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四川省雅安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2...

更新时间:2024-01-25 浏览次数:8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管东方还是西方,衡量艺术形象的最高美学准则都可以归结为传神。

    传神者,传形之神也。就是说,艺术形象要形神兼备,气韵生动。要达到这一要求,就应坚持形似与神似的统一。形似是神似的基础,脱离了形似就谈不到传形之神。这与所谓通过细节真实展现本质真实的意思是相同的。正如细节真实不等于对生活事实的摹写一样,形似的“似”也是“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齐白石语)。不论“太似”,还是“不似”,二者都脱离神的支配和制约,只能使艺术丧失真实。

    重视形似,并不是说让艺术家把重点放在形似上。艺术真实突出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唐代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曾批评过某些绘画作品“得其形似,则失其气韵”。得其形似,固然是必要的,然而“失其气韵”,便铸成大错。东晋大画家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注]中。”相对于神似的要求来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而要达到神似之“妙”,必须注重对“阿堵”的“传神写照”。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艺术真实。

    同形似一样,神似的实质也是“在似与不似之间”。清代艺术理论家沈宗骞提出的“传其神之正”的理论,就是在这方面很有见地的主张。所谓“传其神之正”,就是要求对“神”有更为本质的把握,要洞察事物内部更为基本的联系。

    那么,具体点说,怎样才算达到“传其神之正”的要求呢?要注意三点:

    第一,要注意形象之“神”的独特性。歌德说:“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所谓“显出特征”,是说要显示出一件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显示出黑格尔说的“这一个”的内在的精神气质。鲁迅的阿Q、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巴尔扎克的高老头、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等艺术典型,所以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都是以其鲜明的独特性,突出地表现了与众不同的精神特点,达到了“传其神之正”的要求,而获得高度艺术真实的。

    第二,要注意形象之“神”的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艺术形象精神世界的整体联系。它是对生活真实中各种矛盾关系的整体反映。歌德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就是说,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特别是对形象内在精神气质的揭示,要从整体着眼,通盘考虑,不要只在局部上用力。电影文学剧本《在社会的档案里》对李丽芳形象的刻画,对她内心世界的开掘,就存在缺乏整体感的问题。有些地方,这一形象的刻画还是生动逼真的,能够正确表达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但通观全篇,李丽芳的精神性格前后判若两人,一个本来是美好的灵魂人为地扭曲了、堕落了,失去了整体感,失去了“神之正”,也失去了艺术的真实。

    第三,要注意形象之“神”的典型性。它与形象之“神”的整体性、独特性有密切联系。所谓典型性,就是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就是要注意形象的“神之正”与生活环境的关系。牟世金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形神问题》一文中指出:“人的神之正,是由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决定的,只有把握住这种由人的生活环境决定的特点,才能准确地表现出人的真实的特点。”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就作者描写的范围而言,是够典型的。但是,从促使人物行动的周围环境来看,从战斗的无产阶级已经奋斗了五十年光景的时代环境来看,艺术形象的精神面貌却不是典型的。这就不能不削弱形象之“神”的典型意义,难以达到“传其神之正”的要求。

    (摘编自孔智光《试论艺术真实》)

    [注]阿堵:眼睛。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传神是世界范围衡量艺术形象的最高美学准则,阿Q、哈姆莱特等都是传神的形象。 B . 艺术真实与否,关键看其是否突出了神似,即是否体现了神韵、气韵,形似并不重要。 C . 形象之“神”的典型性,与独特性、整体性联系密切,典型性是独特性、整体性的基础。 D . 齐白石对“太似与不似”的论述,与歌德关于艺术独特性和整体性的观点有相通之处。
    2.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先诠释“传神”的内涵,再从三个方面解析艺术形象如何达到“传其神之正”的要求,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B . 文章第三段引张彦远的观点论证艺术真实突出的是神似而非形似的道理,引顾恺之的观点阐释何以达成神似之“妙”。 C . 文章第七段以剧本《在社会的档案里》中李丽芳形象的刻画为例,论证塑造艺术形象要注意形象之“神”的整体性。 D . 文章末段以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为例,论证形象之“神”的典型意义缺失,其根源在于未准确把握人的真实特点。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要传形之神,就不能脱离形似;但是,形的“太似”与“不似”,都脱离了神的支配和制约,会导致艺术丧失真实。 B . 只要能洞察事物内部的基本联系,深入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就能使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达到“传其神之正”的效果。 C . 如果塑造艺术形象只是在某些局部上用力,而忽视其精神世界的整体联系,那么该艺术形象就难免失去艺术的真实。 D . 如果没有“未庄”社会这一典型环境,阿Q这个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客观依据,也难以“传神”。
  •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海滩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蟹,长着一只特大蟹螯,比小螯大5倍,看上去就像是在拉提琴,人称“提琴蟹”。蟹壳的颜色仿佛变色龙,一天要变几变。白天颜色变深,晚上颜色变浅,到黎明时又转深了。

