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 , 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③,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谓别驾从事④ , 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⑤ , 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讫:结束,完成。④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⑤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①与友期行
②相委而去
③及事讫
④遂止于野亭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乙】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节选自《颜氏家训》教子篇)
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则不能励精 年与时驰
①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乙】文中的“骄慢已习,方复制之”,符合【甲】文中的哪一句?【乙】文作者认为该如何教子?
狼
ㅤㅤ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 , 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①一狼径去
②文中“并驱如故”与“一见如故”的“故”字意思 (相同 不同)
其一犬坐于前
①根据情节发展,文中狼的表现依次是:
缀行甚远→→眈眈相向→假寐诱敌
②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暴起”“自后断其股”生动地刻画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B.文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体现出了狼的贪婪本质。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以及抱有希望。
D.“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一句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狼的狡猾。
亭林先生
ㅤㅤ亭林①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② , 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
(选自《清朝艺苑》)
【注释】①亭林:即顾炎武。②亭障:边塞岗亭、堡垒。
①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②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
如果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世说新语·咏雪》)
【乙】
黄琬①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②太守。建和元年③正月日食④ , 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⑤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后琼为司徒琬以公孙拜童子郎辞病不就知名京师。
(节选自《后汉书·黄琬传》)
【注释】①黄琬:东汉末大臣。②魏郡:古郡名。③建和元年:汉桓帝年号,即公元147年。④食:同“蚀”,侵蚀。⑤诏:皇帝的命令。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即公大兄无奕女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为魏郡太守
即以其言应诏
后 琼 为 司 徒 琬 以 公 孙 拜 童 子 郎 辞 病 不 就 知 名 京 师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
(沈约)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释①卷。母恐其以劳生疾,常遣减油灭火。 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善属文。济阳蔡兴宗闻②其才而善③之,及④为郢州,引⑤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兴宗常谓其诸子曰:“沈记室人伦师表,宜善师⑥之。”
节选自《南史•沈约传》
【注释】①释:放下。②闻:听说。③善待。④及:到。⑤引:引荐。⑥师:学习。
①夫君子之行。
②年与时驰 , 意与日去。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①笃志好学。
②母恐其以劳生疾。
而昼之所读夜辄诵之遂博通群籍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弟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①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②之间,勿先恣③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持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李世民《诫皇属》
【注释】①悯:哀怜。②听断:听取陈述而作出决定。常指听讼断狱、处理官司案件。③恣:放纵、任由。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
②非学无以广才 广:
③遂成枯落 遂: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狼(节选)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①遂成枯落
②苫蔽成丘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有道德修养的人,,。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只是增添笑料罢了。
|
原 句 |
启 示 |
《诫子书》 |
①。 |
②。 |
《狼》 |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③。 |
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校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①之。已而复如初见。母曰:“儿痴这般,曷不听其所做②?”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日。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③若不知。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④。
【注释】①挞(tà):用皮鞭、木棍等打。②曷(hé)不听其所做:为何不听凭他做想要做的。③恬:欣然视之而不见的模样。④通儒:博学多才的儒生。
①冕因去
②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ㅤㅤ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
④险躁则不能治性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 , 俄而与子期逐② , 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④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诱,引导,这里指沿着同一路线奔跑。
静以修身
非学无以广才
淫慢则不能励精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俄而与子期逐 用之则过也
凡 御 之 所 贵 马 体 安 于 车 人 心 调 于 马 而 后 可 以 追 速 致 远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①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②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③ , 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④仲永环谒⑤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选自王安石《伤仲永》)
【注】①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②文理;文采和道理。③宾客其父:请他父亲去做客。④扳(pān):同“攀”,牵,引。⑤环谒:四处拜访。
致:达到
B . 非学无以广才广:广阔
C . 将复何及复:又
D . 稍稍宾客其父稍稍:渐渐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①传不习乎( ) ②曲肱而枕之( )
③夫君子之行( ) ④意与日去 ( )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②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乙】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注释】①世祚:指国运。②玄:深奥。③政:只,仅仅。
(选自《太平广记》)
①诫子书
②非学无以广才
③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遂成枯落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思而不学则殆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①小明学习时习惯于勤奋,不重视思考,这时你要对她说:,。让她懂得学习与思考的关系,从而高效学习。
②时间是用来丰盈自己的,不是用来浪费的。所以你劝整日想着玩耍,不珍惜时间的弟弟说:“,”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声,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诫子书》)
【乙】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其学,家贫,至以荻①画地学书。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加冠,嶷然有声②。……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③中,读而心慕焉。苦志探赜④ , 至忘寝食 , 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注释】①荻:植物名,形状像芦苇。②嶷(yí)然有声:很高的声望。③簏(lù):竹编的盛物器具。④赜(zé):精义,深奥。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①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② , 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③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
【注释】①魏武:指曹操。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因此也被以“魏武”称呼。
②令方:使其成方形。
③庐:泛指简陋的居室。
①因欲以为子
②人问其故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
太宗尝谓皇属曰:“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①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弟子亲王,先须克己。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②之间,勿先恣③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持已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节选自李世民《诫皇属》)
【注释】①却:摒除。②听断:听取陈述而作出决定。常指听讼断狱、处理官司案件。③恣:放纵、任由。
非学无以广才广: |
淫慢则不能励精励: |
险躁则不能治性治: |
岂敢惮于焦劳岂: |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注释)①虞(yú)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
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①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