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0...

更新时间:2023-12-28 浏览次数:12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2023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有重视“古”的倾向。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画贵在“仿”,书重在“临”,都是重视传统的思想在艺术中的投射。中国艺术家也常怀太古心,对高古寂历、古拙苍莽的境界简直到了痴迷地步。

    “古”,当然与时间有关。说到“古”,人们自然会想到复古、重视过去、崇尚传统等。但是,传统艺术观念中“古”的内涵很复杂,人们所说的“高古”“古朴”“古雅”“古澹”“简古”“浑古”“古拙”“苍古”“醇古”“荒古”“古秀”等概念,都不是“复古”可以概括的,不能仅从回归传统、重视古法上来理解“古”的追求。从时间角度看,传统艺术追求的“古”,有两种不同的内涵:

    一是时间性的。古是与今相对的概念,过去的历史。历史中显现的权威话语,由权威话语所形成的古法,成为当下创造的范本。这种“古”——时间、历史所构成的无形存在,如同艺术家脚下的大地,是创造的基础,也是价值意义的显现。如赵孟頫说:“作画贵有古意。”他所理解的“古意”,本质上是时间性的。其中包含的潜在观念,乃是以古为美,所谓“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他认为,有成就的艺术家,要“近”于“古”,承续艺术正脉,追寻先贤传统。

    二是非时间性的。古不是与今相对的过去,而是超越古今所彰显的人的真实生命感觉。它重在透过变化的表相,去追踪时间流动背后不变的内涵,发现人生命存在的意义。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今人心中有,古人心中也有,岁岁年年人不同,但年年岁岁花相似,天地人伦中有一些不变的东西。如龚贤诗中所说:“小台临寂历,溪断欲生烟。此地近于古,何年方及春?”这里所言“近于古”的古意,不是题孟頫的古风,它是“不及春”的,无时间是其根本特点。龚贤在高古寂历中,将人从知识表象中、历史丛林里、功利追逐处拯救出来。

    石涛这方面的理解堪称透彻。他说:“古人未立法之先,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人不能一出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古人之迹”,是时间延传中存留的作品以及作品粘带的法度;“古人之心”,是非时间性的,它是通于天地、古今的存在,是人在生命体验中发现的真实。真正的艺术创造,是要从“古人之迹”中发现“古人之心”,在时间性的成法背后去追求勃郁的生命精神。

    前人有“金石鼎彝令人古”的说法,元明以来艺坛很多人对布满锈迹的对象感兴趣,如青铜器物。这并非是要证明器物、顽石年代久远,来历不凡,也不只是为了满足主人博雅好古的趣尚,斑驳陆离的意味,却有另外一种精神启发,如同打开一条时间通道,将人从时间中拉出,去与另一世界的知心者对话。千余年来中国艺术观念中追求的“古意”,在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这超越时间、归复真性的创造精神。

    在千余年来艺术观念发展过程中,这两种“古意”并非截然分别,而是彼此相关。时间性古意,往往又是达至非时间古意的前提,甚至是必要前提。艺术家是在时间性古意之外去追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永恒“古意”。

    节选自朱良志《说中国艺术中的"古意"》有删改)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有重视“古”的倾向,“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说法就是这种倾向在诗歌散文领域的体现。 B . 传统艺术观念中“古”的内涵并非“复古”二字可以概括,不能从回归传统、重视古法上来理解“古”的追求。 C .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古人之心”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进入超越时间、归复真性的精神世界的途径和方法。 D . 本文所说的“古”是超越古今所彰显的人的真实生命感觉,重在追踪时间流动背后不变的内涵和人生命的意义。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以龚贤的诗歌为例,意在证明存在一种超越时间的和能拯救人于知识表象、历史丛林、功利追逐中的古意。 B . 文章通过对比论证,阐明了“时间性古意”和“非时间性古意”的关系,突出了“非时间性古意”的重要地位。 C . 文章引用石涛的话,既说明真正的艺术要由“古人之迹”到“古人之心”,又引出对两种“古意”关系的讨论。 D . 文章先指出“重古”的现象,再分析“古”的两种内涵,最后论述两种“古意”的关系,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明代王世贞称赵孟頫的书法“复二王之古,开一代风气”,体现了赵孟頫承续艺术正脉,追寻先贤传统的思想。 B . 由时间和历史构成的时间性的“古”如同艺术家脚下的大地,是当下创造的范本和基础,也是价值意义的显现。 C . 当一代代的人望向张若虚笔下那轮年年相似的江月时,应该会感受到天地人伦中那鱼古不变的勃郁的生命精神。 D . 传统艺术中的“高古”指高远古雅、不涉俗韵,是一种寄心太古,风神超凡的艺术追求,应属于时间性的古意。
  • 2. (2023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故宫角楼的智慧

