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高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复习专题:文言文阅读综合训练(三...

更新时间:2023-08-01 浏览次数:20 类型:复习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
  • 1. (2017高一下·池州期末)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B . 于其也,则耻师焉      身:身体 C . 士大夫之          族:类 D . 师道之不 , 可知矣      复:恢复
    2. (2)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犹且从师而问焉      犹且:尚且,还 B . 师道不传也久矣     之:结构助词,的 C . 其身也,则耻师焉     于:对于 D . 今其智反不能及     乃:竟
    3. (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同的 B . 本段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原则,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并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C . 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 . 从论证方式上看,本段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士大夫之族”、“今之众人”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4. (4)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2. (2017高一下·黄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衡传

    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徒。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舍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成怪其无。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问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 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 (1)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衡少善文              连缀 B .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      征兆 C . 安帝闻衡善术学        素常 D .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之  使眼色
    2. (2) 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阳嘉:汉顺帝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B . 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的品行端芷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孝廉”。 C . 六艺:古代时,官家学校要求在校学生掌握的六种知识和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D . 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即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3. (3) 下面对文中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介绍了张衡文学、科学、政治三个方面的成就,重点详写科学方面的才能和成就,这样安排详略得当,使文章重点突出。 B . 本文作为人物传记,介绍人物以时间为经,以事迹为纬,叙述线索非常清楚。在表达方式上,以记叙为主,同时兼用了说明。 C . 张衡性格从容淡静,不喜欢与俗人交往,通过仿照班固的《两都》创作了《二京赋》,对当时社会上过度奢侈的风气,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D . 张衡精于天文,擅长机械,也洞察当时的社会世情。有敏锐的政治眼光和高明的政治手腕,但在政治漩涡中也有祸福难料的苦闷。
    4. (4)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②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③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

  • 3. (2017高一下·邵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韦睿,字怀文,京兆杜陵人也。事继母以孝闻。睿内兄王橙、姨弟杜恽,并有乡里盛名。伯父祖征谓睿曰:“汝自谓何如橙、恽?”睿谦不敢对。祖征曰:“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而干国家,成功业,皆莫汝逮也。”

        后东宫建,迁太子右卫率,出为辅国将军。四年,王师北伐,诏睿都督众军。睿遣长史王超宗、梁郡太守冯道根攻魏小岘城,未能拔。睿巡行围栅 , 魏城中忽出数百人陈于门外,睿欲击之,诸将皆曰:“向本来,未有战备,徐还授甲,可进耳。”睿曰:“不然。。魏城中二千余人,闭门坚守,足以自保,无故出入于外,必其骁勇也,若能挫之,其城自拔。”众犹迟凝,睿指其节曰:“朝廷授此,非 , 韦睿之法,不可犯也。”乃进兵。士皆殊死战,魏军果败走,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睿于故旧,无所遗惜,士大夫年七十以上者,多与假板县令,乡里甚怀之。十五年,拜表仕,优诏不许。十七年,征散骑常侍、护军将军,寻给鼓吹一部,入直殿省。居朝廷,恂恂未尝忤视,高祖甚礼敬之。性慈爱,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历官所得禄赐,皆散之亲故,家无余财。后为护军居家无事慕万石陆贾之为人因画之于壁以自玩。时虽老,暇日犹诸儿以学。第三子棱,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睿每坐,棱使说书,其所发植,棱犹弗之逮也。高祖方锐意释氏 , 天下成从风而化。睿位居大臣,不欲与俗俯仰,所行略如他日。

    (《梁书》卷十二列传第六)

    【注释】①围栅:营寨。②假板:未经朝廷而对低级官吏进行任命。受任命者称假板官。③释氏:佛教

    1. (1)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拜表仕,优诏不许    致:归还 B . 朝廷授此,非以为    饰:装饰 C . 向本来,未有战备    轻:轻视 D . 暇日犹诸儿以学    课:督促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徐还授甲,可进耳                季父愈闻汝丧七日,能衔致诚 B . 无故出主于外,必其骁勇也        南冥 , 天池也 C . 朝廷授此,非为饰                臣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D . 急攻之,中宿而城拔              试使斗而才,责常供
    3.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韦睿本性慈爱和颇有学识的一组是(    )