    ②稀奇的是提琴蟹颜色变得最深或最浅的时间,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的。每天比前一天大约晚50分钟,正像海水每天的涨落潮时辰要推迟50分钟一样。

    ③提琴蟹的日常活动,也正是随着潮汐的涨落表现出一种“打游击”的节律。潮退时海滩露出水面,它变得异常活跃,到处找食吃,而在它感到潮水即将卷土重来的10分钟前,它就赶快去找个安全洞穴躲藏起来,以逃避海潮凶猛的袭击。我国沿海渔民形象地把它称呼为“招潮”,大螯一招,酣兮其来!

    ④要是将提琴蟹关进黑屋子里,蟹壳颜色变得最深的时间,也仍然坚持每天推迟50分钟。可见它们一定是通过某种方式,得知原来生活的海滩上潮水涨落的情况。多年来,科学家们总是用“适应性”,即生物对环境的长期适应来解释这类行为。然而究竟是什么自然力量或物质力量支配着适应性呢?是否至今还存在着人们所不知道的力,在控制着地球上生物的活动呢?

    ⑤潮汐主要是由月球引潮力造成的。事实上,海洋里的每种生物似乎都以某种方式对月光或者月球引力的变化做出反应。像蛤蜊、贻贝和牡蛎,也是根据潮涨潮落来觅食的,不过它们的生活方式同招潮蟹恰好相反:涨潮时张开贝壳捕捉食物,退潮时则把贝壳紧紧关闭起来。如果你把牡蛎拿到它们看不到也感觉不到海滩的陌生地方,就会发现它们每日活动和休息的时间规律,同月球的运动仍然是合拍的。

    ⑥眼虫藻是一种介于植物和动物之间的仅长1毫米的单细胞生命体,含有叶绿素,它们在潮差较大的英国亚芬河口的活动特点表现得特别明显;落潮时,眼虫藻从潮区的湿润沙土里钻出来,暴露于日光下,使叶绿素制造淀粉和糖,几小时后潮水返回,它便立即隐蔽到沙土里,以免被海浪冲走。一位海洋生物学家曾将眼虫藻带到实验室的水池里,它们照样每天两次潜沉到沙里,也每天两次从沙里钻出来寻求阳光。尽管它们没有脑筋和记忆,可是竟然晓得像在海边那样生活,好像它们身体里的每个部分都不会忘记潮汐的节奏。

    ⑦更有趣的是,不少海洋生物的产卵期同月相、潮情密切相关。譬如北非的海胆仅在满月时才肯排卵。逢到夏天“花好月圆”,又有成群结队的大西洋萤火虫,聚集在百慕大群岛附近交尾。

    ⑧就是植物也不例外,美国伊利诺斯大学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宣称:每当月圆,也就是月球对地球的引潮力较大时,马铃薯块茎淀粉的积聚速度也最快。于是人们产生了疑惑;那些生物怎么会预见到月相和潮汐的变化呢?有一部分科学家推测,这很可能是生物体的生理功能,对来自宇宙环境的某种外部信号,特别是月球的节律所做出的反应。既然太阳尤其是月球的引潮力对地球上不论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起作用,产生相应的海潮、陆潮、气潮甚至地磁潮,那么也就完全可能在生物体中产生相应的生物潮作用。何况构成生命体的绝大部分本来就是受引潮力影响最大的液体。

