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化学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黑龙江省龙东地区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更新时间:2023-08-01 浏览次数:46 类型:中考真卷
一、选择题
  • 1. (202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模拟) 神舟十三号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脱离空间站 B . 自由下落 C . 外壳烧蚀 D . 打开降落伞
  • 2. (2024九下·隆林各族竞赛)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不一致的是(  )
    A . 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B . 氧化钙、CaO、消石灰 C . 汞、Hg、水银 D . 氢氧化钠、NaOH、火碱
  • 3. (2023·黑龙江) 下列实验操作的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闻气体气味 C .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D . 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
  • 4. (2024九下·下陆模拟) 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 碘酒、碳酸钙、二氧化硫 B . 冰水混合物、氯化锌、二氧化锰 C . 生理盐水、纯碱、铁锈 D . 天然气、硫酸钠、过氧化氢溶液
  • 5. (2024九下·高密模拟)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银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 B . 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用作保护气 C . 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D . 氢气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
  • 6. (2023九上·南宁开学考) 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 . 端午时节,粽叶飘香一一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B .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一一蔗糖分子分解了 C .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一一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D .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一一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 7. (2023·黑龙江)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 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B . 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盖后,瓶口形成白雾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 8. (2023·黑龙江) 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物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m的值是37,n的值是1 B . 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五周期 C .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 D . 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
  • 9. (2023·黑龙江)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能源的开发不断取得突破,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丁的化学式是H2O B .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C .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6:9 D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原子种类均发生变化
  • 10. (2024九下·徐州模拟) 深海鱼油中的DHA(化学式:C22H32O2)是一种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这种不饱和脂肪酸是大脑细胞形成、发育及运作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DHA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DHA属于无机化合物 B . DHA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 . DHA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 D . DHA是由C、H、O三个元素组成
  • 11. (2024·惠阳模拟) 小强发现自家农田中的水稻叶子发黄且茎杆细弱,小强建议父亲施用含钾的复合肥料。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  )
    A . (NH42SO4 B . KNO3 C . (NH42HPO4 D . K2CO3
  • 12. (2023九上·来宾月考) 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 +6O2 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
    A . C4H4S    B . C4H6S    C . CH4    D . C4H8S
  • 13. (2024九下·拉孜模拟) 归纳总结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对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环保

    ①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②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①温室效应的形成与CO、CH4有关

    ②酸雨的形成主要与SO2、氮氧化合物有关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生活

    ①煤炉上放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②室内起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①霉变的花生蒸煮后可以食用

    ②制糖工业利用焦炭脱色制白糖

    A . A B . B C . C D . D
  • 14. (2024·从江模拟)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盐酸 B .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开始时,要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C . 检验氢气纯度,试管口向上移近火焰 D . 测定食醋的酸碱度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 15. (2023·福州模拟)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变化量(单位:g)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的数值为8 B .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C . 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 . 反应前后甲、戊变化的质量之比为3:1
  • 16. (2024九下·十堰模拟) 能在pH=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透明的一组离子是( )
    A . Ag+、K+、Cl- B . Cu2+、Ca2+、Cl- C . Ba2+、Na+ D . Mg2+、Na+
  • 17. (2024九下·衡阳期中)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C . 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所以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D .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二、不定项选择题
  • 18. (2024·佳木斯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在空气中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B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溶解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Mg(NO32