    周乾

    位于北京市中心的世界文化遗产故宫,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古代木质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无论在造型上还是在技艺上都极具东方特色,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角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角楼位于故宫城墙的转角,共有4座,其初始功能主要为军事防御。史料及考古资料表明,我国多个朝代的宫城城墙上均建有角楼。如先秦古籍《考工记》的“匠人营国”部分就规定了城墙角楼的高度为“七雉”(约16.7米);东周时期军事家墨翟所著《墨子》中的《备城门》《备蛾傅》等部分,都有在城墙的拐角处修建防护建筑、其样式必定是重楼形式的军事防御规定的记载。

    故宫角楼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的结晶。故宫角楼的营建实际是由1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尖亭、4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古建筑、2个羊檐歇山类古建筑的屋顶巧妙堆叠而成,具体做法为:以1个三重檐的四角攒夫亭为基准,亭的第一、二层在城墙交点的里侧方向,分别接出两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正立面造型;在城墙交点的外侧方向,分别接出两个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端部造型。再在亭的第三层搭扣十字交叉的2个单檐歇山屋顶,且羊檐歇山屋顶的翼角与攒夫亭翼角重合。

    亭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可以作为城市的标志物,女口街亭、市亭、都亭等;还可以作为边防中的作观察敌情用的岗亭,如《备城门》中就有每百步设4米高岗亭的记载。角楼的三重檐攒夫亭部分,在功能上完美地实现了上述效果。另外,我国古代建筑一般比较低矮,而角楼建造在10米高的城墙之上,其视角已充分满足驻守的士兵观察敌情的需求,因而角楼内部并没有设楼梯。从造型方面来看,歇山屋顶类古建筑是我国各种类型古建筑中造型最为优美的,包含的翼角数量在各类古建筑中亦最多。

    此外,故宫角楼表现出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翼角众多,而公众最感兴趣的问题就是,故宫角楼到底有多少个角。基于角楼的对称做法,不难统计出建筑共有28个翼角,其中第一、二层屋檐各有12个翼角,第三层屋檐有4个翼角。另外,这28个翼角中,属于三重檐攒夫亭的有12个,属于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有16个。这些翼角均匀地分布在四个方向,产生了极具欣赏力的美感。

    从传统文化角度来看,故宫角楼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红黄色彩在建筑显要位置的大量运用,突出了我国古代皇家政治文化。在明清时期,仅帝王宫殿的屋顶才能使用黄色;而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寓意刚强、炽热,在宫殿建筑中有护卫皇权之意。角楼屋顶大量采用的仙人走兽造型,是古人追寻“天人合一”思想的反映。而角楼的布局采用四面四角的方式,与我国儒家文化中提倡的“四正四隅”“川藏风聚气”理念相符合。此外,角楼在各个方向既有凸起的翼角,还有凹进的窝角,凸凹相间,是我国古代“阴阳合一”哲学思想的体现。

    故宫角楼汇集了我国优秀的传统建筑技艺和深远的建筑文化,其营建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有删改)

    1. (1) 下列对文中“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宫角楼中亭的一二层在城墙交点的里、外侧分别接出重檐歇山屋顶类建筑的造型。 B . 故宫角楼中亭的第三层搭扣了十字交叉的2个重檐歇山屋顶,所有的翼角完全重合。 C .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亭并不罕见,并且种类很多,有些亭还可以作为城市的标志物。 D . 墨翟所著的《备城门》中有每百步设4米高岗亭的记载,表明亭有观察敌情的用途。
    2. (2)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故宫的木质建筑群在造型上、技艺上极具东方特色,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重要文化遗产。 B . 我国多个朝代的宫城城墙上均建有起到军事防御作用的角楼,角楼的高度、位置、样式和数量等一直都有明确的规定。 C . 故宫角楼翼角众多,一座角楼有28个翼角,这些对称设计的翼角均匀分布在四个方向,蕴含着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D . 故宫角楼红黄的色彩、仙人走兽的造型、四面四角的布局方式、凸凹相间的角等设计,都体现了独特的理念。
    3. (3) 故宫角楼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3. (2023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石书记的承诺

    李伶伶

    老肖在山上捡了一捆松枝,下山前又去看武建国。

    老肖看到武建国的墓前放着鲜花和果品,知道石书记又来过了,老肖把松枝放下,把鲜花和果品重新摆摆,把墓碑周围新长出来的草铲了,然后坐下来陪武建国。老肖经常这样陪武建国,一陪就陪了三十多年。

