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化学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高中化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测试模拟卷...

更新时间:2023-10-14 浏览次数:50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2高二上·红桥期末) 某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A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曲线B为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历程,且包含多个基元反应 C .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 . 活化分子间发生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 2. (2024高二上·化州月考) 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 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黄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 . 氢气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 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8kJ·mol-1 C . Ba(OH)2·8H2O(s)+2NH4Cl(s)=BaCl2(s)+2NH3(g)+10H2O(l) ΔH<0 D . 已知中和热ΔH=-57.3kJ·mol-1 , 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57.3kJ
  • 3. (2022高二上·顺义期末) 硫酸工业制法中,反应之一为:

    科学家分析其主要反应机理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A . 反应Ⅱ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B . 使用作为反应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C . 通入过量空气,可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 . 温度选择是综合考虑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催化剂等因素的结果
  • 4. (2022高二上·孝感期末) 已知:①  

      

      

    则反应等于

    A . +753kJ/mol B . -753kJ/mol C . +3351kJ/mol D . -3351kJ/mol
  • 5. (2022高二上·十堰期末) 下列措施不是为了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 . 糕点包装袋内放置除氧剂 B . 将食物存放在冰箱中 C . 家用炒菜使用铁锅而不使用铝锅 D . 高炉炼铁时,先将铁矿石粉碎
  • 6. (2022高二上·昌平期末) 一定温度下,在溶液中发生反应:。已知某时刻的浓度为后变为。下列叙述错误的
    A . B . C . 增加了 D . 浓度增加
  • 7. (2022高二上·重庆月考) 2SO2(g)+O2(g) 2SO3(g)  ΔH的反应机理如下:

    反应I:V2O5(s)+SO2(g)V2O4(s)+SO3(g)   ΔH1=+24 kJ·mol-1

    反应II:2V2O4(s)+O2(g)2V2O5(s)   ΔH2=-246 kJ·mol-1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I为吸热反应,反应II为放热反应     B . 反应速率由反应II决定 C . 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            D . 2mol SO2(g)的能量高于2mol SO3(g)的能量
  • 8. (2022高二上·钦州期末)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①;②;则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A . B . C . D .
  • 9. (2022高二上·山东月考) 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

    平衡物质的量/

    I

    387

    0.40

    0.16

    0.16

    II

    387

    0.80

    III

    207

    0.40

    0.18

    0.18

    A .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容器I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Ⅲ中的短 C . 达到平衡时,容器I中的体积分数与容器Ⅱ中的相同 D . 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 , 则反应将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 10. (2022高二上·十堰期末) 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废气中的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原理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转化为的反应是一个熵增的反应 B . 若反应能自发,则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且能提高的平衡转化率 D . 每获得时,消耗的的体积为
  • 11. (2021高二上·舟山期末) 下列关于合成氨工业说法错误的是(   )
    A . 使用铁触媒,使混合气体有利于合成氨 B . 合成氨厂一般采用10MPa~30MPa,综合考虑了反应速率、转化率和经济成本等因素 C .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D . 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 12. (2022高二上·成都期中) 有关草酸溶液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高锰酸钾溶液需用盐酸酸化 B . 表示该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5C2O + 2MnO+ 16H+ = 10CO2↑ + 2Mn2+ + 8H2O C . 用3 mL 0.1 mo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别与5 mL 0.1 mol·L−1草酸溶液和5 mL 0.01 mol·L−1草酸溶液反应,观察褪色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D .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反应开始较慢,后来加快,可能是因为生成的Mn2+对反应有催化作用
  • 13. (2022高二上·平谷期末) 下列物质不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 . B . C . D .
  • 14. (2022高二上·平谷期末) 用蒸馏水逐渐稀释的醋酸,若维持温度不变,则在稀释过程中逐渐增大的是
    A . 的物质的量浓度 B . 的物质的量浓度 C . H+的物质的量浓度 D . 和H+的物质的量
  • 15. (2022高二上·钦州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100℃水的离子积是 B . 中性水溶液中的 C . 纯水在100℃时, mol·L , 所以此时纯水中 D . 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 16. (2022高二上·宁波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中,酸碱混合时,量筒中溶液应缓缓倒入小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B . 向20.01溶液中加入50.01溶液充分反应,取反应后溶液向其中加入溶液,若溶液颜色变成红色则为可逆反应 C . 用玻璃棒蘸取0.10溶液点在用水湿润的广泛试纸上,测定该溶液的 D . 改用600.50盐酸跟500.55溶液进行反应,求出的中和热数值和原来不同
  • 17. (2022高二上·如皋期末) 室温时,含的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曲线I代表的物质是 B . 室温时,的电离平衡常数 C . 室温时,的水解平衡常数 D . 室温时,将浓度均为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 18. (2022高二上·广东期中) 25℃时,等体积的酸和碱溶液混合后pH一定大于7的是(   )
    A . 溶液与的KOH溶液 B . 溶液与溶液 C . 溶液与的氨水 D . 的HI溶液与溶液
  • 19. (2022高二上·电白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在小烧杯中混合