      ①事继母以孝闻        ②并有乡里盛名

      ③睿于故旧,无所遗惜    ④汝文章或小减,学识当过之

      ⑤睿抚孤兄子过于己子    ⑥其所发植,棱犹弗之逮也

      ⑦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⑧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⑤⑥ D . ⑦⑧
    4. (4)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韦睿为官廉正,把所得的俸禄赏物都分给亲朋戚友,家中无多余财物;时世崇尚传教,他却不从俗随风。 B . 韦睿在攻城作战中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他断定走出魏城门外的数百人必是骁勇之兵,于是力排众议,果断抓紧战机击败他们。 C . 韦睿尊老受幼。他孝顺继母,尊重年老的士大夫;抚养侄儿胜过亲儿子,虽年迈,仍督促孩子们读书。 D . 韦睿与王橙、杜恽在乡里都享有盛名,伯父祖征认为韦睿的文章虽比不上他们,但学问见识以及为国建功立业的才能却超过他们。
  • 4. (2017高一下·太原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符彦.卿字冠侯,陈州宛丘人。彦卿年十三,能骑射。事庄宗于太原,以谨愿称,出入卧内,及长,以为亲从指挥使。入汴,迁散员指挥使。郭从谦之乱,庄宗左右皆引去,惟彦卿力战,射杀十数人,俄矢集乘舆,遂恸哭而去。天成三年,以龙武都虞候、吉州刺史讨王都于定,大破契丹于嘉山。尝射猎遂城盐台淀,一日射獐、彘、狼、狐、兔四中二,观者神之。晋天福初,授同州节度.。兄彦饶亦镇滑台。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田里,晋祖释不问。改左羽林统军,俄兼领右羽林,改镇部延。辽人南侵,诏彦卿率所部拒战澶洲。契丹骑兵数万围高行周于铁丘。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又副李守贞讨平青州杨光远,移镇许州,封祁国公。开运二年,与杜重成、李守贞经略北鄙。契丹主率众十余万围晋于阳城,军中之水,凿井辄坏,争绞泥吮之,人马多渴死,时晋师居下风,将战,弓弩莫施。彦卿谓张彦泽、皇甫遇曰:“与其束手就擒,曷若死战,然未必死。”彦泽等然之。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彦卿将家子,勇略有谋。存审之第四子,军中谓之“符第四”。前后赏赐钜万,悉分给帐下,故士卒乐为效死。辽人自阳城之败,尤畏彦卿,或马病不饮乾,必唾而咒曰:“此中岂有符王邪了”晋 少主既陷契丹,德光之母问左右曰:“彦卿安在?或对曰:“闻其已遣归徐州矣。”德光母曰:“留此人中原,何失策之甚!”其威名如此。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B . 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C . 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D . 遂潜兵尾其后/顺风击之/契丹大败/其主乘橐驼以遁/获其器甲旗仗数万/以归少帝/嘉之/改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彦,符彦卿名字中表家族辈分的字,与哥哥彦饶用字相同,表同一辈分。虽各家族表辈分的用字不同,但多寄寓美好愿望。 B . 节度,唐初沿北周及隋旧制,于重要地区设总管,后改称都督,总揽数州军事。宋时节度使一般仅辖一州,符彦卿被授予的就是州节度。 C . 契丹,是中国北方历史悠久、颇有建树的―个古老民族,唐末建立了强大的地方政权——契丹国,后改称辽,统治中国北方。 D . 中原是一个地域概念,在古代是指以山西省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符彦卿忠心耿耿。在郭从谦作乱之时,庄宗身边人都被抓走,只剩他奋力作战,直到宗被害方才无奈大哭而离去。 B . 符彦卿作战有勇有谋。在阳城保卫战中,他提出变被动防守为主动出击的策略,最终打败契丹军队,契丹主将骑骆驼逃走。 C . 符彦卿出身于将帅家庭,是符存审的第四个儿子,他获得很多赏赐后都分给部下,因此获得士兵拥戴,士兵都愿意为他死战。 D . 符彦卿阳城一战树立了威名,辽国人上至皇亲,下至士兵,都非常害怕他,以至于对马匹生病不吃不喝的问题都要唾骂是符王作祟。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俄而彦饶叛,彦卿上表待罪,乞田里,晋祖释不问。

      ②诸将莫敢当其锋,彦卿独引数百骑击之,辽人遁去,行周得免。

  • 5. (2017高一下·株洲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臵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 , 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臵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愿勿复再言。”

    1. (1) 下列各项中,划线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虞常果张胜                    引:招供 B . 覆武其上,其背                蹈:踩 C . 惠等哭,归营                  舆:抬,扛 D .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死      当:应当
    2. (2) 下列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凿地坎                 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B . 衣食                 皆出于此乎?(《师说》) C . 我降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 D . 单于愈益欲降           郯子徒(《师说》)
    3. (3) 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何以汝为见?

      A .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B .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 . 乃设九宾礼于庭 D .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4. (4)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 武使匈奴明年 , 陵降,不敢求武 B . 且陛下春秋 C .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D . 皆为陛下所成就
    5. (5)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 6. (2017高一下·天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下题。

        王羲之起家秘书郎,复授护军将军。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羲之书初不胜庾翼郗愔,及其暮年方妙。尝以章草答庾亮,而翼深叹伏,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其欢乐之趣。”朝廷以其誓苦,亦不复征之。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1. (1) 文中划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B . 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C . 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D . 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2. (2)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与亲友别,辄作数日        恶:坏事 B . 养好鹅,羲之往焉      观:观赏 C . 恒恐儿辈 , 损其欢乐之趣    觉:觉察 D . 亦不复之                  征:征召
    3. (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羲之很喜欢鹅,当他得知老妇人将善啼叫的鹅烧煮时非常惋惜;而道士以让他书写《道德经》作为交换鹅的条件时,他却欣然命笔。 B . 王羲之自愧不如张芝练习书法那样刻苦,但又常常认为自己的书法成就应该在钟繇、张芝之上。 C . 庾翼在看到王羲之用章草体写给哥哥的信后,感叹羲之的书法光彩有如神灵的光辉,自己好像又看到在战乱中丢失的张氏书法的风貌。 D . 王羲之晚年在山水间陶冶性情,朝廷也因他誓言坚决而不再征召他为官,这与他早年请求任官形成了反差。
    4. (4) 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②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 7. (2017高一下·鹤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工商,逐什二以为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六国从合而并力焉。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

        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众,疑于王者。周显王闻之恐惧,除道,使人郊劳。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于是散千金以赐宗族朋友。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其从者有一人独未得报,乃前自言。苏秦曰:“我非忘子。子之与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时,我困,故望子深,是以后子。子今亦得矣。”

        齐宣王卒,湣王即位,说湣王厚葬以明孝,高宫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破敝齐而为燕。燕易王卒,燕哙立为王。其后齐大夫多与苏秦争宠者,而使人刺苏秦,不死,殊而走。齐王使人求贼,不得。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于是如其言,而杀苏秦者果自出,齐王因而诛之。燕闻之曰:“甚矣,齐之为苏生报仇也!”