    滴加过量的KOH溶液,过滤

    D

    从KCl与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 . A B . B C . C D . D
  • 19. (2023·黑龙江)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 B . 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分别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至过量 C .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钡溶液 D .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20. (2024九下·郸城模拟) 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10g,经测定混合物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7%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不饱和溶液,将溶液蒸干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
    A . 12g B . 18g C . 24g D . 36g
三、填空题
  • 21. (2024九下·绥棱月考)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
    1. (1) 两个铁离子
    2. (2)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3. (3) 氖元素
    4. (4) 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22. (2024九下·哈尔滨开学考)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衣:常用的方法鉴别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2. (2) 食:牛奶、黄瓜、米饭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3. (3) 住: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会产生现象。
    4. (4) 行:高铁车头用到的玻璃钢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填“复合”或“合成”)。
  • 23. (2023·黑龙江)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尽量吸收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1. (1) 大气中的CO2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 (2) 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加,化石燃料日趋枯竭,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的时候,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一一“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 (3) 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填字母)。
      A . 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B . 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提倡绿色出行 C . 退耕还林,大力植树造林
  • 24. (2024·浦北模拟)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1) P点的含义是
    2. (2) t2℃时,将60g甲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3. (3) 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
    4. (4)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最好采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5. (5) 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 . 都是饱和溶液 B . 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 . 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
  • 25. (2023·黑龙江) 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1. (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填“大于”或“小于”)钢的含碳量。
    2. (2)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CuO发生了(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3. (3) 向硝酸铝、硝酸铜、硝酸银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滤液呈无色,则滤出的固体一定有,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写离子符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即可)。
  • 26. (2023·黑龙江) 图中的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的浓溶液有吸水性,B的溶液为蓝色,C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由两种元素组成,E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图中“”或“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转化及反应条件已略去,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分别写出B、E物质的化学式:B.;E. 
    2. (2) C与A的稀溶液反应时,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
    3. (3) 写出A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与探究
  • 27. (2023·黑龙江) 结合如图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 (1) 玻璃棒的作用

    2. (2) 玻璃棒的作用

    3. (3) 水的作用

    4. (4) 水的作用

  • 28. (2023·黑龙江)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 (2) 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室要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通常选用(填字母)装置收集,若用此收集方法收集到的O2不纯净的原因(写一点即可)。
    3. (3)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B、C装置均可作为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与B相比,选用C装置的优点是;检验CO2的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4) 若用装置E收集满一瓶O2后,再向瓶中注水排出瓶中气体,水应从(填①或②)端进入。
  • 29. (2023·黑龙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1) A实验中,打开活塞,用分别接近a、b玻璃尖嘴处,检验产生的气体。
    2. (2) B实验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
    3. (3) C实验(填“能”或“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 (4) 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D图所示,其它操作作均正确,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 (5) E实验中,小气球的作用是
  • 30. (2023·黑龙江)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归纳反应规律时发现,有些化学反应发生时没有伴随明显的现象,他们就此进行了以下探究。
    1. (1)

      【提出问题】

      怎样证明NaOH溶液分别与CO2及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分析讨论】

      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可以用两种思路探究上述反应是否发生。

      思路I:验证有

      思路Ⅱ:验证反应物减少或消失。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两组分别设计方案进行探究。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实验示意图

    2. (2) 【实验结论】

      第一组同学将充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扣在NaOH溶液中,观察到,认为NaOH溶液和CO2发生了反应。但有同学指出,还应进行CO2反应的对比实验才能得出这一结论。

    3. (3) 第二组的小明同学向丙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观察到溶液颜色,得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小亮同学向丁中滴入AgNO3溶液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由此他认为Na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NaCl,你认为小亮的结论是(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4. (4) 第二组同学进一步讨论后认为,如果将乙中的溶液蒸发结晶,再将得到的晶体溶于水,若在室温下测得该溶液的pH(填“>”“<”或“=”)7时,则能证明有氯化钠生成。
    5. (5) 【反思与拓展】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为了防止该药品变质,该药品要保存。

    6. (6) 下列物质,能进一步证明第二组的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是____(填字母)。
      A . 铜片 B . 氧化铜 C . 紫色石蕊溶液
五、计算题
  • 31. (2024九下·绥棱月考) 中药当归、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请回答:
    1. (1) 紫花前胡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 紫花前胡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3. (3) 246g紫花前胡醇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g。
  • 32. (2023·黑龙江) 称取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19.4g,加入90.6g蒸馏水使固体混合物全部溶解。再向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 (1) 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 (2) 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