析文中画线文字。 

四、写作 (60 分)
  • 8. (2023高一下·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

    ②吾辈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  (周恩来,1919 年)

    ③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 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新青年》 )

    ④1981年北大学子欢呼游行,“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响彻整个燕园 。在那个改革开放大幕初启、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的时代,“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如同一面旗帜,鼓舞着整 个中国社会投身改革、激荡梦想。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观点,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