    日头偏西的时候,老肖背着松枝,拖着一条残腿回家了,他看到窗台上放着蔬菜、肉和点心,知道石书记也来看他了,没等到他又走了。老肖把东西拿进屋后,没有急着做晚饭,而是坐到炕上,看起了炕头墙上贴着的年历。墙上一排贴着四张年历,每张年历上印着一年十二个月的日期。从第一张的十月份开始,每个月份都有一个日子用油笔画了一个圈,那是石书记来看武建国的日子。老肖数了数,算上今天,正好三十个圈。没想到石书记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老肖在今天的日期上画完一个圈后才开始做晚饭。老肖家就他一个人,当年他结过婚,媳妇生孩子时难产大出血,孩子没保住,大人也一起去了。老肖很难过,后来就没再娶。当然,没娶的原因,不只是难过,还因为这里太穷了。岭上村山多地少,种地的收入仅够维持温饱,村里的姑娘留不住,村外的姑娘不进来,村里的人口越来越少,光棍却越来越多,全村只剩四十一户人家,像老肖这样的单身汉就有十来个。不过现在就剩他一个了,因为其他人都在石书记的动员下搬到山下了,听说这两年日子都好过了。

    老肖也有点心痒,可是他舍不得武建国和他父母。当年抗洪抢险时,武建国为救他被洪水冲走,他在心里立下誓言,会一直陪着他,并代替武建国给他父母养老送终。退伍后,他来到武建国的老家,照顾武建国父母。如今,武建国的父母已入土,他可以安心地离开了。可他就是放心不下,武建国的父母没有别的孩子,他也没有后人,想到将来连个给他们烧纸添土的人都没有,他就觉得对不起他们。

    晚上,老肖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完武建国又开始想石书记。老肖没想到石书记真是个说话算数的人,当初对他许下承诺,会经常来看武建国,还真做到了。可是他也听说了,像他们这样的干部不会长期留在村里,干满三年就走了。他要是回到县城,还能来看武建国吗?再说,他的腿自从那天夜里给武建国父亲去山下找大夫摔瘸后,就干不动重体力活了,搬到山下又能做什么?还不如留在山上陪武建国。

    老肖种地之余,就是守护埋有武建国和他父母的这座松林。松树大多是老肖栽的,山上土少石头多,树扎不下根,栽下十棵能活一棵就不错了。老肖栽了三十多年才活下来三百多棵,能有这片绿荫很不容易。

    这天,老肖又来山上看武建国,看到石书记正把鲜花放在武建国的墓前。石书记没有一点儿官架子,在村里走东家串西家都是一个人,从来不用人陪。老肖转身想走,被石书记叫住了。老肖说,你不用白费口舌,我是不会搬走的。石书记说,村里就剩你一个人了,万一哪天你病了,都没人知道。老肖没说话。石书记说,老哥,我真是为你着想,你一个人在山上生活多不安全,如果武建国地下有知,他也不会同意你这么做的。老肖说,可是,把他们一家三口留在这里,我也不放心啊。石书记说,我跟你说过,我会经常来看他们的,我如果没有空,会让别人来的。老肖说,你马上就要离开这里了,等你走了,谁还听你的?石书记说,这事我已经交给你们村的书记了,他答应我,会来给武家人扫墓的。

    听石书记这么说,老肖稍稍放下心,说,可是我这腿,搬到山下又能干啥呢?石书记说,这个我早替你想好了,你的腿不好,吃不了大力,养猪养鸡都不行,不过可以养鸽子。山下现在有养鸽户二十多家,每家最多养二百对鸽子,每月都有人上门来收鸽子,饲料送上门,鸽子价格这几年比较稳定,收入比种地好多了,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老肖说,你说的都挺好,可是我没钱买鸽子啊。石书记笑了,说,这个你不用担心,养鸽子的本钱村里帮你出,不过是借你的,将来你挣钱了,得还给村里。老肖也笑了,说,当然得还。

    五年后,老肖成了岭下村最大的鸽子养殖户,不但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还找了个老伴儿。已升任县委副书记的石书记来村里,老肖拽着石书记的手不放,非要请他吃饭。石书记看着老肖和村民们生活得这么好,觉得自己当年提议把岭上村整体搬迁到岭下的决定是对的。石书记说,饭就不吃了,我们一起去山上看看武建国吧。老肖听了,心里涌出一股暖流,哽咽着说不出话,把石书记的手握得更紧了。

    (有删节)