        太史公曰:苏秦兄弟三人,皆游说诸侯以显名,其术长于权变。而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然世言苏秦多异,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夫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

    (选自《史记》)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 B . 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 C . 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 D . 苏秦且死乃谓/齐王曰/臣即死/车裂臣以徇于市/曰苏秦为燕作乱/于齐如此则臣之贼必得矣/
    2. (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士,先秦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也是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之一。春秋时,士大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战国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 B . 从,即“纵”,合纵,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强国,该政策的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 C . 宣王,是战国齐国国君田辟疆谥号。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给予的一个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D . 闾阎:指里巷内外的门或里巷,在“夫苏秦起闾阎”中意思是民间。唐代王勃《滕王阁序》里“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一句中,闾阎代指房屋。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秦早年失意。苏秦早年跟随鬼谷先生学习。后外出游历多年,弄得穷困潦倒,狼狈地回到家里。兄嫂、弟妹、妻妾都私下讥笑他。 B . 苏秦知耻后勇。面对家人的嘲讽,苏秦暗自惭愧伤感,就闭门不出,博览群书。用一整年的功夫,悉求周书《阴符》真缔,最终成为了六国的国相。 C . 苏秦知恩图报。富贵后,他不仅散发了千金赏赐给亲戚朋友。还厚赏借钱给自己做路费的那个人,并且报答了以前所有对他有恩德的人。 D . 苏秦多谋心狠。为了找出刺杀自己的凶手,他甚至不惜让齐王车裂自己。而凶手也果然中计而出,齐王便诛杀他为苏秦报仇。燕人对此深感叹服。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弗信。

      ②初,苏秦之燕,贷人百钱为资,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

  • 8. (2017高一下·绍兴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翠筠楼记

    【明】杨士奇

        吉水之东,桐江之上,其地多竹,其里名竹溪。里之望,为罗氏,罗氏之秀有曰同伦,于竹尤笃好,作楼若干楹,而环植竹数千挺,岁久蕃盛,名其楼曰翠筠,表所乐也。因其族父翰林侍讲汝敬求为之记。

        汝敬之言曰:“属春景融霁,秋气澄彻,八窗洞辟,天风徐来,郁乎如青云,泛乎若苍雪。 而观之,浩浩如翠涛摇荡于履舄①之下;坐而听之,嗈嗈如金石和鸣于几席之外。至若凉月之夕,扬凤羽之蹁跹;冰雪之晨,挺琅玕②而独秀,皆楼中佳趣也。闲暇而登焉,盖使人襟抱清旷,万虑不侵,超然如出人境而立乎埃氛之表者。”

        余曰:“信可乐也!而非有潇洒离俗之资,亦恶足以语此乐?同伦其有离俗之资者哉。夫高台广榭,嘉木森布,葩花之烂然,香气之芬馥,管弦歌舞,日相聚而欢宴淋漓,此豪侈者所尚,而世俗之所趋也。其固自恃以乐矣,然往往朝荣而夕悴,不能少待于斯须之顷。其视斯楼,虽四时寒暑凉燠之不齐,而皆有以乐焉者,又岂独清浊之相远哉?同伦殆有异乎众人之所尚者欤?抑君子之尚于物也,有不在耳目之娱,意趣之适,而在于其德者?夫竹中虚外直刚而自遂柔而不挠有萧散静幽之意无华丽奇诡之观凌夏日以犹寒傲严冬而愈劲,此其德为君子之所尚,而同伦之志亦必在于此欤?”

        罗氏邑故家,始自印冈,徙桃林,又自桃林徙竹溪。吾闻宋有号竹谷老人者,高尚绝俗之士也。子大经及其弟应雷皆理宗朝进士,大经著书有《鹤林玉露》传于世,文献代有足征,要之罗氏之尚乎竹者远矣。同伦,竹谷之九世孙,于鹤林为八世,其所尚殆有所自耶,故推本而为之记。

        (选自《东里文集》,有删改)

    【注】①舄:古代一种加木底的双层鞋。②琅玕:竹子的美称。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里之 , 为罗氏              望:望族、大族。 B . 春景融霁                  属:适逢。 C . 可乐也                    信:真实。 D . 之罗氏之尚乎竹者远矣      要:核实。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其族父翰林侍将汝敬求为之记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 . 嗈嗈如金石和鸣几席之外            师不必贤弟子 C . 同伦其有离俗资者哉                余亦悔其随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 . 然往往朝荣夕悴                     泉涓涓始流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翠筠楼环境幽雅,风景宜人。翠竹环绕之中的翠筠楼一年四季清爽宜人,竹声如金石和鸣,登楼远眺,使人万虑尽无、超凡脱俗。 B . 楼主人潇洒离俗,情怀高洁,虽追求外物,但一定不注重外物的娱乐功能与闲情雅致,而关注外物所代表的内在品德。 C . 世俗豪奢之人追求耳目之娱,然而这些快乐往往如昙花一现,不能停留。而翠筠楼佳趣常有,予人以乐。 D . 罗氏一族尚竹由来已久,罗家崇尚竹子世世代代都受到竹谷老人的影响,作者确定罗同伦“笃好竹”与竹谷老人有关。
    4. (4) 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夫竹中虚外直刚而自遂柔而不挠有萧散静幽之意无华丽奇诡之观凌夏日以犹寒傲严冬而愈劲

    5.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环植竹数千挺,岁久蕃盛,名其楼曰翠筠,表所乐也。

      ②此其德为君子之所尚,而同伦之志亦必在于此欤?

