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①中实验 | ②中现象 | 实验目的 |
A | 将浸透石蜡油的石棉加热 | Br2的CCl4溶液褪色 | 石蜡裂解产物中含有烯烃 |
B | 加热NH4Cl固体 | 酚酞溶液变红 | 制备氨气并检验氨气性质 |
C | 加热NaHCO3与Na2CO3混合粉末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验证NaHCO3具有热不稳定性 |
D | 加热铁粉及湿棉花 | 肥皂水中有气泡冒出 | Fe与H2O发生了置换反应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②铁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性质更活泼的铝不能稳定存在于空气中
③Al(OH)3、Cu(OH)2受热易分解,Fe(OH)3受热也易分解
④已知:AlCl3是共价化合物。传统工艺不能用电解纯的熔融AlCl3来制取金属铝;也不能用电解熔融的MgCl2来制取金属镁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法 | |
A | 确认Fe(OH)3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 用可见光束照射 |
B | 确认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uSO4 | 向反应后混合液中加水 |
C | 确认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 | 向反应后混合液中滴加酚酞 |
D | 确认Cl2无漂白作用 | 将有色纸条放入干燥Cl2中 |
已知:D为淡黄色固体,气体G是一种纯净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518 , 混合物H与溶液C中的溶质相同。请回答:
步骤①加入氨水的目的是。小火煮沸的作用是使沉淀颗粒长大,有利于。
a. 漏斗末端颈尖未紧靠烧杯壁
b.玻璃棒用作引流
c.将滤纸湿润,使其紧贴漏斗壁
d.滤纸边缘高出漏斗
e.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CaCO 滤液 白色晶体
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逐滴加入稀盐酸,至溶液中尚存有少量固体,此时溶液呈性(填“酸”、“碱”或“中”。将溶液煮沸,趁热过滤。将溶液煮沸的作用是。
已知:①文献资料显示:某些金属离子的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pH为:Ca(OH)2:13,Fe(OH)3:4.1
②(NH4)2C2O4溶液显酸性。
A.蒸发皿 B.坩埚C.石棉网
编号 |
KMnO4溶液体积/mL |
1 |
19.98 |
2 |
22.00 |
3 |
20.02 |
①此步操作过程中需要用到图示中哪些仪器
②滴定达到终点时的现象是。
③为保证实验精确度,沉淀D及E需要分别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回母液中,若不洗涤沉淀D,会使测定的钙元素的含量(偏低、偏高、无影响,下同),若不洗涤沉淀E,会使测定的钙元素的含量。
④原茶叶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已知(NH4)2C2O4的摩尔质量为124g·mol-1)。
已知CaO2·8H2O呈白色,微溶于水,加热至350℃左右开始分解放出氧气。
第一步:准确称取ag产品于有塞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bgKI晶体,
再滴入少量2mol·L-1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第二步:向上述锥形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
第三步:逐滴加入浓度为cmol·L-1的Na2S2O3溶液至反应完全,消耗Na2S2O3溶液
VmL。(已知:I2+2S2O32-=2I-+S4O62-)
①CaO2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
②某同学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操作都很规范,第三步滴速太慢,这样测得的CaO2的质量分数可能(填“不变”、“偏低”或“偏高”),原因是。
假设1:只有Na2SO3。假设2:;假设3:既有Na2SO3又有Na2SO4。
①甲同学认为SO2与Na2O2的反应不同于CO2 , 认为假设2成立。请据此写出C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乙同学为证明假设3成立,设计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结论为:取少量C中固体产物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溶解;滴加过量的1mol•L-1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C中固体产物中有;滴加适量的1mol•L-1稀盐酸,若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则证明C中固体产物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