    文本二

    通过作品中的人物,感恩这个有情有义的世界

    李伶伶

    回忆二十多年的写作经历,我觉得有些话对我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天池小小说》主编黄灵香老师说过:“小说可以虚构,但是要虚构得合理,要让人觉得真实。这个真实是艺术的真实。”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艺术的真实,同时也让我知道,写小说不能虚构得太离谱,太离谱会让人觉得虚假。既不能写得太真实,又不能写得太离谱,看上去小说好像没法写了。不过我倒觉得,这两句话像是划了两条边界,我可以在这两条边界内进行小说创作。写得多了,我感觉到,这个地带挺好的。

    (节选自《中国作家网·理论评论·创作谈》)

    1. (1)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抓住细节,描写老肖家墙上的年历,年历上老肖画的三十个圈,从一个侧面塑造了石书记重信守诺的农村基层干部形象。 B . “岭上村山多地少”“栽下十棵树能活一棵就不错了”等等叙写,交代了岭上村恶劣的生存环境,为小说情节发展做了铺垫。 C . 通过老肖和石书记的一大段对话,小说既写出了老肖对于搬迁的重重顾虑,同时也表现了石书记为群众考虑周全的办事风格。 D . 老肖“也有点心痒”,对于下山,其实早决定了,他真正担心的只有下山后的生计,所以石书记一解决这一问题,他就下山了。
    2. (2) 武建国在小说中从未出场,但多次提及,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3. (3) 文本二谈到,小说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请结合两个文本,谈谈你对“小说艺术真实”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2023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东汉章帝章和二年秋七月,南单于上言:“宜及北历分争,出兵讨伐,破北成南,并为一国,令汉家长无北念。愿发国中及诸部故胡新降精兵,分道并出,十二月同会房地。臣兵众单少,不足以防内外,愿道执金吾耿乘、度辽将军邓鸿及西河、云中、五原、朔方、上那太守并力而北。翼圣带成神,一承平定,臣国成败,要在今年。已诸部严兵马,唯裁哀省察。”太后四叹欲从之,尚书宋意上书曰:“自汉兴以来,征伐数矣,其所克技,曾不补害。光武皇帝躬服金革之难,深昭天地之明,故因其来降,再康畜养,边民得生,劳役休息,于兹四十余年矣。汉兴功烈 , 子斯为盛。今北虏西通,请求和亲,宜因其归附,以为外挥,巍巍之业,无以过此。若引兵费赋以顺南房,则坐失上略,去安即危矣。诚不可许。”和帝永元元年春,窦宪将征匈奴,三公、九卿诣朝堂上书谏,以为“匈奴不犯边塞,而无故劳师远涉,损费国用,微功万里,非社稷之计”。书连上,辄寝。宋由惧,遂不敢复暑议,而诸卿稍自引止。唯司徒衰安、司空任隗守正不移,至免冠朝堂固争,前后且十上,众皆为之危惧,安、隐正色自若。侍御史鲁恭上疏曰:“国家新遭大忧,陛下方在谅阴,百姓阔然,三时不闻警跸之音,莫不怀恩皇皇,若有求而不得。今乃以盛春之月,兴发军役,扰动天下,以事戎夷,诚非所以垂恩中国、改元正时、由内及外也。万民者,天之所生。天爱其所生,犹父母爱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则天气为之舛错,况于人乎?故爱民者必有天报。今始征发,而大司农调度不足,上下相迫,民间之急,亦已甚矣。群僚百姓咸曰不可陛下独奈何以一人之计弃万人之命不恤其言乎!上观天心,下察人志,足以知事之得失。臣恐中国不为中国,岂徒匈奴而已哉!”尚书令韩被、驸都尉朱晖、议郎京兆乐恢皆上疏谏,太后不听。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两匈奴叛服》)

    注:①太后,窦太后,汉章帝皇后。②宋由,东汉臣,京兆长安人,曾任大司农,后迁司空、太尉。

    1. (1)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棕号涂黑。

      群僚百姓A咸曰B不C可D陛下E独奈何F以G一人之计H弃I万人之命J不恤K其言L乎!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意为“约定”,与《归去来兮辞(并序)》里的“帝乡不可期”的“期”含义不同。 B . “因”,意为“凭借、依靠”,与《过秦论》中的“蒙故业,因遗策”的“因”含义相同。 C . “敕”,意为“命令、吩咐”。汉时凡尊长或官长告诫子孙或僚属,皆称敕。南北朝以后专指皇帝诏书。 D . “功烈”,意为“功业”,“烈”与《过秦论》中“奋六世之余烈”的“烈”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南匈奴单于希望与汉朝合力讨伐北匈奴,让南北匈奴合并为一国,使汉朝长久没有北方边患之忧。 B . 窦太后打算同意北征,尚书宋意却认为应许南匈奴的请求是放弃安全而走向危险境地。 C . 对于出征讨伐匈奴之事,司徒袁安、司空任隗不惧危险据理劝谏,前后上书近十次 D . 窦宪将要出征讨伐匈奴时,侍御史鲁恭上书谏言在章帝居丧期间出兵不符合天意民心。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自汉兴以来,征伐数矣,其所克获,曾不补害。