  • 9. (2017高一下·株洲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蔡茂字子礼,河内怀人也。哀、平间以儒学显,征试博士,对策陈灾异,以高等擢拜议郎,迁侍中。遇王莽居摄,以病自免,不仕莽朝。

        会天下扰乱,茂素与窦融善,因避难归之。融欲以为张掖太守,固辞不就;每所饷给,计口取足而已。后与融俱征,复拜议郎,再迁广汉太守,有政绩称。时阴氏宾客在郡界多犯吏禁,茂辄纠案,无所回避。会洛阳令董宣举纠湖阳公主,帝始怒收宣,既而赦之。茂喜宣刚正,欲令朝廷禁制贵戚,乃上书曰:“臣闻兴化致教,必由进善;康国宁人,莫大理恶。

        陛下圣德系兴,再隆大命,即位以来,四海晏然。诚宜夙兴夜寐,虽休勿休。然顷者贵戚椒房之家,数因恩势,干犯吏禁,杀人不死,伤人不论。臣恐绳墨弃而不用,斧斤废而不举。近湖阳公主奴杀人西市,而与主共舆,出入宫省,逋罪积日,冤魂不报。洛阳令董宣,直道不顾,干主讨奸。陛下不先澄审,召欲加箠。当宣受怒之初,京师侧耳;及其蒙宥,天下拭目。今者,外戚骄逸,宾客放滥,宜敕有司案理奸罪,使执平之吏永申其用,以厌远近不缉之情。”光武纳之。

        建武二十年,代戴涉为司徒,在职清俭匪懈。二十三年薨于位,时年七十二。赐东园梓棺,赙赠甚厚。

        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以问主簿郭贺,贺离席庆曰:“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衮职有阙,君其补之。”旬月而茂征焉,乃辟贺为掾。

    (节选自《后汉书〃蔡茂列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B . 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C . 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秩/虽曰失之/乃所以得禄秩也/ D . 大殿者/宫府之形象也/极而有禾/人臣之上禄也/取中穗是中台之位也/于字/禾失为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绳墨,本来是木工打直线的工具,后来引申为规矩或法度。《离骚》中“背绳墨以追曲兮”的“绳墨”即指规矩或法度。 B . 京师,《春秋公羊传》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后世因以泛称国都。《张衡传》中“因入京师,观太学”的京师当指西汉国都长安。 C . 外戚,是皇帝的母亲或妻子方面的亲戚,不是皇族宗亲。如国舅,即太后或皇后的弟兄,即皇帝的母舅或妻舅。 D . 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廉颇蔺相如列传》中
    3. (3) 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蔡茂凭借儒学在汉哀帝、平帝年间有着显耀的名声,在应对皇帝策问时陈述灾变,以优异的成绩被提升为议郎。 B . 蔡茂为官刚正不阿。迁任广汉太守时,阴氏的门客在郡中多有触犯吏禁的,他毫不避讳,进行调查审理。 C . 蔡茂为人刚正,不畏权贵。因为董宣因湖阳公主一案被抓又被赦免一事,他上书进谏,希望光武帝勤于理政,惩治骄纵的外戚权贵。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D . 蔡茂在代替戴涉担任司徒一职时,在职任之上清廉俭朴,毫不懈怠。建武二十三年死于位上,死后皇帝赏赐了很多丧金。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融欲以为张掖太守,固辞不就;每所饷给,计口取足而已。

      ②康国宁人,莫大理恶。

  • 10. (2017高一下·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利口巧辞。田常欲作乱于齐,高、国、鲍、晏①,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子贡请行,孔子许之。

        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

        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吴王曰:善。虽然,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齐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吴王大说,使子贡之越。

        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如此,破越必矣。”勾践顿首再拜而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 , 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将战,彼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晋君大恐,曰:“为之奈何?”子贡曰:“修兵休卒以待之。”晋君许诺。

        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果以兵临晋,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

    【注】①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

    1.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高、国、鲍、晏             惮:害怕 B . 说田常曰:“君之伐鲁矣      过:错,犯错误 C . 齐而伐越                 置:安置 D . 虑不先定不可以应           卒:同“猝”,仓促,突然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其君愚不仁      蟹六跪二螯 B . 窃为王危        师道不传也久矣 C . 以兵迎之      践华为城,河为池 D . 使子贡之越      今其智反不能及
    3. (3) 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B .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C .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D . 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
    4. (4) 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城高地广甲坚兵精而本无伐齐之心的吴王,在子贡的救鲁伐齐威晋以成霸业的蛊惑下,欣然踏上了伐齐的征程。 B . 为避免被吴王消灭,也为了能够灭掉吴国,在子贡的威逼利诱下,越王勾践高兴地同意派遣士兵帮助吴王伐齐。 C . 因为鲁国城墙单薄低矮,护城河狭窄水浅,君主愚昧不仁,大臣伪诈无用,士兵和人民又厌恶战争,所以田常才要伐鲁广齐。 D . 为达目的,子贡以巧言游说田常、吴王、越王、晋君等,使他们觉得他在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从而心甘情愿地按他的意思进入战争。
    5. (5) 翻译下面句子

      ①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

      ②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

  • 11. (2017高一下·吉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子产坏晋馆垣

        公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

        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

        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闲,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 , 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 , 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 , 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