    ⑨人体跟地球的表面也差不多,大约80%是液体,20%是固体,那么人的行为同月相圆缺有没有关系呢?美国迈阿密的精神病学家利伯,就一直在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出惊人结论:左右人情绪变化的主要是月球!月相的圆缺造成了人体的“生物高潮”和“生物低潮”。朔望时生物潮处于高峰,也使人的行为达到“最强状态”。他认为,人们的越轨行动往往同月球的运行周期有密切联系。这在嗜酒者、吸毒者、精神反复无常者以及有闯祸和犯罪倾向的人身上表现得格外突出。

    ⑩利伯还列举了大量事实来证明,月球以及其他天体,主要是影响人的激素、体液和兴奋神经的电解质的复杂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突然遭受到强大的引潮力以及周围地磁场的干扰,人体与外界间的平衡就会发生明显变化:人体不同部位的水分有的增多,有的降低;神经兴奋阈随之改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就加剧了。

    (摘编自郑石平《生物潮漫谈》)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提琴蟹颜色变得最深或最浅的时间及其日常活动的活跃程度,总是遵循着特定的自然规律,即与潮水的涨落成反比。 B . 蛤蜊、贻贝和牡蛎等都根据海潮涨落来觅食,但它们的生活方式与招潮蟹相反,这是由它们的适应性不同决定的。 C . 因为眼虫藻身体里的各个组成部分能识记潮汐节奏,所以它即使处在实验室的水池里仍然可以像在海边那样生活。 D . 构成生命体的绝大部分是受引潮力影响最大的液体,因此月球的引潮力可能在生物体中产生类似海潮的生物潮作用。
    2.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本文语言特点丰富多样:“一定”“正是”“事实上”等词语显示出准确性;“大约”“可能”等词语显示出严谨性;“酣兮其来”显示出风趣性。 B . 下面的发现可以作为证明第⑨段中心论点的材料:精神病房护理人员报告,望月时病人的乖房程度和表现受到扰乱的行为显著增加。 C . 作者认为,月相圆缺是左右人体情绪变化的关键因素,它改变了人的激素、体液和兴奋神经的电解质的复杂平衡,导致非正常行为。 D . 作者在介绍生物潮这一自然现象时,使用了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这使本文的内容更准确、更科学,也更具说服力和可读性。
    3. (3) 结合本文内容,为“生物潮”下一个简明的定义(不超过50个字),并简要说明:利伯关于人体“生物潮”现象的研究,给我们科学问题研究带来哪些启示。
  •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城[注](节选)余华

    黄昏的水面上,林祥福怀抱女儿坐在船里,他本想取下身后的包袱,可是身体往后一靠,包袱像靠垫一样让他感到舒适,他就没有取下包袱,取下了胸前的布兜,让布兜里的女儿躺在他腿上,他伸手拉开上面的竹篷,夏日的晚风吹在了他身上。

    船家坐在船尾,背靠一块直竖的木板,左臂腋下夹着一支划桨,劈水操纵着方向,两只赤脚一弯一伸踏着摈桨。林祥福听着咿哑咿哑的摈桨踏水声,看着水面上一叶一叶竹篷小舟破浪前行。船家们右手握着一把小酒壶,双脚一弯一伸之间,呷上一口黄酒,左手从船沿上的碗碟里拿一粒豆子,向嘴中一丢,嚼得津津有味。

    晚霞在明净的天空里燃烧般通红,岸上的田地里传来耕牛回家的哞哞叫声,炊烟正在袅袅升起。同时升起的还有林祥福的幻象,他看见小美了,小美怀抱女儿坐在北方院子的门槛上,晚霞映红了黄昏,也映红了小美身上的土青布衣衫和襁褓中的女儿。从城里回来的林祥福一手牵着毛驴一手举着一串糖葫芦,走到小美身前,他将糖葫芦递给小美,小美将糖葫芦贴到女儿的嘴唇上。这是小美留给林祥福的最后情景,天亮前她再次离去,一去不返。

    巨大的响声把林祥福从幻象里抽了出来,刚才还是明净和霞光四射的天空,这时昏天黑地,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林祥福看见船家惊恐的眼睛在雨水里左右张望,林祥福也抬头看去,看见漏斗状的旋风急速而来,尘土碎物旋转飞翔的景象,仿佛是大地的暴雨向空中倾泻。这时两个叠加在一起的竹篷脱离了小舟,翩翩起舞般飞翔而去。船家叫了声“龙卷风”,就跳入水中,他跳下去时,右手还握着那把小酒壶。

