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卷(五)

更新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3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3八上·顺德月考)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洋务运动在“自强”口号下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下列不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 . 安庆内军械所 B . 江南制造总局 C . 福州船政局 D . 湖北织布局
  • 2. (2023八上·顺德月考)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段材料说明了洋务运动(    )
    A .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B . 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 . 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 .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3. (2023八上·顺德月考) 《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

    A . 清朝阶级矛盾尖锐 B . 中国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 C .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 . 中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
  • 4. (2023八上·香洲月考) 1858 年,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记录了英国人蒙哥马利 ·马丁的陈述: “我曾问过上 海道台,促进我们对华贸易的最好办法是什么”,道台回答说“别再向我们运送那么多鸦片, 我们就能够买你们的产品” 。道台的话反映了( )
    A .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 B . 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 C . 鸦片贸易的危害性 D . 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
  • 5. (2023八上·云浮月考) 我们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
    A . 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 B .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 . 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D . 中国失败了
  • 6. (2023八上·攀枝花期中) 《辛丑条约》中最能表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工具的条款是(    )
    A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B .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D .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 7. (2023八上·顺德月考) 曾国藩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制外来侵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 镇压人民革命 B . 抵抗外来侵略 C . 发展民族工业 D . 维护清朝统治
  • 8. (2023八上·香洲月考) 河北省档案馆珍藏着一幅《诸国钦差驻扎中国全权大臣之布告》,《布告》中有“清政府惩治拳匪祸首、使馆驻军、拆除大沽炮台”等要求。该《布告》发布的时代背景是(   )
    A . 英国炮舰打开国门 B . 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C .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D .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 9. (2023八上·紫金期中)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文中“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是指(    )
    A .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 建立了中华民国 C .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10. (2023八上·江城期中) 1905年,有一群中国人喊出了如下宣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对这一宣言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宣言出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应该是同盟会政治纲领 C . 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 D . 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 11. (2023八上·江城期中) 毛泽东盛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据此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A . 标志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 .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 明确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 D . 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 12. (2023八上·阳春期末) 《全球通史》中写道:“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之所以这样说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B . 列强争霸,相互残杀 C . 官僚地主,争权夺利 D . 军阀割据,连年混战
  • 13. (2024八上·天水期末) 1920年,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推动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并创办刊物《机器工人》,用通俗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这反映了( )
    A . 中国共产党斗争策略转变 B . 全国工人运动进入第一次高潮 C . 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 D .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 14. 有学者认为,五四后发起的学生运动,基本都受了这场运动的启发,要求抗拒外侮、关心国事的精神,正是五四精神的延续,也是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精神的延续。由此可见,五四精神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 国际主义 B . 科学创新 C . 民主法治 D . 爱国主义
  • 15. 1920年,上海《解放画报》上发表漫画《靠不住的》(如图)。漫画中一妇女背靠着一根刻着”三从四德”的石柱,把目光投向”德先生”“赛先生”标牌。漫画意在宣传( )

    A . 坚守传统道德 B . 世界进步潮流 C . 提高妇女地位 D . 兼容并包思想
  • 16.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许多历史信息。以下历史信息与下图所示建筑相关的是( )

    A . 中华苏维埃第--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B .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C . 创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 D .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 17.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中共三大

    标志着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B

    八七会议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

    遵义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古田会议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的开始

    A . A B . B C . C D . D
  • 18. 下表是日本陆军全面侵华时期部分兵力配置情况。表中数据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

    时间

    师团总数(个)

    投入中国战场

    师团数(个)

    占其陆军总兵力比例或兵力总数

    1937年

    2

    21

    88%

    1938年

     

    32

    94%

    1939年

    41

    34

    83%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51

    34(及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

    80%

    1945年

    ——

    ——

    100余万

    A .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巨大觉醒 B .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C . 是中国近代以来第--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D . 为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 19. (2023八下·长沙期末)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的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中国人高兴的原因是( ) 
    A . 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B . 毛泽东粉碎了蒋介石的阴谋 C . 和平建国曙光初现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
  • 20.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企业的相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 . 皆创办于19世纪末 B .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 C . 均体现了轻工业的发展. D . 都由民族资本家创办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23八上·云浮月考)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据要求回答问题。

    【历史之痛】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材料二:“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按照西历1901年······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使馆。”

    【奋起抗争】

    材料三: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前赴后继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

    【忧患意识】

    1. (1) 读材料一,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 (2) 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签订后,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3. (3) 读材料三,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4. (4) “读史使人明智”,通过学习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 22. (2023八上·姑苏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师夷长技的主张遭到强烈反对,但统治者面对着接踵而来、一次比一次严重的内忧外患,为生存之计还是不得不实践这一主张。首先从军事利器的引进仿制逐渐推广深入到全面学习西方机器大工业所需的科学技术学理的层次和阶段。

    ——雷颐《取静集》

    材料二:中国的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等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

    ——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三: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其对民主与科学的张扬,对封建礼教的批判,通过新的表达方式普及到社会和民间,使国人又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启蒙了他们的民主精神,增进了他们的科学意识,推动了他们的思想解放。

    请回答:

    1. (1)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师夷长技的主张”得以实施是在什么运动中?根据材料一,概括该运动的背景以及发展历程分别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失败”指的是什么事件?康有为、梁启超“新的救国之道”是在什么运动中实践的?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出标志中国“千年专制”被推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并指出中国近代革命的任务,以及孙中山认为能解中国“千年专制之毒”的解药分别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出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 23.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奋斗史,它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激励人们与时俱进。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 1915 年《新青年》创刊开始,陈独秀认为,(东洋文明》……名为“近世”,其实 扰古之遗也。可称曰“近世文明”者……即西洋文明也……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 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新文化的主张者们大都认为……东西方文明是不相融的,前者是“已死的 东西”,后者是“世界的”“科学的”,中国“非走西方文明的路不可”。

    ——摘编自《中华文化通志•现代文化志》

    材料二:在全党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新形势下,开展五四运动 99 周年纪念活动,对于引导激励广大团员青年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象访旧踪。”

    ——1964年4月5日蒙必武同志题诗

    1. (1) 根据材料一说明,《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什么事件的开始?结合所学知识,该事件对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什么作用?
    2. (2) 五四运动后期宣传的哪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谈谈你对“五四精神”的理解。
    3. (3) 材料三中“画舫”因为召开了哪一次重要会议而闻名?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 24.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进行了艰难探索,并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走向胜利!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会议篇】

    材料一:下列历史人物出席了1921年7月在上海(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秘密召开的会议,参加会议的共13人。

    材料二:会议室的房顶中央吊有一盏旧式煤油灯,房屋中间有一长条桌子,当时开会时代表们就是围坐在这张桌子前。会场十分狭小,却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命运,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材料三: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史诗篇】

    【诗词一】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诗词二】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词三】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 (1) 材料一中召开的是什么会议?此会议的召开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2. (2) 材料二中指的是哪次会议?为什么说这次会议“却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命运”?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的这篇报告是在什么会议上发表的?这次会议上确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什么?这次大会有何历史意义?
    4. (4) 诗词一描述的战斗情形发生在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者是谁?由此,中共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
    5. (5) 诗词二中提到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即指巧渡金沙江,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除此以外,长征中还有哪些具有重大历史事件?请再列举两例。
    6. (6) 诗词三是毛泽东在哪次战役之后写下的?为什么说这次战役后“天翻地覆”了?“过大江”前,人民解放军进行了三大战役,分别指?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