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战2024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名句默写

更新时间:2023-11-13 浏览次数:26 类型:一轮复习
一、默写
  •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李清照词云:“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晏殊诗曰:“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借由鱼雁传书致意,自古已然。《春江花月夜》中运用这两个典故的诗句是:“ 。”
    2. (2) 《六国论》中,作者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而赵国灭亡的原因是“”。
    3. (3) 春兰秋桂,馨香袭人。“桂”这一意象常见于古典诗文中,如“”。
  • 2. (2023·深圳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司马迁评价屈原“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离骚》中“”两句以早晚采集芳草来表现诗人对“志洁”的坚守。
    2. (2) “天下”既可指四海之内,又可指所有的人。“天下”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如“”。
    3. (3) 《庖丁解牛》中的解牛之“道”是“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而《种树郭橐驼传》中的种树之“道”是“”,两者异曲同工。
  • 3. (2023·石家庄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不能骄傲自满的两句是“”。 
    2. (2) 古人常以侧面描写的手法,想象无感情的动物竟能闻乐起舞来突出音乐的感染力,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洞箫声可以“”;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箜篌声能使“”。 
    3. (3) 在古典诗歌中,夕阳常常被赋予壮美或感伤的意味,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 
  • 4. (2024·郫都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曹刿论战》中,曹刿向乡人说明求见鲁庄公原因的句子是:“。”
    2. (2) 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琴声魅力的两句是:“。”
    3. (3) 古代诗歌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达一种悲伤感情,如:“。”
  • 5. (2024·青羊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氓》中体现古代劳动妇女起早贪黑、日夜劳作的两句是“”。
    2. (2) 《逍遥游》中“”两句写出做人要超脱世俗毁誉,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3. (3) “空”常与“有”相对,表示“无”。但它在诗歌的景物描写中别有意味,例如唐代诗句“”。
  • 6. 填空。  
    1. (1) 谢公宿处今尚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2) ,用之如泥沙? (杜牧《》)  
    3. (3) 《大学之道》一文中以“”两句启示我们,事物的发展是有主次,有先后规律的。 
  • 7. (2023·天津市模拟) 补写文章的上下句。
    1. (1)  《桂枝香金陵怀古》中“  ,  ,画图难足”几句,动静相生,色彩对比鲜明,构成了一幅绝妙的金陵风物图,视野开阔旷远,气度雄壮宽广。
    2. (2)  《屈原列传》中的“屈原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可谓穷矣”一句,概括了屈原的人格风采和悲惨境遇。
    3. (3)  诗人面对人生现状和社会现实,往往借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如陆游《书愤》中的诗句:“  ,  !”
    4. (4)  酒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诗人常常借酒抒怀,表达某种人生感慨,这在唐宋诗词中俯拾皆是,如“  ,  ”。
  • 8. (2023·天津市模拟) 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2. (2) 《国风》好色而不淫,。(《屈原列传》)
    3. (3) 苟以天下之大,,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4. (4) 千岩万转路不定,。(《梦游天姥吟留别》)
    5. (5) 当今,人们经常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 表达不义之财丝毫不取的意思,倡导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清官作风。
  • 9. 名篇名句默写
    1. (1) 《蜀道难》中“”两句写出了由秦入蜀的行人仿佛可以用手触摸星辰甚至从中穿过,仰首屏住呼吸、以手抚摸胸膛以平息内心惊恐的奇幻体验,从而写出蜀道之“难”。
    2. (2)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以声衬静,写乡村宁静和谐的自然之趣的诗句是:“”。
    3. (3) 古人写诗词善于从大自然取材,如以“星”作为重要意象来营造特定意境或寄寓感情,诗文中有具体的语句:
  •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苏轼曾在《赤壁赋》中以剪影般的“”两句,刻画了曹操豪迈英武、文武双全的风姿。
    2. (2) 以流水比喻时光流逝,孔子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句,屈原在《离骚》中也有类似表达“”。
    3. (3) “鹿”常被古人写进诗中,或表示寄托,或暗示隐逸,或为尚贤,或为宁静,如“”。
  • 11. (2023·东莞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成语“跬步千里”来源于《劝学》中“”两句,用以说明学习应该要有恒心,不要半途而废。
    2. (2)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察,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不能“”的论断。
    3. (3) “雁”是古代诗词常用意象,常用来表达离别思念、孤寂落寞、忠贞不渝等情感,如“”。
  • 12. (2023·南京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君主不能靠严刑来监督百姓,威怒来震慑百姓,否则“”。
    2. (2) 高适《燕歌行》中的“”两句,用对举的方式,对敌我双方进行描写,突出战事紧张。
    3. (3) “水”具有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古代诗人常借“水”的这一特点表达生命感悟,如“”。
  • 13. (2023高三下·福州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离骚》中“”两句,是说屈原要乘上千里马纵横驰骋,在前

