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I:V2O5(s)+SO2(g)V2O4(s)+SO3(g) ΔH1=+24 kJ·mol-1
反应II:2V2O4(s)+O2(g)2V2O5(s) ΔH2=-246 kJ·mol-1
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容器编号 | 温度/ | 起始物质的量/ | 平衡物质的量/ | |
I | 387 | 0.40 | 0.16 | 0.16 |
II | 387 | 0.80 | ||
III | 207 | 0.40 | 0.18 | 0.18 |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常温下将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在小烧杯中混合 | 烧杯壁变凉 |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B | 将充有NO2的密闭烧瓶放入热水中 | 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 | NO2生成N2O4的反应中,△H>0 |
C | 将0.1mol/L的弱酸HA稀释成0.01mol/L,测量稀释前后溶液pH | pH增大 | 稀释后HA电离程度减小 |
D | 常温下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Ksp(AgI) |
①常温下,溶液中,
(填“>”、“<”或“=”)。
②发生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①甲溶液是。
②该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表的实验方案。
回答下列问题:
物理量编号 | V(0.20mol/L | V(蒸馏水)/mL | V(0.010mol/L | M( | T/℃ |
① | 2.0 | 0 | 4.0 | 0 | 50 |
② | 2.0 | 0 | 4.0 | 0 | 25 |
③ | 1.0 | 4.0 | 0 | 25 | |
④ | 2.0 | 0 | 4.0 | 0.1 | 25 |
回答下列问题:
化学键 | C=O | H—O | H—H | |
键能 | 803 | 463 | 436 | 1076 |
则
。
反应原理:
一定温度下,反应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于时刻达到平衡,此时容积为
,
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X如图1所示,若在
时刻只改变一个条件,曲线X变为曲线Y。
①变为曲线Y改变的一个条件是。
②若时降低温度,
时达到平衡,请在图1中画出曲线X在
时段内
的变化曲线。
I.吸收原理:
将含的烟气以一定的流速通入起始温度为50℃的
溶液中。
吸收率随烟气通入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的原因是。
II.再生原理:易被氧化为
而失去吸收
的能力。微生物法再生
吸收液具有副产物少、无污染等特点,其再生的机理如图2所示。
①吸收、再生的变化过程可描述为。
②被葡萄糖
还原再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a.与同浓度盐酸溶液的导电性不相同
b.常温下,等浓度等体积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
c.向溶液中加少量
固体,
减小
d.向溶液中加少量
固体,
增大
e.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