    烧杯壁变凉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将充有NO2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

    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

    NO2生成N2O4的反应中,△H>0

    C

    将0.1mol/L的弱酸HA稀释成0.01mol/L,测量稀释前后溶液pH

    pH增大

    稀释后HA电离程度减小

    D

    常温下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AgNO3溶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AgI)

    A . A B . B C . C D . D
  • 20. (2022高二上·南通期末) 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 图甲是常温下用溶液滴定的滴定曲线,Q点表示酸碱中和滴终点 B . 图乙是反应生成的能量变化曲线,a表示变成气态原子过程中吸收的能量 C . 图丙表示表示通入饱和溶液中,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 D . 图丁是的平衡浓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说明平衡常数
二、非选择题
  • 21. (2022高二上·顺义期末) 某小组探究硝酸银与碘化钾的反应。
    1. (1) 实验Ⅰ: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溶液,振荡试管,产生黄色沉淀,然后向其中滴入淀粉溶液,溶液无明显变化。

      ①常温下,溶液中,(填“>”、“<”或“=”)。

      ②发生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2. (2) 小组同学依据物质性质分析,反应产物中可能存在Ag。依据是
    3. (3) 经检验,黄色沉淀中不含Ag。小组同学设计实验Ⅱ证实了溶液与KI溶液可以发生反应得到Ag。装置如图。

      ①甲溶液是

      ②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4. (4) 结合实验及数据,推测实验Ⅰ中生成黄色沉淀而没有产生Ag的原因
  • 22. (2022高二上·贵州期中) 用酸性(草酸)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其离子方程式为

    。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的实验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物理量编号

    V(0.20mol/L溶液)/mL

    V(蒸馏水)/mL

    V(0.010mol/L溶液)/mL

    M(固体)/g

    T/℃

    2.0

    0

    4.0

    0

    50

    2.0

    0

    4.0

    0

    25

    1.0

    4.0

    0

    25

    2.0

    0

    4.0

    0.1

    25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实验①②是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上述实验②④是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上述实验②③可探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且a为
    2. (2) 实验③中加入amL蒸馏水的目的是
    3. (3) 除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外,本实验还可通过测定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4. (4) 小组同学发现实验②③的反应速率变化趋势如图,其中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是①该反应放热、②

  • 23. (2022高二上·云南月考) CO、是工业上重要的化工原料。

    已知: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填标号)。
    2. (2)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3. (3) 表示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 (4) 1.5mol由CO和组成的混合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25.9kJ,则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ol、mol。
    5. (5) 等质量的完全燃烧,放热最多的是(填化学式)。
    6. (6) 某些常见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键

      C=O

      H—O

      H—H

      键能

      803

      463

      436

      1076

        

  • 24. (2022高二上·海安期末) 有效去除大气中的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 (1) 用催化还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反应原理:  

      一定温度下,反应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于时刻达到平衡,此时容积为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X如图1所示,若在时刻只改变一个条件,曲线X变为曲线Y。

      ①变为曲线Y改变的一个条件是

      ②若时降低温度,时达到平衡,请在图1中画出曲线X在时段内的变化曲线

    2. (2) 溶液中形成的络合物可用于吸收烟气中的

      I.吸收原理:  

      将含的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入起始温度为50℃的溶液中。吸收率随烟气通入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原因是

      II.再生原理:易被氧化为而失去吸收的能力。微生物法再生吸收液具有副产物少、无污染等特点,其再生的机理如图2所示。

      吸收、再生的变化过程可描述为

      被葡萄糖还原再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 25. (2022高二上·平谷期末) 现有:①醋酸、②盐酸、③醋酸钠、④碳酸氢钠、⑤氨化钙、⑥氯化铵六种试剂。
    1. (1) 醋酸钠溶液呈碱性原因:。(化学用语)
    2. (2) 盐酸溶液与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 (3) 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

      a.与同浓度盐酸溶液的导电性不相同

      b.常温下,等浓度等体积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

      c.向溶液中加少量固体,减小

      d.向溶液中加少量固体,增大

      e.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满足:

    4. (4) 25℃时,pH均等于4的醋酸溶液和氯化铵溶液,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之比是
    5. (5) 向饱和溶液中滴加饱和溶液,可观察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又产生无色气泡,结合化学用语,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