        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晋侯见郑伯,有加礼。

    (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注】①公:指鲁襄公。②闬闳:指馆舍的大门。③甸:甸人,掌管柴火的官。庭燎:庭中照明的火炬。④巾车;管理车辆的官。脂:指加油。辖。车轴头的挡铁。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B . 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C . 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D . 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人讳言“死”,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 B . 《左传》依《春秋》为序,采用鲁国纪年,所以“我”是以史官口吻,指的是鲁国,《曹刿论战》中“十年,春,齐师伐我”中的“我”亦指鲁国。 C . “执事”敬称对方。敬称针对不同对象,古代称呼可有多种,对一般人可用“公、君、上、丈人、夫子、足下、阁下”等。 D . “宾至如归”意思是客人来到这里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多形容招待周到、殷勤、使客人十分满意、自在。现在仍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郑国是个小国,夹在大国当中受气,此行是去献贡物,是去“朝圣”,表示对盟主的恭敬。 B . 因为晋君没有接见,子产就动怒拆毁了该国客舍的围墙,还以巧妙动听的言辞,说得对方连赔不是,不仅国君出来接见,而且把郑国进贡的礼品还给了郑伯。 C . 郑为小国,晋是盟主,子产竟拆毁晋国的馆舍围墙。当晋君着人责问子产时,子产句句针锋相对,义正而不阿,词强而不激,说得士文伯无话可答,文子也只好虚心接受意见。 D . 本文写了郑国君臣在晋国所受到的冷遇和礼遇的两个不同的场面,反映出春秋时期大国对小国的轻慢态度和小国对大国的抗争精神。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

      ②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

  • 12. (2017高一下·扶余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闻于郡中。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谊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旧法,奏之。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①,其说皆自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谊追伤之,因以自喻。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鹏飞入谊舍,止于坐隅。鹏似鸮,不祥鸟也。谊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釐②,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怀王,上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谊傅之。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谊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年三十三矣。

        先是,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是时丞相绛侯周勃免就国,人有告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事,复爵邑,故贾谊以此讥上。上深纳其言,养臣下有节。

        孝武初立,举贾生之孙二人至郡守。贾嘉最好学,世其家。

    (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

    【注】①国:封地。②釐:胙肉,祭过神的福食;受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事                死亡 B . 自以为之            超过 C . 贾生曰            说人坏话 D . 以能诵诗书闻于郡中       连缀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拜谊为梁怀王太傅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 . 怀王骑,堕马死,                          蟹六跪二螯 C . 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                      自以为关中之固 D . 绛、灌、东阳侯、冯敬属尽害之              寡人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3. (3)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填然

      ②吞二周而诸侯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

      ④天下

      ⑤商人重利别离

      ⑥使人听此朱颜

      ⑦假舆马者,非能

      举宇内

      A . ①⑦/②⑥/③④/⑤⑧ B . ①④/②⑥/③⑦/⑤⑧ C . ①/②/③⑥/⑤⑦/④⑧ D . ①⑦/②⑥/③⑤/④⑧
    4. (4) 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③謇朝谇而夕替

      ④为天下笑者,何也         

      ⑤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⑥秦人不暇自哀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⑧转徙于江湖间

      A . ①⑦/②③/④⑥/⑤⑧ B . ①⑧/②⑦/③④/⑤⑥ C . ①⑧/②⑦/③⑤/④⑥ D . ①⑦/②④/③⑧/⑤⑥
    5. (5) 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

      A . 汉孝文帝刚即位时,天子提议任命贾生为公卿职位,受到了很多人的嫉妒。由于谗言,皇帝渐渐疏远了他,也不采纳他的建议。 B . 贾谊年轻时能诗善文,富有才华,因为吴廷尉的推荐,被文帝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C . 贾生做长沙王太傅很失意。一年以后,孝文帝召见他,不但向他问及济世安邦的大事,还问他鬼神的根本是什么。 D . 天下太平安定不久,国家的制度比较宽松。贾谊多次上疏皇帝,陈述他对国家大事的看法,希望能有所匡正和建设。
    6. (6) 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自谊发之。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13. (2017高一下·九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淑,陈郡阳夏人,丹阳尹豹少子也。少有风气,伯湛谓家人曰:“此非凡儿。”至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本州命主簿、著作佐郎、太子舍人,并不就。刘湛,淑从母兄也,欲其附己,而淑不以为意,由是大相乖失。以母忧去职,服阕,为太子中庶子。

        元嘉二十六年,其秋,大举北伐,淑侍坐从容曰:“今当鸣銮中岳,席卷赵、魏,检玉岱宗,今其时也。臣逢千载之会,愿上《封禅书》一篇。”太祖笑曰:“盛德之事,我何足以当之。”淑喜为夸诞,每为时人所嘲。始兴王浚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淑与浚书曰:“闻之前志曰‘七年之中,一与一夺,义士犹或非之。’”

        迁太子左卫率。太子劭将为弑逆,其夜袁淑在直,二更许,呼淑及萧斌等流涕谓曰:“主上信谗,将见罪废。内省无过,不能受枉。明旦便当行大事,望相与戮力。”淑及斌并曰:“自古无此,愿加善思。”劭怒变色,左右皆动。斌惧,乃曰:“臣昔忝伏事,常思效节,况忧迫如此,辄当竭身奉令。”淑叱之曰:“卿便谓殿下真有是邪?殿下幼时尝患风,或是疾动耳。”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劭左右引淑衣曰:“此是何事,而可言罢。”淑出环省,绕床行,至四更乃寝。劭将出,已与萧斌同载,呼淑甚急,淑眠终不起。劭停车奉化门,催之相续。徐起至车后,劭使登车,又辞不上。劭因命左右:“与手刃。”见杀于奉化门外,时年四十六。劭即位,追赠太常。孝武即位,谥曰忠宪公。