    船家逃命而去,林祥福不能跳入水中,女儿就在胸前,他只能坐在船里,双手紧紧护住女儿,他感到身上的衣服呼呼向上掀起,衣服仿佛要拉扯他去飞翔。他盘起腿来,闭上眼睛,弯下上身,将女儿藏在怀里,抵抗着衣服的飞翔,身后沉重的包袱此刻与他同心协力,一起抵抗飞翔。

    小舟离弦之箭似的飞了起来,飞了一阵又掉落下来,在水面上嗖嗖驰去。女儿在他胸前的布兜里啼哭不止,在龙卷风的巨大响声里,女儿的啼哭如同他的心跳一样隐蔽。

    接下去小舟不是嗖嗖而去,而是吱哩嘎啦前行了。他睁开眼睛,见到乱石飞舞,树木拔地而起,河里的竹篷小舟滑行到了陆地上,陆地上的屋顶飞向河里。小舟已经破裂瓦解,船板在狂风里分道扬镳,他知道自己不是坐在小舟里,而是坐在了木板上,接着这块木板也分裂了,他的身体腾了起来,衣服像是风帆那样鼓起,他的身体像是飞翔,又像是冲锋,飞檐走壁似的滑翔过去,后来撞在了什么上面,他掉落下来,昏迷了过去。

    龙卷风过后,夏日的黑夜逐渐离去之时,林祥福在一片横倒在地的稻谷中间苏醒过来,他与大地一起苏醒,他看见天色正在明亮起来,乱云飞渡的天空看上去朝气蓬勃。

    林祥福惊慌地来回奔跑,哇哇喊叫,寻找他的女儿,他看见水面已在两三里路程之外,是狂风把他带到这里,几棵粗壮的大树和一个空洞的屋顶也来到了这里。

    林祥福没有找到女儿,他大声哭喊,走过几棵不知来自何处的大树,它们交叉躺在一起,支撑着那个空洞的屋顶。他走向远处的水域,东张西望,神态却像一个盲人,似乎什么都看不见。他哭喊着奔跑起来,一直跑到水边,站在那里,张望霞光照耀下广阔的水面,水面漂浮着树木、船板、家具和衣物……他对着水面大声喊叫,可是只听到自己喊叫的回声,他看见有衣物在沉下去,树木和船板仍在漂浮。

    这时候林祥福看见了布兜,挂在倒地的树枝上,上面是那个空洞的屋顶。林祥福使劲眨了几下眼睛,那个布兜还在那里,一阵风吹来,几根残留在屋顶的茅草吹起后,从布兜上面飘过。林祥福紧张地笑了笑,像是征询别人意见似的回头张望一下,然后小心翼翼将脚插进空洞的屋顶,深一脚浅一脚走到充满希望的树枝前,取下上面的布兜抱到胸前。

    他看到女儿在布兜里双目紧闭,他的手指紧张地伸向女儿的鼻孔,这时睡梦中的女儿打了一个呵欠,他破涕为笑了。

    林祥福走进树木失去了树叶、屋顶失去了瓦片的溪镇。

    此后的几天,林祥福继续在溪镇的街上游走,他的眼睛锲而不舍去寻找,见到过几个似曾相识的身影,却没有见到小美的面容。

    灾难之后的溪镇,人们的生活一如既往,虽然林祥福会听到女人的低泣和男人的叹息,可是他们的忧伤如同微风般安详。林祥福觉得溪镇对人友善,女儿因为饥饿啼哭之时,有人会主动上前,把他引到哺乳中的女人家里。林祥福离开溪镇时,一个挎着竹篮的陌生女子追上来,送给他红色绸缎的婴儿衣服和鞋帽,林祥福诧异之后说话时,陌生女子已经匆匆离去。林祥福看着这个陌生女子不愿回首的背影,心里忧伤地猜想,有一个婴儿在龙卷风里死去了,所以这身婴儿衣裳来到他的手上。