      引导开路,表达其积极进取的精神。

    2. (2) 《赤壁赋》中写苏轼希望能与客共享大自然宝藏的句子是“”。
    3. (3)  “吟”或“啸”是古人吐露心曲、抒发情怀的方式,在古代诗文中颇为常见,如“”。
  • 14. (2023·济南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韩愈在《师说》中开篇即从职责上将教师界定为“”,与后文童子之师“”的职责形成对比。
    2. (2)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我们在校园里听雨赏花时,会联想到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
    3. (3) 梦是古诗词常见的意象,或写梦中景梦中事,或忆梦中人梦中情,或借梦抒情,如“”。
  • 1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回望自己的年轻岁月,陆游在《书愤》中回味了当年“”的豪情壮志,刘克庄在《贺新郎》中回忆了“”的军旅生活。
    2. (2) 《古文观止》对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做了这样的点评:“知终无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悲风之中。”据此推断,它点评的句子是“。”
    3. (3) 古人常以月拟人,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态,如:“。”
  • 1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 加之以师旅,。(《论语·侍坐》)
    2. (2) 西当太白有鸟道,。(李白《蜀道难》)
    3. (3) ,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4. (4) 周公吐哺,。(曹操《短歌行》)
    5. (5) 《陈情表》中以乌鸦反哺为喻,揭示“孝”这一主旨的句子是“”。
  •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当文武大臣争相效力时,君王就能在玩乐养生的同时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
    2. (2)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当我们在校园里听雨赏花时,会联想到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诗句。
    3. (3) 生活在自然之中,“清风”二字常会撩动古人心弦,化作佳句融入诗文之中,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两句是“”。
  • 18. (2023·虎门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表”是一种应用文体,不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李密的《陈情表》却写得极为感人,“”借助典故,表达了他对晋武帝生死都要相报的忠心。
    2. (2) 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李煜《虞美人》中的“”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3. (3)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道出其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的品格。
  •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登泰山记》中,“”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2. (2) 陶渊明是一位躬耕陇亩的田园诗人,《归园田居》中,“,守拙归园田”;《归去来兮辞》中,他“怀良辰以孤往,”。
    3. (3) 鹧鸪鸣声凄切悲婉,略似“行不得也哥哥”。在唐宋诗词中,鹧鸪常被用以寄托情思,如“”。
  • 2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牧《阿房宫赋》中“ , ”两句以钉子数量与粮食作比,突出了秦王的纷奢。
    2. (2)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以白绸和箭头为喻,生动描写山水美景的两句是:“ 。”
    3. (3) “草”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常用以表情达意。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类似诗句还有:“ , 。”
  • 21. (2023·石家庄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蜀道难》中,李白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直接写山高水险的诗句是:
    2. (2) 《离骚》中诗人急切希望君王能重用自己,愿意为君王分忧解难作出贡献的句子是:
    3. (3) “潮水”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常借以抒发情怀,诗句很多,如“ ”。
  • 22. (2023·长沙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习近平主席曾引用《论语·泰伯》里的一句话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和广大海外中华青年说道:“。”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