    (节选自《宋书·列传卷七十》,略有改动)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B . 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C . 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D . 劭愈怒/因问曰事/当克不/淑曰/居不疑之地/何患不克/但既克之后/为天地之所/不容大祸亦旋至耳/愿急息之
    2. (2) 下列对文中加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主簿,官名。职责为主管文书,办理事务。魏晋以前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B . 封建时代如果官员的母亲去世,官员就必须离职守孝,这种行为称为“(丁)母忧”。 C . 岱宗,即泰山。泰山居五岳之首,为诸山所宗,故称。因地处东部,又称东岳。 D . 追赠,加封官职、勋位等,一般用在表扬对政府或社会有重大贡献的生者或死者。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袁淑少时有风度。几岁时,他的伯父袁湛对别人说他不是一个平凡的孩子;到了十几岁的时候,他被姑父王弘欣赏。 B . 袁淑孤傲耿直。州里任命他为主簿等官职,他都不愿做;姨表兄想要他去投靠,他也不愿意为此而改变旨趣,为此两人关系失和。 C . 袁淑深思熟虑。为刘义隆攻打赵、魏出谋划策,劝宋文帝北伐成功之后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但文帝认为自己没能力担此大任。 D . 袁淑临危不慎。太子刘劭弑父篡位时威胁他,但他坚决拒绝并大骂这是大逆不道之事,后来刘劭下令,趁他熟睡之际把他杀了。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艳,纵横有才辩。

      ②始兴王浚尝送钱三万饷淑,一宿复遣追取,谓使人谬误,欲以戏淑。

  • 14. (2017高一下·巴彦淖尔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孙铎,字振之,其先滕州人,徙恩州历亭县。铎性敏好学,辽阳王遵古一见器之,期以公辅。登大定十三年进士第,调海州军事判官,补尚书省令史。章宗为右丞相,语人曰:“治官事如孙铎,必无错失。”初即位,问铎安在,有司奏为右都管,使宋。及还,除同知登闻检院事。铎言:“凡上诉者皆因尚书省断不得直,若上诉者复送省,则必不行矣,乞自宸衷断之。”上以为然。承安元年,召为中都路都转运使。四年,迁户部尚书。铎奏曰:“比年号令,或已行而中辍,或既改而复行,更张太烦,百姓不信。乞自今凡将下令,再三讲究,如有益于治则必行,无恤小民之言。”国子司业纥石烈善才亦言:“颁行法令,丝纶既出,尤当固守。”上然之。泰和二年闰十二月 , 上召铎、户部侍郎张复亨议交钞。复亨曰:"三合同钞可行。"铎请废不用,诘难久之,复亨议诎。上顾谓侍臣曰:“孙铎刚正人也,虽古魏徵何加焉!”三年,御史中丞孙即康、刑部尚书贾铉皆除参知政事,铎再任户部尚书。铎心少之,对贺客诵古人诗曰:“唯有庭前老柏树,春风来似不曾来。”御史大夫卞劾铎怨望,降同知河南府事。泰和七年,拜参知政事。蒲阴县令大中与左司郎中刘昂、吏部主事曹元坐私议朝政,下狱。尚书省奏其罪铎进曰昂等非敢议朝政但如郑人游乡校耳上悟乃薄其罪议钞法忤旨改安国军节度使徙绛阳军 宣宗即位,召赴阙,以兵道阻。宣宗迁汴,铎上谒于宜村,除太子太师。在疾,累遣使候问。贞祐三年,致仕。是岁薨。

    1. (1)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尚书省奏其罪/铎进曰/昂等非敢议/朝政但如郑人游乡校耳/上悟/乃薄其罪议/钞法忤旨/改安国军节度使/徙绛阳军 B . 尚书省奏其罪/铎进曰/昂等非敢议朝政/但如郑人游乡校耳/上悟/乃薄其罪议/钞法忤旨/改安国军节度使/徙绛阳军 C . 尚书省奏其罪/铎进曰/昂等非敢议朝政/但如郑人游乡校耳/上悟/乃薄其罪/议钞法忤旨/改安国军节度使/徙绛阳军 D . 尚书省奏其罪/铎进曰/昂等非敢议/朝政但如郑人游乡校耳/上悟/乃薄其罪/议钞法忤旨/改安国军节度使/徙绛阳军
    2.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尚书省:官僚机构。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B . 宸衷:皇帝的心意。宸指的是封建帝王所居住的地方,后来它成为王位、帝王的代称。 C . 闰十二月:闰月是每逢闰年加的一个月。闰十二月是在十二月后面又加了一个十二月。 D . 主事:本意是主持处理事情,作为官职称号,是指一个部门如吏部、礼部等的负责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铎颇受器重。章宗刚即位就提拔孙铎,并对人议论说如果都像孙铎那样为官从政,定然没有过失,希望官吏们向孙铎学习。 B . 孙铎作风刚直。在议论交钞的时候,孙铎与张复亨相互驳难,最终把张复亨驳倒,皇帝认为就连古代刚直的魏徵也超不过他。 C . 孙铎思虑长远。他认为国家在颁布法令之前,一定要反复论证,如果可行就坚决推行。国子司业纥石烈善才也认可他的说法。 D . 孙铎贪恋高位。泰和三年,孙即康、贾铉都做了参知政事,孙铎只做了户部尚书,他不满意,对人吟诗抱怨,遭到大臣弹劾。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铎性敏好学,辽阳王遵古一见器之,期以公辅。