    在秋风吹落树叶之初,林祥福怀抱女儿离开了溪镇。接下去的三个多月里,林祥福向南而行,继续寻找那个名叫文城的城镇。他沿途打听,还是没有人知道文城。文城在林祥福心中虚无缥缈起来,他仍然南行,越往南走,听到的说话腔调越是古怪,越不像小美和阿强对话时的腔调。他因此终止了旅程,在一座桥上坐了很长时间,仔细回味之后,觉得他去过的城镇里,溪镇最像阿强所说的文城,他意识到阿强所说的文城是假的,阿强和小美的名字应该也是假的。

    林祥福决定重回溪镇,女儿需要母亲,他需要小美,他相信阿强所说的文城就是溪镇,虽然不知道他们此刻身在何处,他心想他们总有一天会回到溪镇,他将在溪镇日复一日等待小美的出现。

    林祥福转身向北而行,在冬天飞扬的雪花里再次走进溪镇。

    (有删改)

    [注]《文城》讲述了在清末民初的动荡年代,北方青年林祥福与南来女子纪小美相遇,但小美在生下一女儿后突然离开,再无音讯,林祥福背着女儿一路南下,寻找妻子小美所在的“文城”的故事。

    1.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写黄昏的水面、如燃烧着的晚霞和袅袅升起的炊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也引起了后文林祥福美好的回忆。 B . 小说写船家划船时的动作,并详写了船家喝酒时的悠闲体态,突出船家娴熟的划船技艺,暗含对其劳动精神的肯定。 C . 小说运用比喻等手法写龙卷风来临时的凶猛,在龙卷风来临时,林祥福没有跳水逃命,主要是想保护自己的女儿。 D . 小说写林祥福在溪镇,女儿饥饿时有人带去喝奶,还有一个女人送给林祥福衣物,反映出灾难后的溪镇人们的友善。
    2. (2) 小说第三段写林祥福的“幻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3) 本文标题为“文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其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徐霞客传
    [清]钱谦益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媵里人也。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徭役,蹙蹙如笼鸟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每岁三时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袱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时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居平未尝鞶帨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往复万里,如步武耳。由终南背走峨眉从野人采药栖宿岩穴中八日不火食 , 抵峨眉,属奢酋阻兵,乃返。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尽历九边厄塞。归,余山中,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附会;江河二经,山川两戒,自记载来,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

    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 , 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其骨,负之以行。泛洞庭,上衡岳,穷七十二峰。再登峨眉,北抵岷山,极于松潘。过丽江,憩点苍、鸡足。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

    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丽江木太守偫糇粮 , 具笋舆以归。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元耶律楚材街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有删改)

    [注]①鞶帨(pán shuì):大带与佩巾,比喻华丽的藻饰。②迦叶:佛教长老。③瘗(yì):埋葬。④偫(zhì):储备。糇(hóu)粮:干粮。

    1.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由终南背走A峨眉B从野人C采药D栖E宿F岩穴中G八日H不火食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蹙蹙如笼鸟之触隅”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两句中的“之”字用法相同。 B . 再,文中的意思是两次,与《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再而衰”的“再”字含义不同。 C . 过,文中的意思是经过,与《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中的“过”字含义不同。 D . 函,文中指用木匣装,与“函梁君臣之首”(《伶官传序》)中的“函”字含义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开头介绍了徐霞客的出身及性情气质。他早年有孝心,有远行之志,每年三季出游,对东南地区的好山好水如茶几、书桌等物那么熟悉。 B . 徐霞客具有超于常人的刻苦耐劳的精神。为了考察山川地形,他不避艰险,长途跋涉。他平时不曾刻意修饰文辞,谈到山水时却兴致勃勃。 C . 徐霞客为母亲服丧期满后,更加自由远游。静闻和尚让徐霞客跟着他西行,但不幸路上因故去世,徐霞客为了了却静闻和尚的愿望,游览了鸡足山。 D . 本文并未对徐霞客的一生做详细的描述,而是抓住最能体现传主性格与成就的事件来写,刻画了一个性喜山水、善游山水、重视亲情友情的人。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②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与三人而为四,死不恨矣。