    2. (2)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两句,意在讽喻唐朝统治者如果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历史的覆辙。
    3. (3) 《红楼梦》里林黛玉在《葬花吟》里写到“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悲泣春花,悲哀命运,《葬花吟》也是她的墓志铭。而借花来表达悲凉的情感,在唐诗宋词里多次出现,例如:“。”
  • 23. 名篇名句默写
    1. (1) 《屈原列传》用“”一句赞美屈原心志高洁,光照日月;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一句表达自己心胸像冰雪一样明洁。
    2. (2)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梦醒后,梦中的一切都烟消云散,只有眼前枕席相伴的失落感。
    3. (3) 古人常用“扁舟”抒发情怀或表达独特的人生感受,或怀才不遇,或兴致悠远或高蹈遁世,或归化自然……如“”。
  • 2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写自己谪居浔阳,虽有山歌村笛,但“”,欣赏了琵琶女演奏后,感觉“”,于是请求琵琶女再弹一曲。
    2. (2) 《九歌·东君》有言“援北斗兮酌桂浆”,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暗用其意,展现了极其宏伟的诗人形象。
    3. (3) 自然界中的各种天气现象时常能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风雨”一词就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 , ”。
  • 25. (2023·南京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是《礼记·礼运》中“天下为公”的儒家理想社会对人才选举、人际关系的要求。
    2. (2) 《赤壁赋》中,面对江水流逝与月亮盈虚,苏子认为,从“变”的角度看“”,从“不变”的角度看“”。
    3. (3) 古代诗词中常常出现“马”:如“宝马雕车香满路”,以“宝马”代表优渥的生活;如“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以“班马”表现别离的不舍;如“”,以“铁马”借指雄师劲旅。
  • 26. (2023·苏州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贾谊在《过秦论》中描写陈胜起义得到天下强烈呼应的二句是“  ,” 
    2. (2) 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礼记·礼运》中意思与之相近的句子是“’ 
    3. (3) 兰,"花中四君子"之一,历来深受诗人们的喜爱,因此频频出现在古典诗词中,比如“
  • 27. (2023·大理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在《〈论语〉十二章》中,强调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的句子是:
    2. (2) 《将进酒》中用起兴手法显示黄河滔滔不绝、气势恢宏的诗句是:
    3. (3) “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它能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古诗文中经常出现蛟的身影,例如:
  • 28. (2023·周至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比兴是诗歌的常用手法,《氓》中“”和“”两句分别通过植物枝叶茂盛与枝叶衰落的情形暗示女子的年轻貌美与年长色衰,生动形象,对比鲜明。
    2. (2) 陶渊明《饮酒》中,“”两句蕴含着只要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居喧嚣之境亦无喧嚣之感的哲理。
    3. (3) 《逍遥游》中,“”两句写蜩与学鸠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在林中飞行和停下来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
  • 2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一些古典诗词都曾流露出某种消极情绪。当感到失落,想发泄内心的愁苦时,我们可以吟咏《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2. (2)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的“

      ”的思想一致。”

    3. (3) 《青玉案·元夕》中,通过视觉和嗅觉来写女子盛装出行,参加元宵赏灯活动的两句是:“”。
  • 30. (2023·浙江模拟) 名篇名句默写
    1. (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  ,”称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第二种境界,此境界传达了为追求理想而孜孜不倦的精神。
    2. (2) 李白笔下的山雄伟高峻,气势磅礴,如《蜀道难》中“ ”一句以夸张手法极言群峰之高,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一句极言天姥山高与天齐。
    3. (3) 李密在《陈情表》中用“”两句表明自己本来就醉心官场,贪慕名利,从而打消了晋武帝对前朝旧臣的猜忌与疑虑。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