      ②比年号令,或已行而中辍,或既改而复行,更张太烦,百姓不信。

  • 15. (2017高一下·银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裴谞,字士明,擢明经 , 调河南参军事。性通绰,举止不烦。累京兆仓曹参军。会史思明乱,逃山谷间。思明故为谞父宽将,德宽旧恩,且闻谞名,遣捕骑迹获之,喜甚,呼为“郎君”,伪授御史中丞。贼残杀宗室,谞阴缓之,全活者数百人。又尝疏贼虚实于朝,事泄,思明恨骂,危死而免。贼平,除太子中允,迁考功郎中,数燕见奏事。

        代宗幸陕,谞徒步挟考功南曹印赴行在 , 帝曰:“疾风知劲草,果可信。”拜河东租庸、盐铁使。时关辅旱,谞入计,帝召至便殿,问榷酤①利岁出内几何,谞久不对。帝复问,曰:“臣有所思。”帝曰:“何邪?”谞曰:“臣自河东来,涉三百里,而农人愁叹,谷菽未种。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孟子曰:‘治国者,仁义而已,何以利为?’故未敢即对。”帝曰:“微公言,朕不闻此。”拜左司郎中,数访政事。元载忌之,出为虔州刺史,历饶、卢、亳三州,除右金吾将军。

        德宗新即位,以刑名治天下,百吏震服。时大行将蒇陵事②,禁屠杀,尚父郭子仪家奴宰羊,谞列奏,帝谓不畏强御,善之。或曰:“尚父有社稷功、岂不为庇之?”谞笑曰:“非君所知。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吾上以尽事君之道,下以安大臣,不亦可乎?”

        时朝堂别置三司决庶狱,辨争者辄击登闻鼓。谞上疏曰:“谏鼓、谤木之设,所以达幽枉,延直言。今诡猾之人,轻动天听,争纤微,若然者,安用吏治乎?”帝然之,于是悉归有司。谞恶法吏舞文,或挟宿怨为重轻,因献《狱官箴》以讽。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卒,年七十五,赠礼部尚书。

    (《新唐书·列传第五十五·裴谞传》)

    【注】①榷酤(què gū):制酒业。②大行将蒇陵事:大行,刚去世的皇帝;蒇(chǎn),完成。此句意为唐代宗的丧事行将结束。

    1. (1) 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B . 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C . 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D . 坐所善诛贬/阆州司马俄召为太子/右庶子进兵部侍郎/至河南尹/东都副留守/凡五世为河南/谞视事未尝敢当正处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代,至宋代被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 .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升级叫迁升、迁谪;降级叫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 C . 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D . 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君主为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后来“社稷”指国家。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裴谞性格豁达宽厚,沉稳不急躁。安史之乱时被史思明抓获,迫受伪职。但他能暗中保护唐宗室并向朝廷汇报叛贼虚实,事情泄露,险些被杀。平定叛贼后朝廷授予他官职。 B . 裴谞一心忠于朝廷,深得皇帝信任。关中大旱,唐代宗一见面就问他制酒业的收支情况,裴谞立即引用孟子的话劝谏,代宗多次向他征询关于政事的意见,后授官左司郎中。 C . 裴谞做事机警变通,智保郭子仪。在代宗丧事禁止屠宰期间,裴谞向德宗举报尚父郭子仪的家奴在家宰羊。有人责怪他为一件小事而弹劾功臣,裴谞解释了其中的良苦用心。 D . 裴谞反对集中办案,建议取消击登闻鼓。他认为谏鼓、谤木之类的设置本为洗雪沉冤而设,如今被狡猾之徒利用,建议发挥各级官吏的作用,民间诉讼交由各有关部门处理。
    4. (4)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及课文中学过的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诚谓陛下顾念元元,先访疾苦,而乃责臣以利。

      ②尚父方贵盛,上新即位,必谓党附者众。今发其细过,以明不恃权耳。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 16. (2017高一下·长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 , 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如京口、金陵 , 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辇悦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

        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附会;江河二经,山川两戒,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

        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

        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返,具述石斋颂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

    (钱谦益《徐霞客传》,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B . 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C . 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D . 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年三十”,是春节的前夜,又叫除夕。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 B . “金陵”,今江苏南京,曾作为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南唐以上所有朝代之都城。 C . “丙子”,丙子年,是中国60组干支历里的第13个。 D . “中国”,古华夏族在黄河流域建国,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文中指中原地区。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徐霞客十分喜欢山水,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窘迫不得舒展,经常想着飞走。 B . 徐霞客平常也未曾写过华丽的文章,但出游到几百里的地方,却能拿笔快速地记录,写出的东西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好像是高手画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 C . 徐霞客“争奇逐胜”的出游经历,到了“以身家性命相赌”的地步。如与朋友陈木叔一起游雁荡山,可以说是说走就走,与麋鹿相宿,十天以后才回来。 D . 徐霞客用三个月修撰完毕《鸡足山志》。徐霞客听说黄石斋被皇帝下诏关到监狱里,就派他的长子辗转崎岖的山路前往探视。
    4. (4) 翻译以下经典名句。

      ①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③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④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 17. (2017高一下·浦东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各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 (1) 写出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诸父异爨        

      二世        

      ③大母余曰        

      有神护者        

    2. (2)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 然余居于此                    辇来于秦 B .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不敢言而敢怒 C . 他日汝当用之                  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D .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振之以清风
    3. (3) 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4. (4) 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人物语言

