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红热的碳放入浓硫酸中,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石灰水变浑浊 | 碳被浓硫酸氧化成 CO2 |
B | 向NaAlO2溶液中滴入NaHCO3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AlO2-结合H+的能力比 |
C | 将常温下用冷的浓硝酸处理过的铝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 铝片表面无明显现象 | 用硝酸处理后,铝的金属性减弱 |
D | 向Na2CO3溶液中加入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中 | 产生白色浑浊 | 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
选项 | 项目 | 化学知识 |
A | 衣:羊毛衫不能用碱性洗涤剂洗涤 | 蛋白质在藏性条件下易水解 |
B | 食: |
|
C | 住: |
|
D | 行:用 |
|
选项 | ①中物质 | ②中物质 | 预测②中的现象 |
A | 稀盐酸 | 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
B | 硫酸亚铁溶液 |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 溶液逐渐褪至无色 |
C | 氯化铝溶液 | 浓氢氧化钠溶液 | 立即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
D | 氯水 | 硫酸亚铁及硫氰化钾溶液 | 溶液受成红色 |
编号 | 实验 | 操作 |
A | 切割金属钠 | 左手捏住钠块,右手拿小刀切割 |
B | 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铝 | 向盛有硫酸铝溶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至过量 |
C | 检验溶液中的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
D | 实验室制备氧化亚铁 | 利用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受热分解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A | 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 | 石蕊试纸不变色 |
B |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足量的乙烯 |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 |
C | 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 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 |
D | 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 溶液中出现血红色沉淀 |
a.转移固液混合物
b.关活塞A
c.开活塞A
d.确认抽干
e.加洗涤剂洗涤
滴定次数 |
0.1000mol·L-1Ce(SO4)2标准溶液体积(mL) |
|
滴定前读数 |
滴定后读数 |
|
1 |
0.10 |
20.12 |
2 |
0.12 |
20.10 |
3 |
0.05 |
21.65 |
①产品中摩尔盐的纯度为(用质量分数表示,保留4位有效数字)。
②若滴定过程中没有润洗滴定管,则会造成样品纯度(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请用以上相应的数字编号和化学用语回答问题:
①第一份加足量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第二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经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6.99g
③第三份逐滴滴加 NaOH溶液,测得沉淀与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根据上述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化学方程式上用单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上述反应中若生成标况下3.36LN2 , 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