  • 5.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九日约冯伯田、王俊甫、刘元辉 方回

    山雨初开一望之,似无筋力可登危。

    每重九日例凄苦,垂七十年更乱离。

    今岁江南犹有酒,吾曹天下谓能诗。

    肯来吊古酣歌否?恰放黄花一两枝。

    1.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山雨初开”点明天气宜人,正是登高好时节;“似无筋力”表明诗人身体欠佳,有些犹豫和遗憾。 B . 颔联对仗工稳,“每”与“垂”相对,“例”与“更”相对,这些虚词的运用,加重了生逢乱世、感时伤世之悲。 C . 颈联点题,表达诗人邀约友人饮酒赋诗的心意,“犹”字有庆幸之意,“天下谓能诗”是对我辈才华的肯定。 D . 尾联上句用反问句向友人发出“吊古酣歌”的诚挚邀请,下句说恰逢菊花盛开,呼应题中“九日”二字。
    2. (2) 宋代诗人宋祁写有七律《九日置酒》:“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此诗与《九日约冯伯田、王俊甫、刘元辉》相比,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性格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 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1) 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列举秦国糟蹋从六国掠夺的各种宝物,反映出秦国君主的穷奢极欲。
    2. (2) 苏轼《赤壁赋》中,作者认为,月有圆有缺,但它始终还是月亮的句子是“”。
    3. (3) 鸿雁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唐宋古诗词中常借鸿雁传书寄托思念之情,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只是永乐宫。在数字“藏经洞”,感受穿越时空的敦煌文化;在“全景故宫”,“云游”紫禁城万千宫阙……一个个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案例,为我们感受文物里的中国增添了更多打开方式。

    数字化技术,让文化遗产 A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等手段实现数字化采集,可以减少对文物本体的接触频次、降低文物保护风险;借助单体渲染、后期修复等数字加工方式,可以重现文物最初的色彩、样貌。岁月流逝,数字化技术却可以在中华文明基因库永久存档,还原文物风华、再现历史原貌。

    ①通过数字化传播,②使文化遗产可以实现共享。③借助3D打印技术,④原本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⑤成为跨地域展览的“移动宝藏”。⑥VR、AR等交互式、沉浸式展陈技术,⑦观众可以“一键放大”,⑧细致入微地设计传统参观方式难以“触摸”的细节。

    除此之外,观众还可以通过360度全景漫游, B 地体会“与文物同在”的历史场景。(1)文化遗产像一颗明亮的星辰,持续闪耀在中国的大地上。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第三段有几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 (3)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用法和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 . 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 C . 我曾想: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D . 坏日子,要飞快地“度”;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 8.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父亲早起,父亲上班,父亲下班,父亲早睡。父亲很穷,父亲足不出户。但有一天例外。

    儿童节来临的那天早上,总有一双擦得很干净的旧皮鞋整齐地放在我的床前,我一张开眼便能看见。等我吃完早点,换上新洗过的衣服,套上大头皮鞋,稳稳地绑好鞋带,父亲便安静地出现在我小房间的门口,手上提着一个帆布旅行袋,里头必定有一个铝制的水壶,几个大馒头,一个装着香肠、卤蛋、素鸡和海带的圆形便当盒,一包苏打饼干、一条口香糖、一大叠卫生纸和两条手帕。

    我们走进客厅里,母亲便仔细检点我的服装,再翻看旅行袋里的东西带齐了没有。然后,(2)像一件要紧的事 , 父亲挪过一张木椅子,抵在大玻璃橱前面,站到椅子上,费很大的劲从橱顶上搬下一个木箱子。那是少数几件专属他的东西之一。

    父亲轻轻地掀开木箱,探出一个木纹优美浮雕花边的雪茄盒子,和一块紫色的绒布,兴冲冲地擦拭一番之后,才打开盒盖,取出一支深咖啡色的雪茄,插进衬衫口袋里露出一截来,像是一支顶好的钢笔。最后,盖上盒盖,阖上木箱,再扛回橱柜上。

    1. (1) 文中“父亲早起,父亲上班,父亲下班,父亲早睡”多处重复叠加主语,和“父亲早起、上班、下班、早睡”相比,重叠主语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2. (2) 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横线部分,都有“像……”,说说二者在用法和表意上的不同。

      ①文化遗产像一颗明亮的星辰

      ②像一件要紧的事

四、写作(6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德国传播学家诺尔·诺依曼曾提过“沉默螺旋”的大众传播概念:当人们发现自己的观点处于少数或容易被批驳时,会选择沉默来防止被孤立,沉默的一方会使另一方的声音不断地扩大,循环往复,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另一方变得越来越沉默。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