      ②书连上,辄寝。宋由惧,遂不敢复署议,而诸卿稍自引止。

  • 5. (2023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

    李频

    五月倾朝谒紫宸,一朝无分在清尘。

    含香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邻。

    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

    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自请外放、出为建州(今福建南平)刺史时,此时建州盗贼四起,百姓困苦。相公:旧时对宰相的敬称。②含香:指侍奉君王。③婺女:二十八星宿之一,分野为作者故乡浙江一带。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紧扣题目,表达了所有朝官都去朝拜君王、自己却不在朝拜之列的失落伤感。 B . 颔联承接上联,交代诗人已经卸任郎官,传达出到故乡之邻建州施展抱负的渴盼。 C . 尾联上句陈述诗人知道如何做才能报宰相之恩,以此表达平乱、治民的坚定决心。 D . 虽然诗人都是离京外任,但在情感基调上,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截然不同。
    2. (2)  这首诗谈到了诗人哪些为政之道?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6. (2023高三上·成都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 (2) 《小石潭记》中,“”写出了过于清冷的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凄凉忧伤。
    3. (3) 《归园田居》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两句写诗人归园田后的生活,与刘禹锡《陋室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2023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湖南省江永县,有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村落,这个村落里有一方石刻,不仅这个石刻是这个千年古村的标志,更是铭刻着传统儒家精神传播和传承

    这个村庄叫上甘棠村,这方石刻上写的四个大字也是大家 ① 的:“忠孝廉节”。以这方石刻为线索,就引出这座湖南省境内现存最古老的村庄之一;上甘棠村。

    上甘棠村中的村民,基本都姓周,据说,是宋代大偏周敦颐的宗亲。周敦颐所作名篇《爱莲说》中的千古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本人为人处世也正如这句诗。做官几十年,不论政治环境多么复杂,也从不 ② 赢得了同僚和后世的尊敬。周敦颐的学说后来构成了宋明理学的重要源头和组成部分,儒学随着各地书院的繁荣发展传播传承。一百多年后,文天祥南下镇压广西叛乱,在上甘棠村所在的江永县停留驻扎。正好在上甘棠村,文天祥有个同朝为官的朋友,叫周德源。周德源上门拜访,请求题字。文天祥也敬重周德源为人为官,于是提笔写下了四个字送给他。这四个字,就是现在上甘棠村石刻上流传下来的“忠孝廉节”在书院讲堂左右两壁的镶嵌石刻上,“忠孝廉节”四个大字赫然挺立,如堂堂君子般正襟危坐, ③    迎面扑来。在这四个大字中,宋明儒学鼻祖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的大儒气节,岳麓书院主教张拭科举不为利禄、读书经世济民的办学理念,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还有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传统,所有的这一切,形成了跨越时空的“共振”。

    1. (1) 请选出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 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 B . 所以包身工是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 C . 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 D .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 (3)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 8. (2023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疫苗只能预防特异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不能预防所有同类疾病。如13价肺炎疫苗无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EV71疫苗只能预防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    ①    

    疫苗可保护绝大多数人避免发病,但所有疫苗的保护率都不是100%。由于受种者个体差异、免疫应答功能等原因,    ②    。如有较小部分人接种乙肝疫苗后不产生乙肝抗体或产生抗体滴度较低,无法检测出来。

    疫苗接种并非儿童专利,成人疫苗接种同样也不容忽视。成人可接种的疫苗也不少,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乙肝疫苗等等。    ③     , “花小钱,防大病”,何乐而不为?

    1. (1) 请结合材料内容用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来概括接种疫苗的必要性。
    2. (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四、写作(60分)
  • 9. (2023高三上·成都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有两个方向:出与回。

    出,是出门,走出家门,走出校门,走出先前的“门”……出是出发,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抵达另一个可能不会令自己太舒适的领域,是有所选择、有所舍弃、有所收获。

    回,是回家,回地域空间上的家,回心理感情中的“家”……

    你对人生的“出”和“回”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