      所表现的人物心理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 18. (2017高一下·山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围邯郸。公子姊为赵惠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秦王使使者告魏王曰:“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让魏公子曰:“胜所以自附于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公子患之,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王万端。魏王畏秦,终不听公子。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计不独生而令赵亡,乃请宾客,约车骑百余乘,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行过夷门,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侯生曰:“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公子行数里,心不快,曰:“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复引车还问侯生。侯生笑曰:“吾固知公子之还也。”曰:“公子喜士,名闻天下,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尚安事客?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公子再拜,因问。侯生乃屏人间语曰:“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得。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敬进如姬。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使人止晋鄙,留军邺                      壁:营垒,这里作动词用,驻扎。 B . 乃请宾客,车骑百余乘                    约:集合,聚集。 C .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魏公子曰        让:谦让。 D . 姬父为人所杀,如姬之三年                资:赏金,作动词.
    2.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嬴闻如姬父人所杀/一羽之不举,不用力焉 B . 无所辞,未有路耳/忽反以游目兮 C . 吾攻赵旦暮下/夫天下非小弱也 D . 所以自附于婚姻者/圣人之所以为圣
    3. (3)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魏公子“急人之困”的一组是(    )

      ①公子患之,数请魏王                 ②计不独生而令赵亡

      ③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④复引车还问侯生

      ⑤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     ⑥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⑥ D . ④⑤⑥
    4.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信陵君无法说服魏王出兵,便决计率门客战死沙场,这种行为于事无补,但“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的想法,表现了他能“急人之困”的品格。 B . 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举,不仅表现了侯生丰富的经验和谋略,尤其表现了信陵君的知人之明和礼贤下士之功。 C . 信陵君挺身救赵的原因,固然有其扶危救困的性格作用,主要是平原君的激将法起了关键作用。 D . 如姬愿意为信陵君冒死而窃虎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信陵君能够“急人之困”的品格所带来的回报。
  • 19. (2017高一下·玉溪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李如松字子茂成梁长子。以父荫为都指挥同知充宁远伯勋卫。骁果敢战少从父谙兵机。

        万历二十年哱拜反宁夏都御史梅国桢荐如松大将才宜令讨贼。六月抵宁夏。先是诸将董一奎、麻贵等数攻城不下。如松至攻益力。弟如樟夜攀云梯上不克。游击龚子敬提苗兵攻南关如松乘势将登亦不克乃决策水攻。拜窘遣养子克力盖往勾套寇套寇以万余骑至张亮堡。如松力战手斩士卒畏缩者寇竟败去。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既灭拜族录功进都督。会朝鲜倭患棘诏如松克期东征。十二月如松至军沈惟敬自倭归言倭酋行长愿封。如松叱惟敬憸邪欲斩之。参谋李应试曰:“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如松以为然。乃誓师渡江。师次肃宁馆。行长以为封使将至遣牙将来迎如松游击李宁生缚之。倭猝起格斗仅获三人余走还。行长大骇复遣亲信来谒如松慰遣之。六日次平壤。行长犹以为封使也踔风月楼以待。抵平壤城诸将逡巡未入形大露倭悉登陴拒守。明旦如松下令诸军攻围缺东面。如松亲提大军直抵城下攻其东南。倭炮矢如雨军少却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将士无不一当百遂克之。

        二十五年冬辽东总兵罢中旨特用如松。如松感帝知气益奋。明年四月土蛮寇犯辽东。如松率轻骑远出捣巢中伏战死。帝痛悼少保、宁远伯谥忠烈。

    1. (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B . 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C . 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D . 水侵北关\城崩\如松等佯击北关诱贼\而潜以锐师袭南关\既克拜\自斩叛党刘东旸\乞贷死。
    2. (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都御史”是明代都察院的长官专门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 B . “檄”是古代用于征召、声讨、晓谕等的官方文书。文中就是声讨之意。。 C . “中旨”指明代皇帝自宫廷发出而不正常通过内阁,直接交付有关机关执行的谕旨。 D . “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所赠官职爵位高于生前所任官职或爵位。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李如松将才难得屡被重用。哱拜反宁夏时他带兵征讨;后来又东征朝鲜;二十五年冬辽宁总兵被罢后中旨特用如松。 B . 李如松为将作风强硬身先士卒。两军阵前对于退缩者毫不手软宁夏平叛时官兵稍有退却即斩杀先退士兵以示众。 C . 李如松骁勇善战足智多謀。平定宁夏之乱在其他将领多次攻城不克的情况下他定计水淹城池一举成功因此晋升为都督。 D . 李如松知恩图报殒命沙场。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土蛮侵犯辽东李如松率领轻骑兵远出直捣敌巢中了埋伏奋战而死。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藉惟敬绐倭封而阴袭之奇计也。

      ②军少却如松马毙于炮易马驰堕堑跃而上麾兵益进。

二、综合题
  • 20. (2017高一下·绍兴期末)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子产相郑,病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后,子必用郑,必以严莅人。夫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故人多溺。子必严子之刑,无令溺子之懦。”及子产死,游吉不肯严刑。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萑泽,将遂以为郑祸。游吉率车骑与战,一日一夜,仅能克之。游吉喟然叹曰:“吾蚤行夫子之教,必不悔至于此矣!”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1. (1) 韩非是战国时期家思想集大成者,其代表作的诞生,正如《报任安书》中所云“韩非囚秦,”。

    2. (2) 子产以火、水为喻,告诫游吉什么道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